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赫传说
慈禧,姓叶赫那拉氏,是古代海西女真叶赫部的后裔。叶赫部和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部矛盾甚深,经几十年的争斗,努尔哈赤灭掉了叶赫。所以,在近代的笔记和小说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即慈禧当政的目的是为了覆灭努尔哈赤创建的满洲,以报叶赫先祖的仇恨。据说,当叶赫被努尔哈赤消灭之时,叶赫的先祖曾发下誓言,一定要报此弥天大恨。
《清光绪帝外传》说:“部长布扬古临殁愤言曰:‘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以此祖制宫闱不选叶赫氏。”(恽毓鼎:《清光绪帝外传》,《清代野史》,第4辑,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22页)台湾出版的《慈禧的一生》就采用了这种说法,只不过译成了现代汉语:“叶赫部落的酋长布扬古,曾在临殁时愤愤然的发过誓,他说:‘我叶赫部落的后裔,只要留存一名女子,也必覆灭满清。’因此,努尔哈赤定下祖制,满清宫闱,绝对不准选叶赫女子。”(徐获芬:《慈禧的一生》,载章君谷等著:《慈禧与珍妃》,台北中外图书出版社,第94页)
“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满清宫闱,绝对不准选叶赫女子”,这个传说是真的吗?
让我们作一考察。叶赫,一作“也合”,又作“野黑”。其地望,《东北边防辑要》载:“叶赫,在吉林西北四百九十里,即今叶赫驿。康熙时,原任内阁侍读图理琛著《异域录》,自叙始祖在叶赫国时,行高望重,其国主待以宾礼即此。又有叶赫山城,在叶赫城西北三里内,有子城,明于其地置镇北关,为互市处,亦称北关。”(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卷上,《辽海丛书》,辽沈书社1984年版,第4册,第2296页)《全辽备考》记:“在开原威远堡边门东北九十里,即所谓北关也。明正统间,置塔山前卫,设指挥等职。”(林佶:《全辽备考》,传钞本)叶赫的所在地,据今人考证位于吉林省梨树县叶赫乡。而北关在现在开原县东北的“莲花”,是明廷与女真贸易之地,俗称北关叶赫,或简称北关(滕绍箴:《努尔哈赤评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
叶赫,原姓土默特氏,本是蒙古人。后来他们灭掉了扈伦国所属的纳喇部,遂占据了他们的地盘,并改姓纳喇氏,即那拉氏。“纳兰(纳喇)者,即华言日也”。纳喇,汉语是太阳的意思。后来他们迁居叶赫河(今吉林通河,也称叶赫河)一带,故以叶赫为号。
叶赫的始祖名星根达尔汉。星根达尔汉子名席尔克明噶图。席尔克明噶图子名齐尔噶尼,明廷授为塔鲁木卫都督佥事,正德初年(1506年以后)因多次盗边被斩于开原市上。正德八年(1513),齐尔噶尼的儿子褚孔革悔罪归顺,明廷“暂准袭其父职”。后来褚孔革多次入边抢掠,哈达酋长王忠在明廷的支持下把褚孔革执杀,夺取朝贡敕书和褚孔革所属季勒等十三寨。叶赫由盛至衰。
褚孔革的儿子太杵,太杵的儿子有二,长曰逞家奴(清吉砮),次曰仰家奴(杨吉砮)。兄弟二人筑两城。故城叫老城,老城由逞家奴居住,仰家奴住在西边的新城。叶赫开始由衰转盛,日益强大。他们同为叶赫部的酋长,明朝称他们为“二奴”。弟弟仰家奴虽然年幼,但更为英勇剽悍、足智多谋,所以又被称为“杨吉砮兄弟”。努尔哈赤与叶赫的交往是从此时开始的。
我们考察努尔哈赤与叶赫先祖交往的历史,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清楚的。历史事实是,叶赫的先祖杨吉砮(仰家奴)、金台石或布扬古,有的在死前没有讲话的记载,有的即或有讲话的记载,但也没有报仇雪恨的内容,更没有“虽存一女子”也要覆灭满洲的记录,亦没有“满清宫闱,绝对不准选叶赫女子”的记载。所以,广为流传的清朝“祖制宫闱不选叶赫氏”的说法就毫无根据了。
其实,纳喇氏(那拉氏),是满洲贵族八大世家之一。关于八大世家,说法不甚一致。光绪进士继昌认为:“满洲世族以八大家为最贵:一瓜尔佳氏,直义公费英东之后;一钮祜禄氏,宏毅公额亦都之后;一纳喇氏,叶赫贝勒锦台什(即金台石)之后;一栋鄂氏,温顺公何和哩之后;一马佳氏,文襄公图海之后;一伊尔根觉罗氏,敏壮公安费古之后;一辉发氏,文清公阿兰泰之后。”(继昌:《行素斋杂记》卷上,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26页)清末户部郎中崇彝则说:“满洲八大姓,为钮祜禄氏(绎姓郎)、瓜尔佳氏(关)、舒穆鲁氏(舒)、那拉氏(分叶赫、辉发二那拉,其初皆地名)、完颜氏(王,或有姓金者)、富察氏(傅)、费莫氏(费)、马佳氏(马)、章佳氏,实为九姓。然费莫、马佳二姓乃一族也。”(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7页)
满洲八大世家尽管说法不同,但都有纳喇氏(那拉氏),且都有叶赫那拉氏,前者更说明为锦台什(金台石)之后。这就表明虽然叶赫被灭掉,但作为满洲贵族的重要的一支,它在清朝始终享有重要的地位。
不仅如此,叶赫的后代子孙在清朝有许多位居显要。金台石的儿子德尔格勒,授佐领,予三等男爵。德尔格勒之弟尼雅哈,授佐领,予骑都尉世职。孙子南楚,任护军统领,袭三等男爵。南楚虽以罪夺爵,但以其弟索尔和袭爵位,以后升至二等男。尼雅哈的儿子明珠,由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后擢升为内务府总管,再授弘文院学士,又历任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时诏重修《太祖太宗实录》及编纂《三朝圣训》、《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会典》、《一统志》、《明史》,都以明珠为总裁官。后两朝实录告成,加太子太傅,晋太子太师。南楚的儿子穆占,初任侍卫,兼佐领,后升前锋参领,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任正黄旗满洲副都统。以后授都统品级,佩征南将军印,率兵征湖南。平云南后,授正黄旗蒙古都统,列议政大臣。明珠子揆叙,初任佐领,由二等侍卫特授翰林院侍读,后充日讲起居注官,历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工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布扬古的弟弟布尔杭古授三等副将,封三等男爵,儿子葛巴库,加至一等男爵。诸孔额,任副都统、议政大臣。孙子音图,任吉林乌拉将军。富拉塔,任刑部尚书。侄孙禅岱,任吏部侍郎兼佐领。阿什达尔汉,是金台石的族弟,皇太极的舅舅。授一等轻车都尉,典领外藩事务,授都察院承政,晋三等男,世袭。他的儿子席达礼,任理藩院侍郎,赠太子少保。冷僧机,叶赫部长金台石同族人。初授三等男,后任一等侍卫,升内大臣,晋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又晋一等伯。苏纳,为金台石同族人,是努尔哈赤的女婿,历任甲喇额真、梅勒额真、摆牙喇纛章京,兵部承政等职。他的长子苏克萨哈,历任佐领、三等轻车都尉,三等男、议政大臣,后晋一等男兼加一云骑尉,升镶白旗护军统领,后晋爵二等子,任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与索尼、遏必隆、鳌拜同为顾命辅政大臣,辅佐康熙帝。苏纳的另一个儿子孔固济,与清室联姻,称多罗额驸。固三泰,金台石同族人,是努尔哈赤的女婿。初任副将,又任大臣。他的儿子明阿图,历任都察院理事官、镶蓝旗蒙古副都统,授三等阿达哈哈番。明阿图的儿子赛弼翰,历任护军参领、镶蓝旗满洲副都统,授拜他喇布勒哈番。瑚什布也是金台石同族人,任侍卫,兼甲喇额真,后授备御世职,理藩院副理事官,进二等阿达哈哈番。他的儿子穆彻纳,任护军参领,累进三等阿达哈哈番。此外,如鄂莫克图、喀山、安达立、绰拜、布丹、孙达哩等,都是从叶赫部投到努尔哈赤的麾下,从而建功立业的。
从以上事实不难看出,叶赫纳喇氏的族人及其后代在清朝是备受尊崇的一姓,是有很高政治地位的一族。努尔哈赤及历代君主并没有采取歧视叶赫部的政策,而是一视同仁,有功则赏,有罪则罚。其实最有说服力的是,努尔哈赤的孝慈高皇后正是叶赫部的酋长杨吉砮的女儿,努尔哈赤深深地爱着她。她于二十九岁时病逝,努尔哈赤十分怀念。“及崩,上深悼之,丧敛祭享有加礼,不饮酒茹荤者逾月。”(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册,第8899页)而她惟一的一个儿子皇太极继承了努尔哈赤的帝位,并没有因为他有叶赫纳喇氏的血统而受到歧视。
如果深入考察一下,清朝历代后妃姓纳喇氏的大有人在。当然,不仅仅是叶赫纳喇氏,还有哈达、乌拉纳喇氏。塔克世的继妃是哈达纳喇氏。努尔哈赤除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外,还有大妃乌拉纳喇氏、侧妃叶赫纳喇氏、侧妃哈达纳喇氏。皇太极有继妃乌拉纳喇氏、侧妃叶赫纳喇氏、庶妃纳喇氏。顺治有庶妃纳喇氏。康熙有惠妃纳喇氏、通嫔纳喇氏、贵人纳喇氏(那丹珠女)、贵人纳喇氏(昭格女)。雍正有孝敬宪皇后乌拉纳喇氏。乾隆有追降皇后乌拉纳喇氏、舒妃叶赫纳喇氏。道光有和妃纳喇氏。
至此,稗史笔记所称“祖制宫闱不选叶赫氏”的说法便不攻自破了。同时,所谓慈禧当政是为了覆灭满洲,以报祖先叶赫世仇的说法便失去了根据。慈禧的入宫被选是爱新觉罗氏同叶赫那拉氏两个家族的正常婚姻关系的合乎逻辑的继续而已。
那么,慈禧的家世究竟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