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 不再有你

特雷西·麦克格雷迪:转身2 作者:杜金城 著


自序 不再有你

杜金城:《半岛都市报》篮球记者。采访中国篮球长达5年,现场报道过休斯敦火箭队、纽约尼克斯队、2011年NBA全明星赛等大型赛事,从T-Mac抵达首尔到2012-2013赛季结束,对麦迪进行了长达120天的贴身采访。

许多年过去,当人们再次谈论起2012-2013赛季的CBA联赛,可能很少会有人记得广东华南虎是如何以季后赛不败战绩夺冠,也会模糊了山东青年军在这个赛季的崛起。但有一名外援的名字一定会被大伙反复提及—特雷西·麦克格雷迪。

从2012年10月24日空降青岛,到2013年2月21日返回美国,在整整120天的时间里,麦迪以青岛为中心,在整个中国掀起了一股狂热的“篮球疯”。他将自己参加的所有客场比赛都变为主场,在中国赛场的首秀就吸引了10000多名观众到现场观战;他一肘击倒了吉喆,更激起了球迷对后者的口诛笔伐;他在中国赛场与昔日老友马布里、姚明再次重逢;赛季结束,他留下了场均25.0分7.2篮板5.1助攻的平均数据后飘然离开……

麦迪,这个典型的双子座男人,天生就拥有过人的篮球天赋,但他从不会像科比那样为胜利咬碎钢牙。他球风飘逸,随遇而安,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球风与性格,1997年他从猛龙出道伊始就征服了不少中国球迷的心;2000年转会魔术队后揽下两届得分王证明了自己的实力;2004年转会休斯敦火箭与姚明组成“MM组合”让其在中国的人气达到了顶峰;然而随着姚明伤退,离开火箭的麦迪也逐渐走上下坡路;直到他来到中国……

从宣布加盟青岛双星男篮的第一天,就有人问过麦迪,为何会选择来中国打球。难道仅仅是为了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

对此,麦迪给出的答案是:回报球迷。

因为他知道在远隔美国万里之外的中国有无数的球迷支持他、喜爱他;因为效力魔术队时,他的球衣在中国的销售数量就排在NBA球星的前几位;因为此前每次来中国做商业活动,总有成千上万的球迷追逐他、呼喊他……

可,直到加盟青岛双星男篮后,麦迪才真正明白,中国的球迷到底有多爱他。

他说,那些凌晨依然守候在酒店门口的球迷让他感动,那些在客场依然为他加油呐喊的球迷令他兴奋;那些亲手为他制作礼物送他祝福的球迷更让他有了家的感觉……

关于麦迪为何在中国如此受欢迎的问题,不少人试图给出答案。

有人说球风飘逸、球技出色让麦迪拥有了大量的粉丝。但在麦迪来中国之前,已经有过不少NBA球星尝试来中国打球。在NBA长时间停摆的2011-2012赛季,包括J.R.史密斯、肯扬·马丁、威尔森·钱德勒等大牌明星曾集体登陆中国,但没有一个人的轰动效应比得上麦迪。

也有球迷说,麦迪之所以被中国球迷所喜欢,是跟着姚明、跟着火箭沾了光。但君不见“火箭帮”从2009年就开始入侵CBA,从邦奇·威尔斯到泰勒,再到斯威夫特、阿尔斯通,甚至是弗老大也曾短暂亮相中国赛场。可同样没有一人在中国球迷那里受到过麦迪这样的待遇。

T-Mac在中国赛场的受欢迎程度,几乎是无人可比的。相信即便是像邓肯、加内特这样的一流明星来到中国,也未必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也许只有未来某一天,当科比真的决定来中国打球的时候,我们才会再次见识到中国球迷这样的疯狂。

出色的球技以及在火箭效力的经历的确是麦迪被中国球迷接受并喜欢的重要理由,但绝不是关键。麦迪之于很多中国球迷来说,绝不仅仅是一名有过辉煌历史的球星。就像吉喆在冲麦迪摇晃手指过后,有球迷在网上愤而写到的那样:那不仅仅是侮辱麦迪,更是在侮辱我们的青春。35秒13分、劈扣布拉德利、22连胜、无解的干拔跳投……那些伴随着一代人成长的经典画面,就是我们的青春记忆。所以,大家追逐着麦迪,更是在追逐着自己的青春。

麦迪在中国的故事始于青岛,作为跟随雄鹰男篮的随队记者,我也是唯一一位飞到韩国接机麦迪的国内媒体人。并且在随后的120天里,我跟随球队见证了麦迪从初来中国时的踌躇满志,到赛季13连败时的陷入迷茫,再到连胜时的平静淡然。这位曾经的全明星球员,在赛场上展现出的霸气与自信,在赛场外的低调与朴实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