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之七 卫姑定姜

从前,有一个女子:听我为你细数列女传 作者:李继红 著


◎之七 卫姑定姜

“三加一好女人”卫姑定姜

卫姑定姜说的是卫定公的夫人。卫定公是周武王的九弟康叔封的第十九位继承者。这个卫国原是商的故地,武王把自己的九弟封到这里,级别挺高的,是为公么!这个地方风水不好,统治集团高层内乱几乎没歇过脚,终于一年一年从公沦落到侯,从侯沦落到伯、到君、到被消灭。从卫国得到的信息似乎总是不好的,比如因好鹤失国的卫懿公、专有男宠的卫灵公,以及被视为靡靡之音的郑卫之音、几乎让孔子蒙上不白之名的卫灵公夫人南子等等。好不容易有个好名声的还是已经嫁给许国的许穆夫人,她为救自己的家国发出《载驰》的急促呼声,那是后话。再有就是定姜了。定姜好,如何好,且听如下分解。

一好,定姜是个好婆婆。婆媳关系从古至今就是中华民族各种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关系之一,寻常百姓如此,帝王将相家更是如此,很难想象在帝王家婆媳之间建立深厚的无产阶级革命式感情,似乎有的就是钩心斗角,互相倾轧,表面文章,肚里乾坤,争权夺利,上演的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宫廷悲喜剧。但定姜婆媳之间却背宫廷正道而驰,真真地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间美好情感。

现在进入正题。话说定姜的儿子,正常情况下卫国的爵位继承人,刚刚娶了王妃就去世了,说不清是因病,是欢喜过度,还是宫廷式的正常闹剧——被谋杀?史书上什么也没说,就说公子死了,还来不及有个一男半女,关键是刚过门就成了寡妇。寡妇难当,自古就难,尤其是帝王家的寡妇更难当。新婚寡妇那个悲痛,别说跟着公子享受想象中的荣华富贵,就是寻常日子都无从谈起,在利益争夺最集中的宫廷自己如何安身立命?再说,咱的出身要求咱遵守的礼仪,妇不二醮,这就是针对上流社会说的呀,别人还没资格呢!不是俗语说得好,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么!咱就是那庶人以上的,祖宗的礼法就要咱只嫁一个好。思来想去就是三年的守孝期,这也是礼啊!这三年真是难熬啊,要不是婆婆常常关照自己早有死的心,还落个烈妇的美名。可惜没尝过仲春三月男女相会,生活就已经结束了,说不出的惆怅郁闷啊!又一日的难过中,定姜婆婆过来了,说,儿啊,你走吧!寡妇儿媳一惊:怎么?我做错事了?婆婆要赶我走?定姜婆婆说,好儿媳,不是我赶你走,是婆婆知道你的心,苦命的孩子,你还小,往后的日子还长呢,青灯独处如何了此一生?婆婆想好了,你回娘家吧,再找个婆家,你已经为我儿子守孝三年,很尽礼了,婆婆我懂人性,礼是死的人是活的,礼是为人服务的,你只管回娘家,婆婆不会说你不守妇道。寡妇儿媳听了婆婆一席话那是真泪流满面啊,婆婆是真为自己考虑啊!

告别的时候到了,定姜亲自送儿媳上路,一路上少不了再三叮咛,无非“好好活着”之类。定姜看见前面的去路,不免黯然神伤,忍不住流下泪来。三年前,正是这条路,鼓乐齐鸣,锦旗招展,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迎来那个风华正茂的少女。三年后,还是这条路,自己又把她送走,失去了独子,又失去了儿媳,儿子去的是不归路,儿媳去的也是不归路,好在儿媳从此可以有一个重新开始新生活的机会,不必青灯孤影憔悴一生。

望着以后不再是儿媳远去的背影,定姜感慨万千,诗句不由从心中流出:“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诗经·国风·邶风》中“燕燕”第一节,此诗共四节),用白话文说大意为:燕子展开翅膀飞,翅膀展开不整齐。这个妇人要回国,远远送她到郊区。睁眼望她望不见,哭泣眼泪落如雨。这样的情感更像是母女,如果是婆媳岂不是难能可贵?所以世上只有定姜好,这样的婆婆哪里找?

二好,定姜是好妻子、贤内助。作为诸侯夫人能帮助丈夫化解危难,解决问题。话说丈夫卫定公不喜欢自负高傲、目中无人的孙林父。孙林父因而逃到了晋国。在鲁成公十四年春天,卫定公国事访问晋国时,晋厉公仗着自己大国的身份,强迫卫定公接见孙林父,卫定公不答应,就没见,颇有些意气用事。这次国事访问时间挺长,到了夏天,卫定公才回到国内,但事情并不简单,晋厉公不依不饶,觉得有失大国颜面,就又派大夫郤(xì)准送孙林父回卫国,一定让卫定公见。卫定公一定不见,显然双方僵持不下,这时,贤内助定姜出来说话了:“您这样可不行。首先,孙林父这个人是先君宗卿的后代,怎么着也是您的亲戚,如此毫无顾忌地讨厌他,没有容人之量啊!现在身为霸主的大国又为他说情化解矛盾,如果不答应,孙林父有晋国做后盾,还有晋国几次三番的架势,咱惹得起吗?那我们国家岂不是将会遭受灭国的灾难么?国君虽然讨厌他,但见见他又少不了您一根汗毛,总比亡国好吧?我看您还是忍耐一下吧,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么。您见了他,既安定了百姓,又原谅了宗卿(至少表面上),不是一举两得吗?”一席话说的卫定公心服口服,就见了讨厌鬼孙林父,并且恢复了孙林父的职位和采邑。这孙林父还要在卫国的政坛上大展宏图,这是后话。反正这一次避免了迫在眼前的危难。真是世上还是定姜好,这样的妻子哪里找?

三好,定姜是位心明眼亮的人。俗语说,十个女人九个昏,还剩一个半是昏(虽然有恶毒攻击女人之嫌,这不是为了突出定姜的能耐吗?和孔老夫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可以比肩)。卫定公得病了,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夫人定姜的儿子已经死了,只好立妾敬姒的儿子行为太子,怕有闪失,还特意让宗亲孔成子、宁惠子保驾护航。不久的十月份,卫定公死了。夫人定姜严格遵照礼仪哭完后休息,看到灵前继承大统的行——今后的卫献公不仅不悲伤,而且控制不住地喜上眉梢,气得她水都喝不下去。但事已至此,她这个未亡人还能怎样呢?叹口气说:“太子这个人啊,不仅要导致卫国祸乱,而且他的罪恶必然要从我这个寡妇开始。天啊!这大概是上天要降祸于卫国吧!可惜我没把他的弟弟鱄放到主持国家大事的位置。”后来发生的事,果然让定姜言中,卫国的内乱开始了。当时在场的大夫们听了定姜的话都很害怕。那个卫定公讨厌的孙林父吓得都不敢把他家的贵重器物放在卫国,以便随时逃亡。卫献公亲弟弟鱄有贤德,定姜早看准了,推荐给卫定公,但定公不听她的了,他现在听的是宠妾敬姒的话。定公本就不是个英明的主儿,再加上这个女人煽乎,不晕菜就不正常。

事情果然如定姜所料,献公继位后很暴虐,对定姜更是轻慢羞辱,估计是因为定姜曾经对他正确的评价,让他耿耿于怀吧。献公因为不得人心被赶出卫国,走时还不忘派主管祭祀的祝宗向祖宗报告逃亡之事,主要是要告诉祖宗自己是无罪的、无辜的,一副很委屈的样子。定姜却大大地不以为然,认为应该秉笔直书:“不能这样寡廉鲜耻(后面的四个字是我加的,是定姜想说没有说出来的话吧),如果没有罪,神灵是不可以欺瞒的,若是有,那又怎么跟神灵说无罪呢?而且你的所作所为就是有罪啊!第一,遇事不和大臣商量而是和小臣谋;第二,先君让孙林父等宗卿做你的辅佑大臣,你却轻视他们;第三,我尽心竭力侍奉先君,而你却像对待婢妾一样,凶暴地对待我。鉴于以上情况,你只报告逃亡就可以了,不要再(假惺惺)报告没有罪过了。”像这样能识人明辨,解决世界上最难的事的女人,你哪里去找?怎一个“好”字了得?

献公的老妈敬姒就不一样,她只关注儿子是否能继位,至于国家怎样她就不考虑了。鲁襄公二十六年春天,献公想复辟,就让自己的弟弟鱄出头运作。他也知道弟弟因贤明而具有号召力,但弟弟鱄辞谢了。他是知道哥哥的专横跋扈,是不愿意为他谋事。但他们的母亲敬姒命令鱄去,鱄说:“国君没有信用,臣下害怕不能免于祸难。”敬姒利令智昏,面对权力,绝大部分人都会利令智昏,她坚持说:“尽管是这样,好儿子,你就算是为了你老妈吧,怎么也得帮助你哥哥呀!”鱄不得不去,不去是不孝啊!谁敢落这名儿呢?结果是献公复辟成功。对照定姜,那是鲁襄公十年,卫献公救援宋国,投靠楚国的郑国投其所好,进攻卫国。讨厌鬼孙林父为是否要追逐郑国的军队而占卜,这是惯例,国家有大的行动都要通过占卜来定吉凶。占卜的结果是:“卜兆犹如山陵,有人出兵远征,丧失了他们的英雄。”孙林父没把占卜结果汇报给献公,而是报告给定姜,面对国家危难,定姜不计较卫献公对她的种种不好,以国家为重,有国才有家啊!尽管这个家对她不怎么样,但她果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征伐而丧失了英雄,这就是说明有利于抵御敌人。大夫您应该做出决定了”孙林父听这话,派兵追逐郑国军队,一举抓住了郑国领兵的将领皇耳,卫军大获全胜。定姜忍辱负重,以国事为重,表现出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这是很多男儿也不能比肩的。这样的女人哪里找?定姜不好谁个好?这是另一好。

所谓的“三加一好”的卫定姜。

原文

卫姑定姜者,卫定公之夫人,公子之母也。公子既娶而死,其妇无子,毕三年之丧,定姜归其妇,自送之至于野。恩爱哀思,悲心感恸,立而望之,挥泣垂涕。乃赋诗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送去,归泣而望之。又作诗曰:“先君之思,以畜寡人。”君子谓定姜为慈姑过而之厚。

定公恶孙林父,孙林父奔晋。晋侯使郄犨为请还,定公欲辞,定姜曰:“不可,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国又以为请,而弗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亡乎!君其忍之。夫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定公遂复之。君子谓定姜能远患难。诗曰:“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

定公卒,立敬姒之子衎为君,是为献公。献公居丧而慢。定姜既哭而息,见献公之不哀也,不内食饮,叹曰:“是将败卫国,必先害善人,天祸卫国也!夫吾不获鱄也使主社稷。”大夫闻之皆惧。孙文子自是不敢舍其重器于卫。鱄者,献公弟子鲜也。贤,而定姜欲立之而不得。

后献公暴虐,慢侮定姜。卒见逐走,出亡至境,使祝宗告亡,且告无罪于庙。定姜曰:“不可。若令无,神不可诬。有罪,若何告无罪也。且公之行,舍大臣而与小臣谋,一罪也。先君有冢卿以为师保,而蔑之,二罪也。余以巾栉事先君,而暴妾使余,三罪也。告亡而已,无告无罪。”其后,赖鱄力,献公复得反国。君子谓定姜能以辞教。诗云:“我言惟服。”此之谓也。

郑皇耳率师侵卫,孙文子卜追之,献兆于定姜曰:“兆如山林,有夫出征而丧其雄。”定姜曰:“征者丧雄,御寇之利也。大夫图之。”卫人追之,获皇耳于犬丘。君子谓定姜达于事情。诗云:“左之左之,君子宜之。”此之谓也。

颂曰:卫姑定姜,送妇作诗。恩爱慈惠,泣而望之。数谏献公,得其罪尤。聪明远识,丽于文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