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白崇禧大传(套装上下册) 作者:张学继 著


序言

匹似遨游二帝乡,南都一夕语仓皇。

文渊踪迹人如旧,白帝摧藏意可伤。

烜赫英名小诸葛,苍凉诗史杜秋娘。

古来多少中兴将,第一期君夏少康。[1]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主席的座上佳宾、著名无党派人士、社会名流章士钊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所赋的《怀人集》中的一首,他所怀的对象就是当时在台湾的原国民党新桂系首脑人物、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只是当时的白崇禧处于蒋介石严密控制之下,章士钊先生的这首《怀白健生》诗让人觉得突兀和费解,因为一个形同政治囚徒的政坛失意人物,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少康中兴”呢?白崇禧凭什么让章士钊这位90高龄的老先生对他寄予如此厚望呢?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广西桂林人,回族。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国民党新桂系集团首领之一。

近代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杨杰将军曾说国民党只有三个半军事家,白崇禧是其中之一。[2]作为一代军事家,白崇禧享有诸如“今诸葛”、“小诸葛”、“当代张良”、“现代第一俊敏军人”[3]、“白狐狸”[4]等诸多的“美誉”。甚至他的对手也是高看他的,日本人称之为“神将”[5]或所谓“战神”[6];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则说“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7]。上述种种称谓不论是褒还是贬,无不肯定其非凡的军事才能。

作为著名军事家,白崇禧不仅有勇有谋,而且有理论,具备了一个著名军事家所必需的素质和条件。

首先说“勇”。白崇禧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显得“慓悍有为”。[8]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长的徐永昌将军甚至认为:“时下有资格军人,其胆识无逾白健生者。”在统一广西、北伐战争以及反蒋战争中,白氏长期担任前敌总指挥的角色,一有战事,总是“身先士卒”。白氏曾论为将之道:“诸葛武侯说:‘兵随将转,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兵。’此言将之重要。为将者要‘以身教,不以言教’。打仗时要到最险的地方、最重要的地方。红河作战时,我在担架上指挥部队,置之死地而后生。撤退时一定留在后头,抗战时好几次我总是留在后头,鼓励断后部队,看看最后情况。统领要沉着、勇敢。……这些都是为将者应具备的。”[9]白氏不无自负地说:“我指挥部队,与我有历史关系的可以指挥,无历史关系的亦可以指挥。……打仗激烈时,我一到,底下听某人来了,斗志高昂。打沈鸿英时,黄季宽在前面打,我一到,士气大振。带兵要与士兵同甘苦同患难,作战时要身先士卒,最危险的时候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指挥官一定是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白氏的部下承认,“健公的勇敢也是难得的”[10]。

其次说“谋”。白氏在国民党将领中是“以长于战略见称”[11]的。他“足智多谋,虎略龙韬”,有“小诸葛”的雅号。白氏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穷追猛打、佯攻佯动、出奇制胜等的战略战术,常常能够以少胜多,故有“常胜将军”之称。新桂系叱咤风云,“一切谋略多出自白(崇禧)之手”。北伐战争时期,白氏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行营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在战略上多有献策。例如,抗战爆发后,白氏根据中日两国的国情,提出采用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思想,为蒋介石所采纳,成为国民党军队抗战的最高战略指导方针。日本投降后,白氏向蒋介石提出推迟接受日军投降,同时由接近华北的战区速派部队接收华北。稍后又向蒋介石建议,立即派投降伪军布防山海关、喜峰口和古北口,阻止中共军队进入东北等。

第三,白氏不仅有勇有谋,而且有理论。白氏天赋甚高,记忆力惊人,行军作战之余手不释卷。一面学习各种军事著作和理论,一面总结自己统兵作战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一套军事理论。例如,白氏极力推崇的“总体战”,就是从德国军事家鲁登道夫那里学来的,在抗战开始后即鼓吹实行。1946年,他担任首任国防部长后,又根据解放军作战的特点,亲自主持制定了华中总体战方案,鼓吹军事政治经济一元化,扬言要以“残酷对残酷”。这一方案被吹捧为“消灭‘共匪’的唯一对策”,并加以推广。白氏一生著有《三自三寓政策》、《国民兵之建设教育》、《军事抗战与政治抗战》、《全面战争与全面技术》、《军事战与经济战》、《游击战纲要》、《抗战中敌我战法之演变》、《现代陆军军事教育之趋势》等多种军事著作。白氏还在抗战期间担任军训部长,主持修订各兵科典范令48种,作为各军事院校的教材。

白氏同僚、抗战期间任军委会军令部长的徐永昌在日记中以钦佩的口气写道:“健生记忆力强,长于演说,难得之才。”[12]他的部下韦永成曾经这样描写白氏之演讲:“他说话的天才,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军事政治家中很难找得出来的。这并不是偶然的,他因为具有中国旧学的根底,四书五经中的精粹句子,随口可以背得出,新的关于近代思潮的书,大都看过。更加上他那丰富的斗争的实际经验,说起话来引古说今,当然非空谈理论者可比,更非浅薄的实际经验所能及。他每次的演讲都把握着整个听众的心。”韦永成的说法,不排除有吹嘘的成分,不过白氏具有演讲才能大致不假。白氏保存下来的演讲集甚多,看来他确实擅长此道。这种口若悬河的本领,无疑更增添了他作为军事家的魅力。

白氏本人也很自负,平时英姿雄风常常自我陶醉。1927年龙潭战役结束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手书一联赠白氏:“指挥能事迥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13]白氏对此引为莫大的光荣,将其悬挂在厅堂上,朝夕瞻对。

在白氏客厅,还悬挂着一幅原属清末名将左宗棠、后由谭延闿送给他的画。那幅画以摩天大山为衬托,天上飞着一只苍鹰,地上走着一只大熊。白氏曾经很得意地向人解释画的含义说:“那老鹰翅膀特别大,那熊的掌也很有特色,这表示要羽翼丰满,爪牙锐利,才成其为英雄,离开了这两个条件,英雄就不成其为英雄了!”由此不难看出白氏以英雄自居的心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