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风

诗经(全2册) 作者:王秀梅 译


王风

“王风”即东周王城洛邑一带的乐调。幽王丧失西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室衰微,已无力驾驭各诸侯国,但名义还是中国之王,所以称此地之诗为《王风》。其地大约为今河南洛阳、孟县、沁阳、偃师、巩县、温县一带地方。今存诗十篇,多悲怨之音,故李白有“王风何怨怒”之说。

黍离

【题解】

这是一首有感家国兴亡的诗。作者为朝廷中大臣,他行役到此地,看到故室宗庙尽变为禾黍,悲怆不已,彷徨不忍离去。可能他曾对朝政发表过意见,但不被理解,以为他有什么个人企图,所以他感叹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现在国都已东迁洛邑,往事已不堪回首,他只能对天浩叹:“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啊苍天!这种状况是谁造成的呢?这明明是因为周幽王的暴虐无道,政治腐败,才导致狄人入侵,西周覆灭。但诗人是周朝大臣,不便直说,就用反问句委婉地说出来。《毛诗序》说:“《黍离》,闵宗周(西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较符合诗意。此诗主要特点,就是用重叠的字句,回环反复地吟唱,表现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和凄怆无已之心。正如方玉润评论:“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徊无限。此专以描摹虚神擅长,凭吊诗中绝唱也。”(《诗经原始》)此诗历代流传,影响很大,后世文人写怀古诗,也往往沿袭其音调。“黍离”一词成了人们感叹亡国触景生情常用的典故。

彼黍离离(1),看那黍子一行行,

彼稷之苗。高粱苗儿也在长。

行迈靡靡(2),迈着步子走且停,

中心摇摇(3)。心里只有忧和伤。

知我者,知我者,

谓我心忧;说我心忧;

不知我者,不知者,

谓我何求。说我有求。

悠悠苍天(4),高高在上苍天啊,

此何人哉?何人害我离家走!

【注释】

(1)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离离:一行行的。

(2)靡靡(mǐ):走路缓慢的样子。

(3)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4)悠悠:遥远的样子。

彼黍离离,看那黍子一行行,

彼稷之穗。高粱穗儿也在长。

行迈靡靡,迈着步子走且停,

中心如醉。如同喝醉酒一样。

知我者,知我者,

谓我心忧;说我心忧;

不知我者,不知者,

谓我何求。说我有求。

悠悠苍天,高高在上苍天啊,

此何人哉!何人害我离家走!

彼黍离离,看那黍子一行行,

彼稷之实。高粱穗儿红彤彤。

行迈靡靡,迈着步子走且停,

中心如噎(1)。心内如噎一般痛。

知我者,知我者,

谓我心忧;说我心忧;

不知我者,不知者,

谓我何求。说我有求。

悠悠苍天,高高在上苍天啊,

此何人哉?何人害我离家走!

【注释】

(1)噎(yē):堵塞。此处以食物卡在食管比喻忧深难以呼吸。

君子于役

【题解】

这首写妻子怀念远行服役丈夫的诗,是我们十分熟悉的诗篇。诗的最大特点是朴素、真实、自然。它用农村中最常见的景物来表达思念之情,合情合理,恰如其分。它如同一幅画面,把忧伤孤寂的农村少妇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史书说“春秋无义战”,此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战乱频繁而又多灾多难的时代。《君子于役》开创的日暮怀人的典型环境,对后世诗歌创作也有很大影响。后人无数的诗词歌赋都采用其手法,如三国时代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晋朝潘岳的《寡妇赋》:“时暧暧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雀群飞而赴楹兮,鸡登栖而敛翼。”唐代李白、白居易,宋代李清照等诗人都有同样风格的诗作。清人许瑶光的《再读〈诗经〉四十二首》之十四首写道:“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用诗句对《君子于役》作了最恰当的概括与评价。

君子于役(1),丈夫服役去远方,

不知其期,期限长短难估量,

曷至哉(2)?不知到了啥地方。

鸡栖于埘(3),鸡儿已经进了窝,

日之夕矣,太阳也向西方落,

羊牛下来。牛羊成群下山坡。

君子于役,丈夫服役在远方,

如之何勿思!叫我怎不把他想。

【注释】

(1)君子:妻子称呼丈夫。役:徭役或兵役。

(2)曷(hé)至哉:现在他到了何处呢?一说意为“什么时候回来呀?”曷,何。

(3)埘(shí):墙洞式的鸡窝。

君子于役,丈夫服役去远方,

不日不月(1),没日没月恨日长,

曷其有佸(2)?不知何时聚一堂。

鸡栖于桀(3),鸡儿纷纷上了架,

日之夕矣,太阳渐渐也西下,

羊牛下括(4)。牛羊下坡回到家。

君子于役,丈夫服役在远方,

苟无饥渴(5)?但愿不会饿肚肠。

【注释】

(1)不日不月:无日无月,指没有归期。

(2)佸(huó):相会。

(3)桀(jié):木桩。这里指鸡窝中供鸡栖息的横木。

(4)括:义同“佸”。这里指牛羊聚集在一起。

(5)苟:且,或许。

君子阳阳

【题解】

这是一篇夫邀妻一起跳舞的诗,由妻子唱出来,表现了他们那自得自乐、欢畅无比的情绪。朱子说:“此诗疑亦前篇妇人所作。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安于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皆可谓贤矣。”《毛序》则说:“《君子阳阳》,闵周也。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恐不合诗意。

君子阳阳(1),我的夫君喜洋洋,

左执簧(2),左手拿着多管簧,

右招我由房(3)。右手招我跳由房。

其乐只且(4)。我们乐得心花放。

【注释】

(1)君子:妻称夫。阳阳:喜气洋洋的样子。

(2)簧:一种乐器,即大笙。

(3)由房:演奏房中乐章所跳的舞蹈。

(4)只且:语尾助词。

君子陶陶(1),我的夫君乐陶陶,

左执(2),左手拿着羽毛摇,

右招我由敖(3)。右手招我跳由敖。

其乐只且。我们兴致多么高。

【注释】

(1)陶陶:和乐貌。

(2)(dào):舞师手中所持的羽毛做成的舞具,又称“纛(dào)”。

(3)由敖:舞名。疑即为《骜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敖,疑当读为《骜夏》之骜。《周官·钟师》:‘奏九夏,其九为《骜夏》。’”

扬之水

【题解】

这是一首戍卒怨恨统治者长期让他们久戍不归,而思念家人,希望早日回家的诗。周平王东迁以后,楚国强大起来。不时侵犯申、吕、许这些小国。而这三国是周王室南边的屏障,他们无力抗击楚国,周平王只好征发东周的人民到这三国去守边。由于征调不均,役期遥遥,戍卒不知何时能归家与家人团聚,因而唱出了这首怨恨之歌。《毛诗序》:“《扬之水》,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郑笺》:“平王母家申国,在陈、郑之南,迫近强楚,王室微弱而数见侵伐,王是以戍之。”

扬之水(1),小河沟泛着浅波,

不流束薪(2)。漂不走一捆柴禾。

彼其之子(3),我心中想念的人,

不与我戍申(4)。没跟我一起戍守申国。

怀哉怀哉(5)!日日夜夜思念啊,

曷月予还归哉(6)?何年何月回故国?

【注释】

(1)扬:悠扬,水缓流之貌。

(2)不流束薪:指水小漂浮不起柴薪。束薪,捆起的薪柴。下文“束蒲”、“束楚”与此同义。

(3)彼其之子:即那个人。其,语助词。之子,是子。

(4)戍申:守卫申国。申是姜姓国,周平王的母舅家。在今河南南阳北。

(5)怀:思念。

(6)曷:何。予:我。

扬之水,小河沟泛着浅波,

不流束楚(1)。漂不走一捆荆禾。

彼其之子,我心中想念的人,

不与我戍甫(2)。没跟我一起戍守甫国。

怀哉怀哉!日日夜夜思念啊,

曷月予还归哉?何年何月回故国?

【注释】

(1)楚:即荆条,灌木,人多以之为柴薪。

(2)甫:古国名,又名“吕”,在今河南南阳西。

扬之水,小河沟泛着浅波,

不流束蒲(1)。漂不走一捆蒲禾。

彼其之子,我心中想念的人,

不与我戍许(2)。没跟我一起戍守许国。

怀哉怀哉!日日夜夜思念啊,

曷月予还归哉?何年何月回故国?

【注释】

(1)蒲:蒲柳,枝细长而柔软。

(2)许:国名,故地在今河南许昌东。

中谷有蓷

【题解】

这首诗写一位遭丈夫遗弃的妇女在荒年乱离中走投无路的悲惨处境。反映了东周时期一些下层妇女的生活状况。《毛诗序》说:“《中谷有蓷》,闵周也。夫妇日以衰薄,凶年饥馑,室家相弃尔。”朱熹《诗集传》也说:“凶年饥馑,室家相弃,妇人览物起兴,而自述其悲叹之辞也。”

中谷有蓷(1),山谷中的益母草,

暵其干矣(2)。天旱无雨将枯槁。

有女仳离(3),有位女子遭遗弃,

嘅其叹矣(4)。内心叹息又苦恼。

嘅其叹矣,内心叹息又苦恼,

遇人之艰难矣(5)!嫁人不淑受煎熬。

【注释】

(1)中谷:山谷之中。蓷(tuī):草名,又叫益母草。

(2)暵(hàn)其:即“暵暵”。暵,形容干燥、枯萎的样子。

(3)仳(pǐ)离:分离。

(4)嘅(kǎi)其:即“嘅嘅”。嘅,同“慨”,叹息之貌。

(5)遇人:逢人,嫁人。

中谷有蓷,山谷中的益母草,

暵其脩矣(1)。天旱无雨将枯焦。

有女仳离,有位女子遭遗弃,

条其啸矣(2)。抚胸叹息又长啸。

条其啸矣,抚胸叹息又长啸,

遇人之不淑矣(3)。嫁人不淑多苦恼。

【注释】

(1)脩:干枯,败坏。

(2)条:深长。啸:悲啸之声。

(3)不淑:不善。

中谷有蓷,山谷中的益母草,

暵其湿矣(1)。天旱无雨将枯焦。

有女仳离,有位女子遭遗弃,

啜其泣矣(2)。抽噎哭泣泪不干。

啜其泣矣,抽噎哭泣泪不干,

何嗟及矣(3)。悔恨莫及空长叹。

【注释】

(1)湿:“”(qī)的假借,晒干。《广雅》:“,曝也。”

(2)啜:哽噎抽泣貌。

(3)何嗟及矣:同“嗟何及矣”。嗟,悲叹声。何及,言无济于事。

兔爰

【题解】

这是一首感时伤乱之作。诗人刚出生的时候还没有战乱,之后却遇上了大变革、大动乱的时代,这给诗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他希望自己能长睡不醒,无知无觉,来躲避这些灾难造成的创伤。这反映了一个战乱的时代,民众被压抑、被扭曲的心理,也可见那动乱已使民众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才会产生这样消极的乐死不乐生的人生态度。《毛诗序》说:“《兔爰》,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皆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方玉润《诗经原始》说:“诗人不幸遭此乱离,不能不回忆生初犹及见西京盛世,法制虽衰,纪纲未坏,其时尚幸无事也。迨东都既迁,……而王纲愈坠,天下乃从此多故。……故不如长睡不醒之为愈耳。”都切合主旨。

有兔爰爰(1),野兔儿自由自在,

雉离于罗(2)。野鸡儿落进网来。

我生之初,我刚出生的时候,

尚无为(3)。没有战乱没有灾。

我生之后,自我出生以后,

逢此百罹(4),遭遇种种祸害,

尚寐无吪(5)。但愿永睡不醒来。

【注释】

(1)爰爰(yuán):自由自在的样子。

(2)离:同“罹”,遭遇。罗:网。

(3)尚:犹,还。无为:无事。此指无战乱之事。

(4)百罹(lí):多种忧患。

(5)尚:庶几,有希望的意思。寐:睡。无吪(é):不动。

有兔爰爰,野兔儿自由自在,

雉离于罦(1)。野鸡儿落进网来。

我生之初,我刚出生的时候,

尚无造(2)。没有徭役没有灾。

我生之后,自我出生以后,

逢此百忧,遭遇种种苦难,

尚寐无觉(3)。但愿长睡永闭眼。

【注释】

(1)罦(fú):装有机关的捕鸟兽的网。

(2)无造:即“无为”。

(3)无觉:不醒,不想看。

有兔爰爰,野兔儿自由自在,

雉离于罿(1)。野鸡儿落进网来。

我生之初,我刚出生的时候,

尚无庸(2)。没有劳役没有灾。

我生之后,自我出生以后,

逢此百凶,遭遇种种祸端,

尚寐无聪(3)。但愿长睡听不见。

【注释】

(1)罿(tóng):捕鸟网。

(2)无庸:无劳役。

(3)无聪:不想听。

葛藟

【题解】

这是一个流浪者求助不得的怨诗。春秋时代,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到处流浪、居无定所的人。即使他称别人为父母兄弟,乞求一点同情和救济,也不可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也有人认为此诗是一个入赘者在别人家生活,倍感孤独寂寞的悲歌。朱熹《诗集传》说:“世衰民散,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作此诗以自叹。言绵绵葛藟,则在河之浒矣。今乃终远兄弟而谓他人为己父,己虽谓彼为父,而彼亦不我顾,则其穷也甚矣。”说得很对。

绵绵葛藟(1),葛藤绵延长又长,

在河之浒(2)。爬到河边湿地上。

终远兄弟(3),远离亲人和兄弟,

谓他人父。面对他人叫父亲。

谓他人父,就是喊他为父亲,

亦莫我顾(4)。一点眷顾也休想。

【注释】

(1)绵绵:延绵不断的样子。葛藟:蔓生植物。即野葡萄。

(2)浒:岸边。一说岸上地。

(3)终:既。远:远离。

(4)顾:照顾,眷顾。

绵绵葛藟,葛藤绵延长又长,

在河之涘(1)。爬到河岸陆地上。

终远兄弟,远离亲人和兄弟,

谓他人母。面对他人喊亲娘。

谓他人母,喊她亲娘千百遍,

亦莫我有(2)。也不把我当儿郎。

【注释】

(1)涘(sì):水边。

(2)有:相亲之意。与“友”通。

绵绵葛藟,葛藤绵延长又长,

在河之漘(1)。爬到河边湿地上。

终远兄弟,远离亲人和兄弟,

谓他人昆(2)。面对他人喊兄长。

谓他人昆,就是每日喊兄长,

亦莫我闻(3)。没有听见一个样。

【注释】

(1)漘(chún):河岸。唇是口边,字从水从唇,则表示水边。

(2)昆:兄。

(3)闻:通“问”,恤问。亦有爱之意。

采葛

【题解】

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诗。有人认为是怀友诗,恐怕是不对的。古代采葛供织布,采蒿供祭祀,采艾以医病,大多是女子之事,可见诗人所怀为女性。一日不见如三月、如三秋、如三岁,这样缠绵悱恻的感情一般在异性之间容易产生,同性朋友难以达到如此炽烈的程度。诗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但又使人觉得入情入理。因为经历过恋爱的人都可以体会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思之苦,所以这句话也成为后世表达思念之情的常用语。

彼采葛兮(1),那个采葛的人啊,

一日不见,一天没看见她,

如三月兮!好像隔了三月啊!

【注释】

(1)采:采集。葛:葛藤,其皮可制成纤维织布。

彼采萧兮(1),那个采萧的人啊,

一日不见,一天没看见她,

如三秋兮(2)!好像隔了三秋啊!

【注释】

(1)萧:又名香蒿,古人祭祀时用。

(2)三秋:三个秋季,即九个月。此处用“秋”字,因秋天草木摇落,秋风萧瑟,易生离情别绪,引发感慨之情。

彼采艾兮(1),那个采艾的人啊,

一日不见,一天没看见她,

如三岁兮!好像隔了三年啊!

【注释】

(1)艾:菊科植物,其叶子供药用。

大车

【题解】

这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个女子,热烈地爱着一个男子,想争取婚姻自由,与男子一同逃跑,但又担心男子不敢私奔,因此她发誓,即使生不能同室,死也要同穴,表示爱情的坚贞。从男子乘坐的车子及身上的服饰来看,他可能是个有身份的人,和女子不是门当户对,但双方又有爱慕之情,女子担心男子会犹豫不决,所以发下了这个决绝誓言。

大车槛槛(1),大车行走声槛槛,

毳衣如菼(2)。青色毛衣像葭菼。

岂不尔思(3)?难道是我不想你?

畏子不敢(4)。相爱就怕你不敢。

【注释】

(1)大车:贵族乘坐的车子。一说牛车。槛槛(kǎn):车行声。

(2)毳(cuì)衣:用兽毛制成的衣服。《毛传》:“毳衣,大夫之服。”菼(tǎn):初生的芦苇,此处比喻毳衣的青白色。

(3)尔:你。

(4)子:指其所爱的男子。

大车啍啍(1),大车前行声啍啍,

毳衣如(2)。红色毛衣色如

岂不尔思?难道是我不想你?

畏子不奔(3)。怕你不跟我私奔。

【注释】

(1)啍啍(tūn):车行声,犹“槛槛”。

(2)(mén):赤色玉。

(3)奔:私奔。

穀则异室(1),活着不能在一室,

死则同穴(2)。死后同埋一个坑。

谓予不信(3),我说的话你不信,

有如皦日(4)。就让太阳来作证。

【注释】

(1)穀:活着。异室:两地分居。

(2)同穴:合葬在一个墓穴。

(3)予:我。

(4)有如皦(jiǎo)日:有此白日。如,此。皦,白,光明。

丘中有麻

【题解】

对此诗有三种解释:一说是思贤之诗,《毛诗序》说:“思贤也。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三家都同意此说。又说此为私奔之诗。朱熹《诗集传》说:“妇人望其所与私者而不来,故疑丘中有麻之处复有与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其施施然而来乎?”再说为招贤偕隐诗。方玉润《诗经原始》说:“《丘中》,招贤偕隐也。”“周衰,贤人放废,或越在他邦,或尚留本国,故互相招集,退处丘园以自乐。”仔细推敲诗意,看不出有思贤、招隐之意,也不能确认女子与男子私奔。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位女子叙述和情人定情过程的诗,女子请男子帮忙种麻,相互认识,后来又请男子父亲吃饭,第二年李子熟时,男子送女子佩玉,二人定情。可为一说。总之,这是一首情歌。写一位女子在山丘的隐蔽处热切地等待男子的到来,说明这是一对相爱的人。

丘中有麻(1),山坡上的麻地里,

彼留子嗟(2)。等待小伙刘子嗟。

彼留子嗟,那个小伙刘子嗟,

将其来施施(3)。盼他能来帮我忙。

【注释】

(1)麻:一年生草本植物,皮可绩为布,子可食。

(2)留:姓氏,即“刘”之借字。子嗟:人名。

(3)将:有希望、请求之意。施施:施予,帮助。有恩惠、惠与之意。一说喜悦之意。

丘中有麦,山坡上的麦地里,

彼留子国(1)。等待小伙刘子国。

彼留子国,那个小伙刘子国,

将其来食(2)。盼他吃饭来我家。

【注释】

(1)子国:人名。诗中之“子嗟”、“子国”、“留之子”与《桑中》之所言“孟姜”、“孟弋”、“孟庸”同一手法。实际皆指同一人。一说“子国”为子嗟父。“之子”即子嗟。

(2)食:吃饭。

丘中有李,长满李树山坡下,

彼留之子。姓刘小伙到来啦。

彼留之子,那个刘姓小伙子,

贻我佩玖(1)。赠我玉佩来表达。

【注释】

(1)佩玖:佩玉名。玖,次于玉的黑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