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
今有小雨,蒙蒙然,似有似无,正是冬天的雨。这样的时候,会让人记起白乐天的名句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然而夜来并无小酒品酌,只找出几种前人的酒牌子书,随便读将起来,虽然无酒,却实在有点醺然了。
酒牌子又称叶子,唐代就已有了,刘禹锡等《春池泛舟联句》便有“杯停新令举,诗动彩笺忙”之咏,这“彩笺”就是叶子,在上面书以令辞,于宴中行令。关于它的滥觞,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说:“叶子格者,自唐中世以后有之。说者云,因人有姓叶号叶子青者(一作清或作晋)撰此格,因以为名。此说非也。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其制似今策子。凡文字有备检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以叶子写之,如吴彩鸾《唐韵》、李郃《彩选》之类是也。骰子格,本备检用,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尔。唐世士人宴聚,盛行叶子格,五代、国初犹然,后渐废不传。今其格,世或有之,而无人知者,惟昔杨大年好之。仲待制简,大年门下客也,故亦能之。大年又取叶子彩(一作歌)名红鹤、阜鹤者,别演为鹤格。郑宣徽戬、章郇公得象皆大年门下客也,故皆能之。余少时亦有此二格,后失其本,今绝无知者。”可见叶子最早与书籍有关。
至宋代,有所谓纸帖子,也就是酒令叶子,赵与时《宾退录》卷四说:“古灵陈述古亦尝作酒令,每用纸帖子,其一书司举,其二书秘阁,其三书隐君子,其馀书士。令在座默探之,得司举,则司贡举;得秘阁,则助司举搜寻隐君子进于朝,搜不得则司举并秘阁自受罚酒。后复增置新格,聘使、馆主各一员,若搜出隐君子,则此二人伴饮。二人直候隐君子出,即时自陈,不待寻问。隐君子未出之前,即不得先言。违此二条,各倍罚酒。”当时叶子很是流行,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九就说:“叶子,言‘二十世李’也,当时士大夫宴集皆为之。”如李如圭编制的《汉法酒》,按汉制设丞相、御史大夫、列卿、京兆尹、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侍中、中书令、酒泉太守、协律都尉十官,每官一帖,以行酒令。赵与时又举例说:“今馆阁有《小酒令》一卷,庆历中锦江赵景撰。《饮戏助欢》三卷,元丰中安阳窦譝撰,酒令在焉。《玉签诗》一卷,皇朝知黔南县黄铸撰,以诗百首为签,使探得者随文劝酒。铸字德器,柳州人。《钓鳌图》一卷,不知作者,刻木为鳌鱼之属,沈水中,钓之以行劝罚,凡四十类,各有一诗。又有《采珠局》,亦此类。序称撰人为王公,不知其名。凡三十馀类,亦各有一诗。又有《捉卧瓮人格》,皇朝李建中撰,以毕卓、嵇康、刘伶、阮孚、山简、阮籍、仪狄、颜回、屈原、陶潜、孔融、陶侃、张翰、李白、白乐天为目,盖与陈、李之格大同小异,特各更其名耳。《投壶经》,唐上官仪尝奉敕删定,史玄道续注,盖取周颙、郝同、梁简文数家之书为之。司马文正公更以新格,旧书为之尽废。晁子止侍郎(公武)《郡斋读书志》又有《木射图》一卷,云唐陆秉撰。为十五笋以代侯,击地球以触之,笋饰以朱墨字,以贵贱之。朱者,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墨者,慢、傲、佞、贪、滥。仁者胜,滥者负,而行赏罚焉,疑亦此具也。”这些都是北宋时叶子作酒令的故实。
至明代,有将叶子改制,称为马吊,诨名纸老虎,主要用之于博戏。马吊起源何时,说法不一,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八说:“万历之末,太平无事,士大夫无所用心,间有相从赌博者。至天启中,始行马吊之戏。而今之朝士,若江南、山东,几于无人不为此。”吴伟业《绥寇纪略》卷十二也说:“万历末年,民间好叶子戏,图赵宋时山东群盗姓名于牌而斗之,至崇祯时大盛。其法以百贯灭活为胜负,有曰闯,有曰献,曰大顺。初不知所自起,后皆验。”但《叶子谱》正续两卷的作者潘之恒,与王世贞同时,故马吊的出现不当晚于嘉靖。《叶子谱》起首说:“叶子始于昆山,初用《水浒传》中名色,为角抵戏耳。”其“分门品”,称“仿于昆山,今驷马桥犹盛行之”;其“图象品”,称“模昆山制”;其“刻画品”,称“测昆山制”,后语并说:“吴人嗜而尚之,每席必张焉。”由此可知,马吊明中叶在苏州一带流行,至明末炽盛,且流传各地,它是上至显宦门第,旁及闺阁,下至市井细民的共有玩物。王士禛《分甘馀话》卷一说:“余常不解吴俗好尚有三,斗马吊牌,吃河豚鱼,敬畏五通邪神,虽士大夫不能免。近马吊渐及北方,又加以混江、游湖种种诸戏,吾里缙绅子弟多废学竞为之,不数年而赀产荡尽,至有父母之殡在堂而第宅已鬻他姓者,终不悔也。”申涵光《荆园小语》也说:“赌真市井事,而士大夫往往好之。至近日马吊牌始于南中,渐延都下,穷日累夜,纷然若狂。问之,皆云极有趣。吾第见废时失事,劳精耗财,每一场毕,冒冒然目昏体惫,不知其趣安在也。”叶子本来就有两种用途,一是博具,一是酒令,虽士大夫不能免,潘之恒《续叶子谱》记王世贞事说:“余戊子岁从弇州公在留都右司马邸,无日不与文酒会,酒行数巡,即令取牌扯三张。”“扯三张”为马吊的玩法之一,亦用于酒令,以佐觞作乐。
叶子的样式质地,很有不同。一般长二寸阔一寸,或长五寸阔三寸,裱在硬纸片上。以夹青纯绵纸精制而成的,称“官样牌”;牌上字小的,称“小娘牌”;牌狭的,叫“轿夫牌”;牌型矮阔、纸张粗劣的,称“孤老牌”。我见到的最早叶子,是元人曹绍编制的《安雅堂觥律》,有两种版本,一是一百十九张,一是一百张,都仅有文字,如一百张本第一签即为“孔融开尊”,上面写着“孔融诚好事,其性更宽容,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得此不饮,为座客斟酒,各饮一杯”。今存最早有图的叶子,大概是《酣酣斋酒牌》,万历间新安黄应绅刻。图中人物都是旷放多才的酒徒,如孔融、嵇康、刘伶、阮籍、陶潜、贺知章、郑虔、张旭、石曼卿等,而以李白冠其首。这种取择,固然是酒令本身的需要,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题识多用现成文字,而剪裁极简洁,能以数语传神。刻工极尽柔和秀润之致,为新安版刻中的精品。这套叶子残存四十八张,作书册形式,最初或是散页,供制牌之用,后因赏玩需要而装订成册。还有一套《元明戏曲叶子》,为万历末年刻印,共二十六张,每张分两栏,上刻文字,下镌图画,刀法精熟,线条流动,堪称绝品。所选曲文,有的十分罕见,有的甚至已经失传,如《青琐记》《觅莲记》《汝盒记》《洛阳记》等,在这套叶子里保存了几支残曲,故于戏曲史研究也很有价值。万历以后,叶子内容更丰富多彩,且有化繁为简的趋向,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卷五说:“今江右叶子,有无图象者,有作美人图者。闽中叶子,有作古将相图,有作甲第图者。近又有分鸟、兽、虫、鱼为门类者。”以叶子为酒令的风气,也普遍流行。行令时一般将牌扣置席间,与宴者依次抹牌,每人每次一张,按牌中令约、酒约饮酒。李绿园《歧路灯》第十五回说,盛希侨“揭过一看,只见上面画着一架孔雀屏,背后站着几个女子,一人持弓搭箭,射那孔雀,旁注两句诗,又一行云‘新婚者一巨觥’”。由此可见清人用叶子行酒令的情景。
明末清初的叶子,以陈洪绶的《水浒叶子》和《博古叶子》最负盛名,绘画雕刻,都称绝出。
《水浒叶子》四十张,镂刻精湛,刀法流畅细腻,构图突出人物,几乎占据整个画面。张岱《陶庵梦忆》卷六《水浒牌》说:“古貌古服、古兜鍪、古铠胄、古器械,章侯自写其所学所问已耳。而辄呼之曰‘宋江’,曰‘吴用’,而‘宋江’‘吴用’亦无不应者,以英雄忠义之气,郁郁芊芊,积于笔墨间也。周孔嘉丐余促章侯,孔嘉丐之,余促之,凡四阅月而成。余为作缘起曰:‘余友章侯,才足掞天,笔能泣鬼。昌谷道上,婢囊呕血之诗;兰渚寺中,僧秘开花之字。兼之力开画苑,遂能目无古人,有索必酬,无求不与。既蠲郭恕先之癖,喜周贾耘老之贫,画《水浒》四十人,为孔嘉八口计,遂使宋江兄弟,复睹汉官之仪。伯益考著《山海》遗经,兽毨鸟氄,皆拾为千古奇文;吴道子画地狱变相,青面獠牙,尽化一团清气。收掌付双荷叶,能月继三石米,致二斗酒,不妨持赠;珍重如柳河东,必日灌蔷薇露,薰玉蕤香,方许解观。非敢阿私,愿公同好。’”周孔嘉和陈洪绶都是张岱的朋友,周孔嘉家境贫困,无法维持八口之家的生计,陈洪绶特地画了这副叶子,让周孔嘉拿去刷印发售,作为周济之举。
《博古叶子》四十八张,若耶樵者唐九经《题章侯画博古叶子》说:“此牌凡四十八叶,计树之老挺疏枝,秀出物表者,得二十七;小几大案之张,汉瓦秦铜之设,其器具得五十八;衣冠矜饰,备须眉、横姿态而成人物者,得百四十有九;一切牛羊狗马之类,不计焉。其大抵也,古雅精核,较《水浒叶子》似又出一手眼。”汪光被《跋章侯画博古叶子》说:“《博古》与《水浒》异乎?曰异也。《水浒》之传也以人,《博古》之传也以事,故曰异也。”可见它们的不同,在于一以人物,一以故事。《博古叶子》上的文字是根据汪道昆《数钱叶谱》,赞语和酒约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数钱叶谱》可兼用于马吊,故比《博古叶子》多了些马吊术语。陈洪绶画这套《博古叶子》时,已是晚年,境况贫困,他在题记中说:“廿口一家,不能力作,乞食累人,身为沟壑,刻此聊生,免人络索。”那是在顺治八年的暮秋。他画这套叶子,为的是养家糊口,但即使作如此的“商品画”,也不草草了事,而是精心进行创作,正如唐九经所说:“较《水浒叶子》似又出一手眼。”用笔清圆细劲,柔中有刚,人物造型也颇多变形,如头大身小,主大客小,有古拙的神趣,这或许取法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卷》。这套叶子的镌刻者是黄建中,字子立,新安人,为徽派雕版著名艺人,与陈洪绶合作甚久,深悉其笔法,所刻极精工,线条拙朴,刀法谨严,不失画意。崇祯八年,他曾为陈洪绶刻《九歌图》,至顺治十年刻《博古叶子》时,陈洪绶已于上年去世了。
明代著名的叶子,还有无名氏的《琵琶记叶子》《状元叶子》《三国志演义叶子》《历代故事叶子》等。至清代,乾隆五十八年怡府所刻吴焯《雅人觞政》,咸丰四年萧山蔡照初所刻任熊《列仙酒牌》等,都是版刻中的佳品。
记得十多年前,市面上流行一种酒牌子,装在盒子里,类似扑克牌,上面印的就是陈洪绶的《博古叶子》,只是文字改得现代了,比如坐汽车赴宴者饮、打领带者饮之类。当时“吃风”发端,以此推波助澜,实在也是很好的想法。可惜的是,这个想法太风雅了,现代的吃喝绝无谦谦君子之风,又何须借酒牌子来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