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七六八——八二四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郡望昌黎(今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与柳宗元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三岁丧父,随长兄韩会生活,兄死后由嫂郑氏抚养成人。贞元八年(七九二)中进士,后在汴州(今河南开封)、徐州节度使幕府任职。贞元十八年(八〇二)任四门博士,次年迁监察御史。因上书谏宫市之弊,贬阳山(今属广东)令。元和初任国子博士、中书舍人。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因随裴度平淮西有功,任刑部侍郎。十四年(八一九)因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贬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后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要职,长庆四年(八二四)逝世。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一统,反对藩镇割据。在思想上推尊儒道,极力排抑佛老。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道合一,提倡古文,反对骈文,认为文章须‘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强调‘词必己出’(《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他创作各体散文,风格变化多端,既有‘文从字顺’的一面(《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有时又不免‘怪怪奇奇’(《送穷文》)。就总体来说,他的散文广泛吸收了先秦以来散文与骈文创作的有益经验,气势雄浑,纵横恣肆,善用修辞,推陈出新,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又一座高峰,对古文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诗歌开创了‘以文为诗’的风格,在后世亦颇有影响。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