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李密

人物中国·隋唐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元 作者:《人物中国》编委会 编


第5章 李 密

死亦为鬼雄

李密(582~619)

Li Mi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旧唐书·李密传》


李密,字法主,长安人,出身贵族。其曾祖及祖父为北朝显贵,父亲为隋朝柱国、蒲山郡公。李密承袭父爵,为侍从官。隋大业初年,他假称有病自求免去官职,闭门读书。杨玄感起兵反隋时,李密前往投奔,成为谋主。后来杨玄感兵败,李密逃亡,投奔了由翟让领导的瓦岗寨起义军,是瓦岗军后期领袖。

好汉齐聚瓦岗寨

翟让原为东郡法曹,隋大业七年(611),因犯罪而被下狱,狱吏黄君汉私自释放了他。于是,他逃亡到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聚众起事。其故交单雄信、徐世勣等人也都前往投奔。单雄信的父亲是北周护国将军,镇守山东东昌(今聊城),后因兵败城破被杀。单雄信兄弟二人由寡母扶养长大,他们疾恶如仇,豪侠仗义,人称“二贤”。他们盖了“聚贤堂”,修了“演武厅”,接纳江湖豪杰,广交天下英雄。单雄信与徐世勣等一同投奔瓦岗军,他们在大运河的永济渠沿岸劫夺来往船只,积聚实力,归附者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李密到达瓦岗寨之后,通过早年相识的好友(一说是学生)王伯当拜见了翟让。李密向翟让指出:刘邦也是平民出身,却成就了千古帝王之业。隋炀帝昏庸无道,百姓无不怨恨。此时隋军的精锐力量被派往辽东征战,皇帝本人又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巡游,正是举兵的大好时机。以瓦岗军的实力,荡平京师,除掉隋炀帝,隋朝很快就会灭亡。然而翟让却无此大志,表示自己聚众起事不过是为了夺些财货,苟且偷生,至于推翻隋朝统治这样的大事,实在力所不能及。但是李密认为推翻隋朝的统治势在必行,他急于说服翟让,因此暗暗寻找机会。据说,他得知翟让的军师贾雄擅长阴阳占卜,而翟让对他言听计从,于是,就刻意结交贾雄,使其在翟让面前进言。贾雄果然抓住机会,对翟让说:如果你自立为王,未必能成就事业,如果立李密,则可以成就大事。翟让很怀疑:如果当真如此,那么李密自立为王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来投靠我呢?贾雄解释说:李密之所以投奔你,是因为你姓翟,翟即泽也,而李密为蒲山郡公,蒲非泽不生,所以李密离不开你。对于贾雄的说法,翟让深信不疑,从此以后,他在很多关键问题上都听取李密的建议,这使得李密可以充分发挥他多谋善断、善于打仗的才能。

攻占洛口仓

与翟让相比,李密的确有更长远的政治眼光,他建议翟让积极发展势力,扩大影响。在他的建议下,瓦岗军首先攻取了荥阳。荥阳是中原的战略要地,向东是一片平原,向西是虎牢关。虎牢关以西的巩县有隋朝的大粮仓洛口仓。取得洛口仓不仅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而且已逼近东都洛阳。可见,夺取荥阳是瓦岗军发展势力的重要一步。面临强大的瓦岗军,荥阳太守杨庆无可奈何,隋炀帝特派“号为名将”、“威振东夏”的张须陀为荥阳通守,镇压瓦岗军。李密认为张须陀勇而无谋,于是建议翟让与张须陀正面作战,并且假装战败向北逃走。李密则率领精兵埋伏在荥阳以北的大海寺附近,当张须陀紧随翟让十余里,到大海寺以北的林间时,李密伏兵四起,隋军陷入重围。张须陀原本就掉以轻心,突然遭遇强敌,措手不及,战败被杀。隋军昼夜号哭,长达数日不止。瓦岗军的这次胜利是对隋炀帝政权的沉重打击。

大业十三年(617)二月,瓦岗军攻取洛口仓并开仓济贫。贫苦农民大量参加起义军。隋朝在洛阳的越王杨侗派遣虎贲郎将刘长恭率军二万五千人前往镇压。翟让、李密预先侦知了隋军的动向,做了周密的部署。刘长恭对瓦岗军的情况却一无所知,只是从表面上看到瓦岗军的人数不多,便麻痹大意起来,瓦岗军乘隋军初来乍到、饥饿疲惫之时,大举进攻,隋军大败,死者十之五六。刘长恭仓皇逃回东都。瓦岗军得到大量的辎重器甲,力量壮大,声威大振。

四月,瓦岗军逼近东都城郊,攻破回洛仓(在今河南洛阳东北),致使东都粮食缺乏,陷入困境。九月,瓦岗军又攻破黎阳仓(在今河南浚县东南),开仓济贫,百姓纷纷归附,起义军增加了二十多万。这时,瓦岗军有数十万之众,控制了中原广大地区,达到了鼎盛时期。瓦岗军还公开宣布了隋炀帝的十大罪状,明确表示要推翻他的统治。正当瓦岗军日益强大的时候,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激化了。在此之前,由于李密屡建战功,威望越来越高。不仅取得了翟让的信任,而且逐步在瓦岗军内部形成以李密、房彦藻、常何、时德睿、李玄英、祖君彦等为核心的势力。大业十三年初,李密获准建立“蒲山公营”,由他直接领导。二月,在王伯当等人的推动下,翟让推李密为魏公,置魏公府和行军元帅府,等于把义军的领导地位让给了李密。然而,翟让的哥哥翟弘等人心怀不满,又劝翟让夺回领导权,于是二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十一月,翟让与李密的矛盾终于爆发,发生了火并,李密藉口置酒招待翟让等饮宴,于席间杀翟让、翟弘及随从数百人;徐世勣受伤,单雄信叩头请命,得免于死。李密于是分翟让本营,由王伯当、徐世勣、单雄信分领,后来李密又命徐世勣出守黎阳,把单雄信降为外马军统领。

悲剧英雄 惨烈结局

瓦岗寨内部的分裂削弱了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另一支意在推翻隋朝统治的力量——李渊领导的队伍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并建立了唐朝,年号武德。唐武德元年(隋大业十四年,618年),江都(今江苏扬州)兵变,宇文化及等人杀死隋炀帝,并率众十余万西归。越王杨侗招抚李密,希望借助李密的力量抗击宇文化及。两军在黎阳附近激战,宇文化及败走,然而瓦岗军也遭到了重创。之后,王世充在洛阳发动兵变,乘势袭击瓦岗军。李密与王世充在偃师(今河南偃师东)决战,命王伯当守后方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北)。不久,李密大败,王伯当弃金墉城,北走河阳(今河南孟县东南),与李密相会。李密走投无路,带领王伯当等两万人降唐。降唐后,李密因不被重用,心存不满,且疑心李渊有意加害于己,于是又带领王伯当等人反叛。唐武德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619年1月19日),李密与王伯当率领几十人在熊耳山被唐将盛彦师伏击,一起被杀。

在瓦岗军败于偃师之时,单雄信等人无奈之下投奔了王世充,此后他多次与秦王李世民对阵并险些要了李世民的性命。在成臬一战中单雄信所部几乎全军覆没,他不愿意屈从唐朝,便联络山东、河南的瓦岗旧部,重整旗鼓举起反唐大旗。李世民爱惜单雄信是个英雄,几次派人下书劝其归顺,但单雄信撕掉来书,表示与唐朝誓不两立。后单雄信所部被唐军围困伏牛山,血战三天三夜,无望逃脱,单雄信驱马跳崖未死,被俘后仍拒不投降,最后被斩于洛阳。唐朝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受到人民拥护。然而单雄信的豪爽仗义,忠诚守信亦颇为世人所称道,尤其为史家和小说家所描述和渲染,因此留下了小说《说唐》、京剧《锁五龙》、《雄信反唐》、《斩单通》等文艺作品,赞扬他叱咤风云的性格和壮烈人生。明代曹州诗人杨清《咏单雄信墓》诗云:飘泊残魂土一丘,断碑千古共松楸。寒乌啼落陵前月,疑诉当年汗马愁。

瓦岗军是隋末最强大的一支农民军队伍,他们在中原消灭了大量隋军的有生力量,割断了江都与洛阳的联系,使隋炀帝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不能控制全国。虽然未能最后取得政权,然而瓦岗英雄的故事却代代流传,深入人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