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六 周室三母
周王室的三位母亲
周王室的王瑞据说是从古公亶父开始显现的,所以古公亶父被追认为周朝的太王,太王的妻子当然是周的开山国母,这位妻子叫太姜。
先说古公亶父。他的先祖就是那位被母亲姜嫄舍弃了三次的弃,到他这时候已经过了十二世。他的特长是谦让仁德,比如戎狄(就是没有教化的野蛮人)来抢劫财物,古公亶父就说,给他们。接着,又来攻伐,这次是来要土地和人民的,人民忍无可忍,纷纷要求和他们拼了,但古公亶父说了一些现在听来都很令人诧异的话:“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意思就是说,人民之所以立君主,是因为能带给他们利益。现在犬戎之所以要攻战,就是为了我们的土地和人民。人民在我这里和在他们那里有什么区别呢?大家因为我的缘故而打仗,杀对方的父子然后统治他们,我不忍心啊!
于是,古公亶父带领他的自家班底“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就是拖儿带女,翻山越岭、历尽艰辛到了岐下。好似出乎预料一样,那些曾经一起劳作的人民竟然扶老携幼,不畏艰难纷纷跟随他,也来到了岐下。
一路上,人民到处传扬古公亶父的谦让美德,这种德行感动了遇到的周边部落,他们也“亦多归之”。古公亶父不仅没有因为退让而失去人民土地,反而更加壮大。这里面就有太姜的功劳。据史书记载,这次大迁徙就是古公亶父和太姜商量以后决定的,他们唱的是同一首歌。这次成功大迁徙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地理基础,太姜功不可没。
太姜更功不可没的是她生的几个儿子各个乃似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老大太伯、老二虞仲看见父亲更看重老三季历,有心传位于他,就双双逃到蛮荒之地,不惜“文身断发”成未开化民族的模样,就是为了让父亲没有任何顾忌地让季历继位。让季历继位不是最终目的,古公亶父放的线更长,因为他更看好的是孙子姬昌——将来的著名的周文王,那可是从胎里就开始教育的啊!古公亶父和太姜感谢上苍给了他们一位好儿媳,叫作太任。太任就是周的第二位国母,第一任太姜史载文字就一行半:生了三个儿子,古公亶父和她商量迁徙。再加一句评语,太姜“广于德教”,就没了。所以,体内损失体外补,靠的就是古公亶父的加盟。您尽量从他看到我们的主角太姜的影子吧,现在我们正式说太任。
太任,我国有史记载以来最早的胎教创始人,那个胎教的严重程度比现在厉害多了。我就详细列出来让各位开开眼,特别是那些望子成龙还来得及的女子,尤其要认真参考实践。
话说太任一怀孕,首先眼睛就再不看任何邪恶不良的东西(恶色),比如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第二,耳朵再不听不健康的声音(淫声),比如酸曲小调、吵架骂街等;第三,说话再不傲慢无礼而是谦恭有嘉,比如慢声细语,引用《诗经》文字等。此外,举止行为超有规范,比如,睡觉不侧身,坐着不扭身,站立不挡道,不吃味道不正的食物,甚至食物切得不方正也不吃,席子摆得不正都不坐,白天忙于桑蚕之事,夜晚的功课就是听盲人朗诵史诗类的正史,而且特讲卫生,不随地大小便,而是便于猪圈(溲于豕牢)中……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经过漫长的十月修炼,一朝分娩,非文王还能是谁?
太任严格执行以上标准生下了文王,刚生下来的孩子叫昌,昌盛咱周族么!果然,昌生下来就“明圣”(就是圣明么),太任教他一点,人家就融会贯通到十点,这肯定和太任胎教不无关系。
后来,昌果然不凡,积蓄力量,觊觎商之天下,多次险遭不测,被著名的昏君纣关在监狱里,差点性命不保。但昌在监狱里临危不惧,硬是创造了现在还在使用的《易》,那一长横两短横变化出的六十四卦,其中的奥妙到今天还细数不完。昌从监狱里出来之后,暗地加紧了伐纣的步伐,采取的是从外包围中心的策略,伐犬戎,伐密须、伐耆国、伐邗、伐崇侯虎,到了伐纣时,却已至壮士暮年,天不假时日,终崩,在位五十年,被谥为“文王”。人家文王死而瞑目,因为有个更出其右的儿子——发,能伐了纣的发,就是武王。武王有个好娘啊,文王相中的好媳妇啊!
这周王室的第三位国母叫太姒。太姒的祖先不凡,著名的有莘氏,就是大禹那一族。文王看上了太姒,也许就是仲春三月令男女相会时看上的,真正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式恋爱。文王的迎娶声势浩大,既浪漫又实用,造舟为桥,亲迎于渭水之畔,好一个风光的婚礼。少女太姒心里得到极大的满足,幸福欢悦明白写在脸上,引来无数少女竞折腰。
太姒嫁过来之后,决定向婆婆、太婆婆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地劳作,大大得到文王的欢心,得到举族的拥戴,被称为“文母”,可见其受尊重的程度。文王和文母相亲相爱为万世表率,一连生了十个儿子,分别叫伯邑考、武王发、周公旦、管叔鲜、蔡叔度、曹叔振铎、霍叔武、成叔处、康叔封、聃季载,几乎个个是人才,当然最厉害的还是老二武王发。发厉害呀,完成了老爸未竟事业,成功伐纣,之后,建立了对中国历史影响最久远的王朝。其出台的《周礼》让咱孔老夫子崇拜得五体投地,成为万世不可企及的礼之老祖,其中的不少礼,都能看出咱三位国母德行的影子,不信您去读读。
原文
三母者,太姜、太任、太姒。
太姜者,王季之母,有吕氏之女。太王娶以为妃。生太伯、仲雍、王季。顺率导,靡有过失。太王谋事迁徙,必与。太姜。君子谓太姜广于德教。
太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谓知肖化矣。
太姒者,武王之母,禹后有莘姒氏之女。仁而明道。文王嘉之,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及入,太姒思媚太姜、太任,旦夕勤劳,以进道。太姒号曰文母,文王治外,文母治内。太姒生十男:长伯邑考、次武王发、次周公旦、次管叔鲜、次蔡叔度、次曹叔振铎、次霍叔武、次成叔处、次康叔封、次聃季载。太姒教诲十子,自少及长,未尝见邪僻之事。及其长,文王继而教之,卒成武王周公之德。君子谓太姒仁明而有德。诗曰:“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又曰:“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此之谓也。
颂曰:周室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太姒最贤,号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