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斗智斗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帝国骑士:二战时期德国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第3卷) 作者:汪冰 著


斗智斗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941年11月,伦特被任命为NJG-2第2大队大队长。时任第12航空军指挥官的卡姆胡伯,在推荐信中曾写道:“……伦特中尉是最成功的夜战飞行员之一。作为一个年轻军官,他的成熟远远超过其年龄和军阶,他有着毫无瑕疵的声誉和责任感,对职业和报效国家都充满热情。他对飞行作战的主动精神、热情以及取得的战绩,已使其成为同僚和下属皆感钦服的熠熠生辉的榜样。他任中队长时即已证明了自己的不凡。鉴于其才能、成就和人品,我请求任命他担任NJG-2第2大队大队长,并提前晋升为上尉。”

摄于1941年11月,NJG-2第2大队大队长伦特上尉(左)与战友交谈。

伦特晋为上尉的命令于1942年新年第一天下达,不足24岁的他此时是夜战部队最年轻的大队长,不仅要负责整个大队的日常管理、训练和作战绩效,还要率领约40架战斗机进行规模越来越大的夜战。NJG-2第2大队是以伦特之前的NJG-1第4中队为核心新组建的,现任的三名中队长——第4中队的舍纳特(Rudolf Schoenert)中尉、第5中队的利佩-魏森菲尔德中尉和第6中队的贝克尔中尉——不仅都是伦特的老班底,在整个夜战部队也都是个顶个的精英人物。NJG-2联队原本只有1个第1大队,主要职责是在英国上空及其外海攻击轰炸机编队,即所谓的“远程入侵作战”,由于希特勒认为“远程入侵”的战果难以确认,国民也“看不见”被击落在英国的敌机,于是下令取消了这种作战。第1大队随后被调往西西里岛,准备参加征服马耳他岛的海陆空三栖行动。伦特的第2大队则继续驻扎在荷兰的吕伐登(Leeuwarden),与NJG-1一起负责拦截英军对德国发起的夜袭。

摄于1942年上半年,NJG-2第2大队大队长伦特正通过无线电了解作战情况。

从1942年初起,卡姆胡伯在马丁尼(Wolfgang Martini)将军领导的空军通信兵总监部的密切配合下,在以往试验的基础上全面建立了所谓的“天床”(Himmelbett)夜战控制系统。这套体系北起丹麦北部,南至易北河口,西面始于德国北部和荷兰,经比利时和法国延伸至瑞士与意大利边境,基本覆盖了接近第三帝国的所有空中通道。“天床”系统的核心是雷达站组成的“天床”控制区(称为“盒子”),每个“盒子”装备有一台“弗雷亚”和两台“巨型维尔兹堡”雷达,以及位于这三台雷达形成的三角形中心的“泽伯格绘图台”。“盒子”的半径取决于“巨型维尔兹堡”雷达的覆盖范围(最大约60至70公里),而“弗雷亚”远程雷达最远能覆盖约150公里。当英军轰炸机机群出发后,德军的海岸雷达站一般会先发出预警,如果机群飞向或正接近某个“盒子”负责的“天床区”,区内的“弗雷亚”雷达会继续侦测敌机动向,并把数据传递给“维尔兹堡”雷达。敌机进入“天床区”后,两台“维尔兹堡”中的一台(称作“红色维尔兹堡”)专责追踪敌机编队,并将方位和高度等传送到作战控制中心。与此同时或更早一点,一架夜间战斗机已紧急起飞并等候在某处,称作“蓝色维尔兹堡”的第二台雷达则负责追踪和指引己方战斗机。这架战斗机在此时尚需绕着“天床区”中央的无线电导航台飞行,以便接受进一步的指令,第二架夜间战斗机此时也做好了随时升空的准备,第三架则处于待命状态。在与红蓝“维尔兹堡”雷达均有直线联系的作战控制中心,专职军官会在“泽伯格绘图台”上计算出敌我方位和高度(以绘图台上的“红点”和“蓝点”代表),而后按照绘图台显示的相对位置,通过无线电指引己方战斗机接近敌机群。如果受指引的战斗机未能发现目标,那么飞行员将飞回来继续绕着导航台飞行,以等待下一次机会。在这种防空体系中,战斗机飞行员仍可得到探照灯的帮助,但依赖雷达的程度显然更高。德军以高效率迅速组建了这种夜战控制系统,为伦特等飞行员提供了发现和击落更多敌机的可能。

同样是在1942年初,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新任指挥官哈里斯(Arthur Harris)改变了以往的空袭重点和方式,强调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展开轰炸,同时更多地使用既能造成大面积杀伤、又可为后来者指明位置的燃烧弹。哈里斯上任后先进行了多次轰炸战术试验,也对德国北部的一些沿海城市进行过小规模轰炸,而后于1942年5月30日至31日夜,以大约1000架轰炸机的规模对科隆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千机”轰炸。英方在行动中仅损失49架轰炸机,不足0.5%的战损率可以说暴露出了“天床”系统缺陷的冰山一角:每一“天床区”内只有一架、最多两架战斗机能够投入作战,如果队形紧密的英军轰炸机编队在时空上高度集中,那么它们飞经某个雷达控制区时,最多只有两架夜间战斗机追逐两架轰炸机,其他轰炸机则能借机穿越过去。如果轰炸机未途径某个“天床区”,那么那里的战斗机部队也就无所事事。德军事后的调查表明,英军首次“千机”轰炸的当晚,只有25架夜间战斗机投入了空战。不过,空军高层还未真正意识到“天床”系统的漏洞,更有效的防御体系的时日尚未到来。

6月1日夜,哈里斯组织的第二次“千机”轰炸指向了工业重镇埃森(Essen)。月底时,不来梅又不幸成为第三次“千机”轰炸的目标。英军在这两次大轰炸之间还进行过许多小规模夜袭,而伦特在这些截击战中的表现非常出色——全月10次出击就取得了击坠9架轰炸机的战果,是他个人飞行生涯中最成功的一个月。每战必有斩获的状态。无疑显示出伦特对夜战愈发得心应手,发现和打击敌机的技术也是日臻上乘。6月6日,伦特在惊喜地获知女儿出生的同时,也得知自己成为夜战部队第一个摘取橡叶骑士勋章的飞行员(总第98位)。到当月21日伦特击落第35架轰炸机时,他的名字在国防军战报上已经出现过4次,月底时到元首大本营领取勋章之时,他的夜战战绩已达到39次击坠。6月28日,希特勒亲自为伦特等飞行员(包括获双剑骑士勋章的戈洛布)颁发勋章,还邀请伦特与自己共进晚餐。对于任何一个刚满24岁的年轻人来说,受到国家元首的如此青睐,如果没有受宠若惊之感,反而是不正常的。

这是一张常见照片,战时曾被广加宣传,或摄于1942年3月末或4月初。Bf-110的垂直安定面上显示出其战绩是34次击坠(根据飞行日志,伦特取得34胜的时间是1942年3月29日)。值得注意的是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之间夹着的“白手套”,这个物件据说属于被伦特击落的某位英军飞行员,它在战斗中“从天而降正好落在这个位置”。虽说真假莫辩,倒也留下了一段传奇。

摄于1942年6月末,伦特从希特勒手中接过橡叶骑士勋章,他旁边是JG-77第4中队的泽茨(Heinrich Setz)中尉。最尽头被遮住的军官是伦特早年的战友、当日获得双剑骑士勋章的戈洛布。

摄于1942年上半年的吕伐登基地,NJG-2第2大队大队长伦特正在招待两位将军:左一为第12航空军指挥官卡姆胡伯中将,右一为第1战斗机师指挥官德林(Kurt-Bertram von Doring)中将。

摄于1942年6月末,年轻英俊的橡叶骑士勋章得主伦特上尉。

或摄于1942年6月末的狼穴大本营,也有可能是返回NJG-2后所摄,橡叶骑士勋章得主伦特上尉的一张“较为随意”的照片。

摄于1942年6月末,伦特获得橡叶骑士勋章后留下的肖像照。

英德之间夜幕下的空战,很大程度上是物资装备和军事技术的对垒,尤其是雷达技术方面的较量。双方斗智斗勇,一旦发现一方使用了某种新技术,另一方也竭力在最短时间内研制出反制措施,此消彼长中将德占区的上空变成了血色的天幕。

在机载雷达普遍应用于夜间战斗机之前,德军惯用的战术仍是高空待命,由地面雷达将其指引到敌机附近,然后飞行员凭借个人的夜视能力发现敌机后进行攻击,而较低高度上的机群则留给地面高射炮部队解决。夜战飞行员能否取得战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靠目力首先发现敌机。1942年初,“明石BC”(Lichtenstein BC)雷达的出现和逐渐列装,使德军夜战飞行员只需在进攻的最后阶段看到敌机即可。这种雷达虽获得了高度关注并被寄予厚望,但夜战飞行员接受它的过程却无法一蹴而就。它的研制单位德律风根(Telefunken)公司曾派技术人员来到荷兰的吕伐登,试图说服夜战飞行员们相信雷达的实际价值。而飞行员们对这个黑色“魔盒”大多半信半疑。由于Bf-110和Ju-88等夜间战斗机装上雷达后会有4根鹿角状天线,大约使战机时速下降25英里,从而失去相对于英军轰炸机本就有限的速度优势,包括伦特在内的一些王牌都对配备机载雷达不感冒,甚至还有抵制情绪。

伦特既是最初强烈反对安装雷达的军官之一,又是后来不遗余力支持它的人。除对战机速度的不利影响外,这种雷达对忙碌紧张的报务员兼尾炮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增加了其责任和负担。“明石BC”雷达的显示装置包括三个阴极射线管,分别显示敌机的水平位置、垂直位置和距离。在这些仪器间穿梭并随时将数据变换成指令绝非易事,要求报务员把精力高度集中在显示屏上,而持续地紧盯闪烁的显示屏,只需约15分钟就会让人头昏眼花,进而失去夜视能力,报务员也因此无法很好地履行炮手的职责。伦特等人不愿意以牺牲部分火力为代价来换取截击数据,另外,像他这样的夜战王牌多出身于驱逐机部队,这些功成名就的军官早已习惯于将战机完全置于自己掌控之下,空战中采取何种战术,也几乎成为身体的条件反射,让他们立即相信这种魔术装置,而不是那些同生共死、久经考验的兄弟,显然不是轻而易举的。虽然接受“明石BC”雷达的过程较为缓慢(备有“明石BC”雷达的4架夜间战斗机1942年初即运抵吕伐登,但是,除了贝克尔以外似乎一直无人问津),但到当年8月,随着贝克尔第一次在“明石BC”雷达指引下击坠了轰炸机,而且NJG-1第2大队也在当月靠机载雷达击落了多达25架敌机,伦特等曾经顽固的王牌们开始对机载雷达产生了信心,再加上几公里的覆盖范围为飞行员装上了第三只眼,夜战飞行员们接受雷达的热情于是开始高涨起来。

摄于1942年夏,驻荷兰德军最高指挥官、航空兵将军克里斯蒂安森(Friedrich Christiansen)视察伦特大队时所摄。

摄于1942年夏,NJG-2第2大队大队长伦特上尉(中)与军官们在一起,左一为利佩-魏森菲尔德中尉,右一为贝克尔中尉。

拍摄时间不详,身着飞行夹克、佩戴橡叶骑士勋章的伦特。

拍摄时间不详,伦特与战友们在出击作战前消磨时光的场景。

拍摄时间不详,伦特正在接听电话,或许是收到了升空截击敌机的命令。也有人称,本图和之前的那张打扑克的图片均是德军的战时宣传照。

这张照片中的Bf-110战斗机酷似一只怪物,机鼻上装有FuG-202“明石BC”雷达的鹿角状天线,机腹处安装有2门MG151航炮。

到1942年秋,德军夜战部队已普遍装备了“明石BC”雷达,而英军轰炸机部队之前即列装了名为“Gee”的新导航系统(严格说来不是雷达,因为它没有发射器,只有接收装置)。曾有一段时间,“Gee”系统使英军飞行员能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位置,也能较精确地测算风速对航向的影响,只要在“Gee”系统覆盖的范围内,英军轰炸机就能相对可靠地飞抵目标。但是,1942年8月,德军开发出名为“海因里希”的干扰发射器,能以很高的效率屏蔽英方发送的用以确定德占区位置的导航信号。英军轰炸机的导航系统失去效力之后,战损率步步上升,轰炸机部队又想出另一高招,即建立一支所谓的“探路者”部队。这些“探路者”由英军经验最丰富的精英飞行员组成,他们一般在轰炸机机群前面先行起飞,找到目标后用特制的闪光信号弹将其精确地标识出来,后续机群再根据这些易于辨认的颜色标示进行轰炸。但是,“探路者”部队在8月17日的首战(为轰炸波罗的海港口福伦斯堡指引方向)却完全失败,迫使轰炸机部队司令部继续改进机载雷达。双方在轰炸和反轰炸、雷达导航和屏蔽雷达等技术方面的较量还将激烈地继续下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