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艰难的转型:“在黑屋子里捉苍蝇的人”

帝国骑士:二战时期德国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第3卷) 作者:汪冰 著


艰难的转型:“在黑屋子里捉苍蝇的人”

戈林在入侵波兰前曾夸下海口,说不会有任何一枚敌人的炸弹落在德国的土地上。虽然这个承诺在1940年5月中旬时已变为笑谈(5月11日,英军小规模轰炸了德国的一座城镇,一星期后,又有99架轰炸机光顾鲁尔工业区),但是如果据此认为戈林从未考虑过如何保护德国的天空,显然也与史实不符。不过,高层坚信自己的空军在昼间占有极大优势,也有能力征服任何敌手,敌军的报复性轰炸只可能在夜间进行。二战爆发前,第2教导联队(LG-2)有1个Bf-109战斗机中队,专门演练如何在探照灯帮助下进行夜间防空。到1939年9月,空军已有5个战斗机中队扮演着昼间和夜间作战的双重角色,即LG-2的第11中队、JG-72的第10和第11中队、JG-2的第10中队和JG-26的第10中队。

1939年9月初,施泰因霍夫的JG-26第10中队曾几度从耶弗尔基地起飞,试图拦截散发传单的英军轰炸机,但均未获成功——地面控制单位虽能将敌机方位通报给战斗机飞行员,但敌机的高度并不清楚,飞行员只有在能见度很高的情况下,在近距离才能“看见”对手。9月底,施泰因霍夫中尉被召到柏林空军部开会讨论夜战事宜。戈林在会上曾大谈他自己的1918——他和伙伴们如何在弗兰德斯皎洁的月光下识别敌机的轮廓,如何加速钻到敌机下方发动进攻……施泰因霍夫战后回忆称自己曾在会上发言,强调眼下的状况与往昔大为不同,英军轰炸机的飞行高度与一战时差别很大,飞行员根本看不见地面的地标,另外,德国北部和德国湾区域经常笼罩着厚厚的云层。他还建议开发更好的定位和追踪系统,以及有助于在恶劣天气下进行夜战的导航工具。傲慢的戈林当时朝着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中尉说道:“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儿,你的路还长着呢!”施泰因霍夫虽在“赫尔戈兰湾空战”中与伦特等人一样收获了数次击坠,但他对夜战的前景感到失望。1940年2月,当几支夜战中队被重组在JG-2第4大队的旗下时,施泰因霍夫寻机离开了夜战领域,改任JG-52第4中队中队长,开始了一个颇负盛名的昼间战斗机飞行员兼领袖的征程。

摄于1940年6月,第2航空队指挥官凯塞林(中)视察法尔克大队。法尔克(右一)稍后成为首支夜战联队NJG-1的联队长,凯塞林也在7月19日越级晋升为元帅。

摄于1941年7月9日,右为夜战部队和防御体系的最重要的领导人卡姆胡伯,左为最成功的“远程入侵夜战”(指在英国上空猎杀轰炸机)飞行员哈恩(HansHahn)少尉(当日获骑士勋章,1941年10月11日在英国上空与轰炸机相撞后丧生)。

JG-2第4大队的Bf-109战斗机很难胜任夜战的重任,几个月里只有一名飞行员在满月之夜击坠过一架轰炸机,自身还出现过诸多夜间起降事故。1940年4月,为拦截频繁光顾挪威海岸机场的英军轰炸机,驻奥尔堡机场的ZG-1第1大队建立了黎明前例行巡航的制度。大队长法尔克和一些盲飞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经常升空,有时也能得到“弗雷亚”雷达的帮助,但他们收获的只有失望,很多次都无奈地看着轰炸机骤然消失在无边的暗夜中。虽然没有收获战果,但法尔克的关于将Bf-110用于夜战的报告,还是引起了空军高层的注意。随着德国城镇和工业区从1940年5月中旬起一再被炸,尴尬的戈林终于决定加强夜间防空。6月26日,他把空军将领召集到荷兰海牙附近开会,声称“阻止英军轰炸的夜间防空实为德国空军的‘阿喀琉斯之踵’”,为探索性地解决此一重大问题,他委任满脸困惑的法尔克上尉出任首支夜间战斗机联队的联队长。尽管不情愿放弃成功的驱逐机飞行员生涯,法尔克还是以极高的效率组建了第1夜间战斗机联队(NJG-1),下辖第1大队(原ZG-1第1大队)和第3大队(原JG-2第4大队),此外还有以Ju-88和Do-17为主机种的“远程夜战大队”。7月17日,戈林命令第2航空队组建一个夜战航空师,由卡姆胡伯出任指挥官。9月7日,伦特所在的ZG-76第1大队正式成为NJG-1第2大队。作为8胜在手的驱逐机王牌,伦特也不太情愿离开驱逐机部队,但最后还是服从了命令。完成了约12小时的夜间飞行训练后,他于1940年10月初来到荷兰阿纳姆西北的迪伦(Deelen),担任第2大队第6中队代理中队长。

刚到迪伦,伦特就听说第1大队第2中队中队长施特赖布(Werner Streib)中尉前一天夜里一举击落了3架轰炸机,使其夜战击坠总数达到了7架。作为一名中队长(11月初去掉了“代理”二字),伦特不仅要负责手下9架战机的作战准备和绩效考评,还有责任在空战中做出表率。但是,他的夜战生涯并不像在驱逐机单位时那样顺利,其开端可以说充满挫折。伦特经常出战,却总是空手而归,他抱怨过恶劣的天气,感叹过运气不佳,也咒骂过“愚蠢的”探照灯和高射炮部队吓跑了他的猎物——一句话,在夜间飞行和捕捉敌机的难度超出了他的想象和能力。

德军夜战部队的主机种Bf-110在速度上快于英军轰炸机,火力足够强,续航能力也算不错,内部空间可容纳夜战所需的额外设备,还有一名报务员兼尾炮手帮助导航和发现目标,因而,Bf-110总体而言比较适合夜战。伦特等所有初涉夜战的飞行员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困难,即发现目标,正如他们自己所言,“就像在黑屋子里捉苍蝇”。为在夜空中发现敌机,飞行员需要探照灯指示敌机的方位,但这种方式自身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探照灯部队多部署在工业区,只有当英军轰炸机飞到工业区上空时,夜战飞行员才有可能出击拦截,而这时的地面损失往往木已成舟。其次,即便探照灯锁定了一架轰炸机,高空中的德军飞行员依然无法看见敌机(他们只有在较低高度向上观察时才有可能发现敌机),当他们向上爬升、预备进攻时,战斗机相对于轰炸机的速度优势会被抵消不少。第三,探照灯的强光往往将飞行员晃得头晕眼花,不仅抓不住目标,某些情况下还会被高射炮误击。最后,多架大功率探照灯投射成的强光带,往往将重要地面目标暴露无遗,反而成为英军的“导航助手”。德方很快也认识到这些问题,于是将探照灯部队从工业区移开,在接近德国本土的地区建起一系列连续的探照灯照射区和声音测位系统。夜间战斗机则在照射区边缘巡航,随时准备追逐被“捕捉”住的敌机。这当然是一大进步,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最主要的是该战术对天气要求过高——如果云层较厚,探照灯照射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德国北部的夜空并不总是月朗云稀。另外,英军轰炸机一接近照射区就会加大马力全速通过危险地带,德军的夜战飞行员最多只有几分钟来发现敌机并发起进攻。

伦特的第6中队就在鲁尔工业区外的探照灯照射区附近寻机作战,但是,直到1941年1月前,他的中队连续三个月都未取得任何战果,而其他中队似乎正干得有声有色,这种局面令伦特非常沮丧。1941年1月,中队的两名飞行员总算收获了两次击坠,但接下来的三个多月里,第6中队再次陷入了完全沉寂。伦特明白,夜战的关键是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现敌机,运气在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气似乎一直不肯青睐第6中队,他自己甚至从未品尝过夜战胜利的滋味。4月末,伦特觉得自己无法再忍受下去,自信心也被完全摧毁,他决定和联队长法尔克面谈一次——伦特说自己不适合夜战,更不适合当中队长,要求调回驱逐机联队。

经常有失去信心的夜战飞行员向法尔克要求调回昼间战斗机部队,原因基本都是“夜里什么都看不见”。这次请辞的是法尔克熟悉且喜爱的伦特,这不能不引起他的高度重视。法尔克战后曾仔细回忆过对伦特的良好印象:“……1938年还在菲尔斯滕瓦尔德时,我第一次见到了新晋少尉伦特……他在新来的军官中非常醒目。他是那种充满活力且颇为优雅的军官,身材颀长,表情自信,里里外外透着镇静平和……他是个有着很高道德伦理水准的年轻军官,又是一位优秀飞行员,同时,在自己的自律范围内他又是个胆大无畏之人……”在回忆伦特的受挫感时,法尔克这样写道:“……我们转换为夜战部队后,伦特的下属飞行员们取得了一些战果,但他这个中队长却没有胜绩。他很生气,实际上有点不知所措。尽管我们俩在年龄和职位上存在差异,但个人关系很好,因为我们都来自同一地区,还都是新教牧师家走出来的孩子。我喜欢他、理解他,也很喜欢跟他一起飞行作战。由于这层关系,当他的下属们收获了夜战胜利,而他自己仍两手空空时,他忍不住来找我了。他说:‘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法继续当中队长了,想调回昼间战斗机部队。’他的情形与施泰因霍夫没多大区别,后者也不想做夜战飞行员。我对他说:‘再待一个月,如果你还是没能取得成功,我会看看能在调动问题上为你做些什么。不过,如果你成功了——对此,我深信不疑——你还得继续待在NJG-1。’他果然在之后的4周里取得了成功,后来升为大队长和联队长,他是我们最杰出的王牌之一。”

这张照片是德军飞行员拍摄的夜战一景,1架英军轰炸机的炮手正向Bf-110开火。

为挽留伦特,法尔克甚至使用了“再给命运、自己和年轻的联队长一个机会”这种动情的话语,其真挚之情可见一斑。5月12日夜,伦特终于砸开了坚冰,击落了2架“惠灵顿”轰炸机,在暗室里捉苍蝇的伦特终于发现了亮光!6月28日至30日,伦特又击落了3架敌机。此时,已有5胜在握的伦特称得上是一个夜战王牌了。7月1日,伦特改任NJG-1第4中队中队长——这是法尔克手下战绩最显赫的中队,以27次夜战击坠远远领先于其他中队,还有一些稍后将声名显赫的夜战王牌,包括贝克尔少尉(Ludwig Becker,总胜绩44次击坠)、利佩-魏森菲尔德少尉(51次胜绩)以及曾与伦特在战绩榜上争过高下的军士吉尔德纳(Paul Gildner,46次击坠)。尤其是吉尔德纳,伦特刚来时他已击落过11架敌机,是夜战部队响当当的头号王牌。法尔克之所以把伦特调至第4中队,据说主因是原中队长不仅未取得过任何胜绩,还因疏于管理造成纪律松弛,一些飞行员颇有居功自傲之态。法尔克相信,战绩突出的伦特有威信和能力来改变第4中队的面貌。

摄于1941年5月,伦特在首个夜战牺牲品的残骸边(“惠灵顿”轰炸机)留下了这张照片。

伦特于1941年8月30日获得了骑士勋章,此时他已在夜战中击落了14架敌机。

摄于1941年9月10日,伦特与新娘泽诺科斯尼科夫小姐举行婚礼的场景。

伦特接手第4中队后,不到4个星期就击落过7架轰炸机,而且表现出轻伤不下火线的勇敢精神,也决不让伤势影响到作战飞行和日常管理工作。他的勇敢和毅力给中队王牌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加上与人为善、关心下属的一贯风格,大家越来越敬佩和欣赏这位中队长。8月30日,伦特因8次昼间击坠、14次夜间击坠的战功获颁骑士勋章。

伦特在第4中队的成功还在延续,这与德军引入的雷达引导作战技术和“卡姆胡伯防线”也有密切关系。德军用“弗雷亚”和“维尔兹堡”(Würzburg)雷达来解决将夜战飞行员引导至敌机近前的难题,同时,大体上沿着基尔—不来梅—阿纳姆—鲁昂—蒙斯一线建立了一条探照灯照射带。这条防御带起初分作18“段”,每段大约宽45公里、纵深30公里,部署有1支探照灯部队、3架夜间战斗机和1个通信连。在每“段”防线的前方,德军建有多个雷达站,1台“弗雷亚”雷达负责侦测来敌,3到4台“维尔兹堡”雷达随后接过追踪机群的任务,通过地面控制单位把相关数据和情报传给探照灯部队,后者再为夜战飞行员照亮敌机可能经过的天空。这时,3架战斗机中应有1架已经升空,第2架也做好了起飞准备,而第3架则处于待命状态。升空的战斗机需在雷达指引下,于7分钟内飞抵能看见敌机的地方,错过了这个时段敌机就会飞出雷达覆盖的范围。在月光皎洁的夜晚这当然不成问题,但天气不好时飞行员的视距非常短,迫近敌机也几无可能。到伦特打开胜利之门时,夜战部队已

图为德军的一处雷达站,右为“弗雷亚”雷达,负责侦测敌机编队,左为“巨型维尔兹堡”雷达,负责继续追踪敌机,把机群的高度、规模、速度和航向等数据传递给地面控制单位。将多个小“段”合并为较大的“区”,建立了所谓的“暗夜夜战”(Dunkelnachtjagd)区。

德军的“地面雷达加探照灯照射区”战术曾一度取得不俗的效果,但1941年6月后却被逐渐放弃了,主要原因就是英军轰炸机部队采取了反制措施——轰炸机机群要么高速穿过照射区,要么绕着照射区飞行,使德军的截击时常落空。由于人力和装备投入巨大,换来的回报却日渐不尽人意(尽管伦特等飞行员仍在收获战果),纳粹党地方官员以夜战战果不佳为由,坚决要求把探照灯部队送回重要城镇协助高射炮部队防空。于是空军高层决定放弃“地面雷达加探照灯照射区”战术。1941年夏至年底,夜战部队又引入了所谓的“组合夜战”战术,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地面防空(高射炮部队)和空中截击(夜间战斗机部队)力量。“组合夜战”战术运用得最多的地方是基尔、汉堡、不来梅、杜伊斯堡、科隆、法兰克福、曼海姆和慕尼黑等重要城市。这些地方的防空体系被划分为三个“段”,每段都有一个雷达站,装备一台远程“弗雷亚”雷达和两台“巨型维尔兹堡”(Würzburg-Riese)雷达。“弗雷亚”雷达侦测到敌机编队后,两台“巨型维尔兹堡”中的一台负责继续追踪,另一台则指引一架战斗机升空拦截。两台“巨型维尔兹堡”收集到的数据被传递给高射炮部队指挥部,参谋和技术人员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即时分析,并把它们转换成绘图台上的坐标。德军测算敌我双方位置的装置被称为“泽伯格(Seeburg)绘图台”,代表敌机(红色)和友机(蓝色)位置的亮点从台子下方投射到玻璃台面上,因而能显示出很短的时间间隔内的双方位置,便于控制人员分头指引探照灯、高射炮和夜间战斗机做出反应。不过,这个战术并不总能保证成功,有时还造成了己方战机被高炮击落的事故。高炮部队指挥官出于个人野心或贪功,或是从“泽伯格绘图台”得出的数据不够准确,有时并未及时下令高射炮停止射击,另外,紧咬轰炸机不放的德军战斗机,飞入高炮射击区时有时还不愿放手,这也造成了误伤误击事故的发生。

地面控制中心的军官正在“泽伯格绘图台”上工作。“巨型维尔兹堡”雷达传递的数据汇总到控制中心后,德军用投射到绘图台玻璃台面上的蓝色和红色亮点,分别代表己方战斗机和敌军轰炸机,随着数据的不断更新,德军就能较准确地掌握敌机方位、距离和高度,从而将夜间战斗机指引到敌机附近。

尽管德军使用各种技战术手段来提高飞行员接近和截杀敌机的可能性,但夜战的难度与复杂性、技战术的不完善,还是注定了夜战飞行员不可能像昼间飞行员那样轻易地取得击坠战果——到1941年10月末,昼间战斗机飞行员莫尔德斯、吕措和厄绍均突破了100次击坠大关,而夜战部队到1941年底时战绩最高的施特赖布“仅有”22胜,排在第二的是21胜的吉尔德纳,后来居上的伦特则以20胜屈居第三。如果加上昼间作战的胜绩,伦特已是夜战部队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的耐心、坚韧、高超的盲飞和导航技能,还将帮助他在1942年的夜战中取得更大的战果。

  1. Manfred Griehl.Night figherts over the Reich.London,UK:Grennhill Books,1997.p.5.
  2. Johannes Steinhoff.The final hours:The Luftwaffe plot against Goering.Washington,D.C.:Potomac Books,2005.p.105.
  3. Peter Hinchliffe.The Lent Papers:Helmut Lent.p.93.
  4. T.J.Constable & R.F.Toliver.Horrido!Fighter aces of the Luftwaffe.p.219-220.
  5. Werner Held & Holger Nauroth.The defence of the Reich:Hitler’s nightfighter planes and pilots.London,UK:Arms and Armour Press,1982.p.33.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