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投笔从戎征讨吐蕃 落拓无羁金龟换酒

中国历代状元轶事 作者:


第二章
投笔从戎征讨吐蕃
落拓无羁金龟换酒

◎娄师德 贺知章

娄师德(630~699),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省原阳县)人。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十九岁的娄师德高中状元,初授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尉,后屡迁至监察御史。

娄师德是一个忠君爱民满怀赤诚的人。高宗年间,吐蕃屡犯唐边,掳掠牲畜财物,边民不得安生。唐高宗仪凤二年(677),为打击吐蕃嚣张气焰,靖边安民,高宗特颁《举猛士诏》,招募敢死善战武士。年近半百的娄师德时为文臣,却激情澎湃,头戴红巾上表应招。高宗大加赞赏,特拜娄师德为朝散大夫。是年,高宗以中书令李敬玄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西河镇抚大使、鄯州都督,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刘审礼为洮河道行军司马,统十八万唐军与吐蕃军队交战于龙支(今青海省乐都县南)。由于主帅李敬玄怯懦畏战,刘审礼于九月兵败被俘。唐军节节败退,退回鄯州时已损兵过半。此时的唐军已是将失谋略,兵无斗志,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娄师德受命危难,收拾残部,提振士气,又奉命出使吐蕃,达成和议,成就缓兵之计。唐高宗为表其功,迁娄师德为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治今青海省西宁市)司马,并知营田事。从此,娄师德兼文臣武将于一身。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五月,吐蕃军队再犯柘、松、翼等州。娄师德率兵反击,双方在白水涧(今青海省湟源县南)相遇,唐军八战八捷。娄师德因功受封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声名大振。武周天授元年(690),娄师德又升任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依旧知营田事。武则天在位期间,非常重视储粮备战。娄师德在主管西北营田十余年间,“衣皮袴,率士屯田”,取得储备粮食数万斛的巨大成绩。武周长寿元年(692),娄师德被召回朝廷,封夏官侍郎判尚书事。长寿二年(693),又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万岁通天元年(696)三月,娄师德随王孝杰兵败甘肃临洮被贬为原州(今宁夏固原)员外司马。但朝廷知道娄师德不负主要责任,半年后,武则天复起娄师德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二度拜相。

神功元年(697)五月,娄师德率军二十万平定契丹,得封谯县子 。圣历元年(698),娄师德任陇右诸军大使,仍检校河西营田事。圣历二年(699)四月,娄师德以天兵军副大总管身份,负责招抚吐蕃一切事务,病逝任上,追赠凉州都督,谥号“贞”。

抗敌靖边,虎虎生威;待人接物,谦谦君子。作为一名状元,娄师德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轶闻趣事,寓庄于谐,堪作榜样。

娄师德是一位清廉的好官。唐人韩琬《御史台记》有载,他任监察御史的时候,陕县大旱。武后下诏禁止杀生。娄师德奉命察询旱情,地方官员为了奉迎他,照样烹羊剖鱼相待。娄师德责问为何杀生,厨子说羊是被豺狼咬死的。一会儿又上来一盘红烧鱼,娄师德故意又问,厨子还说是被豺狼咬死的。娄师德哈哈大笑说,你就不能说是被水獭咬死的吗?这就是豺狼咬鱼的典故。

大唐帝都长安(图片来源:梅曙平)

娄师德待人最有雅量。他身长八尺,生得肥胖,又患有足疾。据唐人张鷟《朝野佥载》记载,有一次他准备巡视屯田,便随意坐在光政门外的一根木头上等马。一个不认识他的县令因“诉身名”便与他并排而坐。县令的儿子远远看见,赶忙跑过来告诉父亲他是当朝宰相。县令立即跪下连言“死罪!死罪”!娄师德却说“人有不相识,法有何死罪”?县令又解释说患有眼疾,请求谅解。后来有一天晚上,这个县令书写表奏时清楚流畅,娄师德便调侃道:夜书表奏心明眼亮,青天白日怎么就不认识宰相呢?说得大家哄堂大笑。

《新唐书·娄师德传》记载,他的弟弟出守代州前来向他辞行。他反复告诫要宽厚退让待人。弟弟说一定谨记哥哥的教诲,就算是人家把口水吐在脸上,也不与人争执,自己擦干就是。娄师德却说,人家把口水吐到你脸上,说明有怨气要发泄,你去擦干了,人家心里的怨气还是不会消。所以说,你不能擦,要让口水自干。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典故。

娄师德还是一位慧眼识人的伯乐。青史留名的宰相狄仁杰就是他举荐的。狄仁杰当上宰相后,与娄师德同朝辅政。狄仁杰几次建议武后外放娄师德。有一天,武后问狄仁杰,你认为娄师德贤良吗?知人识人吗?狄仁杰如实回答道:过去不曾同事,不清楚。武后拿出一沓奏章来说:你看,你当宰相就是娄师德推荐的。狄仁杰接过奏章一看,万分惭愧,由衷叹道:我与娄公比,真是差之千里呀。

史臣曰:娄师德应召而慷忾,勇也;荐仁杰而入用,忠也;不使仁杰知之,公也;营田赡军,智也;恭勤接下,和也;参知政事,功名有卒,是人之难也,又何愧于将相乎!

贺知章(约659~744),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周天册万岁元年(695)状元。初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史上留名的饮者。汉代司马相如带卓文君刚回成都时,没钱买酒,脱下鹔鹴裘作价换酒,夫妇同饮尽欢。晋代元孚将皇帝赐给他的冠饰金貂用来换酒,遭到弹劾。贺知章也有“金龟换酒”的佳话。唐朝的官员都佩有朝廷赐予的龟饰。三品以上佩金龟,四品、五品佩银、铜。这是身份的象征。贺知章官居秘书监,得佩金龟。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孤身一人来到长安,寻求出仕机会。有一天,在紫极宫道观里偶遇贺知章。当贺知章读到李白的《蜀道难》时,不禁拍案叫绝,称赞李白就是“天上下凡的诗圣”。时值黄昏,贺知章便热情邀请李白饮酒谈诗。但身上却没有一钱银子,贺知章便解下腰间佩戴的金龟充作酒资。李白拦住他说,这是朝廷特颁的圣物,怎么可以拿来换酒呢?贺知章仰面大笑道:这有何妨?我只记得你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人一见如故,酩酊大醉。后来,贺知章还极力向玄宗皇帝推荐李白。玄宗皇帝读了李白的诗作后,极为赞赏,随即诏令李白供奉翰林。大诗人杜甫的著名诗篇《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写到的就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朦胧醉态、嗜酒程度活灵活现,入木三分。

贺知章还是一位奉道者。唐人皇甫氏《原化记》载,他家住在宣平坊,对门有一位老者每天骑着毛驴出入,五六年过去了,依然颜色如故。贺知章看出老人道行深厚,便要拜老人为师,还将家中珍藏多年的一颗明珠献给了老人。老人却吩咐童子将明珠拿到街上换来三十几个烧饼。贺知章很不高兴。老人对他说,道术只可心得,不可力争。怀有悭惜之心的人,是不可能得道的。贺知章听后颇有心得,于是请求辞官,把自己在京城的府邸捐赠出来作为道观,还乡奉道。玄宗皇帝不但同意了他的请求,还赐名道观为“千秋观”,又诏令按照饯别的最高礼节在京城东门撘起十里长棚来,让百官为之饯行。并御笔题诗为他送行。在诗的序言中玄宗皇帝写道: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赋诗赠行。先写了一首,觉得意犹未尽,接着再赋一首:“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箓,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可见,玄宗皇帝与贺知章的私交也是非同一般。

当然,贺知章最为后人称道的还是他的诗歌成就。他的诗文以绝句见长,风格独特,清新潇洒,遗憾的是大多散失。《全唐诗》录有19首。《咏柳》与《回乡偶书》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娄师德与贺知章是不是状元,说法不一。孟二冬先生的《登科记考补正》两人均收录。翟国璋先生的《中国科举辞典》和陶易先生的《唐代进士录》均认为两人只是进士而不是状元。王鸿鹏先生的《中国历代文状元》录有娄师德而未录贺知章。毛佩琦先生的《中国状元大典》和车吉心先生的《中国状元全传》两人都未录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