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怎么能说人话呢
季羡林,通英、法、德文,知梵语,懂吐火罗文,研究和翻译有关印度的经典著作,我们吃的甜蜜蜜的糖,他都能写上厚厚两大本《糖史》,用现在的话讲是“大牛”。更牛的是他的这段话:“我自己考了一辈子,自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留学,月有月考,季有季考,还有什么全国统考,考得一塌糊涂。可是我自己在上百场国内外的考试中,从来没有名落孙山,你能说这不是机遇好吗?”(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先生》,《悼·念·忆——另一种回忆录》第126页,华艺出版社2008年6月版)年年月月都中奖,宙斯的儿子也没这个好机遇啊。尽管晚年有多顶“大师”的高帽子套在头上,但季羡林不是个狂妄之人,写文章也老老实实,“从来没有名落孙山”,这是超级卖乖和顶级自豪啊。自然,说这话得有底气,不过,看看人家的高考,百分之两百的学霸派头。其他同学都报了七八所学校,广种薄收,多打几只兔子不愁吃,可季羡林仅报北大和清华两所学校。这是飞蛾赴火的决心,是百万军中非取上将首级不可的勇气。最让你眩晕的是,这个来自山东的愣小子,两所学校都考取了。
别以为当年考大学是件容易事儿,北大的考题让季羡林记了一辈子:
先说国文题就非常奇特:“何谓科学方法?试分析详论之。”这哪里是一般的国文试题呢?英文更加奇特,除了一般的作文和语法方面的试题以外,还另加一段汉译英,据说年年如此。那一年的汉文是:“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这也是一个很难啃的核桃。最后,出所有考生的意料,在公布的考试科目以外,又奉赠了一盘小菜,搞了一次突然袭击:加试英文听写。我们在山东济南高中时,从来没有搞过这玩意儿。这当头一棒,把我们都打蒙了。我因为英文基础比较牢固,应付过去了。可怜我那些同考的举子,恐怕没有几人听懂的。结果在山东来的举子中,只有三人榜上有名。我侥幸是其中之一。(季羡林:《我眼中的张中行》,同前,第113页)
小季同志牛气的是,费了这么一大把劲儿考上的北大,最后他没有去,而是选择了清华,因为清华留洋更方便。十六年后,再回北大干脆直接当教授。推荐人是更为可怕的陈寅恪大师,关系真硬啊。季羡林在回忆录中说,到北大报到后不到十天,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先生告诉他,他已经被聘为北京大学正教授兼东语系系主任。这么快由副教授提升正教授,可以上吉尼斯纪录了。——这个细节,他的记忆有所偏差,不是十来天,他的日记记载,是他回北大后的第二天:“我把我的论文拿给他看,谈了半天。临出门的时候,他告诉我,北大向例(其实清华也一样)新回国来的都一律是副教授,所以他以前就这样通知我,但现在他们想破一次例,直接请我作正教授,这可以说喜出望外。”(季羡林1946年9月22日日记,《此心安处是吾乡:季羡林归国日记1946—1947》第80页,重庆出版社2015年6月版)
学霸到底是怎么炼成的?这是现今诸位家长和学生都渴望一探究竟的问题吧。一讲到民国的作家学者,人们的想象都是出身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不是最后的贵族,也是没落的地主。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读书是手拿把掐的事情。其实也不尽然,像鲁迅他们家,也算读书人家了,可是周作人说,家里的书也并不是很多。“鲁迅的家庭虽系旧家,但藏书却并没有多少,因为读书人本来只是名称,一般士人‘读书赶考’,目的只是想博得‘功名’,好往上爬,所以读的只是四书五经,预备好做八股而已。鲁迅家里当然还要好些,但是据我的记忆来说,祖传的书有点价值的就只是一部木板《康熙字典》,一部石印《十三经注疏》,《文选评注》和《唐诗叩弹集》,两本石印《尔雅音图》,书房里读的经书都是现买的。”(周作人:《鲁迅的国学与西学》,《鲁迅的青年时代》第41—4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季羡林家就更不用说了,是山东最穷的县最穷的村里最穷的那一家。“文革”期间,有人两次到他们村外调季羡林的材料,企图把他打成“地主”出身,结果村里人跟调查者说:要开诉苦大会,季羡林怕是该村第一个诉苦者,他们家,连贫农都不够格儿。“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季羡林:《我的童年》,《我的心是一面镜子》第5页,华艺出版社2008年5月版)季羡林六岁时,被送到济南叔叔家寄居,因为两家仅有一个男孩,父亲和叔叔还指望他光大门楣。叔叔一没资本,二无靠山,在济南赤手打天下,也只是刚站稳脚跟、温饱无忧而已。他的负担也不轻,要供着季羡林读书,还要接济在乡下的哥哥。门第、名分,无非是一块招牌嘛,挂在那里好看,可非把它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未免夸大疗效。
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弄得很多家长焦灼不安,恨不得孩子刚出生就能落地跑。可是,季羡林的基础教育,也并不是领跑别人两百米。初到济南,他读的是山东一师附小,新式学校,应当还不错。国文教材是白话文,有一篇课文叫《阿拉伯的骆驼》,应当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讲一个得寸进尺的骆驼把主人挤出帐篷的故事。故事是以骆驼与主人的对话展开的,季羡林看得津津有味。想不到,叔叔有一天翻看他的课本,一看这个故事,不禁勃然变色:“骆驼怎么能说人话呢?”让一个小学生说服一个这样的大人,太高难,叔叔认为这个学校简直误人子弟,浪费劳动人民血汗钱:“这个学校不能念下去了,要转学!”(季羡林:《我的童年》,同前,第7—8页)于是,九岁的季羡林便转到了新育小学,这所学校的校训是四个大字——循规蹈矩。季羡林可没有按照这个校训生活,他不喜欢念正课,对付对付了事,却喜欢看课外书,尤其是各类小说,《彭公案》《施公案》《说唐》《封神榜》等等。考试成绩倒不算坏,念了三年,考了六次试,基本在甲等三四名和乙等前几名之间。到初中,他读的是正谊中学,这是济南的三流学校,民间有“破正谊”“烂育英”之说。为什么上这样的中学呢?他说自己的成绩根本没有勇气报一师那样的好中学。在这个学校里,成绩跟小学里差不多,“我当时并不喜欢念书。我对课堂和老师的重视远远比不上我对蛤蟆和虾的兴趣。”(季羡林:《我的小学和中学》,同前,第37页)如果是这样念下去,估计单挑北大、清华的学霸是不会出现的,大明湖畔捉蛤蟆能手倒有一个。
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出身和起跑线在哪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如果没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就是有了很好的基础条件也不见得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自我的内在觉醒和转变,是造就人的最大的动力,季羡林的求学之路就是最好的例子。1926年,他考入位于济南白鹤庄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也开始了他人生的重要转变。他开始喜欢买书,也爱上英文。一件偶然的事更让季羡林的学习观发生化学变化:当时山东教育厅厅长,兼山东大学校长王寿彭,是清光绪年间的状元,也是位书法家,名气很大。高中既然附设在山大之下,自然就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第一学年结束时,状元公要表彰学生,标准是每一班的甲等第一名,平均分数还须达到或超过95分,奖品是状元亲笔书写的一个扇面和一副对联。状元大人的字已经很值钱了,更何况这份荣誉比钱更诱人。一年级共六个班,班班都有第一名,难得的是季羡林是唯一一个平均分超过95分的人,他是97分,也就是说,整个一年级仅仅奖励他一个人,这个脸露得该有多大啊。扇面上,状元录了前人的一首诗,那副对联俨如诺贝尔奖授奖词:
羡林老弟雅詧:
才华舒展临风锦,
意气昂藏出岫云。
王寿彭
这是一个六十岁的老状元对十六岁的“老弟”鼓励和赞誉,可以想象,它可比鸡血厉害多了。季羡林后来说,从此虚荣心也好,荣誉感也罢,发烧般直线上升。首先他坚决不能再做坏学生了,否则多丢人。其次,觉得自己真的可以“出岫云”,不再是条虫,要当条龙了。过去连好中学都没有信心报考,这次是非北大、清华不去!学霸就是这么炼成的,信不信由你。
这位学霸,做人也霸气。不要误会,这个“霸气”不是咋咋呼呼盛气凌人的那种霸气,而是能够本色出演“自我”。张中行就赞扬过季羡林,留过洋,懂好几种外语,却从不穿西装,“一身旧中山装,布鞋,如果是在路上走,手里提的经常是个圆筒形上端缀两条带的旧书包”(张中行:《季羡林》,《负暄三话》第19页,中华书局2012年1月版)。这么穿行于燕园,一不留神就被人当作传达室老大爷。有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有一年,一位北大新生报到,带着行李在校门下车,另有事要办,恰遇季羡林,一看是标准传达室老大爷,便招呼他帮忙:“老同志,给我看一会儿。”季羡林说:“好。”便老老实实完成革命任务。那个新生直到开学仪式时才发现,这个大爷竟然是坐在台上的他们北大的副校长。
2016年1月8日晚于吴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