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吴新雷
超宏是浙江大学徐朔方先生的高第弟子,衣钵相传,渊源有自。徐先生的《汤显祖年谱》和《晚明曲家年谱》是享誉学界的名著,超宏遵循乃师的学术门径,继续开拓,着力于明清作家传记资料的考索,收获良多。他在完成《明清曲家考》和《明清浙籍曲家考》以后,撰著了《宋琬年谱》,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入“新编清人年谱丛刊”中出版,颇得时誉。他治学勤奋,再接再厉,如今又推出了新著《吴绮年谱》,我为他取得这一新的学术成果而欣喜不已。
吴绮字园次,号听翁,又号红豆词人,扬州府江都(今扬州市)人。他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不仅工于诗文,而且还是词曲高手;既是骈文家,又是戏曲家。顺治十五年(1658),他在京中奉旨创作《忠愍记传奇》剧本,歌颂杨继盛的高风亮节,得到顺治皇帝的赞赏,由兵部职方司主事升任武选司员外郎。康熙五年(1666)出任湖州知府,“有吏能,人谓其多风力,高风节,饶风趣,称为‘三风太守’”(《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文苑传》)。吴绮喜欢招饮四方名士,曾于康熙七年邀请吴伟业、徐乾学等十多位名流到吴兴爱山台作诗文之会,游宴无虚日。康熙八年被劾罢官,暂寓苏州,结交了苏州派戏曲家李玉(《清忠谱》作者)和朱素臣(《十五贯》作者)等,又往来于杭州、无锡、宜兴一带,与无锡知县吴兴祚缔交,与词家陈维崧、顾贞观等唱和。康熙十九年(1680),返回故乡扬州定居,一度远游湖广,“晚年伏而著书,穿穴搜讨,不遗余力,先生之学,闳且肆矣”(《碑传集补》卷二十一《吴园次后传》)。所著《林蕙堂全集》二十六卷,其中诗集题为《亭皋集》,词集名为《艺香词》。如此说来,吴绮是清初文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为他撰著年谱的研究工作是很有学术意义的。
这部年谱详细考录了谱主吴绮生平交游和仕宦的经历,对于其从事创作和文艺活动的情况,条举分明。本谱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蒐罗宏富,举凡史书方志、笔记丛谈,以及诸家文集,无不爬梳剔抉,遍加征引。尤其是从新时期以来出刊的《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中发掘了一批前所未知的新材料,经过梳理辨析,证见了谱主的家世生平和宦游事迹。例如释大汕的《离六堂集》十二卷、《离六堂二集》三卷、《潮行近草》三卷,国家图书馆藏有康熙怀古楼刻本,过去是难以见到的孤本秘笈,1997年以后由北京出版社陆续付印的《四库禁毁书丛刊》加以收辑,影印出版。作者从中寻绎出谱主与大汕和尚从苏州到广州的交游史料,在康熙十六年和康熙二十三年的年谱中征引考述,填补了一段空白。据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三查考,大汕和尚原名石濂,苏州人,工诗及画,有巧思,喜结纳名士。后至广州,住持长寿寺(即今六榕寺)为方丈,曾买优伶组昆班,甚至依附势要,贩卖财货,惊世动众,遭清廷所忌,故其著述被列为禁书。如今作者从中考知谱主到广州后就住在长寿寺,且为大汕的诗集作序。谱中列举“寓长寿寺,释大汕晨夕请见”的多首纪事诗,揭示了谱主在广州的行踪。由此可见,本谱作者的学殖和功力是十分深厚的。
这部年谱的特色是广泛地反映了谱主吴绮与同时代文豪曲家和达官贵人的社交轨迹,视野开阔,有一系列发见。谱中考知,吴绮早年即有诗名,得到“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襄,“江左三大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板桥杂记》作者余怀,以及王士祯和宋琬等名士的赏识,常受邀参与文酒之会。钱谦益读其《怀人诗》而步韵唱和,吴伟业亲热地呼他为“小友”。冒、龚之宠姬董小宛、顾媚,原为秦淮八艳中的女杰,《板桥杂记》说她们都擅演昆曲。顺治八年(1651),董小宛病卒,吴绮特地赋诗悼念;顺治十四年(1657),顾媚随龚鼎孳寓居南京“市隐园”,贺寿演戏之日,吴绮和余怀都参与了盛会。康熙七年(1668),谱文揭载:“夏,查继佐带女戏到湖州,与吴绮交游。”考查继佐是浙江海宁人,有曲谱《九宫谱定》和杂剧《续西厢》之作,特别是办了一个家庭昆班,声名远播,成了浙中的名部。因知湖州太守吴绮爱好昆戏,所以跑到湖州来献演。当吴绮寄寓苏州期间,又曾结识戏曲家朱素臣(作有《十五贯》等剧)。这在谱中有所反映。康熙九年(1670)的谱文说:“与姜实节来往密切,为其作小传。感其与所欢广陵妓陈素素事,赋套曲《题情》。在红鹅馆小集,诗赠陈素素。为陈素素诗集、朱素臣《秦楼月》传奇作序。”据考,吴绮曾为朱素臣创作《秦楼月》提供故事情节并作序,这个剧本就是以吴绮助成陈素素与姜实节的姻缘为题材的。谱中征引了冯金伯《国朝画识》卷十七的记载:“陈素素,江都人,自名‘二分明月女子’,莱阳姜学在之姬,美而艳,能画,又善度曲,名流吴园次、毛西河、余淡心诸公俱有诗,好事者至有谱其事为《秦楼月》传奇。”剧中写陈素素沦落于苏州青楼中,尝赋[秦楼月]词吊虎丘真娘墓,士人吕贯见而爱之,其间几经波折,幸得吴兴太守袁武子的帮助,两人始成姻眷。本谱作者据日本学者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的考文指出,剧中的吕贯就是莱阳才子姜学在(名实节),而吴兴太守袁武子实即是园次(名绮)。谱中征引《林蕙堂全集》卷十九诗题《九月六日,偕周匏叶、刘季英、朱素臣、舒奕蕃、家大章小集克敏堂分韵》,证实了吴绮与朱素臣的亲近关系。此外,吴绮晚年自苏州回扬州后,又结交了当时剧坛的双璧“南洪北孔”,谱中勾稽了谱主与洪升(《长生殿》作者)、孔尚任(《桃花扇》作者)的交往史料,颇有研究价值。再者,谱中记载吴绮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到广东访晤两广总督吴兴祚,谱文云:“初夏,启程往广州访吴兴祚。由今江苏出发,经安徽、江西至广州,回程经湖南、湖北返里,沿途登临凭吊,有诗多首。”本谱作者对于这一行程的探考特别用力,依据《林蕙堂全集》详实地排比了吴绮的行旅诗作证。据考,吴兴祚字伯成,号留村,汉军正红旗人,历任无锡知县、福建按察使、兵部尚书、两广总督。吴兴祚在两广总督任上,来往于肇庆、广州之间,与骚人墨客吟咏唱和,还养了一个昆曲家班。吴绮与他初交于无锡,到广东后诗文觞咏,观赏了他的家班演剧,还得到他资助巨款。谱文云:“吴兴祚招饮,观剧。”征引的证据是《林蕙堂全集》卷十九诗题《留村尚书招饮,观家剧,即席即事》。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的谱文下又引证《林蕙堂文集•听翁自传》云:“游粤东,制府吴留村赠以买山钱,归得粉妆巷赵氏之废圃而移居焉,翁于是乎有园;又以钱二百缗得东陵田七十亩,翁于是乎有田。”本谱作者能将这一重大的线索勾勒出来,足见其考证功底是十分扎实的。
作者创始这部年谱实非易事,其功绩是肯定的,但免不了也有疏失。一个人的见闻毕竟有限,建议有便时对个别疏失给予增补,使全书更加完善。
2011年3月于南京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