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杜如晦
长于决断的良相
杜如晦
Du Ruhui(585~630)
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藩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
——《旧唐书·列传第十六》
杜如晦,唐朝初年著名宰相。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唐武德元年(618),被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迁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总管府长史。他经常跟随李世民征战,参与机要。武德四年,李世民建天策府,以杜如晦为从事郎中。武德九年,他与房玄龄等人一起策划了“玄武门之变”,因功被擢升太子左庶子。李世民即位,杜如晦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二年(628),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并总监东宫兵马事。贞观三年,任尚书右仆射。同年冬天因病解职,次年三月去世。杜如晦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定典章制度。杜如晦长于决断,房玄龄善于谋划,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唐太宗。
任兵曹参军 参与机要
杜如晦出身于世宦之家,他的叔伯祖父杜杲为北周、隋时期的显赫官员。他年轻时爱读书,喜谈文史。隋大业年间,他被任命为滏阳县尉,见隋朝政治腐败,而且县尉之职卑微,因而弃官归家。隋大业十三年(617)底,李渊父子率军队攻克长安,次年建立唐朝。秦王李世民闻知杜如晦足智多谋,便将他召进府中任兵曹参军。唐朝初建,需要向各地选派官员。当时秦王府聚集了许多有才能的幕僚,一部分已被调出去任职。房玄龄对李世民说:杜如晦有智慧有胆识,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你若建立帝业,必得此人辅佐。其他人全都调走亦不足惜,唯有杜如晦不可舍弃。李世民听到房玄龄如此说,立即上奏李渊,要求将杜如晦留任秦王府。从此以后,杜如晦跟随李世民左右,赞襄机要,成为李世民智囊集团中的核心人物。
武德元年(618)八月,盘踞在今陇右一带的薛举兵强马壮,趁李唐政权立足未稳,出兵东犯。李渊派李世民统兵征讨,杜如晦随军参赞,经过两次交战,唐军彻底打垮了薛举的势力,解除了西北方面的威胁。李渊为嘉奖李世民的战功,命其出为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杜如晦随行任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其后,李世民连续统兵东征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等武装割据势力,杜如晦无不随行,为之出谋划策,决胜于疆场。他遇事善断,处理公务迅速无误,是同僚中最为干练的人才。武德四年(621)十月,李世民为了笼络人才,研究文籍,设立了文学馆,置十八学士,杜如晦位居第一。
“玄武门之变”策划立功
随着唐朝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在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逐步展开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斗争。当李世民下定决心要与李建成进行最后决战时,便密派尉迟敬德去召房玄龄、杜如晦入府计议。杜如晦化装成道士模样,随长孙无忌潜入秦王府。经过一番周密安排之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凌晨,李世民率杜如晦、尉迟敬德等一班亲兵亲将,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消灭了太子集团。李世民被封为皇太子,拜杜如晦为太子左庶子。
同年八月,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当了皇帝,是为唐太宗。杜如晦多年追随李世民,尤其是在策划政变,帮助李世民夺取皇位的过程中建立殊勋,被擢升为兵部尚书,封蔡国公。贞观二年(628),又以本官检校侍中,改任吏部尚书,总监东官兵马事。贞观三年二月,升为尚书右仆射,仍然掌管选拔官吏的事,与房玄龄共同掌管朝政。
唐太宗做皇帝之初,励精图治,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杜如晦作为他的主要谋臣,发挥了重要作用。凡军政大事,都须他参与议定。他在协助唐太宗建立朝章制度、选用官吏、确立法制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统治集团吸取隋王朝灭亡的教训,对农民采取了一些宽松的政策,使生产力得到发展,国家政治形势趋于稳定,经济逐渐繁荣,进入了“贞观之治”时期。而房玄龄的多谋、杜如晦的善断,也使他们成为一代名相。
贞观四年(630)初,杜如晦病重,唐太宗亲自到他家中探望。不久,杜如晦终于因病去世,时年46岁。唐太宗为他废朝三日,以示哀悼。下诏赠与他开府仪同三司,加司空,改封莱国公。杜如晦去世后,唐太宗对他仍不能忘怀,有一次他在吃美味的香瓜时,忽然回忆起杜如晦,不由得怆然泪下,于是派人将自己吃了一半的瓜送到杜如晦的灵前致祭,此后又不时送御膳来祭奠。在每年杜如晦的忌日,唐太宗都要派人到他的家中慰问他的夫人和儿子,他生前的待遇也一直维持不变。唐太宗在一次颁赏时对房玄龄说:杜如晦曾经与你一起齐心协力辅助我,今日赏赐的却只有你一人了!说罢不禁又伤心流泪。在唐太宗下诏绘制的凌烟阁功臣像中,长孙无忌与赵郡王李孝恭以下,杜如晦名列第三,魏徵居四,房玄龄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