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 CABS IN N.Y.C. “大苹果”里的“小黄虫”
文/琉绪
图/[法]斯特凡·格拉迪厄
在弯弯曲曲的街道上迅捷地掠过,
就像船儿在怒涛上乘风破浪;
……远目所及,
顺着宽宽的安全岛上一连串的红绿灯有节奏地变换着;
——在曼哈顿来来回回,
下一个要去的地方,只有上帝知道。
——威利·莫里斯
图9:每天,接近13,000辆“小黄虫”和上百条公交线、近千公里的地铁线一起组成纽约公共交通系统。
图10:很多新移民把开出租车作为“美国梦”的第一步,据说纽约高达5%的出租车司机都是在美国以外出生的。
图11:要在纽约这样一个偌大的城市生存,导致很多出租车司机患上名为“的哥焦虑症(cabbyitis)”的职业病。
图12:黄色俨然成为纽约最具知名度和视觉辨识度的色彩。
图13:乘出租车在曼哈顿兜风,亦是游览纽约的推荐行程之一。
图14:在很多文艺作品中,纽约出租车司机被描写为了解都市生活方式和世态的哲学家。
后来全职为《纽约客》杂志撰稿的莫里斯·马基,在20世纪20年代编纂过一本关于纽约夜市和酒吧的导览手册,这是他和同事及一名出租车司机利里先生一起实地调查纽约夜生活的成果。在他笔下,纽约出租车司机被描述为最了解都市生活方式的专业导游和谙熟世态人情的哲学家。
一个多世纪以来,被昵称为“小黄虫”的黄色出租车日夜奔波在纽约的大街小巷。它们不仅仅是纽约人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且俨然成为现代都市典范“曼哈顿风情”的重要视觉元素。当然,借由百老汇、好莱坞和美国广播公司(ABC)、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们的精彩演绎和广泛传播,更成为深入全美国和全世界人民的“纽约印象”符号之一。
1907年,以来自法国的65辆配备了计程器的汽油动力出租车投入运营为标志,彻底终结了纽约马拉出租车的时代。之前饱受马拉出租车种种不便和高昂费用的纽约人—尤其是那些无力或不愿供养马匹、购置马车和马厩的中产阶级人群—迅速接受了这种新式交通工具,虽然在此之前纽约已经有了地铁和电车,但公共交通毕竟无法很好地解决最后一公里和携带大件行李的需求。
仅仅第二年,纽约的出租车规模就发展到700多辆,并且仍供不应求。还有人为纽约出租车编写了流行歌曲《Take Me Round In A Taxicab》。
图15:无论游客还是居民,搭乘“小黄虫”都是不可或缺的关于纽约的重要体验。
图16:在《纽约城市旅行指南》中,纽约出租车被看作一个载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智慧的流动展览馆。
1967年,这种深入纽约人心的亮黄色被规定为纽约出租车唯一指定用色—据说是因为在远距离和夜晚中黄色最容易辨认。
渐渐地,这些统一颜色的“小黄虫”们成为纽约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租车司机则成为曼哈顿文化的生动演绎和重要注脚—频繁出现在《纽约客》封面上的出租车一般看不出汽车品牌,但一定是明亮的黄色;在各种诸如“真正的纽约客必定要做的N件事”中,搭过黄色出租车必定在列。
一直以来,美国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们总是对纽约出租车格外青睐,很多文艺作品描述了隐身于出租车司机群体里的特殊人才,很多以身份转换为情节推动的电影借由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来反映阶级焦虑—片中的精英分子在恢复他们的上层身份之前,通常都暂时栖身于出租车司机之列。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刀锋》的主人公拉里,这位据说是毛姆以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的人物,就是在游历世界各地之后,回到纽约做了一名出租车司机。
一百多年时光流逝,有些变化在所难免,最让纽约人恋恋不舍的,是深受欢迎的切克出租车停止了生产,剩下的一些也逐渐从街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宽敞、更舒适、更节能的雪佛兰科普瑞斯、福特皇冠维多利亚、尼桑NV2000……
面对这种种更新迭代,纽约市出租车委员会表示谨慎赞同,但他们始终坚持不能将出租车的黄色更换掉,理由是—“如果不是黄色的,我再也不觉得它是一辆出租车了”。
图17:纽约人已经承认出租车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出租车司机成为城市文化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