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减赋为第一紧要之事——清冯智懋妻谢氏的嘱托
冯智懋是长洲人,他的妻子谢氏是嘉兴人。冯智懋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到他这一代却家道中落,又遭遇了一次火灾,陡然间变成了穷人,从此一蹶不振。面对意想不到的变故,谢氏不惊恐,不退缩,不怨恨,细心照料家庭,勉励家人努力上进。
冯智懋和谢氏生了一个有出息的儿子,他就是晚清时期的名士冯桂芬。不过,由于家境贫寒,谢氏并没有教育儿子一定要成名成家,而是不断教育他要学会知足。
冯桂芬自幼聪慧特异,读书一目数行。20岁时补为县学的生员。在儿子冯桂芬入学前夕,母亲谢氏高兴地对他说道:“咱家很久没有出过秀才了,你现在入学读书,是一件大好事。但愿生生世世为秀才,千万别去觊觎什么科第啊!”
道光十二年(1832年),冯桂芬参加乡试,考取了举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冯桂芬参加庚子科礼部试、殿试,高中一甲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这时,母亲谢氏教导他说:“人必有职,女红中馈,妇职也,易尽耳;汝当思尽其职。”
“千里做官,为了吃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为了防止儿子重蹈别人的覆辙,做官以后掉进钱眼里,忘记了做人。谢氏又训导冯桂芬说:“好官不过多得钱,然则商贾耳,何名官也?汝谨,当不至是,勉旃!”
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清朝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实行重赋政策,对江南地区征收的税赋更为沉重。当时江南许多地方如苏州、嘉兴等地,皆为朝廷的重赋所困,谢氏的娘家便是因为官府的苛捐杂税而被逼得倾家荡产。如今见儿子做了官员,便一再对儿子说:“如果日后你做了言官,一定要将建议朝廷减轻百姓的税赋作为第一紧要之事(汝他日为言官,此第一事也)!”(《清史稿·列传第二百九十五》)
咸丰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地出现在中国南方,从根本上动摇了清朝政府的统治,中国也由此进入了长期的内乱当中。为了战争的需要,老百姓只得承受更加繁重的赋税,生活也因此而更加艰难。
同治初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清朝军队开始夺回主动权,江浙一带大致安定下来。这时,冯桂芬来到江苏巡抚李鸿章的手下,做了李鸿章的幕僚。面对饱受重赋之苦的江浙百姓,冯桂芬想起了母亲的叮咛,于是,尽自己所能,促成了减赋之议。“苏州、松江、太仓三府、州,减三之一;常州、镇江减十之一。”后经浙江巡抚左宗棠继续上折请求,嘉兴的赋税“亦得量减”。这时,冯桂芬的母亲谢氏已经去世。
从史书中可以看到,谢氏留给人们的,至少有两大精神遗产。一是教育儿子要学会满足,学会遏制自己不断增长的个人欲望。所谓“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关键就在于要养成一个好的心态。古往今来,许多有本事的人之所以活得太苦太累,就是因为欲求太多。“做了皇帝想成仙”,又怎么可能悠哉悠哉地享受人生呢?古代有个寓言故事,说是有两个人做客龙宫,受到龙王盛情款待,临走前龙王让他们随意挑选宝物带回家中。一个人顺手拿了一件便说够了,另一个人则拿了一件又一件,结果被宝物给压死了。不断增长的欲望就是置人于死命的恶魔。谢氏从一开始就以平常心教育儿子,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
二是教育儿子要以百姓为重,以减轻百姓的税赋为第一要务。“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做官之人的职责就是要充分利用自己所占据的平台,为百姓做事做好事做实事。而谢氏念念在兹的,就是江南百姓的税赋过重问题。因为自己的娘家就是在重赋的高压下破败的,有着切肤之痛的谢氏对之感受最深,故而在自己的儿子有望成为朝廷的官员时,便想让儿子届时利用自己的平台,向朝廷反映百姓的这一诉求,并且要把它作为自己的第一紧要之事来做。冯桂芬没有辜负母亲的重托,在他做了权臣李鸿章的幕僚以后,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使江南一带百姓的税赋有所减轻。其时谢氏虽已作古,但其在天之灵一定会因之而无限欣慰。
做母亲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但教育儿子的方法却大相径庭,千差万别。谢氏的确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儿子尚是一个生员时,便教育他一定要学会满足,力戒其避免“人心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的通病;在儿子有望成为朝廷官员时,又教育他一定要以百姓为重,时刻关心百姓的疾苦,把为百姓呼吁,减轻百姓的税赋作为为官的第一要务。这样的眼光,这样的见识,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度,样样都是这个社会所不可或缺而又极为罕见的。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而且是最能对子女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老师。但是,要做好子女的第一位老师,把子女引到正道上,不仅需要品行、才能,而且需要见识、学问,哪一样都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