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天性不羁立大志

明朝出了个王阳明 作者:李根 著


第二章 天性不羁立大志

立志当圣人

到了京城以后,王天叙迫不及待地把王阳明作诗这件事对王华说了一遍。王华一听,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这下对儿子更有信心了。他发誓一定要尽己所能,为王阳明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把他培养成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得不说,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流行择校,即使要花一大笔血汗钱,家长也毫不手软。没办法,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为了给孩子谋一个好前程,只能这样。

当时的王华也是这么想的,既然儿子的天赋如此之高,就绝对不能把儿子放在三流学校,于是,为了让王阳明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王华花了一大笔“择校费”,把儿子送到了京城有名的私塾念书。

王阳明在私塾没有给父亲丢脸,他的领悟能力很强,是所有学生中最聪明的一个,老师不禁对他另眼相待。如果王阳明能在私塾专心地研习四书五经,将来一定不会比老爹差,但他不是寻常的孩子,这就注定他不会走寻常路。

老师渐渐地发现王阳明不愿意在私塾里读书,反倒喜欢舞枪弄棒、读兵书,总是一副豪放不羁的样子。这不是个好苗头,如此聪明的一个学生,不走“正道”专心读书,却贪玩成性,真是可惜了。老师决定敲打敲打这个学生,但没过多久,没等老师去找他,王阳明就主动找老师“开战”了。

这天,老师开大课,所有的学生都聚集一堂,整个学堂黑压压地坐满了人,大家都在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但老师没讲多久,王阳明就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何为第一等事?

这真是私塾历史上破天荒的事,从来没有学生如此大胆,不仅打断老师讲课,主动提出问题,而且问题如此宏大不俗。

老师一看提问者是聪明的王阳明,虽然这个学生坏了规矩,但老师没有生气,毕竟是自己的爱徒,他多少有些偏爱。不过,这也许是一个机会,自己正好可以教育一下这个贪玩的学生,便回答道:“唯读书登第耳。”

读书考取功名,这和我们今天教育小孩要考清华北大差不多,一个读书人以此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这没什么错,一个塾师的境界也就这么高了。

王阳明睁着大眼睛,对老师的回答充满质疑,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以“学圣”为头等理想,把科第放在其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就有如此高的境界,老师感到非常惊讶,他一下子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孩子绝非凡人。他虽然年纪小,但境界已经在自己之上,将来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的。

“学圣贤”就是不以登攀仕途为目的,而以成圣当伟人为目标。这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放眼古今,有几个人能称得上是圣人呢?但王阳明不惧,立志当圣人是他的梦想,在这个梦想的驱使下,他一步一步走向远方,走向成功。当然,王阳明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一问还只是朦胧的生命意志,是良知的天然呈现,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将这个“我心”变成了天下之公器。

王阳明的这一问让他在同学中间树立了更高的威信,俨然成了学生中的大哥大,一帮同学天天都围着他转。

一个孩子被认为是神童天才时,往往会被宠坏,而调皮的王阳明就有种被“惯坏了”的感觉。他在家时,最喜欢干的事儿不是读书,而是和小朋友们玩军事游戏。而且在学校也不加收敛,常常趁老师不在时,带头领着同学到学校外面玩耍,上演逃学威龙。

这帮逃学的孩子常常分成两队,每队都有自己特制的旗帜,并在王阳明的统一指挥下互相厮杀,还常常变换阵形,就好像真的在战场上战斗一样。

王阳明这种带头捣乱的行为让私塾的老师十分头痛。老师拿他没办法,便把他的表现告诉了他的父亲王华,希望王状元能管管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一棵好苗子长歪了。

儿子那么聪明,本以为能得到老师的夸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如此贪玩,老爹王华气得浑身发抖,暗道:这不争气的东西,看我怎么收拾你!

回到家,王华开始检查儿子王阳明的功课,竟然门门都是优,他的气也就消了一半。虽然功课没落下,但贪玩是不对的,王华便质问王阳明:“我们家世代都以读书为乐,你不专心诵读,带着同学外出嬉戏,搞这些不入流的东西,祖宗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王阳明心中不服,反问道:“读书有什么用?”

王华决定拿自己做例子教育儿子,让他心服口服,便说:“读书取仕、光宗耀祖啊,只有书读得好,才有机会做大官。你看我之所以能中状元,都是靠苦读博取的啊。如果你老爹没把书读好,没有考中状元,你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吗?”

王华以为自己的现身说法足以让儿子回头,专心读书,但他想错了,他的儿子不是那么容易就放弃自己的主见的。

王阳明接着反问道:“父亲中了状元,子孙后代还是状元吗?”

王华道:“当然不是,你若想做状元,还要勤学苦读才行。”

王阳明轻飘飘地来了一句:“原来只是一代,状元也不过如此。”

什么?这到底是什么孩子啊?连状元都看不起?王华恼羞成怒,既然劝说不管用,那只好用最后一招了:棍棒伺候。

也许用暴力能让儿子不再这么执拗吧。于是,王华脱下王阳明的裤子,用鞋子使劲抽,一下,两下,三下……

虽然很痛,王阳明却没有哭出声,反而接着说:“儒者患不知兵。仲尼有文事,必有武备。区区章句之儒,平日叨窃富贵,以辞章粉饰太平,临事遇变,束手无策,此通儒之所羞也。”

王华怔住了,他高高举起的鞋子再也落不下去了,因为他那只有十来岁的孩子要当“通儒”,这是什么境界,他还是自己的儿子吗?

说也说不通,打也不起作用。王华被气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便向父亲王天叙求助。

王天叙却说:“这孩子不一般,日后必定能官至极品,不会混得比你差,不用太过于担心。”

连老爹都这么说,王华彻底无语了,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其实,王阳明是自命不凡,有些狂傲了,如果让他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经受一些磨难,他还会说状元无用吗?不过,狂傲的人自有狂傲的资本,如果人人都循规蹈矩、安守本分,那这个世界还会有创新,有发展吗?一定是一潭死水,毫无活力和生机可言。

毫无疑问,“立志”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一步。虽然王阳明的圣人之志为以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他自命不凡,目空一切,也为日后埋下了不小的祸患。

人为信仰而活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王阳明来京城已经有几年时间了。

刻板的塾师,更为刻板的经义,乃至一成不变的父亲,都让他烦不胜烦。极度郁闷中的他索性离家出走,宣告他的狂放人生正式开始,这年他才十五岁。

王阳明的目的地是居庸关。

居庸关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早在春秋战国时,燕国就把这里作为防守要道。汉朝时,居庸关城已经颇具规模,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关都有重兵把守。到了明朝,朱元璋怕蒙古人卷土重来,花费了大量的钱财,让徐达、常遇春在居庸关修建了一系列军事防御设施,以确保北京的安全。

到了王阳明生活的时代,明朝已经有一百年的建国史,辉煌已经过去,矛盾丛生。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天沉迷于花天酒地。上行下效,地方官的腐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结果,黎民百姓穷困潦倒,吃了上顿没下顿,被沉重的税赋压得喘不过气来。为了活命,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还有,长城以北的鞑靼势力越来越强大,北方边陲狼烟烽火不断。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京师的安全,明朝的封建统治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别看王阳明年纪不大,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他看见国家连年征战,感慨地对父亲说:“今天下波颓风靡,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如今天下乱糟糟这么长时间了,就像一个人久病快要死亡了。)

少年王阳明不仅留心时政,担心大厦将倾的危机发生,还屡次上书朝廷,为平定刘千斤、石和尚的起义出谋献策。

疯了,真是疯了。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不好好读书,谈什么国家大事,还装模作样地给朝廷写信,当自己是什么啊。王华大骂了王阳明一顿,但保守的他岂能明白王阳明幼小的心灵在想什么?他是不理解王阳明的。王阳明不理会父亲的责骂,依旧隔三差五地上书朝廷,献上自己的真知灼见。也许这些上书早就被丢进了垃圾篓,根本没人会看,但这并不影响王阳明的积极性,只要他认为是正确的事,就要去做,如今做了,也就够了。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的历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合——分——合——分——合——分——合……

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不可能千秋万代,总是逃脱不掉繁荣昌盛到衰落残败的规律,但天性不羁、跃马扬鞭的王阳明有自己的信仰,他希望国泰民安,希望老百姓都能有口饭吃。

王阳明选居庸关,还因为这一年蒙古“小王子”侵入甘州,明朝的将领战死。这些事件对王阳明的刺激很大。他认为要做圣人,就必须有能力保护国土安全,所以居庸关成为他了解边境状况的首选之地。

居庸关依山起势,巍峨雄壮,是北京的咽喉。王阳明登上居庸关,看着长城连绵起伏,一种豪气便在心里油然而生,那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远大志向在他心中已经扎了根。他开始幻想,如果让自己来镇守边关,外族一定不敢入侵,百姓一定能够安居乐业。那种“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让他心潮澎湃,自己俨然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边关大将。

到目前为止,十五岁的王阳明虽然还只是怀有民族大义的少年,但在报效疆埸的爱国之心的激励下,他孤身一人冒着危险去探寻关外少数民族部落的情况,仔细了解居庸关一带的地理地貌、道路交通以及各要塞关隘的防御等情况,为将来能率领大军冲锋陷阵做准备。就这样,王阳明登长城,访乡贤,凭吊古战场,一个人忙得不亦乐乎。

另外,王阳明只身在边关考察形势时,他还学习骑马射箭,练习武术,做好了为国家安宁献身的准备。

一天,王阳明在一个狭窄的山道上碰到两个骑马的鞑靼人,这两个人有说有笑,根本没把少年王阳明放在眼里,还对他大喊大叫,让他让路。很快他们就为自己的猖狂付出了代价。只见王阳明快速地搭弓射箭,只听嗖嗖两声,鞑靼人猝不及防,一起中箭。

见两个鞑靼人受伤了,王阳明连喊带射,向二人猛冲过去。两个鞑靼人没想到少年王阳明如此威猛,赶紧掉转马头,仓皇逃跑。

你也许会问,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凭什么这么自信,这么能搞?答案是没办法,主角王阳明就是这么自信,这么能搞。他的自信就像清晨的竹笋那样噼里啪啦地伸节拉段,在阳光下变成硬挺的竹。

记得有一次,王阳明与同窗在京师逛长安街。迎面走来一个算命先生,这个人抓住王阳明的胳膊,说要给他看相。还声称他是难得的好面相,自己免费看相。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一般都包藏祸心,也许这个人要图谋不轨,王阳明的同窗向他使眼色,让他快走,以免上当受骗。

王阳明觉得不就是看个相,还能少根汗毛不成?便答应了算命先生的请求。算命先生仔细看了一下王阳明的面相,又摸了摸王阳明的骨相,便闭上眼,口中念念有词,还用手指掐算着什么。不一会儿,他便猛地睁开眼睛,说:“孩子,你有一副千年难遇的福相,经历一番磨难后,日后定能成为圣人。”

王阳明一直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没想到算命先生的话与他的心思不谋而合,于是他更加自信,一定要明明白白地活,不能浑浑噩噩,成为圣人便是他毕生的信仰和追求。

一天,王阳明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去拜谒汉朝名将马援的伏波将军庙。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王阳明总想着报效疆埸,马革裹尸,做这样的梦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神奇的是,他竟然在梦里赋诗一首: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短短一首小诗,颂扬了马援为汉朝中兴戎马一生的丰功伟绩,透露了自己愿意以马援为榜样,报国立功的远大志向。

他醒来后,便把这首诗记了下来,后来,这首诗被广为流传。

真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这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王阳明如此厉害,让那些憋半天也憋不出三个字的读书人情何以堪?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王阳明觉得该回家了,不然家里人一定会以为自己失踪了,一定会急疯的。其实,王家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当初王阳明离家出走后,王华就发动一切能发动的力量寻找宝贝儿子,但把京城翻遍了,也没有找到王阳明的影子。接连几天都没有王阳明的消息,大家劝他不要再找了,也许王阳明真的失踪了。但王华不死心,自个儿在大街小巷呼喊王阳明的名字,他坚信,儿子一定还活着。

就在大家万念俱灰之际,王阳明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王华本想对他责骂痛打一番,但最后竟然抱着儿子痛哭起来。虽然这个儿子不听话,但他是王家的希望啊。

经过这番折腾后,王阳明也觉得自己这事儿做得有些过分了,在接下来的几年,他稍微安分了一些,再也没有做像上面那样失踪一个月的事情了。

在洞房花烛夜掉链子

弘治元年(1488年),王阳明十七岁了。虽然消停了两年,但王华还是不放心,怕儿子哪天冷不丁再折腾一番,自己的心脏可就真受不了了。

儿子已经长大了,可以成家了,也许娶个媳妇才能真正拴住儿子的心,而且还能抱大胖孙子。王华思来想去,觉得这事儿有利无害,便决定让儿子去迎娶未过门的儿媳妇。

于是,王阳明带着完婚的任务回到了浙江老家。

王阳明的生母郑氏前几年就去世了。当初,在得知母亲去世的噩耗后,王阳明一下子蒙了。他泪流满面,心胆俱裂,肝腑俱摧:母亲的身体一向很好,怎么就……他想起与母亲分别的那一天:母亲牵着他的手,一路上千叮咛万嘱咐,顶着北风,一直把他送出十里之外。王阳明走出两三里,回过头来一看,母亲仍站在路边,两眼直直地望着自己,不停地向他挥手告别……

这告别的场景如同发生在昨日一样,历历在目,怎么一下子就与母亲阴阳相隔了呢?母亲永远闭上了双眼,王阳明再也听不到母亲呼喊自己的乳名了。

母亲的离去,给王阳明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夜深梦醒,仰望星穹,他开始思索,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又为什么会离开这个世界?人生短短几十个春秋,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每当想到这里,王阳明就觉得自己太渺小了,死亡的恐惧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当死亡真正降临后,我们的存在终将消逝,一切将化归虚无和沉寂。死亡是对一切可能性的终结,它是自我意识的消融,它是不可穿透的黑暗。

有谁能不害怕死亡呢?

就佛教而言,虽然死亡意味着生命新一轮轮回,投胎转世。但没有揭开人生的真相,就谈什么投胎转世轮回,岂不可笑?所以,为什么活着,人生的真相是什么,一度成为王阳明思考的问题。

如今回到浙江老家,睹物思人,王阳明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残酷。消极情绪困扰着他,让他感到极度无助。人生的苦乐无常让他萌生了修道学佛的念头,好在这种消极、悲观的思想不过是一时的冲动罢了,他终究不是出世之人,内在的“学圣”抱负支撑着他不断向前。

王阳明要娶的媳妇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他未来的岳父大人叫诸介庵,是本地人,王华的至交,任江西布政司参议(省民政厅长)。

这门亲事还要从头说起。当初,诸介庵到王家做客,看到小王云,非常喜欢。虽然王云闭口不说话,还调皮捣蛋,但这些缺点在诸介庵眼中却成了大智若愚和聪明伶俐的表现。他非常看好王云,认为他将来一定能成大气候,便果断地和王华定了娃娃亲。

现在,王阳明已经年满十七岁,可以成婚了。既然老爹和别人定了亲事,那个年代哪里敢有人忤逆长辈的意愿,王阳明只有乖乖地遵从父命。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件人生大事的重视和对未来岳父的尊重,王阳明不远千里,亲自到南昌迎娶夫人诸氏。

王阳明的行为让岳父大人高兴不已,而且从王阳明的言谈举止能看出这个人以后不简单,所以岳父大人对这个女婿的招待也格外用心。

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按理说,如今王阳明要洞房花烛夜,这是一件让人喜上眉梢的事情。

春宵一刻值千金,任何一个男人遇到这种喜事都会乐得屁颠屁颠的,但王阳明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约定的婚期很快就到了。岳父家中张灯结彩,宾客满座,万事俱备,只等新郎登场了。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不好的消息让诸家炸开了锅:新郎官失踪了!

这是什么情况?

逃婚?

至于吗?

且不说宾客们有什么感想,诸介庵和新娘子面子可丢大了。

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儿哭哭啼啼,诸介庵大怒道:“找,赶紧找,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王阳明给我挖出来!”

于是,诸府上下一通忙活,但找了一个通宵,连王阳明的影子都没见到。

诸介庵瘫坐在地上,喃喃道:“看来,这小子是想悔婚啊,这婚没法结了。唉,我女儿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第二天上午,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王阳明竟然自己回来了。

原来,在举办婚礼的当天,王阳明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对男女之事也没有兴趣,在百无聊赖之际,开始专心地思考。他一心只惦记着怎样成为圣人,便像个游魂一样,离开了热闹的人群,到外面散步,跟着自己的心走。

王阳明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城外一个叫铁柱宫的道观。见道观中坐着一个闭目养神的道士,王阳明兴致大起,便与道士对坐,开始大谈养生之道,把婚礼洞房的事情抛到了脑后。二人越谈越来劲,结果整整谈了一宿,直到东方发白,王阳明才想起了结婚的事,急匆匆地赶回家。

当王阳明得知,诸府上下为了找自己折腾了一宿,新娘子哭了整整一夜,好好的一个婚礼被自己弄得是七零八落时,他感到万分尴尬,对新娘一家深表歉意。新婚前夜还有心情散步,甚至整宿不回家,这种怪人真是难得一见。如今这种人竟然成了自己的女婿。诸介庵哭笑不得,他见王阳明不是故意躲着不结婚,只是无意间犯了个错,便原谅了他。而新娘子见王阳明回来了,也破涕为笑。就此,这场闹剧圆满收场,王阳明终于把媳妇娶回了家。

其实,对王阳明来说,他根本没想悔婚,也没胆子悔婚,当然也不愿意在新婚之夜发生这样的事情,只是没有管住自己的腿和嘴。成圣的事情,还那么遥远,需要不断地上下求索,他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