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春申江畔
一一 放弃“铁饭碗”
虽然在四年前,他上北京读书前就曾来过上海,还住了一段时间;可是这次一下火车,却又一次感受到与京城很不相同的“十里洋场”的气氛。
“租界”里,洋车横冲直撞,好像比四年前更多了一些。那些外国巡捕,彪形大汉,挎着枪,有的还骑着马,似乎更耀武扬威了。大马路(今南京东路)、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这些地方,依然是那么繁华,商店橱窗里陈列着比以前更多的花花绿绿的洋货,一些大腹便便的老爷或西装革履的少爷携着浓妆艳抹的女人进进出出,更多的中国人则只是在路上栖栖惶惶走着,连看都不看一眼。而就在这些热闹的马路的旁边,依然是那些狭窄、肮脏的小路和弄堂,而且比以前更脏乱。如果再到“华界”,或到工厂区去看看,那就更明白绝大多数的上海人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那就和北京市民没有什么差别了。这里的棚户区,是绝不亚于北京的大杂院的。
我们的年轻的主人公,除了怀里揣着一张铁路学校的毕业文凭外,依然是一无所有。他仍旧带着那点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行李,还有一大堆书,来到这块充满嘈杂、脏乱、倾轧、争斗的春申江畔的土地上,要开始他新的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