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下的事业无所谓大小

见字如面:中国名家经典收藏版 作者:李世强 著


天下的事业无所谓大小

家书原文

宝贝思顺:

昨天松坡图书馆成立(馆在北海快雪堂,地方好极了,你还不知道呢,我每来复四日住清华,三日住城里,入城即住馆中),热闹了一天。

今天我一个人独住在馆里,天阴雨,我读了一天的书,晚间独酌醉了(好孩子别要着急,我并有恁么醉,酒亦不是常常多吃的),书也不读了。找我最爱的孩子谈谈罢,谈什么呢,想不起来了。哦,想起来了。你报告希哲在那边商民爱戴的情形,令我喜欢得了不得。我常想,一个人要用其所长(人才经济主义)。希哲若在国内混沌社会里头混,便一点看不出本领,当领事真是模范领事了。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希哲这样勤勤恳恳做他本分的事,便是天地间堂堂的一个人,我实在喜欢他。

好孩子,你气不分弟弟妹妹们,希哲又气不分你,有趣得很(你请你妈妈和我打弟弟们替你出气,你妈妈给思成们的信帮他们、他们都拍手欢呼胜利,我说我帮我的思顺,他们淘气实在该打)。平心而论,爱女儿那里会不爱女婿呢,但总是间接地爱,是不能为讳的。徽音我也很爱他,我常和你妈妈说,又得一个可爱的女儿。但要我爱他和爱你一样,终久是不可能的。

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好孩子,你想希哲如何,老夫眼力不错罢。徽音又是我第二回的成功。我希望往后你弟弟妹妹们个个都如此。(这是父母对于儿女最后的责任)我希望普天下的婚姻都像我们家孩子一样,唉!但也太费心力了。像你这样有恁么多弟弟妹妹,老年心血都会被你们绞尽了,你们两个大的我所尽力总算成功,但也是各人缘法侥幸碰着,如何能确有把握呢?好孩子,你说我往后还是少管你们闲事好呀,还是多操心呢?

你妈妈在家寂寞得很,常和我说放暑假时候很高兴,孩子们都上学便闷得慌,这也是没有法的事。像我这样一个人,独处一年我也不闷,因为我做我的学问便已忙不过来。但天下人能有几个像我这种脾气呢?

王姑娘近来体气大坏(因为你那两个殇弟产后缺保养),我很担心,他也是我们家庭极重要的人物。他很能伺候我,分你们许多责任,你不妨常常写些信给他,令他欢喜。

我本来答应过庄庄,明年暑假绝对不讲演,带着你们顽一个夏天,但前几天我已经答应中国公学暑期学校讲一月了(他们苦苦要我,我耳朵软答应了)。我明春要到陕西讲演一个月,你回来的时候还不知我在家不呢,酒醒了不谈了。

耶告(这两个字是王右军给他儿女信札的署名法)。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五日

家书延伸

踏实做事,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

很多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够一飞冲天。愿望都是好的,但要想成为人中龙凤,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踏实做事,一点点做起,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只有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一步步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的父亲是个木匠,在家乡一带小有名气,所以在村子里,只要有人家盖房子,一般都会请他的父亲去帮忙。

俞敏洪从小就发现父亲有一个奇怪的爱好,喜欢捡拾碎砖头。因为他父亲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丢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或一块两块,或三块五块。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起来带回家。

这样久而久之,俞敏洪家的院子里就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在俞敏洪看来,这无异于一个累赘,没有用处的砖头碎瓦堆在家里,只会让原本不大的院子显得更加狭小和凌乱。

然而,等砖头碎瓦堆积到一定的高度后,俞敏洪的父亲开始在院子一角的空地上测量、开沟挖地基、和泥砌墙,用那堆碎砖左拼右凑,一间有模有样的小房子拔地而起。房子建好后,父亲把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扫干净,干净漂亮的房子和院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俞敏洪的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了。

父亲做的这件事给俞敏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当时小小年纪的他看来,父亲就像一个魔术师,竟然把一堆无用的碎砖瓦,变成了一间美丽的房子。他觉得父亲很了不起,这件事也深深影响着俞敏洪此后做人做事的态度,无论是在上大学的日子里,还是在新东方的创业历程中,这种精神力量一直激励着俞敏洪,也成了他做事的指导思想。

俞敏洪认为,“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我父亲向我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目标,那么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想法,而没有砖头,目标也没法实现。当时我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有钱去买砖,但我父亲没有放弃,日复一日捡砖头碎瓦,终于有一天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因此,俞敏洪在做事之前,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只会浪费自己的生命。二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俞敏洪刚开始办培训班的时候,招生是最大的困难。让消费者知道自己的产品,需要营销者的宣传。俞敏洪当时唯一能想到的宣传手段就是贴广告。

上午和晚上,他去各大学校里张贴广告——除了北大,下午就在中关村第二小学传达室门外的小桌子前守着,向每一个前来的学生苦心讲解。有时候讲解一天,也没有一个人报名。

为什么招生难?俞敏洪总结了原因:自己招生的位置是中关村二小的传达室门口,只摆着一个小学生用的旗子、桌子,这种招生环境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有实力的培训机构,反而更像是一个皮包公司。当时俞敏洪的好几个竞争对手已经在宽敞的办公楼里招生,教学设施也很完备,而北大的培训班是在古色古香的房子里招生,他们一看就是有实力的。

白天,俞敏洪去清华、人大、北师大几个大学贴宣传广告,而北大只能到晚上去贴,主要是怕被以前的同事和学生见到,生怕他们说:“你看,俞敏洪离开北大就是干不成事。”想着自己现在穷困潦倒,俞敏洪还真有点怀念当初在北大的时光,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从离开北大的那一刻,身后就已经是万丈悬崖。

新东方流传着俞敏洪的一个笑话:俞敏洪最喜欢的东西是电线杆。即使到今天这个位置,俞敏洪依然对自己当初张贴广告的场景记忆犹新:穿着军大衣,骑着破自行车,手里拎着装有糨糊的罐子,这个柱子上刷一下贴一张,那个墙面上刷一下贴一张,有时寒风凛冽,就从大衣兜里掏出二锅头喝上两口,一是暖暖身子,二是“酒壮人胆”。

用徐小平的话说:“新东方是靠老俞在电线杆上,一张一张贴广告贴出来的。”虽然手拿刷子张贴广告是俞敏洪宣传自己的手段,而且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但是他逐渐找到了门路,一点一点发现培训事业的方向,慢慢地,新东方就成型了。

俞敏洪自己也说过:“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把事情干成,每一步都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交代,再向未来更高处走去的人,才能够把事情真正地做成功。”

俞敏洪把创业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马云为代表。他们是从零开始,白手起家,俞敏洪自己也是这样。一种是以杨元庆为代表。他们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次做出一番景象,杨元庆就是接柳传志的班,这也属于创业。

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都是慢慢蓄积的,就像一棵树长大也是慢慢长大的一样,没有一夜之间就能长大的树,也没有一下子就能创业成功的人。俞敏洪30岁才开始创业,将近40岁才算小有所成,新东方也是慢慢壮大的。很多人在创业之初最困难的是不知道怎么挖得第一桶金,如何让消费群了解自己的产品信息,俞敏洪用他的亲身经历向年轻人展示了一个制胜武器——免费。

刚开始张贴广告的宣传手段并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俞敏洪还是坚持,重复着刷刷贴贴的工作,想着每天进步一点点。他始终相信:可能坚持一百次还是失败,但是,也许坚持到第一百零一次时就成功了。慢慢坚持下来,他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有耐心,变得更沉着。

忽然有一天,俞敏洪突发奇想,能不能来一次免费讲座,让学生们免费来听我讲课。于是,他把广告修改一番,开始张贴免费讲课的小广告,他特意标注“原北京大学老师俞敏洪”的字样。从北大离开的一段时间里,俞敏洪还是沿用了这个头衔,当然这个头衔不是子虚乌有,北大也不能单方面否认,这就相当于打了个擦边球。虽然他离开了北大,但是北大的声望无形中给了他很多支持。

第一次免费讲座是1991年初,当天晚上,人数很快就超过俞敏洪的预想。讲座是下午6点正式开始,在此之前,原本只能容纳几十人的教室已经里里外外聚集了500多人。俞敏洪临时决定把课堂搬到小操场上,他的第一堂免费讲座就是在黑暗中开始和结束的。

小小的免费广告竟然有如此大的反响,这是俞敏洪万万没想到的。他总结出两点原因:第一,这是免费的托福讲座;第二,讲课的是北大老师。学生听了两个小时觉得俞敏洪讲课水平还不错,等到他再去招生的时候,大家心里就有谱了。

但是,免费讲座不能马上停,如果来500个人你说要当场收费,那么估计学生一下子就跑光了。后来,俞敏洪想到一个办法,开一个免费的班,这个班一共有40堂课,前面20堂课是免费的,后面20堂课是收费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你听完前20堂课后不想交费可以随时离开,当然后面的20堂课你是不能再听。但是,俞敏洪向来的学生保证,最精华的部分都会在前20堂课里讲完。到最后,来的80人中只有两个人中途离开,其他人都上完了全部课程。

俞敏洪认为免费讲座的招生方式算是成功了,这个模式是他独创的,他没人可以模仿,也没人给他出主意。当时他又想,单单是这七八十个人还不足以传播名气,还需要其他方法来扩大招生,那就需要更大的场地,需要到各大高校去。

1993年12月,一次在当时的北京图书馆的讲座是俞敏洪难以忘怀的。对于能容纳1200人的场地,俞敏洪自己也没有信心能来多少人,他估摸着也就几百人。谁知道,一下子来了4000多人。当时正是寒冬,俞敏洪穿着大衣都觉得冷,那些进不去的学生只好在门外冻着。门外的同学愤怒异常,有的人就开始推报告厅的门,甚至砸玻璃,结果招来几十个警察。警察们站成一排挡在前面,可是学生们根本不买账,把警察推开继续推大门。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俞敏洪觉得自己该出去处理一下,也许自己能平息学生们的怒气。他不顾警察的劝阻,把里面的课交给其他同事代讲,自己走出大门,站在一个大垃圾桶上开始了讲课。讲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出来的时候没有穿大衣,只穿了一件衬衫,冻得直发抖。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学生们的怒气慢慢消去,一个个都变得高兴起来,有的学生还把自己的大衣递给他。这边讲完,那边警察就把俞敏洪带走了,罪名是“扰乱公共秩序”。

俞敏洪自己也说过:“新东方的成功和我设计的免费讲座有关。前期创业的时候,因为招生和宣传的需要,我经常举办一些免费的讲座,这些免费讲座就变成了我最大的杀手锏。”为什么免费讲座能成功呢?俞敏洪还是很理解学生的,好学的学生还是有很多的,只是大家的积极性都被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所压制,而他则想方设法地激发大家的动力。他的讲座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不说废话,内容丰富并且符合主题,加上自己独有的幽默,他的课自然能吸引大量的学生。

人要有志向,但不能空有志向,还应该将它落在实处,不能眼高手低,而要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然后一路坚持,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忽视基础,想要一蹴而就,只能是痴人说梦。

家书点睛

中国的先贤们一直言传身教着“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的道理。俗话说:“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做好大事。”有梦想有目标是可贵的,但是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基础打好了才能去谈及梦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