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直书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的。故事来源于生活,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以及景物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源氏物语》
成书时间:1001~1008
作者:紫式部
作者国籍:日本
体裁:小说
紫式部(约公元978~约1016)是日本女作家、歌人。她以日本皇室三代人悲欢离合的爱情及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争权夺势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源氏物语》。
全书分54回,一百余万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更衣深得桐壶天皇宠爱,生下一子。因忍受不了众人的折磨,郁悒而亡。小皇子被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才华横溢,娶左大臣之女葵姬为妻,但却与继母藤壶发生乱伦,生下冷泉皇子。他此后到处乱伦偷香。朱雀帝登上皇位,源氏失势。他与政敌右大臣女儿偷情败露后被流放外地。不久,冷泉帝登位。源氏恢复势力,建造院寓所,将昔日恋人统统接到院里,并将朱雀帝之女三公主纳为正妻。不想三公主与外甥柏木生下了薰君后,削发为尼。葵姬不久去世,源氏深感以前乱伦之罪的报应临头,隐遁出家,几年后死去。源氏之子薰君对浮舟一往情深,但浮舟被假冒薰君声音的皇子匂强行占有,投河未遂后削发出家。薰君终未了心愿。
《源氏物语》插图
《源氏物语》是一部具有多重主题的小说,字里行间透着典雅缠绵的韵味。书中大量引用中国典籍、史实,内容丰富多彩,耐人寻味,为后世纪的小说创作确立了典范,成为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十日谈》
成书时间:1353年
作者:薄伽丘
作者国籍:意大利
体裁:小说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是意大利作家。他以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场可怕的瘟疫为背景,创作了最著名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十日谈》称为“人曲”,被认为是与但丁的《神曲》为姊妹篇的文学作品。
这部作品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瘟疫,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为消遣时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故名《十日谈》。这些故事是作者根据历史事件、轶闻趣事、民间传说及寓言、宫廷传闻、街谈巷议改编而成。故事生动幽默,令人哑然失笑。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揭露了教会的丑行薄德、黑暗腐败,讽刺了教士的奸诈和伪善,树立起反封建、反教会的旗帜。他赞赏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提倡人性与人道和男女平等观念,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赞扬妇女的善良机智纯情及自尊自爱。展示出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抒发了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和自由思想。
《十日谈》在简单的叙事基础上,丰富情节、概括现实、塑造人物、刻画心理、描写景物,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薄伽丘像(右上)和15世纪时克利威利为薄伽丘《十日谈》手抄本所绘插图
《巨人传》
成书时间:1532~1545年
作者:拉伯雷
作者国籍:法国
体裁:小说
弗朗索瓦·拉伯雷(1483?~1553)是法国小说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他以毕生的精力创作了长篇小说《巨人传》。作品出版后,在城市资产阶级和社会下层人民中引起轰动,但被教会和贵族极端仇视,被列为禁书。
这部长篇巨著共分5部,作者讲述了祖孙三代巨人的发展史。肥头大耳、体格异常的巨人王子高康大在先进教育方法的培养下成材,打败想征服世界的邻国。他建立一所修道院,来答谢协助作战的约翰修士,规定院里的男女修士可结婚、经商,随心所欲。高康大之子庞大固埃也是肥大无比,在父亲的劝说下,庞大固埃修炼学业和品德,成为名副其实的“巨人”。当上国王后,他历经磨难,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神瓶。小说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中世纪封建教会的黑暗和腐朽的反抗思想,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资产阶级性解放的追求,肯定了人们享受生活、追求幸福权利的愿望。
拉伯雷像
法国作家拉伯雷所著的讽刺小说《巨人传》第二卷的首版封面。
作者发扬了法国民间文学的传统,在作品中运用丰富的语言,生动、粗犷、夸张的手法,以嘲笑和讽刺为武器,揭露了种种时弊。成为当时著名的讽刺小说,也是法国文学史中最早的长篇小说。
《小癞子》
成书时间:1554年
作者:佚名
作者国籍:西班牙
体裁:小说
《小癞子》作者不详,是西班牙出现最早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早期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
小说以自传体写成,讲述了主人翁小癞子的身世和一生的遭遇。父亲在战争中死去,母亲因无力养活他,便把他送给一个瞎子乞丐。他为填饱肚子而骗主人食物,因此受到惩罚和嘲弄。后来,他又先后侍奉过小气的教士、施恩会的教士、推销员、祭司、公差和大祭司。这些主人都有共同的特性,总是把倒霉、吃苦、受难推到他的身上。但他也是幸运的,后来,他与大祭司的女佣成亲,过上了安定富裕的生活。故事中,小癞子的遭遇令人同情,这反映出当时弱肉强食的残酷社会,同时也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他天真无邪、善良纯朴的心灵。
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是一种独特的小说体裁。主人公多为无赖、骗子和流浪汉,读者通过他们玩世不恭的自述(种种经历和坑蒙拐骗的劣迹),窥见世态、人心以及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如果说《堂·吉诃德》的主人公是个“滑稽英雄”的话,那么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则是个“非英雄”,是一种不被社会接纳或人所不齿的卑怯的小人物。
作品刻画小癞子的性格和形象生动、真实而完美,显示出很高的艺术魅力,被称为西班牙流浪汉小说最成功的典型之一,成为西班牙文学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之一。
《名人传》
成书时间:1568年
作者:瓦萨里
作者国籍:意大利
体裁:小说
瓦萨里(1511~1574)是意大利画家、建筑师和美术史论家。他创作了旨在“赞颂赋予艺术以生命者”,并防止其“遭受第二次死亡”的《名人传》。书中第一次正式使用“文艺复兴”一词,并提出可按14、15、16世纪划分美术发展的阶段,对后来的艺术理论研究影响很大。
《名人传》长达百万言,划分为3个部分,讲述了艺术中的“再生”的现象。这个再生的整体跟人体成长过程相仿,经历着诞生、成熟、衰老和死亡的自然过程。他把所谓的“再生的进化”分成三个阶段,每一时期都有鲜明的特征,对应于人生命的某个阶段。第一个再生时代等同于人类的婴儿期,艺术家勇敢地抛弃了早期僵硬粗糙的所谓德国风格。第二个时代相当于人类的青春期,艺术家不断改进,使作品接近模仿自然的目标。第三个时代好比人的壮年期。艺术家以新的发明冲破艺术的法则,把人物的微妙表情表现到极致,达到了征服自然的目标。
瓦萨里是米开朗基罗的得意门生,在建筑上也有辉煌成就,最出色的就是佛罗伦萨乌菲齐宫内的走廊,建于1560年。建筑物的整个设计可以说是瓦萨里的风格主义艺术在建筑上的杰出表现。这座建筑是一座四层的高大建筑,气宇轩昂,三面环楼,中间夹着一条狭长的走廊,从而排除了建筑的向心性,是当时佛罗伦萨城内最有艺术价值的古代办公楼之一。
《名人传》第一次将建筑、绘画、雕刻这三门艺术当做一个整体,它与以前的著作拉开了距离,成为西方艺术史学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堂·吉诃德》
成书时间:1605~1615年
作者:塞万提斯
作者国籍:西班牙
体裁:小说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1547~1616)是西班牙伟大的作家、戏剧家和诗人。著名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
小说共分两卷。主要讲述了一个没落的瘦弱贵族堂·吉诃德的故事。他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而疯癫,用破甲驽装扮瘦马,手握长矛充当骑士,让邻居桑乔·潘萨做侍从,先后三次出门游侠。他把风车当巨人,客栈当城堡,羊群当敌军,路边的妇女当成落难的公主,苦役犯当做受迫害的骑士等,行侠仗义,创建骑士业绩。他不顾侍从的劝阻,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做疯子遣送回家。临终前他恍然醒悟,骑士小说其害无穷。作者通过对可笑、可敬、可悲的堂·吉诃德和求实、胆小的桑乔的刻画,揭露了当时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强烈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也展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斗争。
画家笔下的堂·吉诃德
作品纯朴真实、滑稽夸张的情节,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受到许多革命导师、著名作家的高度赞誉,成为世界各国读者普遍熟悉和喜爱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
《天路历程》
成书时间:1678~1684年
作者:班扬
作者国籍:英国
体裁:小说
约翰·班扬(1628~1688)是英国著名作家,由于宗教原因两度被捕下狱,长达数十年。他在狱中发奋读书写作,完成作品多部,包括流芳百世的佳作《天路历程》。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就风靡全球,被奉为“心路历程的向导”。
《天路历程》共两部,讲述了一位背负沉重包袱的基督徒抛弃妻子和儿女,离开家园,逃出家乡“毁灭城”。他跋山涉水,斗妖降魔,靠着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种种压力和诱惑,在传福音者的引导下,最终到达“天国城”。“基督徒”的妻子“女基督徒”与4个孩子也一同奔向天国路,他们渡过险境,共赴天国。
《天路历程》中文版封面
作者以朴素有力的文笔,将人生觉悟,历险、困难和追求完美的世俗故事与传播福音、宏扬拯救与信心的信念相结合,使读者从宗教和艺术角度汲取教俗,受到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的喜爱,对英国近现代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后人誉为“最有永恒意义的百科全书”。
《鲁宾逊漂流记》
成书时间:1719年
作者:笛福
作者国籍:英国
体裁:小说
笛福像
丹尼尔·笛福(1660~1731)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受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的真实故事的启发,创作了他的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小说问世后,对许多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小说共分3部。主人公鲁宾逊成为种植园主,为解决劳动力,去非洲贩卖黑奴。途中,船遇风暴而落难,他一个人困于荒岛上。他用智慧战胜悲观情绪,建房屋,制器具,驯野兽,开荒地,他搭救了一名忠实的黑人奴仆,在与世隔绝的荒岛上度过了28年,最终他成为了岛的统治者。作者通过主人公的描写,反映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冒险进取精神,同时也体现出作者极力美化殖民掠夺行为的思想意识。鲁宾逊成了资产阶级事业家的英雄典型。
综观小说,作者注重人物的行动和心理动机刻画,以及客观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小说人物语言鲜明生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因此成为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
1719年出版的《鲁滨逊漂流记》插图与扉页
《格列佛游记》
成书时间:1726年
作者:斯威夫特
作者国籍:英国
体裁:小说
斯威夫特像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为给浪漫化的游记流行风泼一瓢冷水,他创作了小说《格列佛游记》。这是一部饱寓讽刺和批判的文学杰作,也是作者的代表作。
《格列佛游记》由4卷组成。主人公格列佛是位外科医生,他出海游历时先到了以鞋跟的高低分成势不两立的两党,运用卑鄙的手段争权夺利的小人国,逃出后遭遇风暴,来到大人国,这里充满着一种纯朴的自然美和庄重感。后来,他以飞岛国为中心,游历了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和日本4个地方。最后,格列佛在贤马国堕落成无耻的畜生,而马成了智慧精明的主人。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离奇的情节,勾画出一个幻想与现实有机统一的神奇世界,淋漓尽致地反映出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对英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作品对英国和世界儿童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在英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
《格列佛游记》插图
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的情景。
《查第格》
成书时间:1747年
作者:伏尔泰
作者国籍:法国
体裁:小说
伏尔泰(1694~1778)是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1747年他创作了《查第格》这部哲理性小说,成为他的文学作品中最有价值的哲理著作。
小说主人公查第格是一位聪明机智、品性高尚、一心向善的热血青年。但他的不幸遭遇却荒谬得可笑,都是因为他做的一件好事而引发的,做好事成了他不幸的祸根。但最终好人有好报,他被臣民拥为国王。作者通过查第格遭遇的荒诞不经的故事,阐明了善恶相生的深刻哲理,影射和讽刺现实社会专制统治的黑暗和残酷。又以查第格的命运展示人类经历的各种苦难最终会得到报偿。
作者用开创的“戏谑的笔调”新体裁,形成其哲理小说辛辣讽刺、轻松诙谐与嬉笑怒骂的独特风格。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伏尔泰像
《天真汉》
成书时间:1767年
作者:伏尔泰
作者国籍:法国
体裁:小说
《天真汉》是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伏尔泰的另一部哲理小说,它是以17世纪末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创作的。
小说的主人公天真汉是从小生活在未开化的加拿大的欧洲人,他天性淳厚,不懂人情世故,来到欧洲后与法国封建社会阿谀奉承、尔虞我诈的“文明”格格不入。经历一些变故后,因替遭到宗教迫害的逃亡人鸣冤而被关进巴士底狱。为救他,心上人圣·伊佛小姐牺牲了自己的贞节。伊佛终因郁闷死在了他的怀里。最后,天真汉又受到了权贵的赏识,被提拔重用,成为一名军官,得到了正人君子的赞许。
伏尔泰像
伏尔泰的代表作
《哲学通信》(1734年)
《牛顿哲学原理》(1738年)
《路易十四时代》(1751年)
《天真汉》(1767年)
《哲学辞典》(1764年)
《哲学史》(1765年)
作品通过主人公的遭遇,赞颂了他的淳朴与善良,同时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社会现实的罪恶与宗教的伪善。也体现出作者坚信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也是作品的哲理含义之所在。
《兰登传》
成书时间:1748年
作者:斯摩莱特
作者国籍:英国
体裁:小说
托比亚斯·斯摩莱特(1721~1771)是英国18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作者于1748年创作了最具特色的小说《兰登传》。
小说的主人公兰登从小母死父离,成为孤儿,他在奚落歧视与虐待中成长。为求得生存,他试图摆脱穷困而努力挣扎。他当过外科医生的学徒,做过仆役,在军舰上当过医生,参加过战争,做过赌徒。在南美遇到成了富商的父亲,回国后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斯摩莱特像
《兰登传》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广泛描述英国社会从贵族到赌徒、妓女的各阶层的生活,揭露了英国政府的贪污腐败、海军的残暴黑暗、对苏格兰人的歧视,以及他们在法、德的冒险,以极大的魄力描写出当时英国社会的弊病,成为第一部揭露海军内幕的小说。
斯摩莱特的主要作品
《兰登传》(1748年)
《皮克尔传》(1751年)
《斐迪南伯爵》(1753年)
《朗斯洛·格里弗斯爵士》(1760~1762年)
《原子传》(1769年)
《亨佛利·克林克》(1771年)
小说语言简洁,动作性强,个性化突出。作者用辛辣的讽刺表达出对社会的不满,成为第一个把政治倾向的描写引进小说领域的人。他的作品非常接近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汤姆·琼斯》
成书时间:1749年
作者:菲尔丁
作者国籍:英国
体裁:小说
亨利·菲尔丁(1707~1754)是英国作家。《汤姆·琼斯》是作者以弃儿汤姆·琼斯和乡绅女儿苏菲亚·魏斯登的恋爱故事为素材创作的长篇小说。
全书共18卷,分别讲述了主人公汤姆早年在农村,在逃亡去伦敦的路途中及在伦敦三个不同背景下的活动。他被乡绅奥尔华抚养成人,受到其外甥的中伤后被逐出家门。苏菲亚也为逃婚出走伦敦。在伦敦,汤姆为寻找苏菲亚而遭遇许多波折。小说最终以代表自然本性的汤姆与代表理智、智慧的苏菲亚终成眷属结尾。
菲尔丁像
小说通过人物的对比,肯定了发自内心的真善,同时否定了损人利己的伪善,歌颂了中下层人民正直善良的美德,抨击了以金钱为条件的世俗偏见的爱情。
作品的每卷都以作者对小说艺术的讨论开始,表现出作者对小说创作的一种理论上的自觉意识。全书结构完整,规模宏大,几乎包括了各阶层的人物,人物形象生动典型,勾画了当时英国社会风貌的全景画面,体现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能。
《新爱洛伊丝》
成书时间:1761年
作者:卢梭
作者国籍:法国
体裁:书信体小说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作者以12世纪法国少女爱洛伊丝与老师阿贝拉的恋爱悲剧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它一出版就赢得了无数读者的赞赏。
卢梭像
小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的恋爱悲剧。故事发生在日内瓦湖畔,担任家庭教师的平民知识分子圣普乐与他的学生、贵族小姐朱丽发生恋情,遭到朱丽父亲埃当热男爵的坚决阻挠。朱丽嫁给了通情达理的沃尔玛,成为贤妻良母。知道妻子初恋的沃尔玛毫不嫉妒,主动写信邀请圣普乐与妻子相聚。后来朱丽因救落水的儿子身亡,遗言要圣普乐教育她的儿子,并盼望与他在天堂相会。
《新爱洛伊丝》插图
作品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揭示了酿成悲剧的根源是以阶级偏见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度,并提出了以真实自然的感情为基础的理想婚姻,肯定了义务与道德原则。作品细致的心理描写,情景交融的美丽构画,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形成深远的影响。
《忏悔录》
成书时间:1766~1770年
作者:卢梭
作者国籍:法国
体裁:小说
《忏悔录》是卢梭根据自己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50多年的生活经历而创作的自传小说。
小说真诚、坦率地描写了作者一生的经历。早年乡下的生活,使他感受到农民的淳朴、热情、真诚、坦率。进入巴黎上流社会后,他对尔虞我诈、阿谀奉承的人际关系极不适应。性格的腼腆、胆怯与单纯也使他无法在人心险恶、虚伪的社会里生活,最终只好知难而退,隐居到乡下。他向往宁静舒适的世外桃源,但生活又让他卷入不习惯的漩涡之中。他在爱情方面有过许多艳遇,但他对妻子的爱是忠诚而持久的。
《忏悔录》插图
整个作品满怀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的善良本性和崇高的思想,体现出作者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愿望,愤怒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丑恶与腐朽。这部作品也成为提倡个性解放的宣言书。
《拉摩的侄儿》
成书时间:1762~1764年
作者:狄德罗
作者国籍:法国
体裁:对话体小说
德尼·狄德罗(1713~1784),法国作家、启蒙思想家。作者以法国著名作曲家菲利普·拉摩的侄儿为原型,以对话体形式创作了《拉摩的侄儿》这部中篇小说。
作者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遇到拉摩的侄儿。他是一个有天赋的音乐家,但穷愁潦倒,过着流浪生活。他是一个“高傲和卑鄙、才智和愚蠢的混合物”,偶尔表露出的理性与诚实,他没处吃饭,为了钱,他装疯卖傻。他用卑鄙下流、逢迎谄媚、蛮横无耻等赤裸裸的流氓方式迎合世俗,在富豪之门充当食客,为太太小姐们传递情书。他认为诚实与快乐、好名声与金钱是对立的,自己过的生活是正当、合理的。生活在这个本身不道德的社会,只有同流合污、玩世不恭,才能生存下去。
狄德罗像
作品通过拉摩的侄儿复杂和矛盾的性格及他对当代社会众生的刻画和辛辣的评论,揭示封建制度下人与人的真实关系,反映出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心理特征。恩格斯把它誉为“辩证法的杰作”。
《少年维特之烦恼》
成书时间:1774年
作者:歌德
作者国籍:德国
体裁:书信体小说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根据自己的一次失恋经历创作的。这部作品的出版风靡欧洲,掀起了一股“少年维特热”,使歌德享誉世界。
主人公维特在一次乡村舞会上迷上了聪明、娴静、淳朴的绿蒂,并坠入爱河。绿蒂对维特也非常倾心。不久,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从外地归来,使得维特的处境很尴尬。维特为了摆脱烦恼和痛苦,他下决心离开绿蒂。维特回到城市,本想能有一番作为,但现实却使他四处碰壁。他更加怀念绿蒂,就又回到了那个山村。但是绿蒂早已成了阿尔伯特的妻子,维特只能忍受着爱情烈火的煎熬,又陷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中。虽然绿蒂也深爱着维特,但她却没有勇气摆脱婚姻的羁绊。维特绝望了,他要以死来解脱心中的痛苦。他和绿蒂诀别后,写完遗书,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维特无法摆脱的内心矛盾和封建专制的束缚是造成这场悲剧的原因。这部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婚姻的危机,表现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抗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歌德手持夏绿蒂的剪影,眼中充满无限深情。
《春香传》
成书时间:18世纪末
作者:佚名
作者国籍:朝鲜
体裁:古典小说
《春香传》又名《烈女春香守节歌》,是朝鲜著名的古典小说,它是以口头传说为基础的民间集体创作。
小说的主人公是退妓之女春香,在游玩时巧遇李梦龙。两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不久,李梦龙随父进京。新任官吏卞学道贪恋春香的美色,欲霸占她为妾。春香在严刑拷打下坚决不从,被关进死牢。考中状元的李梦龙思念春香心切,借察访之机前去相见。得知春香在监牢中,便扮成叫花子前去探监,忠贞不渝的春香不因他成为乞丐而反悔,并嘱咐母亲以后要好好地待他。于是李梦龙暗查卞学道的罪行,遂将其革职。春香做了御使夫人,两人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整个作品成功刻画了一个善良、忠贞不渝、不畏强暴的女性形象,歌颂了主人公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追求纯真爱情的反抗精神,也反映出朝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香传》剧照
《阿达拉》
成书时间:1801年
作者:夏多布里昂
作者国籍:法国
体裁:小说
夏多布里昂(1768~1848)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他遵从母亲的遗嘱,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创作了《基督教真谛》,成为赞美宗教信仰的巨著。小说《阿达拉》是其中的一部分。
《阿达拉》采取夏克达斯老人向勒内叙述往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为了忠于基督教信仰而牺牲的爱情悲剧。在美洲原始森林里,印第安青年夏克达斯在战斗中被俘,被善良的西班牙老人洛佩士收为义子。但夏克达斯厌倦城市生活,渴望回到过去自由自在的荒野。在返回的途中,他被敌对部落俘虏。酋长的女儿阿达拉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在危急时刻救了他,并与他一起逃走。后来他们在面临危险时又得到法国传教神甫的救助。在危难经历中,两人的感情加深,但是阿达拉为恪守终生不嫁、把童贞献给天主的誓言,只好服毒身亡。
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悲惨遭遇,颂扬了为天主献身的精神。作者在文风上辞藻华丽,对自然风景的描写极为出色,对后来的浪漫主义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夏多布里昂像
《理智与情感》
成书时间:1811年
作者:奥斯汀
作者国籍:英国
体裁:小说
简·奥斯汀(1775~1817)是英国小说家。她一生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一定的作用,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理智与情感》是她的处女作。
《理智与情感》中的两位人物——埃莉诺和玛丽安娜
小说描写了居住在苏塞克斯郡的一个家庭中两个女儿的爱情故事。主人去世后,全部资产由他的前妻之子约翰继承,而现在的妻子与三个女儿埃莉诺、玛丽安娜和玛格丽特被赶出了家门。埃莉诺、玛丽安娜因感情受挫结伴来到伦敦,在这里她们遇到了从前使她们伤心的心上人。玛丽安娜知道心上人因自己没有身份地位和金钱而抛弃她时,在伤心失意中晕倒,被对她早有爱慕之意的上校布兰登相救。埃莉诺的心上人爱德华也乘机吐露爱意,但埃莉诺知道他曾答应过要娶妓女露西,于是她理智地坚持要爱德华信守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