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削平群雄 统一八桂

白崇禧大传(套装上下册) 作者:张学继 著


第2章 削平群雄 统一八桂

在旧桂系陆荣廷统治下的广西,用政治黑暗、经济破产、文化落后、军队腐败十六个字,可以概括它的全貌。军队是陆荣廷统治广西、讨袁、护法、囊括广东的本钱,支持了陆在广西十多年的封建割据。

——冯璜

新桂系不是靠压迫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权利,而是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的支持,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促成的国民革命的高涨,把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这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推上了历史舞台,使他们能够在群雄角逐中击败所有的对手而统一了广西。

——莫济杰、陈福霖

联合李宗仁讨伐陆荣廷

都城之役后,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要统一广西,还面临着旧桂系的两大军事集团:陆荣廷、沈鸿英。

陆荣廷于1924年1月被北洋军阀政府任命为广西军务督办,东山再起。广西各地自治军原来都是陆氏部下,见陆氏复出,纷纷投其门下。因而陆荣廷很快就控制南宁、柳州、桂林等重要城市及广西大部分地区。他还企图消灭其他异己势力,重新独霸广西。

沈鸿英于1921年脱离陆荣廷后,一直独立门户。1922年至1923年数度染指广东失败后,仍拥有军队两万余人。但他仅据有平乐所属数县,地盘窄,且贫瘠,养不起手下庞大的军队,急图扩大地盘。占据梧州的黄绍竑有粤军和李宗仁的支持,不易动手。沈鸿英是柳州人,桂林、柳州是广西北面的门户,占据桂、柳可以同北洋军阀取得联系,得到援助。因而,沈鸿英计划先夺桂、柳,再图发展。但他担心一旦大军出击桂、柳,黄绍竑会趁机袭取其后方平乐,所以迟迟不敢发动。

对于广西方面的这种形势,黄绍竑、白崇禧等认为,陆荣廷有3万余人,沈鸿英也有2万多人,而讨贼军不足1万人,加上定桂军也不足2万人。若陆、沈联合起来则很难对付。因而必须利用陆、沈之间过去和现在的矛盾,挑起陆沈之间的战争,然后各个击破。至于先打谁,黄、白认为,陆荣廷力量最强,应该先联合力量稍弱的沈鸿英打倒陆氏,剩下沈鸿英就好对付了。因而讨贼军的总方针是联沈倒陆,陆倒之后再消灭沈,统一广西。

先陆后沈的总方略确定后,黄绍竑首先派人联络沈鸿英,希望同他合作打倒陆荣廷,并答应将来在地盘分配上,黄绍竑只想占南宁,桂林、柳州都归沈鸿英,还保证在沈鸿英进攻桂、柳时,决不打扰他们的后方。沈鸿英急于取得桂、柳,见黄绍竑主动表示合作,当即答应。1924年6月上旬,沈鸿英大军倾巢出动,进攻桂林把陆荣廷围在城内。陆氏急调主力集中到桂林、柳州,同沈军对峙,将侧面完全暴露在黄绍竑、李宗仁面前,而不加戒备。这种局势更坚定了黄绍竑、白崇禧先打陆荣廷的决心。

定桂军总指挥李宗仁

为了贯彻先陆后沈的战略,必须争取李宗仁定桂军一致行动。为此,黄绍竑再次派白崇禧去桂平,劝说李宗仁讨陆,并拥李为首领。1924年5月,讨贼军的代表白崇禧和定桂军的代表黄旭初在桂平开会,讨论两部今后的联合作战战略问题。会上白崇禧首先提出了讨贼军的全盘计划,力主先讨陆荣廷,袭取南宁。但定桂军却反对先打陆荣廷。李宗仁认为:陆氏治桂十年,虽无功,也无大过,广西一般人对陆氏尚无多大恶感,而且李、黄、白都是陆氏部下,先打陆氏将有失人心。而沈鸿英是反复无常的强盗,为各界所不齿,因而应先打沈鸿英。

对于定桂军及李宗仁的意见,白崇禧是不赞同的。他同李宗仁的参谋长黄旭初,并同李宗仁反复分析当时的局势,指出先打陆荣廷有三利:第一,陆氏驻在桂林,所部主力亦在桂北,南宁为广西政治中心,防务却很空虚,易于袭取;第二,陆氏与湖南军阀相通,湖南又得到了吴佩孚的援助,我们应该在其支援未至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第三,先打沈鸿英,若胜之,陆氏势力犹在,广西仍然不能统一,若败之,更不能打陆氏了。因而,白崇禧认为应该联弱攻强,避实攻虚,先打陆氏。[1]

会议围绕这个问题讨论了三天,黄旭初首先被白崇禧说服了,但李宗仁仍固执己见。到第三天晚上,李宗仁仍未改变意见。白崇禧见这么僵持下去实在无益,便对黄旭初说:“无论李(宗仁)旅长是否同意,讨贼军进取南宁,必须假道桂平。”[2]这给李宗仁出了一道难题,从两部的密切关系来说,应借道给讨贼军;但若借道,无异于加入讨贼军行列。

李宗仁见讨贼军方面讨陆决心已定,无法改变,只得答应共同行动。这样,讨贼、定桂两军合二为一,准备夺取南宁。

6月中旬,定桂、讨贼两军集中贵县,分为左右两翼军:右翼军指挥官白崇禧,下辖定桂军的何武、钟祖培、陆超等部以及讨贼军的俞作柏部,先进攻宾阳,再进占上林,然后转向陆荣廷的老巢武鸣,对南宁作大包围;左翼军指挥官李宗仁,下辖讨贼军的夏威、伍廷飏、蔡振云3个纵队及定桂军的李石愚等部,沿邕江而上,从正面进攻南宁;黄绍竑任总预备队指挥官,率定桂军3个纵队留守梧州,筹划各方面的补充策应。

5月23日,李宗仁以“定桂军总指挥”的名义、黄绍竑以“讨贼军总指挥”的名义分别发表逼陆荣廷下野的通电与“讨陆宣言”。

讨陆军事发动后,进展比较顺利。陆荣廷主力大都集中在桂林、柳州,南宁一带兵力空虚,因而左翼军仅在永淳、横县遭遇少数敌人抵抗,便直逼南宁。右翼军在白崇禧指挥下,自梧州乘船直驶贵县登陆,分兵一部进攻迁江,切断南宁和柳州间的交通,自己则率主力进攻宾阳。

但在行军之际,敌情发生了突变。陆荣廷和沈鸿英在桂林一带相持不下,当黄绍竑、李宗仁两部讨陆的意图明确后,陆荣廷唯恐南宁有失,遂在已开至湘桂边界、准备支持陆氏的湘军首领赵恒惕的调停下,准备同沈鸿英妥协。在双方谈判之时,陆荣廷即命韩彩凤所部3000人转赴柳州,陆福祥所部3000人迅赴迁江、宾阳防守。这样,白崇禧指挥的右翼军的压力顿时沉重起来。

当白崇禧率部直趋宾阳时,被阻于清水河。当时山洪突发,河流湍急,而河上没有固定的桥梁,敌军陆福祥部又在对面防守,这种情况下渡河异常困难。白崇禧准备避实击虚,命一部佯作渡河,吸引对岸敌人注意,自己则率主力秘密转向上游,找到了一处水流不急地段。等到黄昏时分,命人在河边先打下一些大木桩,每个木桩上系上两条手指粗的麻绳,再命一些水性好的士兵携绳游至对岸,在对岸也打下大木桩,系上带过去的绳索,并用力拉直,使一根在水面,另一根再高些。然后白崇禧命官兵脚踩水面的绳索,手攀上面的绳索渡河。全军就这样强渡过清水河,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陆福祥自恃山洪暴发,白无法飞渡,因而麻痹大意,在白部的突袭下,仓促应战,很快向西败退。白崇禧部很快就占领了宾阳、迁江、上林,随后向左攻击武鸣。

6月25日,李宗仁指挥的左翼军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就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守军不足1000人的南宁,省长蒙仁潜避走不及,被俘枪毙,留守南宁的林俊廷率残部逃往那马、都安,26日,白崇禧指挥的右路军也开入南宁,两军会师。

南宁会师后,李、黄两军仍各自打着自己的旗号[3],军事指挥与行政组织各有独立系统。在这种状态之下,两军混杂一城,官兵互不服气,难免生出种种是非冲突来。传说俞作柏主张将“定桂军”缴械,拥戴黄绍竑统一广西,这种传言不胫而走。传言一出,“定桂军”将领大愤,第2纵队司令何武主张和“讨贼军”火拼。李宗仁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苦口婆心劝说部下不可妄生是非,他说:“我决不相信黄、白两人会贸然出此下策。如果他们觉得有我在,他们不易做事,我可立刻引退,让他们二人完全负责,成功不必在我。为广西以及整个国族的前途着想,纵我不干,我仍希望你们完全服从黄、白二人的指挥,也如服从我一样,以完成统一广西的任务。”

讨贼军总指挥黄绍竑

在劝说部下的同时,李宗仁急忙给坐镇梧州的黄绍竑发去电报,催他克日来南宁,共商善后之策。黄绍竑接到李的电报,也感到情势严重,于是立即赶到南宁。

李、黄、白相见后,他们一致认为:“值此敌人环伺之时,我们稍有不慎必蹈昔日太平军诸王内讧瓦解的覆辙。”[4]于是,他们立即商讨两军统一军令政令的措施,决定将“讨贼”、“定桂”两军合并组成“定桂讨贼联军总司令部”,由李宗仁任总指挥,黄绍竑任副总指挥,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兼参谋长。

商定后,即由黄绍竑出面在原广西督军谭浩明的公馆设宴款待两军营以上军官。席间,黄宣布组织“定桂讨贼联军总司令部”,由李宗仁任联军总指挥,黄副之。宣布完毕,黄绍竑起身率众将向李宗仁敬酒。饮毕,黄绍竑发言说:“我原是李德邻部下,因为出兵梧州,权宜自树一帜,今既会师南宁,正宜乘机回复旧时组织,以期统一指挥,进一步而统一广西。要是彼此不能相下,必至自相火拼,而与旧军阀无异。至自相火拼,而与旧军阀无异。我们今日幸乘陆、沈相持,占领南宁,获得胜利。陆、沈前车之辙,是不可再蹈的。故我们无论在任何状况之下,亦只得服从李总指挥,方为合情合理。我的部下,如有不服从李总指挥者,即等于不服从我一样,必为团体所共弃。”[5]黄绍竑说完,端起酒杯用力往地下一摔,摔得粉碎。全场气氛顿时严肃起来,在场将领不再持异议,一致表示服从李宗仁的领导。

随后,李宗仁起立致训词,大意说:“八桂人民乃至全国同胞,多少年来,均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外有帝国主义的压迫,内有军阀的混战。拯人民于倒悬,救国族于危亡,我辈青年革命军人责无旁贷。现我袍泽既上下一心,当矢勤矢勇,以救国救民为职志。而复兴国族,当自统一广西始。革命大业,肇基于此。本人不揣德薄,愿率诸君共赴之。”[6]

当天的宴会,两军将领酒酣耳热,尽欢而散。事隔多年后,黄绍竑回忆当年的情形,不禁有感而发,说:“玉林、梧州两方由合而分、由分而合的经过,其间并没有什么命令法律的依据,而完全由于我等之情感作用。我现在回想此种举动,好像梁山泊里众义士推尊晁盖的情形一样,自吹自擂,滑稽好笑!但在当时,亦确非如此做法不可。这就是统一广西的一个最重要关键。”[7]

当然,两军联合关系到众多人的地位座次安排,也并非没有一点不和谐的声音。就在座次已经排定的情况下,俞作柏对李宗仁一直不服,仍在暗中怂恿黄绍竑以武力解决李宗仁的部队,企图取而代之。黄绍竑告诉白崇禧,白氏以为太荒谬,他对黄说:“洪杨之失败,非曾左之功也;洪杨内讧,自毁其事业也。若以占领南宁即起内讧,我不欲见失败之日,愿先卸职他去。”[8]所幸黄绍竑深明大义,理解两军团结的重要性,没有采纳俞作柏的建议,这才保证了新桂系的崛起。

7月16日,李宗仁宣布就任定桂讨贼联军总指挥。[9]总指挥部设在南宁旧督军府,联军编制如下:

联军总指挥 李宗仁

副总指挥 黄绍竑

总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 白崇禧

定桂军总指挥 李宗仁(兼)

参谋长 黄旭初

第一纵队司令 李石愚

第二纵队司令 何武

第三纵队司令 钟祖培

第四纵队司令 刘权中

第五纵队司令 何中权

第六纵队司令 韦肇隆

讨贼军总指挥 黄绍竑(兼)

参谋长 白崇禧(兼)

第一纵队司令 俞作柏

第二纵队司令 伍廷飏

第三纵队司令 夏威

第四纵队司令 蔡振云

第五纵队司令 吕焕炎

第一游击司令 马夏军

第二游击司令 何正明

第三游击司令 黄桂丹

第四游击司令 陈智辉

第五游击司令 封辅军

第六游击司令 卢文驹

定桂讨贼联军总指挥部的成立与该军统一编制的确立,奠定了新桂系以李宗仁为首,黄绍竑、白崇禧坐第二、第三把交椅的指挥系统。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成为新桂系的领导核心。

李、黄占领南宁后,受北洋政府任命的林俊廷(陆荣廷部下)当然不能再兼代广西省长了,广西省长一职因而空缺。在当时武人横行的年代,文职省长一职只是个无用的摆设,尤其在广西已有马君武的先例。李宗仁为了表明革命军人的新作风,在与黄、白商议后,决定推举广西省议会议长张一气为临时省长。张氏到任后,李等为标榜“军政分治”,告张可以独立行使一切行政权力,军方不予干涉。但实际上,李、黄等志在统一广西,哪有不问省政的道理?只不过当时强敌环伺,新桂系军人暂时无暇顾及政事,只好推举与他们不相干的人出来过渡一下。张氏在广西政界混了多年,当然明白李宗仁等人的用心和自己所处的实际地位,但即使没有实权,坐在省长的高位上也是聊胜于无。所以,张一气上任后一切以李宗仁等人的主张为主张,不搞自己的一套,无为而治。他这个无为而治的省长当了三个多月后因时局变化而黯然下台。

定桂讨贼联军成立后,李、黄、白即着手制定下一步统一广西的作战方案。当时,陆荣廷的部将韩彩凤、蒙仁潜、李绍英、谭浩清、谭浩澄等分别屯兵柳州、都安、那马、龙州,各有两三千人马不等,仍然窥伺南宁,对李、黄联军形成威胁。为肃清陆氏残部,李、黄、白决定兵分三路,作战部署如下:右路由李宗仁、白崇禧指挥夏威、伍廷飏、何武、钟祖培、韦肇隆等部,主攻柳州;中路由俞作柏、蔡振云率部向武鸣进发,肃清那马、都安之敌;左路由胡宗铎指挥吕焕炎、刘权中等部,溯左江而上,直捣龙州。黄绍竑则率部留守南宁策应前方各作战。

7月22日,李宗仁、白崇禧率主力部队从南宁出发,进攻驻扎柳州、庆远(今宜山)一带的陆荣廷部将韩彩凤、韩彩龙兄弟。韩彩凤是陆荣廷手下的悍将,素有赵子龙之称,其主要防地位于柳城县之上雷镇,韩彩龙则在庆远。当时,沈鸿英有一师兵力驻在柳州,师长杨祖德闻李黄联军到达,即率领所部由柳州撤退至雒容,持观望态度。李宗仁、白崇禧洞悉其意图后,即决定由李宗仁率领一部监视杨祖德,由白崇禧指挥部队进攻韩彩凤所部。两军在柳城上雷镇相遇,韩彩凤看到李黄联军的前敌总指挥白崇禧只有20来岁(实为28岁),便夸口说童子军不堪一击(因为李黄联军都戴童子军帽),表现出十分骄傲轻敌的态度。

新桂系第三号人物白崇禧

上雷战争发起后便异常激烈,联军是新锐之师,凭着连胜的高昂士气,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攻击。韩彩凤本是高雷一带人,所部官兵都是柳州人,凭借地利与人和顽强抵抗,两军主帅也亲临前线指挥,韩彩凤还亲握大旗,号令全军冲锋肉搏。白崇禧则命令100余人配备短枪,抢夺敌军扼守的一座桥,但数次冲锋都被敌人火力压下。敌军还发起数次反击,联军阵地被几次突破。在军情紧急之下时,白崇禧急调总预备队增援,但何武掌握的部分部队却不听调遣,差点造成全军失败。幸各部用命,白崇禧临危不乱,沉着指挥,才稳定了战线。战斗持续到天黑,双方互有进退,仍相持不下。白崇禧见己方部队伤亡较大,自己的卫兵都被打死了好几个,遂下令撤出战斗,在柳城宿营,与敌对峙。

敌军的顽强,出乎白崇禧的预料,而沈军态度又未明,相持下去必对联军不利。既然强攻不能很快击败敌人,白崇禧决定用智取。当时沈鸿英军表面上与李黄联军是友军,为了联系方便,柳州与柳城、雒容之间有电话联络。白崇禧先同柳州的黄旭初通话,告诉他这一计策,让他把通往雒容杨祖德的电话塞子接上,使杨能听到白崇禧和黄旭初的通话。然后白氏故意对黄旭初称:“我军在大茂桥打了胜仗,韩军动摇现向大浦、沙浦退却。”白氏打完后,再由黄旭初打电话给杨祖德报捷。杨氏两次听到这一消息,信以为真,为从中大捞一把,第二天,杨祖德命所部出动,向韩军侧后前进。韩彩凤见沈军出动,害怕被前后夹击,不敢恋战,经沙浦、大浦退向庆远。联军趁机掩杀,斩获甚多。

上雷之战后,陆荣廷在广西的最大的武装是守庆远的边防第2师韩彩龙部,为尽快消灭陆系的残余势力,联军决定迅速攻击庆远,由白崇禧指挥。为防止陆氏其他部队由桂林南下支援韩彩龙,白崇禧命尹承纲率一个支队由柳城开往融县长安,切断庆远的外援;白氏自率主力向庆远前进;另外还电请李宗仁命俞作柏部攻击都安,使其不能增援庆远。

9月3日,白崇禧经过一番周密安排后,亲率主力分两路向庆远前进。一路为定桂军的钟祖培的讨贼军的夏威两纵队,由洛吉、洛东前进;一路为定桂军的韦肇隆纵队,经洛满、三岔前进。次日,两路军在庆远城外均有接触,很快肃清城外敌军。韩彩凤不肯入城,带残部绕城别走,守城的韩彩龙约3500人,战斗力不如韩彩凤部。白崇禧到达城下后,对攻城作了部署:由夏威纵队攻东门,钟祖培纵队攻南门,韦肇隆纵队攻西门,另命夏威纵队一个营在机关枪连的掩护下,渡过城北的河,到北门对岸,将敌军在河上架设的6座浮桥烧掉,切断庆远对外交通,对庆远形成四面包围。

6日晚上,联军按白崇禧的计划完成了围城部署。次日拂晓,在炮兵的掩护下,各部开始攻城。8日左右,东门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联军在机关枪掩护下,组织敢死队爬城,占领了东门。不久西门也有了进展。联军攻进城内后,韩军丧失斗志,联军未经激战即俘获韩军全部。韩彩龙因有足疾,退走不及,遂吞鸦片自杀了。联军缴获枪械2000余枝,韩彩龙的坐骑灰白色骏马也易主,成为白崇禧的爱物。韩彩凤率领残部向桂林方向逃窜。白崇禧特准韩彩龙部下护送他的灵柩回故里安葬。

上雷、庆远战役中,联军消灭了陆荣廷的主力,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战役中,白崇禧以前敌总指挥的名义指挥部队,部署周密,指挥果断,善于运用计谋取胜,显示了高超指挥才能,这不仅为联军战士所钦佩,也折服了敌军。据黄绍竑后来回忆,白崇禧“小诸葛”的外号就是从这几次战役中得名并逐渐传播开来的。

中路方面,由俞作柏率其所部讨贼军第1纵队,及讨贼军第4纵队蔡振云等部,由武鸣出发,向那马、都安进攻,肃清当地之敌后,再转向果化、恩隆,肃清右江之敌。当时,林俊廷及陆氏心腹健将陆福祥,与蒙仁潜残部共四五千人,盘踞都安、那马一带,常有乘隙窥伺南宁的企图。右江方面,刘日福亦拥众数千人,占据百色。8月初,俞作柏亲率所部,向那马进攻,陆福祥亦亲临前线督战,凭险顽抗,战事极为激烈,双方都有重大伤亡。战斗中,陆福祥腿部受伤,卒至溃败。俞作柏指挥部队乘势追击,再战于都安,又将其击败。林俊廷率残部退都安以北,贵州边界一带。陆福祥率残部经果德渡过右江逃往镇结、靖西,然后只身入安南,不再复出。李黄联军尾追陆福祥,占领右江沿岸果化、隆安两县,进攻上游的恩隆。刘日福见大势已去,乃向联军投诚。在旧桂系军阀中,刘日福为人诚实,无太大野心,颇得百色一带商民爱戴。联军鉴于刘日福的情况,将他的部队收编,仍由刘日福指挥负责右江一带的治安。

左路方面,由胡宗铎指挥吕焕炎纵队和刘权中纵队溯左江而上,直捣龙州,并与进入右江方面的蔡振云纵队,取得密切联络,由果德、镇结向都安,以切断其向靖西逃走的道路。当时,盘踞龙州一带的旧桂军残部,为谭浩清、谭浩澄兄弟率领,他们是前广西督军谭浩明的公子,兄弟俩虽然不知兵,但暴戾残忍,在他们盘踞的地方任意妄为,无恶不作。胡宗铎部一到,除了崇善县附近稍有战斗之外,旧桂军残部皆望风逃窜,或投诚收编。8月中旬,胡宗铎部占领龙州,谭浩清、谭浩澄兄弟只身逃入安南,他们早在那里备有退避之所。右江军事结束后,李宗仁宣布委胡宗铎为边防对汛督办,专管广西、安南边境人民往来之查验与治安。

在联军节节取得胜利的时候,沈鸿英部也向陆荣廷部发起攻势,于8月23日重新包围桂林。24日,陆荣廷率部撤出桂林向全州方面退却,沈鸿英部于当天占领桂林。9月中旬,韩彩凤率残部窜至全州与陆荣廷会合后,陆企图再作垂死挣扎,复向兴安、桂林方向反攻,在全州附近与沈鸿英部激战数昼夜,但陆氏毕竟是强弩之末,已无回天之力了。9月21日,沈军占领全州,陆荣廷率少许残兵败将逃入湖南。湖南军阀赵恒惕见陆氏败局已定,遂改变态度,派唐生智劝陆荣廷下野。

陆荣廷此时已经焦头烂额、走投无路,被迫于10月9日在湖南永州(零陵)发表通电,宣布辞去广西督理军务职务,从此不问世事。[10]陆荣廷称王广西十余年的历史,就这样宣告结束了。其后,陆氏在上海与苏州度过了他郁郁寡欢的四年余生,到1928年重新返桂时,已经是在他亲属护送之下的一具尸骨了。

李黄联军形成后,身为主帅的李宗仁十分注意维护领导集团的团结与威信。在联军与韩彩凤部激战时,白崇禧奉命为前敌指挥。李宗仁的老部下何武因为自己资历老、战功卓著,看不起当时只有28岁的联军第三号人物白崇禧。在部队出发前,何武找到李宗仁,问:“总指挥要我受白崇禧指挥吗?”言下颇有愤愤不平之意。李宗仁知道这位老部下的心思,特正色告诫他:“白崇禧是当今一位初露头角的军事家,你必须服从他的指挥,这是军令!”但何武口服心不服,在战斗中并没有服从白崇禧的指挥调遣。战役结束后,在检讨战役的时候,李宗仁发现何武没有接受他的告诫,在战斗中故意不服从白崇禧的调遣,于是找来白崇禧询问,白以何追随李氏多年,而且事情已经过去,又打了胜仗,劝李不要再追究。李却严肃地表示:“在我看来,此事甚为严重。军令如山,焉有大敌当前,而敢违令之理?何武不听你的命令,就等于不听我的命令。我如知而不办,以后命令将无法贯彻,我一定要彻查重办!”同时,李宗仁也认识到,何武思想落伍,爱好享受,仍是旧式军人的一套作风,将他留在军中难免闹出更大的问题,有意借此事将其撤职,结束他的军旅生涯。随后,李宗仁派人将何武找来,对他说:“这次作战,我已查出你不听命令,按照军法,这种重大情节的过失是犯死罪的。现在我要撤你的职,希望你准备交代。”到这时,何武才感到问题严重,便问:“总指挥,事情有这样严重吗?”李宗仁答复说:“你看过《三国演义》,当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我们的私交是私交,军令是军令。我如徇私不办,将来无法维系军令。你这次必须撤职。”何武无言以对,只好说:“那我就回家种田去!”李宗仁安慰他:“我们革命军人解甲归农也是很正当的归宿。以后仍希望你常常和我通讯。”[11]

李宗仁处理了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何武,不仅树立了白崇禧的威信,增强了全军的团结,李宗仁作为全军主帅的声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以李、黄、白三人为最高领导核心的新桂系集团更加团结和巩固,这就为新桂系完成广西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联军在短短的4个月时间里,以不到2万人的兵力,击溃了陆荣廷部约3万余人,占领了除桂林、平乐及柳州大部外广西2/3以上地区,奠定了统一广西的基础。陆荣廷在广西长达13年的统治结束,讨陆军事也基本结束。

10月1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联衔发出讨陆战事结束通电。

不久,联军被编为广西陆军第1、2军,分别由李、黄任军长,白崇禧任督办公署参谋长兼第2军参谋长,黄旭初任副参谋长兼第1军参谋长。第1军主力为李石愚、陆超、钟祖培、刘权中、何中权、韦肇隆等6个纵队;第2军主力为俞作柏、伍廷飏、夏威、蔡振云、吕焕炎、罗浩忠等6个等纵队。联军的力量也得到了增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