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庙试九叙惟歌论

二程文选译(修订版) 作者:郭齐 译注


南庙试九叙惟歌论

这是程颢的一份试卷。南庙当是考试的地点,试题是《九叙惟歌论》。作者以《尚书》中“九叙惟歌”这句话为中心,以其理学思想为基础而加以发挥,全面阐述了他对实行“王道”,治理天下,达到理想社会的总体构想。

论曰:民,受天地之中而生者也。水、火、金、木、土、谷,民所赖而生者也。树之君,使修举其所赖而养之者也。修之有道,行之有节,上焉天顺之,下焉民乐之。正德焉,利用焉,厚生焉,此其所以秉统持正而制天下之命者也。在《书》禹之《谟》曰:“九功惟叙,九叙惟歌”,其指言乎是也。舜、禹明其道,圣也,后世不及焉,功也,万世所利焉。宜其事有次叙,而民歌乐之也。

噫!舜之君,禹之臣,其歌之之民日闻其道,日被其泽,其见而知之,或言或歌可矣。今去圣久远,逾数千祀,然可覆而举之者,何也?得非一于道乎?道之大原在于经,经为道,其发明天地之秘,形容圣人之心一也。然当推本夫明其次、著其迹者言之。在《洪范》之九章,一曰五行,次二曰五事,统之以大中,终之以福极。圣人之道,其见于是乎!

盖五行者,天之道也;五事者,人之道也。修人事而致天道,此王者所以治也。五事修,五行叙,则其生材也美焉,阜焉,民居其中,享其利而安焉,岂非皇极之道用而致乎?五材之生,天也,非人也;五事之修,人也,非天也。虽然,五事正,则五材自然得其性矣。是则天之道亦王者之所为也。王者既修五事而致五材,则又举正德之教而率之,明利用之源而阜之,开厚生之道而养之。五行协于上,六府利于下,三事举于中。修焉,其功之叙也;和焉,其德之行也。如是,则民浩浩然,于于然,欢娱于下而歌颂其政矣。

或曰,子之言五行然矣,然六府之兼乎谷,何也?答曰,五行,气也;五材,形也。君之所致者气也,民之所用者形也。五气既叙,五材既丰,民并用焉。然谷者,民之所生也,不可一日无之,此六府所以兼谷也。要其本,则五气之生而已,夫何惑焉?

窃原《春秋》之文,求圣人之志,火之书者十一,大水之书者七,不雨之书者九,大旱之书者二,无麦苗、大无麦禾之书者各一。盖言五行失其序,则六府失其宜。物失其宜,则尚何次叙之有乎!民失其所,则尚何歌咏之有乎!可以见圣人之心重时政而谨民事,勤勤乎如是也。

由是言之,则舜之德其至也。地平天成矣,万世永赖矣,其民陶其教,遂其生,九功之德皆歌之矣。“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其终之之道也。道是而已矣。

或问,行于后者当何如?曰,五事,本也,谨而明之。六府,外也,时而治之。教之以德,节之以政。古之五正各司其方,可复也;周之六官各主其事,可用也。此其略也,其道则具于经矣。推而明之,勤而修之,是亦舜之政也,夫何远哉?顾力行何如尔。谨论。

【翻译】

论:人民,是禀受天地中和之气而生成的。水、火、金、木、土、谷,是人民所赖以生存的东西。为他们树立君主,是要使他管理好人民所依赖的这六种东西而养育他们。管起来有方法,做起来有节制,上而天顺从,下而人民乐意。使道德端正,使物尽其用,使生活充裕,这就是君主用以执掌政权、坚持正道而主宰天下命运的途径。《尚书·大禹谟》篇中说:“九件事有次序,有次序就值得歌颂。”大概就是指这个而言。舜、禹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的圣明后世望尘莫及,他们的功绩使万代受益无穷。他们行事有次序,人民欢乐地歌颂他们是应该的。

啊!舜这样的君主,禹这样的臣子,那些歌颂他们的人民天天听说他们的道理,天天领受他们的恩惠,他们见到并了解这些道理和恩惠,或者称说,或者歌唱,那是很自然的。现在离开圣人久远,超越数千年,但可以重新论述它,为什么呢?难道不是统一于道吗?道的根本写在经书中,经书就是道,它揭示天地的奥秘,表现圣人之心是一致的。但应当推究那些能够弄清它的次序、显示它的思路的地方来说。在《洪范》的九法中,第一叫五行,其次叫五事,用至大中正的帝王之道统摄,以五福六极告终。圣人之道,大概见于此吧!

五行,是天道;五事,是人道。办好人事而符合天道,这就是王者治理天下的办法。五事办好,五行有次序,那些天地生成的财富就会又美好,又丰富,人民处在其中,享受其利益而安宁,难道不是实行至大中正的帝王之道而带来的吗?五种财富的生成,在天,不在人;五件事情的办好,在人,不在天。虽然这样,五件事情端正,则五种财富自然能保持它的本性而顺利生成长育。这样看来,上天之道也是王者所做的。王者既办好五件事而得到五种财富,便又兴办端正道德的教化而引导人民,弄清合理使用财富的源泉而丰富它,广开改善生活的途径而养育人民。五行协调于上,六府有利于下,三件事兴办于中。六府搞好了,那就是办事有次序;三事和谐了,那就是恩德已推行。像这样,则人民心情舒畅,悠然自得,欢娱于下而歌颂王者的德政了。

有人说,你说五行是对了,但六府包括谷,为什么?答道,五行,是无形的气;五材,是有形的财富。君主所招致的是无形的气,人民所使用的是有形的财富。五气有次序了,五种财富丰富了,人民同时使用它们。但谷,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不可以一天没有它,这就是六府所以包括谷的原因。究其根本,只不过五气所生而已,又有什么疑惑的呢?

我查考《春秋》的文字,探求圣人的本意,其中记载火灾的有十一次,记载大水有七次,记载不下雨有七次,记载大旱有两次,记载无麦苗、大无麦苗各一次。意思是说五行失掉次序,则六府也不能正常生成。万物不能正常生成,还有什么次序!人民失所,还有什么歌咏的呢!可见圣人的心重视当时的政治而对民事很谨慎,像这样勤勤恳恳。

由此而言,舜的恩德太大了。天地万事安排妥帖了,千年万代永久有依靠了,人民熏陶于教化之中,能够顺利地生存发展,都将歌颂“九功”的恩德了。“用美好的事物告诫他们,用严厉的态度督促他们,用九歌来勉励他们,使政治不败坏”,就是最终实现善政的道路。帝王之道,如此而已。

有人问,施行于后世应当怎么办?答:五事是根本,认真地弄清它。六府是外面的事,按时治理它。用道德教育人民,用行政手段节制人民。古代的五正各自管理一个方面,可以恢复;周朝的六官各自主管一定的事务,可以沿用。这是事情的大略,至于具体的道理和方法则全在经书中了。把这些道理和方法加以推广发扬,勤勤恳恳地去做好,这也是舜的德政,又有什么遥远呢?就看如何努力实行罢了。谨论。

  1. 中:程颢认为,天地阴阳二气感应融和而生成万物。既不是阴,也不是阳,而是阴阳和谐的结合,所以叫“中”。

  2. 统:大统,即帝位。

  3. 《书》:《尚书》。禹之《谟》:《大禹谟》,《尚书》篇名。九功:九事,指水、火、金、木、土、谷和正德、利用、厚生。叙:次序。引文说九事有序,人民将歌颂之。

  4. 祀:年。

  5. 著:标明,显示。迹:踪迹。

  6. 《洪范》:《尚书》篇名。九章:即“九畴”,传说禹治天下的九类大法。

  7. 五行:水、火、木、金、土五种构成万物,人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

  8. 五事:貌(态度)、言(言语)、视(观察问题)、听(听取意见)、思(思考问题),五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9. 大中:指“九畴”的第五个方面“皇极”(见下)。

  10. 福极:即五福六极,是“九畴”的第九个方面。五福指寿、富、康宁、攸好德(喜好道德)、考终命(长寿善终)。六极指凶短折(短命)、疾、忧、贫、恶、弱。极:惩罚,指上天的惩罚。

  11. 致:获得,这里意指符合。

  12. 阜(fù负):丰盛。

  13. 皇极:帝王治理天下的准则。一说:皇,大;极,中。“皇极”即伟大中正的帝王之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