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透过历史看女人 作者:恢嘉 著


序言

李保平

“人为万物之灵长。”对于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可以做各种不同的区分:种族的、肤色的、宗教的、年龄的、职业的、地位的,等等。但是,整个人类又可以简单地区分为两大类别:女人和男人。不论在什么样的区分里,都可以看到是由女人和男人两大类别组成。世界是如此之大,人类是如此广袤,构成又是如此之简单。

从脱离动物界成为人类算起,历史学就告诉人们,人类首先经过了一个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阶段。在女人过足了主宰社会的瘾头以后,才把接力棒扔给了男人,人类才进入了男人主宰天下的新时期。从此以后直至封建社会终结,女人便成了男人的陪衬和附属物,在斑驳陆离的社会历史上只能充当似有若无的配角。中国的古代社会尤其是如此。遍览二十五史,女人所占据的篇幅少得可怜,只是在后妃传、列女传和个别的公主传中三言五语一带而过,语焉不详,大多身份高贵的传主们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说起来这真是女人的悲哀,人类的不幸。

中国的文化是闻名于世的,但是这源远流长的东方古代文明中间却包含了一个轻视女性的严重缺陷。不论是正统的纲常伦理学说,还是民间的通俗理解,女人只能是男人的附属物。由“男主外,女主内”,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由“女子无才便是德”,到“头发长,见识短”、“妇人之见”,“女人”一词总是或多或少含有贬义,总是很难与政治权力、社会地位、文化修养、智慧见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女人长得娇艳美丽,便说人家是红颜祸水;女人才干超群,便说人家是不祥之物;女人见识平常,便说人家是头发长见识短。总之,说来说去都是男人的道理和偏见。

古人云:“事实胜于雄辩”。透过历史的记载,从史书堆里查找有关女人的故事,说明女人的智慧和见识问题,应当是最有说服力的。出于这种好奇心理,笔者在一段相对闲暇的时间里,集中精力浏览了中国古代史籍中关于女人的传记。虽然在男子主笔编纂的史籍中,大多女传主的文字被简约得不能再简约,许多关键之处语焉不详,虽然历代列女传中的记述选材太过雷同,甚至千篇一律,语言乏味,面目可憎,但是毕竟给阅读者提供了沙里淘金的机会和空间。经过一个埋头书本、潜心阅读、反复查证、精心遴选的过程,我终于借助古人的学识,在浩如瀚海的书籍中找到了本书的基本素材。

书中讲述了109则历史故事。在编排上分为8个类别,即教子、相夫、慧智、忠勇、孝义、贞节、狡诈和余编。采取这样一种编排方式,意在把女人的言行见识这个主题具体化,从上述几个类别中具体地体现出来。最初,本来是打算按照时间为序进行编排的。在做了两种编排上的对比以后,觉得还是分成几个类别更有利于读者阅读和思考,于是在脱稿后做了上述的编排。

在写作方式上,一是将所属各篇定格在两千字左右,二是对史籍有载的历史故事进行尽可能准确地复述,三是在讲述故事之后略加引申发挥,说明笔者的观点看法,进行简短的点评,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仅就本书所选择历史故事而言,并非只是为了论证女人的见识高低。有些故事千古传唱,“巾帼不让须眉”已成共识;有些故事则因为传主的浅陋,而印证了“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有些故事则大可以见仁见智,各随尊便。从远古走到如今,人类的脚步已成定格,客观的呈现只是为了引发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已。

记得列宁曾经说过:从全部事实的总和中得出的结论才是可信的正确的结论,如果离开了全部事实的总和而各取所需,那么,事实就是儿戏,甚至连儿戏都不如。用这样的观点来看问题,才能确有成效地避免和克服人们认识上的偏颇和误区。虽然古人所讲的“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有其一定的依据,比如女子在古代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如男子,女子长年被关在家中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女子一向被摈斥在决策层之外等等,都是影响和制约女子见识的重要因素。“人是环境的产物。”脱离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势必会陷于有百害而无一益的空谈之中,而这样的空谈便只能是连儿戏都不如。

“温故可以知新。”从这个角度来看,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并非只是寄存在故纸堆中的陈年烂账,一旦进入时人的视野,便立时变得鲜活起来,成为人们借鉴的教材。“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问题的全部关键就在于人们肯不肯阅读,会不会思考。人生而平等,但在见识上却存在着千差万别,想弄清楚缘由何在吗?请从阅读和思考入手。

是为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