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吴文虎:为国争光,培养科技新人

北京精神 作者:《北京精神》编写组 著


3.吴文虎:为国争光,培养科技新人

【北京人物】

吴文虎(1936~),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IoI)国家集训队总教练。1955~1961年,分别就读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及自动控制系。语音识别及语言理解、语音合成、语音信号数字处理是其主要研究方向。1990~1997年,担任人机语音通讯实验室的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级项目,并多次获奖。1991~1999年,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从1989年至今,作为总教练和领队多次带领中国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截至2008年,中国队已在这项赛事中拿到51块金牌,届届名列前茅。2002年获信息学奥林匹克国际委员会颁发的“特别贡献奖”,2004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

吴文虎生于国难当头的岁月,童年的记忆中充满了屈辱和艰辛,直到新中国成立才获得继续上学的机会。由此,感恩报国就成了吴文虎做人的准则。1955年,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吴文虎考上了清华大学;1958年,服从组织安排,从电机工程系转到了自动控制系学习尖端的科学技术。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直到今天。

五十年来,吴文虎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尽管已是古稀之年,仍坚持给本科生上大课。吴教授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较为抽象,对于从未用过计算机的学生而言,难度极大。为让学生学到真本事,吴教授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强化上机动手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与之互动。短短两个小时的课程,吴教授的课前工作往往要准备好几个星期。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前辈师长的言传身教,令吴教授明白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含义: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有爱,关心学生的成长。要通过自身垂范来教学生怎样做人和做学问,亲身示范怎么做学问才叫严谨和求实,怎么做才能长真本事。

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也正在酝酿中。吴教授被学校推荐加入到这项工作中,从此便与这项国际青少年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9年,首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在保加利亚举行,包括吴教授在内的5个人组成中国代表团前往参加。由于经费短缺,代表团成员自带方便面和罐头,经过8天的漫长车程,抵达目的地时,吴教授已经双脚浮肿,连鞋都穿不上。即便条件这样艰苦,3名高中参赛选手仍表现出色,一举夺得3块奖牌,总分排名第二,为祖国争了光,也在世界大赛上为中国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十多年来,作为教练和领队,吴文虎教授带领中国队参加了15届比赛。比赛前夕,吴教授经常未来得及倒时差,就要投入到各国领队都必须参加的题目审查和翻译工作当中,为此彻夜工作,以保证队员们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参加间隔一天的两轮比赛,就意味着连续两晚不能休息。但无论面对多么大的困难,吴教授都会自信满满地鼓励同学们奋力拼搏,为国争光。每当获奖,全队都会把鲜红的五星红旗置于胸前合影留念。

每当有人问起:“作为大学教授,您为什么对学科竞赛这么感兴趣,一干就是20年?”吴教授总是说这与在清华求学时的体育熏陶有关:“学科竞赛和体育比赛一样,都要倡导‘更快、更高、更强’。”上了年纪后,虽然不能亲自上阵,但以教练的身份,同样可以用挑战来抒发爱国情怀。在吴教授眼中,中国的孩子行,中国就行,因为金牌是最有利的证据。

【在京档案】

吴文虎教授在清华大学从教五十年来,在科研上多次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教学上获1997年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998年全国优秀教师一等奖;1999年获得首都劳动奖章;2000年获全国科学普及先进个人奖;2001年获北京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奖。2003年获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