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

平谷石语(上) 作者:陶玉芳 著


引子

豫西鲁阳县多半为山,其北鄙有一座葱郁的山岭,呈西南东北走向,绵延百里,古称“青条岭”。此岭系伏牛山东麓余脉,蜿蜒起伏,紫气笼罩,举目眺望,似巨蟒俯卧,如青龙盘旋,祥云缭绕中升腾着缕缕瑞气幽光。大明天启元年,五台山老僧法真云游至此,见状驻足,跣足步踏广袤百里,羡叹曰:“此乃风水宝地,已历万年,龙藏深山,首向大海,享万物之灵气,赏日月之精华,地灵则人杰,后日必出英才。”两百年后果是应了老僧预言,至清有父子双进士,父为县令子为县丞,“同治中兴”之四品黄堂知府大人,已名著史册。到民国至今,青条岭沿线,官高位显人物逾百人之众。

鲁阳县地形险要,位置殊异,史有“北不据此,则不能得志宛襄;南不得此,则不能争衡伊洛”的记载,称鲁阳为南控南阳,北扼洛阳的咽喉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这里山险林密,攻防退守自如,宜屯兵养卒,故几百年间,战乱不断,兵灾无穷。公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乱兵荒,枭雄豪杰辈出,侠豪义士无数。尤在山区盗贼如毛,匪杆成串,落草为寇者居多。一时狼烟云涌,民不聊生,遍地饿殍。加上旱、蝗灾害频繁,年馑相连,百姓生存于水火,灾难深重。饥荒之年,灾民备受富户盘剥,饱经兵匪洗劫,更是求生无门,只得卖儿卖女,流离失所。一条条无尽的逃荒路上,尸骨横卧,冤魂呜咽,满目惨状。荒郊野岭间,几条疯狗窜跳,瞪着带血的眼睛,吐着猩红的舌头,到处搜寻并撕啃着人世间的凄惨与悲哀……

鲁阳人血热性刚,义气豪爽,争强好胜,冠于勇谋。世事荒乱,曾有几多热血男儿,被逼为贼,拉杆为匪,占山为王,威震一方。一些侠义之士,曾经苦难,拉起杆来,欺强怜弱,大肆掠夺富家财物,从不愿祸及百姓。因客观因素局限,他们虽心有抱负,看破红尘,试图以绿林豪杰之侠肝义胆,闯出一条光明之路,安抚一方民众,但又自感人少势单,投靠无门,终日茫然,不知所措,似天穹中的一颗野太阳,飘忽不定,游弋无常,在沧桑轮回间演绎出一幕幕匪事情仇的人间传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