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立长君 社稷之福——宋赵匡胤母杜太后的政治交代
“父传子,家天下”,是封建社会长期沿袭下来的的一个传统。到了宋代,却有一个女人想要改变它。这个女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亲生母亲——昭宪杜太后。
杜氏生于五代时的官宦之家,定州安喜人。嫁给太祖的父亲赵弘殷后,先后生了五男二女。五个儿子是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匡义、邕王赵光济、秦王赵廷美和夔王赵光赞;二个女儿是燕国公主和陈国公主。
众所周知,后周的重臣、手握兵权的点检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的方式黄袍加身,取代后周恭帝柴宗训,建立了大宋王朝、做了皇帝的。事变之初,当有人将赵匡胤已经做了皇帝的消息报告杜氏的时候,最了解儿子的杜氏说了一句:“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
儿子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杜氏也被尊为皇太后。当赵匡胤前来向母后行大礼时,朝中的官员纷纷祝贺。面对着满朝喜庆欢呼之声,杜太后却眉头紧锁,楸然不乐。近臣不解地问道:“臣等听说‘母以子贵’,如今儿子做了天子,您为何不高兴啊?”杜太后回答说:“我听说过‘为君难’。天子置身于亿万黎民百姓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以受到尊重;若治理失当,失去了掌控能力,则想重新做个老百姓也不可得。这就是我所忧虑的啊!”
赵匡胤立刻再次向母亲叩拜,感谢教诲。
建隆二年(961年),也就是赵匡胤登基称帝后的第二年,杜太后病重不起,赵匡胤忧心如焚,整天在床前服侍,不离左右。
病危之际,将大臣赵普召来记录遗命。回光返照的杜太后似乎十分清醒,问赵匡胤道:“知道你是如何取得天下的吗?”赵匡胤哽咽着不能回答。杜太后坚持要他回答,赵匡胤说道:“儿所以能取得天下,全是列祖列宗和母亲您所积下的恩德所致啊!”杜太后摇摇头,说道:“不对。不是因为这个。你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柴世宗临死前将天下交给了年幼儿子的缘故啊!如果后周在柴世宗死后,由成年人来继承皇位,天下岂会落到你的手里?所以,你百年之后应当传位给你弟弟赵匡义。天下是如此广大,人口有上亿之多,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赵匡胤听后,一边顿首叩拜一边哭泣着回答说:“儿臣敢不如教。”杜太后又对赵普说道:“你把我说的话如实记录下来,不可违背。”于是,赵普便在杜太后的床前写好这份文件,末尾注明“臣赵普书”,然后藏之金匮,命宫人严密看管。
交代完这一切以后,杜太后才放心地撒手西归了。
太祖赵匡胤是个信守言诺的孝子,临死前果然遵从母亲遗命,把大位传给了乃弟赵匡义。
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称得上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大政治家。
在朝廷上下人人弹冠相庆、祝贺新君称帝、改朝换代的时候,惟独杜太后不喜反忧。深谙“载舟之水亦覆舟”的道理的杜太后,对刚刚登基称帝的儿子赵匡胤的一番教诲,可谓是语重心长、当头棒喝、警钟长鸣。杜太后的这番话,不仅是对儿子赵匡胤的政治教诲,也是对所有君王的政治教诲。
杜太后从朝代更迭频仍的五代时期走过来,在享受着儿子做了皇帝以后的至高无上的尊荣的日子里,也在深深地思考着儿子何以能成就大事。柴氏孤儿寡妇丢失天下的前车之鉴,总是在她的眼前晃动。于是,她开始对“父传子,家天下”的老套路产生怀疑,对在她身后会不会重蹈柴氏孤儿寡母的覆辙疑虑重重。善于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墨守陈规从教条出发,乃是古往今来大政治家的高明之所在。于是,杜太后便对症下药,想出了用“兄终弟及”来代替传统的“父死子继”这一招,并在她即将撒手人寰之前对太祖赵匡胤做了最后的政治交代。为了避免在如此重大的事项上出现纰漏,心细如发的杜太后还让大臣赵普进来聆听并做了记录。
“能立长君,社稷之福。”杜太后苦心孤诣反复思考所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否正确,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课题。从根本上说,父死子继也好,兄终弟及也罢,都仅仅是封建制的表象,封建体制不根除,国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长治久安。从这个观点出发看杜太后的苦心孤诣,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而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然而,作为权宜之计,杜太后的这一招,对于宋朝在太祖赵匡胤身后避免重蹈后周的覆辙,还是颇有针对性而且颇为管用的。历史已经做出了证明,这里无须赘言。
但是,杜太后“能立长君,社稷之福”的深谋远虑,在她的子孙中,只有赵匡胤一人信以为真,等赵匡义做了皇帝以后,便重新实行父死子继,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而把“兄终弟及”的遗训、把母亲杜太后“能立长君,社稷之福”的遗命,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历史喜欢捉弄人”,杜太后同样也未能幸免。九泉之下的她在获悉儿子赵匡义的做法之后,不知会有何感想。
虽然在封建体制的框子里永远也找不到实现长治久安的良策,但杜太后的努力毕竟聊胜于无,至少,后人在思考此类问题时多了一个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