概说
魏晋以降,诗坛众彩纷呈,特别是出现了以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和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两个高峰。魏晋之始,朝政腐败,军阀混战,曹氏父子掌握政权,文士诗人多附属于曹氏。曹氏父子既是政治权威,又是诗坛领袖,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出现了中国诗史上第一次文人创作诗歌的高潮,并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辉煌的“建安文学”和杰出的“建安七子”。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时曹操掌权,这一时期前后的文学称“建安文学”,主要作家有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及“建安七子”(孔融、陈琳、刘桢、王粲、徐干、阮瑀、应玚),他们的诗作悲壮慷慨,明朗刚健,既带有浓厚的乐府风韵,又体现了激越的现实主义精神,叶燮在《原诗》中称其“敦厚而浑朴,中正而达情”,创立了中国诗坛一代新风,形成了“建安风骨”,成为后人典范。
建安之后,魏晋之际,“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为诗坛代表,史称“正始诗人”,其中阮籍与嵇康更为突出。在司马氏与曹氏残酷的权力争战中,他们反对这种社会现实,又无能为力。因此他们的诗作多流露出畏祸避世的情绪和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
晋王朝建立以后,政治极度腐败,社会混乱,土地兼并日炽。诗坛空虚,形式主义弥漫。左思却能继承“建安风骨”,倾向于现实,是这一时期的杰出诗人。西晋末年,“玄言诗”盛行,高谈老庄玄理,表现了士族文学的没落。
东晋末年,陶渊明彻底打破文人诗坛的没落局面,中国诗歌又进入一个新境界。陶渊明不满黑暗的政治与腐败的门阀,避离官场,隐居田园,躬耕为生。他的诗多以田园生活为题材,澹远旷达,朴素自然,近于口语,独创田园诗一派,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在中国诗坛上独树一帜,为此后历代诗人学习、汲取和尊崇。
晋末南北朝间,谢灵运开山水一派,警秀自然;鲍照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并且发展了七言诗,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南朝期间,声律学兴起,齐永明年间(483—493)出现了“永明体”,诗歌讲求“四声”(平、上、去、入四种声调),避免“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这是中国诗歌由较为自由的体式走向格律化的转折点。这一时期,较突出的代表是庾信。他由南朝出使西魏,历仕西魏、北周,因而他的诗歌既有南朝诗歌格律形式的工整,又有北朝诗歌刚劲质朴的气势。在诗歌形式上,他进一步发展了“永明体”,成为其后唐代近体诗的先声。注重声律、雕琢文字,追尚绮丽,是这一时期文人诗作的突出特征。
南北朝时期,民歌创作十分活跃。南朝民歌多描写男女爱情,语言清新,风格委婉。北朝民歌多反映北方战争和北地风景,语言质朴,雄壮明快。《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诗史上的不朽名作。
魏晋时期,乐府古诗盛行,而作赋之风未减。在思想内容上多反映社会动乱并受玄学思想的影响;在艺术风格上较清新质朴。曹植的《洛神赋》、向秀的《思旧赋》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脱汉赋旧体而见创新,不愧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作。南北朝时期,受声律的影响,赋作字句讲求对偶,且多双句对偶,汉赋演变成为“骈赋”(俳赋)。在这一发展演变中,魏晋时陆机、左思为其先声,南北朝时江淹、鲍照等发展推进,庾信为集大成者。骈赋讲求声律,注重用典,内容日趋空虚。其间也不乏文字隽美、内容生动的佳作。这一文体,对唐诗七律对偶和唐宋律赋产生了直接影响,其后韵律因素渐弱,而散文特色日增,散体代替了骈体。从两汉至南北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在诗歌的体制、声韵和格律等艺术形式上都有创新,成为唐代诗歌空前繁荣的奠基石。
吴孙晧初童谣
宁饮建业水(1),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简释】
(1) 建业:三国时吴国国都,在今南京市。
据《宋书·五行志》载:孙晧于265年将都城从建业迁至武昌,劳民伤财,“民泝流供给,咸怨毒焉”。这首歌反映了人民对迁都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