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十一月到任,这两首诗即作于到任后不久。北台在密州城北,苏轼后来把它改建为超然台。这是大雪后写在北台墙壁上的两首诗。前首写夜雪,从黄昏时的细雨写到第二天早晨登北台赏雪,写出了下雪的全过程;后首写第二天雪晴后的景象,抒发了他对雪兆丰年的欣喜之情。这是苏轼著名的咏雪诗,王安石曾和此诗,澧州通判吕文之曾和至百篇,可见人们对这两首诗的赏识。方回说:“观此雪诗,亦冠绝古今矣,虽王荆公(安石)亦心服,屡和不已,终不能压倒。”(《瀛奎律髓》卷二十一)
其一
黄昏犹作雨纤纤[1],夜静无风势转严[2]。
但觉衾裯如泼水[3],不知庭院已堆盐[4]。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5]。
试扫北台看马耳[6],未随埋没有双尖。
【翻译】
黄昏的时候,还是细雨纤纤。
到静静的夜晚,没有风声,但寒气弥漫。
只觉得被褥像泼了水一样寒冷,
不知道庭院中似盐的雪已经堆满。
刚打五更,天本未明,却晓色映窗,
半夜屋檐上的声音,原来是雪水潺潺。
登上北台,扫去积雪,遥望马耳山,
没有被雪埋没的,只有那好似马耳的一对山尖。
其二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7]。
遗蝗入地应千尺[8],宿麦连云有几家[9]?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10]。
【翻译】
城墙上刚刚朝阳升起,鸦鹊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