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荣升贵妃

慈禧太后 作者:徐彻 著


五、荣升贵妃

咸丰二年(1852),那拉氏慈禧已是十八岁的大姑娘了。她出落得俊美可爱,娇媚迷人。恰在这一年,皇太后为咸丰帝挑选秀女。经层层筛选,慈禧幸运地被选中了。同时被选中的还有后来成为皇后的钮祜禄氏。当时,钮祜禄氏被选为嫔,比那拉氏高一级。那拉氏被选为贵人。

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3月31日),那拉氏被封为兰贵人。五月初九日(6月26日),十八岁的那拉氏正式入宫,住在长春宫。这长春宫的正殿高悬着乾隆帝的御笔匾额,上书“敬修内则”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似在告诫后宫妃嫔要严格遵照祖宗家法行事,谨慎地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

兰贵人看到这四个字做何感想呢?这位争强好胜的年轻女子是不会受任何条规约束的,她想的是如何不择手段地攫取到更高的权位。但是,谈何容易。

清代后宫妃嫔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皇后以下的妃嫔共分七级。第一级是皇贵妃,第二级是贵妃,第三级是妃,第四级是嫔,第五级是贵人,第六级是常在,第七级是答应。以上统称“内廷主位”。

当时,慈禧只是一个贵人,是第五级。她对自己这个地位,很不满意。但她深知,不能过于着急,要一步一步来,一个等级一个等级地去争取。实践证明,慈禧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二年的努力,她晋为懿嫔;又过二年,晋为懿妃;再过一年,晋为懿贵妃。也就是说,只经过短短五年的时间,慈禧便由第五级的兰贵人跃升为第二级的懿贵妃了。此时的慈禧已经二十三岁了。在咸丰帝的眼里,她是越发地美丽了。

慈禧在众多的妃嫔中脱颖而出,固然有天赐的自然机缘,但也不能否认独造的人为因素。从某种程度讲,这独造的人为因素正是天赐的自然机缘的前提。在妃子如林、宫女如云的宫廷内部,一个年轻的妃子要想尽快超升,只有获得皇帝的青睐和宠幸。那么,兰贵人是怎样获得咸丰帝宠幸的呢?

这自然应该从咸丰帝奕谈起。咸丰帝是个悲剧人物,他是个忧患皇帝和风流天子。咸丰帝生于道光十一年六月初八日(1831年7月16日),死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他十八岁当皇帝,三十一岁病死,在位约十二年。

说他是忧患皇帝,是因为他在位的十二年,在他看来,没有一天是平安无事的。对咸丰帝来讲,内忧外患无一日不在。

内忧是指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在洪秀全三十八岁生日这天,拜上帝会在广西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而此时,咸丰帝即位刚刚八个月。这对年仅十八岁的青年皇帝咸丰是个沉重的打击。咸丰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853年5月6日),太平军攻入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天京为太平天国首都。太平天国起义历时十四年,遍及十八省,几达大半个中国。咸丰帝死后三年,这个大起义才被镇压下去。也就是说,太平天国大起义伴随了咸丰帝一生。

外患是指1856至1860年间,英国、法国诸列强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之前,就处于酝酿阶段,然后步步升级。

第二次鸦片战争共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56年10月英军进犯广州,至1858年1月广州沦陷后傀儡政权的建立。这一阶段,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第一个目标是攻占广州。

第二阶段,从1858年1月广州傀儡政权的建立,至7月《天津条约》订立后英法联军南撤。这一阶段,英法联军侵略的主要目标是攻占天津。

第三阶段,从1858年7月清政府与英法在上海举行“修约”谈判开始,到1860年10月《北京条约》的订立。这一阶段,英法侵略军的主要目标是攻占北京。

简言之,他们先攻广州,次攻天津,再攻北京,直逼得咸丰帝北逃热河。

一个年轻皇帝,对内要对付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对外要对付武装到牙齿的英、法、美、俄等世界上几个最大的资本主义强国的侵略,他感到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可以说,一个年轻而软弱的皇帝遇到了复杂且艰难的局势。

咸丰帝奕

不仅如此,咸丰帝还是个不争气的风流天子。继位之初,咸丰帝年轻气盛,也想干一番大事业,挽救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清文宗实录》曾记载了咸丰二年(1852)正月二十三日咸丰帝的一个上谕,可以看出他当时励精图治的抱负。这个上谕是十九岁的咸丰帝发布的一个考评国家权力中枢高级官员的上谕。咸丰二年,大学士赛尚阿、大学士祁隽藻、礼部尚书何汝霖、工部侍郎彭蕴章四位军机处大臣得到了咸丰帝的嘉许。协办大学士杜受田与户部尚书孙瑞珍,也得到了咸丰帝的赞扬。地方大员中,直隶总督讷尔经额、湖广总督程采和两广总督徐广缙,也得到了咸丰帝的好评。咸丰帝对上述官员的工作较为满意,故谕旨“著加恩交部议叙”,即命吏部根据他们的表现加以奖励。其中,对两广总督徐广缙的表现在满意的同时,还特别指出“虽所辖两省地方不靖,而平日办理一切,朕甚嘉许”,即是说,还有须要注意之点,因为广西已经发生了太平天国起义。从发布的这个上谕来看,当时的咸丰帝心态还是平和的,因为他还不知道太平天国武力的真实情况。

此时,1851年9月25日,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部队攻占了永安州城(今广西蒙山县)。当时永安为州治,属平乐府,东、西、北三面环山,南北有官道,北通桂林,南达浔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永安州城是太平军占领的第一座城市,因而太平军士气大振。清军在大学士赛尚阿的率领下,包围了永安州城,但没有及时进攻。太平军利用敌人喘息之机,建立政权,整饬军纪,以利再战。这样双方相持了半年之久。直到1852年4月,清军才加紧围攻永安。

咸丰帝发布这个上谕时,正是清军围困永安城之时。咸丰帝对于赛尚阿等包围了永安城,很是满意,故有以上谕旨对以赛尚阿为首席的官员的夸奖。

但是,好景不长,咸丰二年九月,赛尚阿即被革职拿问。因为清军虽然围困永安半年有余,但毫无成效。英勇顽强的太平军突破包围,围扑广西桂林省城。旋又窜掠兴安,攻陷全州。接着攻入湖北境内,又顺长江直下,围扑湖南长沙省城。在不到二年的时间里,太平军已成燎原之势。咸丰帝气急败坏,发布上谕曰:“赛尚阿身为统帅,调度乖方,总由号令不严,赏罚失当,以致劳师靡饷,日久无功,实属辜恩,大负委任。赛尚阿革职拿问。”(《清文宗实录》第71卷)

此后,咸丰帝逐渐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汉史氏说:“观其初政,非不思振作有为。曾不数年,晏安如故。”面对风云变幻的局势,他一筹莫展,便开始追求声色,贪图玩乐了。其腐朽生活,表现十足。

其一,恋女色。《满清外史》记载:“已而洪杨之乱日炽,兵革遍天下。清兵屡战北,警报日有所闻。奕置不顾,方寄情声色以自娱,暇辄携妃嫔游行园中。”

这里的园是指圆明园。圆明园是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兼有御园和宫廷两种功能,距离北京城四十里。自雍正帝始,圆明园便成为清朝历代皇帝春秋驻跸之所,即是夏宫。圆明园景观各异,宛若画境。由于礼仪的要求疏简些,皇帝为求舒适与方便,都愿意住在这里。前朝皇帝于三四月始入园,八月往热河木兰秋狝,然后回宫。咸丰帝比前任有过之而无不及,极为贪恋园居。他是刚过新年,即入园。热河木兰秋狝后,尚须返园,至十二月始还宫。或者干脆不去木兰秋狝,一直在园中住下去。一年之中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咸丰帝都住在圆明园。其原因在于宫禁森严,必须恪守祖制,不能纵情声色。所以,咸丰帝托言因疾颐养,在园内耽搁时日。园居久了,在他眼前转来转去的全都是清一色的满洲女子,不免生厌,便琢磨起婀娜多姿的汉族女子来。

本来清朝祖制家法极严。入关之初,顺治帝之母庄妃因福临春秋未壮,恐其日后惑于女色,就在宫门外竖立一块铁牌,上书:“敢以小脚女子入此门者,斩。”小脚女子是指汉族女子,满族女子是不缠足的。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讨好咸丰帝,某大臣心生一计,“托言天下多事,圆明园地在郊外,禁御间,夜徼宜加严密。内侍既不敷用,且亲近左右,恐不能周至,今顾民间妇女入内,以备打更,巡逻寝室四周,更番为役。文宗(咸丰帝)旨允之。此数十女子,始得入内。每夕以三人轮值寝宫外,人执梆铃一,入夜则于宫侧击之。文宗因召入,随意幸焉。”理由冠冕堂皇,说什么太监不够用,只得雇用“民间妇女入内,以备打更”。这些“民间妇女”,就是汉族女子,咸丰帝对她们则“随意幸焉”。

以后,咸丰帝在这数十名年轻貌美的汉族女子中挑选更为佳丽动人的,加以位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四春”。“文宗(咸丰帝)渔色,于圆明园隅,暗藏春色,谓之‘四春’,世竟传之”。这“四春”是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陀罗春。她们都是良家女子,是被迫入宫的。《清稗类钞》对“四春”的称呼不同:“园中侍有‘五春’之宠,所谓天地一家春者,乃孝钦后(那拉氏)所居。其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牡丹春,皆汉女分居之。”这是说,圆明园内有“五春”,即除以上“四春”外,还有慈禧的“天地一家春”。其实,据说除“五春”外,咸丰帝还钟情于一位曹寡妇。这位山西孀妇,长得美妙绝伦,特别是一双小脚,不到三寸。她的鞋也与众不同,鞋底是菜玉做的,内衬香屑,鞋尖缀着光彩夺目的明珠。入宫后,“咸丰帝最眷之”。

其二,吃媚药。咸丰帝因贪恋女色,不得不借助于壮阳秘药。《十叶野闻》记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现将此文译成白话文,文曰:

咸丰年间,贵阳翰林丁文诚,某日上疏建言军事。咸丰帝对上疏大加赞赏,特命召见。咸丰帝此时驻跸圆明园。丁文诚于黎明时到达朝房,等待叫起。此时乃六月中旬,天气甚热。丁文诚身穿葛布做的袍褂,在小屋内独坐。无聊间,忽然看见室内一角有一小茶几,几上置放一玻璃盘,盘内贮放马奶葡萄十数颗。葡萄极为丰满肥硕,异于平常品种,鲜艳欲滴如新摘下来的。丁文诚内心惊讶,刚到六月初旬,外面葡萄结果,才如豆般大小,那里有如此鲜熟的。自己正好口中甚渴,就试着取来一枚吃了下去。顿觉甜香有异平常吃到的品种,就又吃了二三枚。不一会,肚子有了异常征兆,感觉炽热如烧热的火炭,阳具忽然暴长,一会就达一尺多长,坚硬不可弯曲,于是大惊。看到咸丰帝已经升殿,第一起已经入见好长时间了,第二起就要接见自己。没有办法,他就扑倒在地,抱着肚子,宛转叫痛。太监不得已,就命人将他拽将出来。可是,丁不敢起立,也不敢仰卧。丁的侍从找来木板,丁侧卧在木板上,将其抬着送到海淀一个朋友家里。这位朋友,原为内务府的一名司局级官员,熟悉宫内事务。他问是怎么回事。丁文诚屏退左右,偷偷地告诉他事情的原委。朋友说:这是媚药中最强烈的。宫禁之中蓄藏媚药数十种,以这味药为第一。就是太监服下,也可骤然生出人的阳具。与女人交合,药劲过了,就恢复原状。这一定是内监偷窃出来,未来得及藏匿保存,被君误吃下去,可也够危险的。过后急忙求医诊视,困卧十多天才起来。

这位文质彬彬的翰林误食媚药,但总算机智,装病脱险,没有露丑。这类媚药为咸丰帝所用则是无疑的。

其三,饮鹿血。为补阳气之不足,咸丰帝常饮鹿血。咸丰帝常近女色,毫无节制,身体愈来愈差,询问御医如何才能使身体强壮起来。御医对症治疗,建议他饮鹿血,借以弥补阳分之虚亏。咸丰帝立命圈养鹿一百余匹,每天都喝鹿血。北逃热河时,他还想把这些鹿带走,但由于兵荒马乱,未能如愿。

其四,嗜醇酒。咸丰帝还是个酒徒。但酒量有限,一饮即醉,一醉便耍酒疯。“文宗嗜饮,每醉必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内侍或宫女遭殃,其甚则虽所宠爱者,亦遭戮辱。幸免于死,及醒而悔,必宠爱有加,多所赏赐,以偿其苦痛。然未几而醉,则故态复萌矣”(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11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大概他心中苦闷,借酒浇愁,拿人泄愤吧!

其五,品丝竹。咸丰帝有些艺术细胞,爱看京剧,有时亲当导演,甚至粉墨登场。可以说,他是一个京剧超级发烧友。无论在紫禁城,在圆明园,还是在热河行宫,他都经常点戏看。据咸丰朝《升平署日记档》记载,他亲自指导太监演戏,教过《教子》、《八扯》等戏。他学习并演唱过《朱仙镇》、《青石山》、《三岔口》、《平安如意》、《四盟山》、《问路》、《羊肚汤》等戏。咸丰帝当皇帝还不如当个演员更合适。观京剧、品丝竹,这是好事。但是,在戎马倥偬的年代,咸丰帝醉心于此,就是个问题了。

其六,吸鸦片。咸丰帝继位不久,就染上了这个嗜好。鸦片烟,当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益寿如意膏,又称紫霞膏,或福寿膏。太平军所向披靡,占领了半个中国。咸丰帝“宵旰焦劳,恒以此自遣”。咸丰帝打不过太平军,心绪烦乱,就用鸦片烟来麻醉自己,打发时光。北狩热河后,江山有失掉的危险,咸丰帝“更沉溺于是”。

咸丰帝就是这样一个不争气的皇帝。他恋女色、吃媚药、饮鹿血、嗜醇酒、品丝竹、吸鸦片,整天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由于纵情声色,咸丰帝的身体很差,“体多疾,面带黄”。

看到一天天地衰弱下去的皇帝不知何时会丢下她们而去,那拉氏忧心如焚。面对咸丰帝的玩世不恭,温良的皇后钮祜禄氏,束手无策。工于心计且抱负远大的那拉氏,既看到皇帝不久于世,又深知皇后无能为力。那么,就只有靠自己。

那拉氏在谋划着攫取最高的皇权。

那拉氏入宫之后,就取得了咸丰帝的宠幸。其原因:

一是姿容超群,美貌无双。她是天生丽质,无与伦比,“嬛艳无匹侪”,意思是美貌绝伦,没有对手。她自己曾得意地对别人说:“入宫后,宫人因为我长得美丽,全都嫉妒我,但都被制服了。”美到遭人嫉恨的程度,可见有多么美了。《十叶野闻》记载了咸丰帝迷恋那拉氏的情景:“当文宗初幸慈禧之日,颇有惑溺之象,《长恨歌》中所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者,仿佛似之。”大有唐明皇爱慕杨贵妃的味道哩!

二是聪明伶俐,善体人意。智慧卓荦不凡,性格机敏善变,这为那拉氏邀得专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契机。《清稗类钞》记道:“有机智,遇事辄先意承旨,深嬖之。”《慈禧外纪》记道:“以己之聪明智慧,遂蒙帝宠。”与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相伴,要想获得宠幸,善于揣摩皇帝的深层思想是必备的能力。那拉氏正具有这一特殊的能力。

三是书法端腴,代批奏章。那拉氏天分极高,在圆明园居住时,“因日习书画以自娱,故后(慈禧)能草书,又能画兰竹”。那拉氏垂帘听政后,经常书写大幅的福、寿字赠给大臣们。这些草书的大字是蛮有功夫的。但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惟一的一份那拉氏的手书,即罢免恭亲王奕䜣一切职务的上谕,计二百二十四字,笔者检查一过,其中错别字竟达十一个,且语句不甚通顺,足见那拉氏原来文化水平不高。当然她的楷书还是临过帖的,说“书法端腴”,不算为过。那拉氏喜欢读书,有的记载她:“西后先入宫,夏日单衣,方校书卷。”炎炎夏日,她还在埋头读校古书,不能说学习热情不高。咸丰帝寄情声色,懒于国事。有些奏章,就让那拉氏代阅,“时时披览各省奏章,通晓大事”。甚至个别奏章,命那拉氏代笔批答。

《慈禧传信录》说:“时洪杨乱炽,军书旁午,帝有宵旰劳瘁,以后(懿贵妃)书法端腴,常命其代笔批答章奏,然胥帝口授,后(懿贵妃)仅司朱而已。”这是说,在太平军洪秀全、杨秀清“作乱”猖獗之时,前方的奏报纷乱繁多,咸丰帝早起晚睡,十分劳累。因为懿贵妃书法端腴,咸丰帝经常命她代笔批答章奏。但全都是皇帝口授,懿贵妃仅是记录而已。然而,从此事不难看出,懿贵妃在咸丰帝心中已经具有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剑桥中国晚清史》也说:“叶赫那拉(懿贵妃)过去曾为先帝整理过奏折。”

慈禧大约开始是协助整理奏折,继而阅览各省奏章,后来是由咸丰帝口授,她仅记录而已。这是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那拉氏当时还不具备处理奏章的政治经验和广博知识,况且咸丰帝也不会放手地把如此重要的政务交给她。然而,即便如此,她也会因此而博得咸丰帝的欢心和信任。

四是相机而行,参与政事。据说,关于任用曾国藩去镇压太平军一事,那拉氏是起了作用的。《慈禧外纪》记道:“劝咸丰帝任用曾国藩,节制各师,借给湘军粮饷,无有缺乏。曾国藩得以平定粤匪,慈禧之力也。”

同时,那拉氏也有意识地向咸丰帝建言,议论政事。《慈禧传信录》记道:“迨武汉再失,回捻交作。帝以焦忧致疾,遂颇倦勤。后(慈禧)窥状渐思盗柄,时于上(咸丰帝)前道政事。”这是说,等到太平军攻下武汉,回民起义和捻民造反交替发作。咸丰帝因焦急忧愁而患重病,于是懒于政事。懿贵妃见状,认为有机可乘,逐渐想要夺取政权,就经常在咸丰帝前谈论政事。懿贵妃相机而行,知道进退。

五是诞生皇子,地位愈宠。咸丰帝沉迷那拉氏,时有召幸。那拉氏终于在入宫四年时,即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1856年4月27日)生了个儿子。这是咸丰帝惟一的儿子,是为载淳。母以子贵,那拉氏的地位发生了急遽的变化。《清史稿》记道:“咸丰元年,后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四年,封懿嫔。六年三月庚辰(二十三日),穆宗(同治帝)生,进懿妃。七年,进懿贵妃。”(赵尔巽等:《清史稿》,第214卷,第8925页)《清皇室四谱》记道:“(咸丰)六年三月生皇子,是为穆宗(同治帝)。旋诏晋懿妃,十二月行册封礼。七年十二月,晋懿贵妃。”(唐邦治辑:《清皇室四谱》,第2卷)

可见,那拉氏地位的遽变,关键是因为她诞育了咸丰帝惟一的一位皇子。因此,她才由第四级的嫔,而为第三级的妃,而为第二级的贵妃了。因无皇贵妃,所以实际上,除皇后外,她已跃居后宫第二位了。但由于备受宠幸,且诞育了皇子,其实际地位已在皇后之上了。这就意味着那拉氏已经登上了大清国的权力高层,成为具有潜在优势的高端人物。

艳丽的外貌、机敏的性格、端腴的书法、恰当的进言和惟一的皇子,这一切就构成了那拉氏得宠的原因。实质上,她的角色已经成为后宫第一位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