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了祖国和科学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此刻,我的耳际犹回响着臧克家这永远镌刻在人们心底的诗句。
是的,1997年4月1日的早晨,虽然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王刚在电话里确切地通知我:“蒋新松所长于3月30日下午3时29分因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了……”我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66岁的蒋新松给我的印象一直是老当益壮,精力充沛。仅仅3个月前的一个冬日,为写他的传记我们还整整谈了一个上午。那天,透过窗棂的阳光,照着他的方脸阔额,他显得精神矍铄,虽然头发开始发白,眼镜后那一双明亮的眼睛却敏捷地眨动着,流溢出睿智的光芒。
我国高科技“863”计划实施十年来,蒋新松连任3届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他以战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我国自动化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与CIMS系统两大目标,这两大目标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领导并成功主持了一系列工业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的研制,把我国水下机器人的研究推向了世界领先水平。在他的领导下,我国CIMS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人们欣赏他在科技领域指挥集团军作战的胆识与魄力,公认他是科技帅才。
与蒋新松相识、相交15年,每次与他相晤,每次与他交谈,他都以超人的魅力把我吸引。他学识广博,洞察敏锐,谈吐富于雄辩,有一种沛然莫之能御的冲击力,把你征服,把你俘获。还在我们相识之初,他对我这个科技的门外汉就不断宣讲他所从事的高科技事业,使我茅塞顿开,眼前展开一片宏阔辽远的世界。
在我们生存繁衍的这个星球上,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通信和航空事业的发展,从时空关系上来讲,世界大大变“小”了。依靠通信卫星与世界任何地方交换信息,可以在秒的数量级内完成,而差不多在一天之内,从世界上任何地方出发,便可以到达其他任何地方。这就大大加速了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市场的竞争与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面对这种形势,世界一切有识之士,都关注着在这场竞争中举足轻重、迅猛发展的高技术领域。
1956年夏,25岁的蒋新松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了。面对当时世界正在兴起的半导体、计算技术、电子学、自动化技术等新兴科技的诱惑,他几乎是未假思索地就选择了“搞科学研究!”
然而,在那个年代,那种气候下,迎向他的却是料想不到的灾难与横祸。一场运动,使他陷入了逆境。
陷入逆境的蒋新松是怎样的心境呢?他后来回忆说:“……太史公宫而后有史记,孙武膑足而后有兵法……皆士之发愤之所为也。孟子说: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我意识到,历史是无情的,又是最公正的。今后不管条件如何,我仍坚持,我告诉过妈妈我的选择。我只能用自己谱写的历史来证明我无愧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伟大的时代,不使我亲爱的妈妈失望。在我们伟大祖国历史上众多知识界先驱的精神鼓舞下,不久我又开始了我新的长征。条件是艰苦的,种种心灵上的创伤是巨大的,但这一切锻炼了我的意志,学会了从历史的高度看待一切,我从不怨天尤人……”[1]
正是有了这种心态吧,既使在“史无前例”的那场“大革命”中,他的心灵又一次受到摧残,他还是能安然若素地坐在图书馆里,从世界科技信息中,寻找亮点。20世纪70年代初,他就和志同道合者共同向中国科学院建议:开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方面的研究。
在那个岁月,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他们的建议被讥为“天方夜谭”而轻易被否决了。
是1978年的3月,使蒋新松再次感受到春的温暖。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的讲话令人回肠荡气,兴奋激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个著名论断,不仅一扫长期笼罩在知识分子头顶的乌云,而且为知识分子施展抱负与才华提供了新的机遇,蒋新松和所有的科技工作者无不欢呼雀跃:新的科学春天来到了!
沐浴春风,蒋新松多年企盼进行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正式列入1978—1986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科学发展规划,并率先提出机器人研究课题,揭开了中国科研史上崭新的一页,开拓出一个愈来愈宽广的研究领域。
8年后的3月,历史又为蒋新松发挥科技帅才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1986年3月3日,一直关注中国高科技发展的著名科学家:著名光学家、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王大珩,著名核物理学功勋科学家王淦昌,著名人造卫星测控专家陈芳允,著名航天专家杨嘉墀,上书给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这是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挑战,中国科学家发自心底的呼声。
早在1983年美国提出扩展军事实力的“战略防御倡议”,即后来震动世界的“星球大战”计划时,我国就在考虑如何迎接新技术挑战的对策了。而次年,美国为“星球大战”计划拨款25亿美元开始实施,随后,欧洲共同体联合制订了“尤里卡”计划,苏联也表示迎战。中国如何应对?这不能不引起忧国忧民的中国科学家的思虑了。
几位科学家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两天,邓小平就对他们的倡议做了重要批示:
这个建议十分重要,请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供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邓小平
1986年3月5日
邓小平高屋建瓴的决定,加速了中国高科技发展的进程。4月,国务院召集全国200多位科学家齐聚首都,研究制订《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随后,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又用了近半年时间,组织100多位专家,分成12个小组对该纲要提出的各个领域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将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充分探讨与论证,正是在这次制订“863”计划的紧张进程中,蒋新松充分显示岀了远见卓识,脱颖而出。
从20世纪70年代初蒋新松就关注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尤其注重自动化领域高技术信息的搜集与理论探讨,这时已逐步形成自己发展中国自动化领域研究独到的见解。因而,到北京一投入“863”计划的制订,他活跃的思想,具有战略眼光的论述就受到同行的肯定,他被推举为自动化组组长。他提出的自动化高技术的两个主题——CIMS和智能机器人,得到大家的认同,并写进《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不久,国家科委组织制订“863”计划的专家们在人民大会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情况,自动化领域由蒋新松主讲,他对世界高技术发展的深邃见解,发展中国自动化领域高技术的合理展望,明晰的战略目标,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与专家们的一致称誉。
于是,在首都京西宾馆举行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蒋新松被国家科委聘为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从那时起,蒋新松就成为中国自动化高科技领域的科研队伍向CIMS和智能机器人两个前沿目标挺进的指挥员。
作为一位具有战略思维的科学家,蒋新松的目光不仅注视着科学本身,他敏锐的目光始终把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科学研究与科技实践、科学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科学事业与改革开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久久憧憬着,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给祖国带来繁荣富强,给炎黄子孙带来幸福安康;他殷殷期冀着,随着高技术成果的不断推广,伟大祖国将自豪地进入世界强国之林。他愿为之奉献全部心血与智慧。
工作中的蒋新松
1994年,他主动要求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但他的工作日程表排得更满了,他奔波于大江南北、海内海外,为实现他所制定的科研目标而日夜操劳。
1996年12月,他在给笔者的短信中写道:
我这几年,主要精力在搞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我设定的目标是如何在下一世纪20年代,使我国四十万个企业(大中型)和世界接轨,跻身于世界市场竞争的舞台!……
多么宏伟的目标!多么感人肺腑的信念!在我的心目中,蒋新松确确实实为他这个理想与信念鞠躬尽瘁地工作着。
直至他逝世前不久,他刚刚从外地回到沈阳,还约我到他的办公室去,向我介绍他正撰写一篇新的论文。作为科学家,他一直关注着正陷入低谷的我国大中型企业,他告诉我,他正在寻找一个妙方良药,这就是如何用科学技术帮助这些企业走出困境。谈着谈着,他情绪亢奋起来,他说他正在撰写论文《中国大中型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主旨是促成我国企业能参与世界范围的敏捷制造体系,走向腾飞。
那一刻,他的目光是那么清晰、执着而坚定。
那一刻,他像一团火,炽烈地燃烧着,炙热着我的心灵。
由于在科研事业上的成就,蒋新松以他的影响和威望,曾主持过多次重要的全国与国际学术会议,站在神圣的科学讲坛上,他给人以深沉而凝重的印象。然而,他在我的心中,是一个更加生动而鲜活的蒋新松。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深沉与凝重只是他的一个方面,他坦诚而正直,乐观而向上,为了科学事业,不管级别多高的领导,他都敢于直言相谏,尽抒己见。但在生活中,他的情感又显得细腻而丰富,他爱母亲、妻子和亲人,更兼及朋友与同志,他的爱好多样而多彩。可以说,他既是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又是一位个性突出、棱角分明、刚中有柔的响当当的男子汉。
记得我每次到他家里,他和夫人张丽珠为我剥橘子,共品清茶,聆听音乐。他特别喜欢贝多芬的《英雄》,在那简朴的客厅里踩着铺了近十年的地板革,他随着乐曲的旋律打着节拍,仿佛久蕴心中的激情就要喷迸而出。
他从不因科研任务繁重而远离家务,相反,他常忙中偷闲在家务劳动中寻觅欢悦,得到另一种形式的休息。在他家中,许多家用小玩意儿是他亲手制作的。家用电器经他改造也常变化出多样的功能。他尤其喜欢下厨,他烧制的菜肴常给一家人带来欢乐的笑声,至今我仿佛还能嗅到他烧制的干烧鱼那诱人的、令人垂涎的香气。
他留给我的印象,是那么崇高、那么令人钦佩,又那么实在、那么亲切,可敬而又可爱。
1997年春节,我们在电话里互致问候,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我:国家科委已批准自动化研究所新研制成功的CR-01潜深6000米水下机器人,初夏赴夏威夷东南海域再次进行海试,如果探明锰结核,我国将取得一大片海域海底资源的开采权!
CR-01潜深6000米水下机器人在大连进行海试
多么激动人心的消息!蒋新松常说自己是大海之子,如今他要拥抱海洋,为祖国争取新的财富了!从那时起,我一直翘首以盼能听到蒋新松海试归来的捷报。
但是,1997年4月,春草已绿,春花欲绽,就要到水下机器人出发的季节了,我听到的却是蒋新松不幸逝世的噩耗!
那一天我匆匆赶到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近年来一直跟随蒋新松的所办副主任王刚一见我就含着泪说:“真没想到,3月25日晚蒋所长在北京参加科学院工作会议刚刚归来,第二天在所里连续参加了两个关于机器人研究的工作会议,28日、29日两天到东北大学参加国家科委召开的未来‘863’研究工作会,还做了学术报告。29日一大早,我要了辆奥迪,到他家去接他,准备到鞍钢去与总经理刘玠研究鞍钢‘九五’技术改造课题,他却突然心绞痛,被送进医院,竟一卧不起……”
是的,那几个月蒋新松的工作日程十分饱满,4月3日他赴杭州参加浙江大学100周年庆典的机票都已买好,他每天只好晚上工作,常常熬过午夜……
他的夫人张丽珠双眼被泪水浸泡得红通通的,她对我说:“老徐,你写过老蒋的传,他说他早晚要死在工作岗位上,而今应验了……”
他亲自带出的学生王越超,刚过30岁就已是研究员、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成员,他说起导师时黯然神伤:“26日上午,蒋老师还带领我们研究改进机器人控制器,真难想象,从此再也听不到他的指导了……”
水下机器人专家、总工程师徐凤安是蒋新松20年来研制海洋机器人的亲密伙伴,他痛惜万分地说:“26日那天,老蒋为潜深6000米水下机器人出征大平洋鼓劲,他说,咱们搞科研的要有股大无畏的探索精神,活着干,死了算!没料到这竟成了他留给我们的遗言!……”
为了祖国,为了科学,“活着干,死了算!”
那一天,我站在蒋新松亲自策划、指挥,建成的闻名遐迩的“机器人城堡”拱形天井里,仿佛听到他那慷慨激昂的话语在天穹下久久回响,他那高大而熟悉的身影愈来愈清晰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于是,当我坐在桌前再一次伏案写他的传记时,蒋新松的身影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他迈着矫捷的步子走来走去,他神情亢奋地侃侃而谈,他不时挥动着手臂雄辩地阐明一个新的观点,一个新的科学论断……而最令我久久难忘的是他人生的最后旅程中所给予我的强烈感受。
于是,这位科学家用他毕生心血谱写的无穷追求与探索的旋律就轰然奏响在我的耳际……
让我们伴随这动人心魄的旋律,在蒋新松的科学交响乐中驰骋吧!
[1] 蒋新松,《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小传》,河北教育岀版社,2003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