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春深——有茶生活 作者:经典文库编委会 编


沿河人喝茶,最为典型和独具特色的,当属当地的土家人。

土家人都有饭后喝茶的习惯,正餐进餐时也会给客人不断斟茶。茶具有醒脑清神、开胃健脾、醒酒解醉、消食利尿等功效,加上山区农业生产规模不大,生活节奏较慢,喝茶自然是土家人享受生活之乐的必备环节了。

土家人讲究“酒满茶半”。给客人斟茶,土家人叫“倾茶”或者“参茶”,通常都不会倒满,最多也只有大半,这并非土家人吝啬,而是风俗使然。在土家人的观念里,满碗茶水是因为给要饭的叫花子解渴才多多益善的,而对于尊贵的客人,只能以一半敬之,即便是你喝上十碗八碗,主人都会很高兴地不断为你斟茶,同样每一次都只有半碗。

水是茶之母。土家山寨泉水丰富,凡有住人的村寨和农业生产的地方,均有大小山泉井水。由于山泉清洁无污染,富含各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杂物极少,且冬温夏凉,口感极佳。用山泉水泡茶,是远古的土家人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积累下的经验,俨然也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他们特有的茶品。

土家人泡茶十分讲究,其泡制的方法有煨茶、熬茶和泡茶等。

土家人煨茶的器皿叫“茶罐”,其形上下两头稍小,中间略大。一侧有握柄,开口在顶部且有一向外突出的小槽。茶罐多为陶瓷制口,少数家庭还保留有铜质茶罐。煨茶时,先将茶罐注满泉水,盖上盖子后,置于土家木屋的火炉之上,尽量使其受热升温。通常还要用火钳从火塘里夹出正在燃烧的木炭或者块煤置于其下。水开后揭盖投入茶叶,继续盖上加温,待茶叶被开水煮透,汁液呈黄色或暗红色时即可倒入茶具中饮用。倒出茶水后加满水再次煨煮,等倒出的茶水喝完,茶罐里的茶又泡好了。这样边喝边泡,才算是“喝茶”。此法泡茶,经过三沸,便将茶罐移离火堂,开始“焖茶”。焖上三五分钟后再倾出,也不忙喝,先把茶水抬至鼻前,深吸几口茶的雾气,使茶雾透入肺腑,体内顿生舒爽之感,随后慢慢呷送少量茶水,徐徐咽下,自能品出高原之巅云雾缭绕中的茶味。

“熬茶”,就是用大火煎煮茶水。用铁锅烧开清水后投入茶叶,稍煮片刻即成。也有在水未沸腾而先放入茶叶的熬法,只是此法熬出的茶水色浓却稍显淡寡,欠香味。熬茶一般用粗茶叶或茶籽,多为土家人自己制成的饼饼茶,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山中野生植物组合而成的剌梨茶、甜茶、吊钩茶、老鹰茶等,初次喝或刚开始喝会觉得味道有点异样,但喝后慢慢回味,便甘甜自知,尤其是土家炮制的这种茶水,放上两三天也能喝,且不会像其他冷茶,喝后拉肚子,不利于健康,所以土家熬茶是炎热季节避暑解渴的常用品。

“泡茶”,是先把细茶叶放入瓷器中,注入开水,盖严,三五分钟后即可饮用。泡茶虽操作简单,但茶质要好,水必须烧开,这样才能泡出色、香、味俱佳的茶水来。

还有一种土家特制的茶,叫“油茶”。其制作是先备好优质茶叶、瘦猪肉丝、极薄而不规则的小块豆腐干片,还有芝麻,炒熟去衣并碾成小颗粒的花生和黄豆,再配以姜蒜细末、短节香葱。将猪油煎至微微冒烟,再将肉丝和豆腐干片入锅炒至半熟,加入花生、黄豆碎粒,翻炒至充分沾油、颜色焦黄后下芝麻和茶叶,文火快速翻炒,芝麻全部炒炸而不变色时立即加水,大火烧开,放葱、姜、蒜、盐等即成。油茶用料十分讲究、制作精细,每个环节的火候把握要求极高,是土家人待客的上等茶食,吃起来既觉得油质极浓又不嫌其腻,口感特异,回味悠长,百吃不厌。一般是边喝油茶边吃其他专门配制的食物,既能解渴,又可充饥,茶食兼俱,回味无比。

土家人饮茶一般都配上零食,叫做茶食。凡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以及其他喜庆之事,都能见到茶食场景。茶食是饮茶活动的必备之品,其特色是多样化、平民化。除柑子、柿子、核桃、板栗、花生、瓜子和饼干、糖果之外,还有诸多土家人自己做的独特食品,苞谷泡、米籽、酥食、麻饼、麻粮、苞谷团儿等。土家苞谷泡又叫苞谷花,土法制作是先用铁锅将燃烧过的废弃草木灰炒热,放入干透的苞谷籽,在锅内一起翻炒,苞谷籽受热膨胀先后爆裂,最后全部开花弃掉草木灰即成。现在有玉米爆花机,更为方便快捷且香脆可口。炒制时适当放点糖,则更香甜,这是土家“下茶”的好食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