鄘风
“鄘风”是鄘地流行的乐调。鄘在今河南汲县境内。武王灭殷,占领殷都朝歌一带地方,分其地为邶、鄘、卫三国。武王死后,武庚叛乱,周公便以其地尽封弟康叔,为卫国。所以今《鄘风》存诗,都是卫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载驰》一诗,明确记载了诗的作者,她就是我国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今存诗十篇。
柏舟
【题解】
这首诗抒写爱情受挫的苦恼。一位少女自己选中了意中人,却受到家长的反对,因此她发出了呼天呼母的悲叹,表达了对婚姻不自由的深切怨恨。诗以流动漂浮的柏舟起兴,隐含着命运的飘忽不定;又以少女自诉的手法直抒胸臆,感情充沛,打动人心。
汎彼柏舟(1),柏木船儿在漂荡,
在彼中河(2)。漂泊荡漾河中央。
髧彼两髦(3),垂发齐眉少年郎,
实维我仪(4)。是我心中好对象。
之死矢靡它(5)。至死不会变心肠。
母也天只(6),我的天啊我的娘,
不谅人只!为何对我不体谅!
【注释】
(1)汎:浮行。这里形容船在河中不停漂浮的样子。
(2)中河:即“河中”。
(3)髧(dàn):发下垂貌。髦(máo):齐眉的头发。
(4)维:乃,是。仪:配偶。
(5)之死:至死。矢靡它:没有其他。矢,誓。靡,无。它,其他。
(6)也:与“不谅人只(zhǐ)”之“只”均为感叹语气助词。
汎彼柏舟,柏木船儿在漂荡,
在彼河侧。一漂漂到河岸旁。
髧彼两髦,垂发齐眉少年郎,
实维我特(1)。我愿与他配成双。
之死矢靡慝(2)。至死不会变主张。
母也天只,我的天啊我的娘,
不谅人只!为何对我不体谅!
【注释】
(1)特:配偶。
(2)慝(tè):通“忒”,变,更改。
墙有茨
【题解】
这是一首揭露和讽刺卫国统治者荒淫无耻的诗。卫宣公劫娶了儿子的聘妻宣姜,宣公死后,他的庶长子顽又与宣姜私通,生下了三男二女。《毛诗序》说:“《墙有茨》,卫人刺其上也。公子顽通乎君母,国人疾之而不可道也。”《郑笺》:“宣公卒,惠公幼,其庶兄顽烝于惠公之母,生子五人: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这些宫中丑行,真是不可说不可道。诗中虽然没有指出具体的丑行,但已经将他们的无耻面目揭露无余。
墙有茨(1),墙上有蒺藜,
不可埽也(2)。不可扫除它。
中冓之言(3),宫中私房话,
不可道也!不可传播啊!
所可道也,如果传出来,
言之丑也!丑不可言啊!
【注释】
(1)茨(cí):蒺藜。
(2)埽(sǎo):同“扫”。
(3)中冓(gòu):宫闱,宫廷内部。
墙有茨,墙上有蒺藜,
不可襄也(1)。不可去除它。
中冓之言,宫中私房话,
不可详也(2)!不可细说啊!
所可详也,如果说出来,
言之长也!丑事太多啊!
【注释】
(1)襄:除去,扫除。
(2)详:细说。
墙有茨,墙上有蒺藜,
不可束也(1)。不能去掉它。
中冓之言,宫中私房话,
不可读也(2)!不可吐露啊!
所可读也,如果说出来,
言之辱也!真感到羞耻啊!
【注释】
(1)束:总集而去。这里是打扫干净的意思。
(2)读:宣扬。
君子偕老
【题解】
这也是讽刺卫宣公夫人宣姜的诗。《墙有茨》讽刺厌恶的情绪很鲜明,而此诗的讽刺意味却含蓄不露。通篇大多为叹美之词,说宣姜的仪容之美、服饰之美,只有二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隐含讽刺。这种用丽辞写丑行的手法,对后世也有影响,如杜甫《丽人行》的命笔用意,就与此诗相同。吕东莱评论说:“首章之末云‘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责之也。二章之末云‘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问之也。三章之末云‘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惜之也。辞益婉而意益深矣。”也有人认为这是齐姜嫁到卫国之后,诗人对她的不幸深表同情所作的诗。可备一说。
君子偕老(1),她和君子共偕老,
副笄六珈(2)。头插玉簪和步摇。
委委佗佗(3),举止从容仪万方,
如山如河(4),如山稳重如水漂,
象服是宜(5)。合身画袍文彩耀。
子之不淑(6),可是行为却不端,
云如之何!如何说她才是好!
【注释】
(1)君子:指卫宣公。偕老:夫妻相偕到老。一般指美满夫妻,这里含讽刺意味。
(2)副:古代首饰名。《释名》:“王后首饰曰副。”笄(jī):首饰名。古人头上固定冠的横簪。珈(jiā):首饰名。珈是副笄上的玉饰。走路时会摇动,故又称“步摇”。其数有六,故称“六珈”。
(3)委委佗佗(tuó):形容宣姜举止从容,步态仪容优美。一说形容头饰(即“副笄六珈”)之盛。
(4)如山如河:形容仪态稳重深沉,如山之凝重、水之渊深。或以为静如山、行如水。
(5)象服:绘有文饰的礼服,贵族夫人所服。亦名“袆衣”。宜:适宜。
(6)不淑:旧释为“不善”,指品德不好。
玼兮玼兮(1),文采华美颜色艳,
其之翟也(2)。绘羽翟衣耀人眼。
鬒发如云(3),黑发稠密像乌云,
不屑髢也(4)。不用假发来装点。
玉之瑱也(5),鬓旁耳瑱光闪闪,
象之揥也(6),象牙搔头髻上簪,
扬且之皙也(7)。面容白净又光鲜。
胡然而天也(8)!莫非天仙降人间!
胡然而帝也(9)!莫非帝女下了凡!
【注释】
(1)玼(cǐ):玉色鲜明貌。此处形容服饰鲜艳。
(2)翟(dí):翟衣。朱熹《诗集传》:“翟衣,祭服。刻绘为翟雉之形而彩画之以为饰也。”这里指有野鸡纹饰的礼服。
(3)鬒(zhěn):头发密而黑。如云:形容头发像云一样稠密。
(4)髢(tì):假发做的髻。
(5)瑱(tiàn):耳瑱,又叫“充耳”,垂于两鬓的玉饰。
(6)象之揥(tí):以象骨或象牙做成的搔首簪。
(7)扬:形容颜色之美。或以为明亮。且(jū):语助词。皙:面色白净。
(8)胡:何,为什么。然:如此,这样。而:如。
(9)帝:上帝。或以为帝子、神女。
瑳兮瑳兮(1),文采华美颜色艳,
其之展也(2)。洁白展衣耀人眼。
蒙彼绉(3),绉纱衣服外面罩,
是绁袢也(4)。葛布内衣贴身穿。
子之清扬(5),双眸清澈又明亮,
扬且之颜也(6)。眉清目秀好容颜。
展如之人兮(7)!竟然如此美貌啊!
邦之媛也(8)!国中绝世的美媛!
【注释】
(1)瑳(cuō):与“玼”义同,玉色鲜明貌。
(2)展:展衣。一说为浅红色的纱衣,或为白色的礼服。
(3)蒙:罩。绉(zhòu chī):精细的葛布。或以为细绉的葛布。
(4)绁袢(xiè pàn):内衣。绁,亦作“亵”,指亵衣,贴身穿的衣服。
(5)清扬:指目光明亮。
(6)颜:指容颜美,有光彩。
(7)展:乃。旧训“诚”,亦通。
(8)邦:国家。媛:美人。
桑中
【题解】
这是一首男子唱的情歌。他在劳动的时候,回忆起曾和姑娘约会的事,情之所至,随口唱出了这首歌,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诗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语句和谐流畅,情绪欢快热烈。
爰采唐矣(1)?到哪儿去采女萝啊?
沬之乡矣(2)。到那卫国的沬乡。
云谁之思(3)?我的心中在想谁啊?
美孟姜矣(4)。漂亮大姐她姓姜。
期我乎桑中(5),约我等待在桑中,
要我乎上宫(6),邀我相会在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7)。送我远到淇水上。
【注释】
(1)爰:在什么地方。唐:蔓生植物,女萝,俗称莬丝。
(2)沬(mèi):地名,春秋时卫邑,即牧野,故地在今河南淇县。
(3)云:句首语助词。
(4)孟:排行居长。姜:姓。
(5)期:约会。桑中:卫国地名,亦名桑间,在今河南滑县东北。一说指桑树林中。
(6)要:邀请,约请。上宫:楼名。
(7)淇:水名。淇水在今河南浚县东北。
爰采麦矣?到哪儿去采麦穗啊?
沬之北矣。到那卫国沬乡北。
云谁之思?我的心中在想谁啊?
美孟弋矣(1)。漂亮大姐她姓弋。
期我乎桑中,约我等待在桑中,
要我乎上宫,邀我相会在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送我远到淇水滨。
【注释】
(1)弋(yì):姓。
爰采葑矣?到哪儿去采蔓菁啊?
沬之东矣。到那卫国沬乡东。
云谁之思?我的心中在想谁啊?
美孟庸矣(1)。漂亮大姐她姓庸。
期我乎桑中,约我等待在桑中,
要我乎上宫,邀我相会在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送我远到淇水滨。
【注释】
(1)庸:姓。
鹑之奔奔
【题解】
这是一首谴责、讽刺卫国国君的诗。诗人看到鹌鹑和喜鹊都有自己的配偶,可以双飞、相随,自己却连这些禽鸟都不如,心中无比愤怒,责骂不善的统治者,不配当一国之君。一说此诗大约是卫国群公子怨刺惠公并涉及其父宣公之诗。姚际恒说:“‘为兄’、‘为君’,乃国君之弟所言耳,盖刺宣公也。”(《诗经通论》),可备一说。《毛诗序》则认为是刺卫宣姜的,“卫人以为宣姜鹑鹊之不若也”。有人也赞同此说。
鹑之奔奔(1),鹌鹑尚且双双飞,
鹊之彊彊(2)。喜鹊也是成双对。
人之无良,这人心地不善良,
我以为兄(3)。为何以他为长兄。
【注释】
(1)鹑:鸟名,即鹌鹑。大如小鸡,头细而无尾,毛有斑点。奔奔:飞貌。《左传》作“贲贲”,“贲贲”同“奔奔”,《郑笺》:“言其居有常匹,飞则相随之貌。”
(2)鹊:乌鹊。彊彊(qiāng):义同“奔奔”。
(3)我:《韩诗》作“何”,较胜。兄:兄长。这里当是指宗族之长。
鹊之彊彊,喜鹊尚且成双对,
鹑之奔奔。鹌鹑也是双双飞。
人之无良,这人丝毫没良心,
我以为君(4)!为何把他当国君!
【注释】
(1)君:君主。
定之方中
【题解】
这是一首赞美卫文公从漕邑迁到楚丘,重建卫国的诗。《毛诗序》说:“《定之方中》,美卫文公也。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处漕邑。齐桓公攘戎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说之,国家殷富焉。”据《左传》记载,卫懿公九年冬,狄人伐卫,杀卫懿公。卫国遗民在宋桓公的帮助下,渡河露居于漕邑,立宣姜子申,是为戴公。不久戴公死,卫人又立戴公弟燬,是为文公。齐桓公率诸侯兵替卫国筑城于楚丘。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使卫国出现了新气象。这首诗便记述了卫文公建宫楚丘、经营卫国的情景。
定之方中(1),定星现于天正中,
作于楚宫(2)。楚丘宗庙始动工。
揆之以日(3),日影用以测方向,
作于楚室。打好住宅地基功。
树之榛栗(4),种植榛树和栗树,
椅桐梓漆(5),还有梓漆椅梧桐,
爰伐琴瑟。成材可做琴瑟用。
【注释】
(1)定:星名,又名“营室”,二十八宿之一。方中:正在当中。每年小雪时(夏历十月或十一月),定星于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所以叫“方中”。古人常于此时兴建宫室。
(2)作于楚宫:即在楚丘地方营建宫室。作于,作为。楚宫,在楚丘地方筑宫室宗庙,所以叫“楚宫”。楚丘在今河南滑县东。
(3)揆(kuí)之以日:指度日影以正方向。揆,测度。
(4)树:种植,栽。榛栗:落叶乔木,榛果形圆而壳厚,栗果比榛大。两种果实皆可食,味美,也可供祭祀之用。
(5)椅桐梓(zǐ)漆:四种木名。椅,梧桐类树木。桐,即梧桐。梓,木质优良,轻软,耐朽,供建筑及制家具乐器用。漆,树汁可以漆物者为漆。这四种树木,都是做琴瑟的好材料。
升彼虚矣(1),登在漕邑丘墟上,
以望楚矣。远望楚丘这方向。
望楚与堂(2),看到楚丘和堂邑,
景山与京(3),还有高丘和山岗,
降观于桑(4)。下山再观田中桑。
卜云其吉(5),占卜结果很吉利,
终然允臧(6)。前程美好有希望。
【注释】
(1)升:登。虚:故城址或大丘。
(2)堂:卫邑,或以为即博州堂邑。或以为堂山。
(3)景山:远山。京:高山。
(4)降:从高处下来。观:考察,观看。桑:桑田。
(5)卜云其吉:经占卜得出结果说吉利。卜,用龟甲占卜。其吉,二字是所得卜辞。
(6)允臧:确实好。
灵雨既零(1),好雨徐徐刚下完,
命彼倌人(2)。命令管车小马倌。
星言夙驾(3),满天星时早驾车,
说于桑田(4)。加鞭停歇在桑田。
匪直也人(5),不仅正直为百姓,
秉心塞渊(6),心地诚善谋虑远,
牝三千(7)。种马要养到三千。
【注释】
(1)灵雨:好雨。一说“灵”为“霝”之借,落也。零:雨徐徐而降。
(2)倌人:主驾车马的小臣。
(3)星:即披星之意,指早行。
(4)说:通“税”,停车。
(5)匪:彼。直:正直。
(6)秉心:居心。塞:诚实。渊:深沉。
(7)牝(lái pìn):均指马。,七尺以上的马。牝,母马。
蝃
蝃
【题解】
这首诗是谴责一个女子不按当时的婚配之道行事,而自行私奔的行为。《毛诗序》说:“《蝃》,止奔也。卫文公能以道化其民,淫奔之耻,国人不齿也。”从全诗看,有两个层面:一是认为女子出嫁乃天经地义之事;二是婚姻不讲信誉,不遵父母之命,是不应该的。主要方面则是指责不守婚约而私奔。
蝃在东(1),彩虹出现天之东,
莫之敢指(2)。没人敢用手来指。
女子有行(3),女子成年要出嫁,
远父母兄弟。远离父母和弟兄。
【注释】
(1)蝃(dì dōng):虹。古人认为婚姻错乱则会出现彩虹。
(2)莫之敢指:民俗以为用手指点彩虹,指头上要长疔。
(3)行:道。一说出嫁。
朝于西(1),彩虹出现天之西,
崇朝其雨(2),上午肯定会下雨。
女子有行,女子成年要出嫁,
远兄弟父母。远离父母和兄弟。
【注释】
(1)(jī):虹。
(2)崇朝:终朝,即午前。俗以为朝见虹是阴雨的征兆。
乃如之人也,可是眼前这个人,
怀昏姻也(1)。不按正道来婚配。
大无信也(2),信用贞洁全不讲,
不知命也(3)。父母教导不遵循。
【注释】
(1)怀:思。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以为是“坏”的借字,“坏昏姻”,指不按照婚姻之正道行事,即不遵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2)大无信:太不守信。或认为信指贞洁。
(3)命:父母之命
相鼠
【题解】
这是一首讽刺诗。《毛诗序》说:“《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说卫文公刺在位而无礼仪的人,但讽刺的是什么人呢?没说清楚。《毛传》解释说:“虽居尊位,犹为暗昧之行。”讽刺的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他们虽然处于尊贵的地位,却干着不可见人的卑鄙勾当,做着难以启齿的无耻之事。诗中用人人厌恶的老鼠来和统治者对比,老鼠尚且“有皮”、“有齿”、“有体”,可这些卑鄙的统治者却“无仪”、“无止”、“无礼”,他们既没有合乎礼节的仪表行态,做起坏事又毫无节制,内心深处也不懂礼法。这样连老鼠都不如的禽兽之徒,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所以诗人诅咒他们“赶快去死吧”,“不死还等什么呢”。诗中讽刺的具体是什么人、什么事,现已无考,但诗人当时肯定是有所指的,主要指责统治者道德水平的低下,这就会使人联想:这样不如禽兽的人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相鼠有皮(1),看那老鼠还有皮,
人而无仪(2)。做人怎能没威仪。
人而无仪,做人如果没威仪,
不死何为(3)?不如早早就死去。
【注释】
(1)相:看。
(2)仪:威仪。
(3)何为:为何,做什么。
相鼠有齿,看那老鼠还有齿,
人而无止(1)。做人行为没节制。
人而无止,做人如果没节制,
不死何俟(2)?还等什么不去死?
【注释】
(1)止:节制,用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俟(sì):等待。
相鼠有体,看那老鼠还有体,
人而无礼。做人反而不守礼。
人而无礼,做人如果不守礼,
胡不遄死(1)?赶快去死别迟疑。
【注释】
(1)遄(chuán):快,迅速。
干旄
【题解】
这是赞美卫文公能够招致贤才,用心复兴卫国的诗。《毛诗序》说:“《干旄》,美好善也。卫文公臣子多好善,贤者乐告以善道也。”说得比较正确。诗中叙述了卫国官吏带着布帛良马,树起招贤大旗,到浚邑访问贤才的景况。朱熹说:“言卫大夫乘此车马,建此旌旄,以见贤者。彼其所见之贤者,将何以畀之,而答其礼意之勤乎》”(《诗集传》)很符合诗意。
孑孑干旄(1),牛尾之旗高高飘,
在浚之郊(2)。人马来到浚城郊。
素丝纰之(3),素丝束束理分明,
良马四之。良马四匹礼不轻。
彼姝者子(4),那位忠顺的贤士,
何以畀之(5)。你用什么来回敬。
【注释】
(1)孑孑(jié):旗帜高举的样子。干旄(máo),竿头上饰有牛尾的旗。
(2)浚:卫邑,古址在今河南浚县。
(3)素丝:白丝,一说束帛。纰(pí):束丝之法。闻一多《诗经新义》:“纰、组、祝,皆束丝之法。”
(4)彼:那。姝:顺从貌。子:指贤者。
(5)畀(bì):给予。
孑孑干(1),鹰纹大旗高高飘,
在浚之都(2)。人马来到浚近郊。
素丝组之(3),束帛层层堆得好,
良马五之(4)。良马五匹选得妙。
彼姝者子,那位忠顺的贤士,
何以予之。你用什么来回报。
【注释】
(1)(yú):有鹰雕纹饰的旗帜。
(2)都:近郊。
(3)组:束丝之法,一组组,一层层。
(4)五之:这里是指以五马为聘礼。
孑孑干旌(1),鸟羽旗帜高高飘,
在浚之城。人马来到浚城里。
素丝祝之(2),束帛捆捆堆得好,
良马六之。良马六匹真不少。
彼姝者子,那位忠顺的贤士,
何以告之(3)。有何良策来回报。
【注释】
(1)旌:以五彩鸟羽为饰的旗帜。
(2)祝:厚积之状,堆集貌。
(3)告:建议。
载驰
【题解】
相传此诗为许穆夫人所作。许穆夫人是卫戴公、卫文公的妹妹。卫国被狄人破灭后,由于宋国的帮助,遗民在漕邑安顿下来。许穆夫人听到卫国的情况,立即奔赴漕邑慰问,并提出联齐抗狄的主张,受到许国大夫的反对。此诗即讲述了这件事,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思想、坚强不屈的性格,以及非凡的卓识远见。《毛诗序》说:“《载驰》,许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国颠灭,自伤不能救也。卫懿公为狄人所灭,国人分散,露于漕邑。许穆夫人闵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故赋是诗也。”很正确。程俊英先生评价此诗说:“《载驰》的风格沉郁顿挫,感慨欷歔(xī xū),但悲而不污,哀而不伤,一种英迈壮往之气充溢行间。……没有真挚的爱国之心,怎能唱出激昂的歌曲;而后人吟咏此诗,虽千载之后,犹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个评论是很贴切的。这首明确记载了作者姓名的诗,使许穆夫人成为世界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女诗人。
载驰载驱(1),车马奔驰快快走,
归唁卫侯(2)。回国慰问我卫侯。
驱马悠悠(3),驱马前奔路遥遥,
言至于漕(4)。恨不一步来到漕。
大夫跋涉(5),许国大夫来劝阻,
我心则忧。他们如此我心忧。
【注释】
(1)载:“乃”的意思,发语词。驰、驱:马跑为“驰”,策鞭为“驱”,总为快马加鞭之意。
(2)唁(yàn):慰问死者家属。此指慰问失国的人。
(3)悠悠:形容道路悠远。
(4)漕:卫国邑名。
(5)大夫:指许国劝阻许穆夫人到卫吊唁的大臣。跋涉:登山涉水。指许国大夫相追事。
既不我嘉(1),纵然你们不赞同,
不能旋反(2)。我也不能返回城。
视尔不臧(3),看来你们无良策,
我思不远(4)。我的计划尚可行。
既不我嘉,纵然你们不赞同,
不能旋济(5)。决不回头再返城。
视尔不臧,看来你们无良策,
我思不(6)。我的想法尚可通。
【注释】
(1)既:都,尽。不我嘉:不赞同我。嘉,赞同。
(2)旋反:回归。反,同“返”。
(3)臧:善。
(4)不远:不迂阔,切实可行。
(5)济:渡水。
(6)(bì):闭塞不通。
陟彼阿丘(1),登上那个高山冈,
言采其蝱(2)。采些贝母疗忧伤。
女子善怀(3),女子虽然爱多想,
亦各有行(4)。自有道理和主张。
许人尤之,许国大夫责备我,
众稚且狂(5)。真是幼稚又狂妄。
【注释】
(1)陟(zhì):登。阿丘:小丘。
(2)蝱(méng):草药名,即贝母。可以治疗忧郁症。
(3)善怀:多忧思。
(4)行:道理。
(5)众:与“终”通用,既的意思。稚:幼稚。
我行其野,走在故国田野上,
芃芃其麦(1)。麦苗青青长势旺。
控于大邦(2),快求大国来相帮,
谁因谁极(3)?依靠他们来救亡。
大夫君子,各位大夫听我说,
无我有尤(4)。我的主张没有错。
百尔所思,尽管你们主意多,
不如我所之(5)。不如我去求大国。
【注释】
(1)芃芃(péng):茂盛的样子。
(2)控:赴告,走告。大邦:大国。此指齐国。
(3)因:依靠。极:至。此指来救援。
(4)尤:过错。
(5)所之: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