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直被“演义”,如何来“定义”?

能臣与英雄:曹操大传(套装共2册) 作者:南门太守 著


一直被“演义”,如何来“定义”?

(序言)

严格来说,曹操并非三国人物,真正意义上的三国起始于曹丕代汉自立的公元220年12月,而在年初曹操已经去世了。不过,汉末几十年群雄割据,人们将其也视为大三国时代的一部分,从这时到三国归晋是秦朝统一后第一个分裂阶段,国家分裂是黎民百姓的不幸,却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是乱世,“乱世出英雄”,其中最为耀眼的英雄一定非曹操莫属,时人鲍信说曹操“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时人李瓒评价说“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然而,到了后世人们对曹操的看法却复杂起来。有的说曹操是一个英雄,有的说他是奸雄;有的说曹操是好人,有的说他是坏人;有的说曹操本事很大、战无不胜,有的说他没有本事、总打败仗。造成这些分歧的原因,一方面是时代的变迁,各个朝代有不同的正统观,对曹魏政权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肯定它,有的否定它,肯定曹魏政权的时代曹操地位就高、形象就好,反之就比较差;另一方面,史书记载中出现一些有意无意的错传、讹传,也影响到对曹操的认识,而文艺作品对史实的重新改造,更加深了人们对曹操的误解。

围绕曹操,有太多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记载在正史里,有的经过野史和文艺作品的加工,有反映曹操小时候如何机智过人的,有说曹操带兵打仗如何出神入化的,还有说曹操心思如何缜密、如何防范别人的,如同对曹操的评价一样,这些故事往往带有鲜明的倾向性,有美化的,也有丑化的,有的故事本意是想丑化,结果却意想不到地对曹操反而起了美化的作用。总之,读曹操,不仅要读与曹操有关的故事,还要善于甄别故事的真伪。

与曹操有关的,历史上有几句著名的话。

有一句叫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影响广泛,曹操被后世视为“奸雄”,多半是从这句话来的。这句话是有来历的,曹操年轻时曾希望名士许劭评价一下自己,许劭便说了这两句话,曹操听了以后很高兴。说自己是“奸雄”为什么还高兴?曹操年轻时难道就立志当“奸雄”?其实,根据《后汉书》记载,许劭的原话是“乱世之英雄”,后来的一些野史、小说把它变成了“奸雄”。

还有一句话叫作“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如果曹操真的这么说过,那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太成问题了,但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呢?这件事是说曹操在一次逃亡途中路过朋友吕伯奢家,曹操去串个门,后面发生的事史书上有多个版本,最有影响的版本是说吕伯奢不在家,吕伯奢的儿子热情地接待了曹操,曹操听到食器相撞发生的声音,以为是兵器相击,曹操疑心很重,以为吕伯奢的儿子要杀自己,于是把他们全杀死了,曹操事后还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问题是,曹操如果真干了这件事,而当事人又全部被他灭口的话,又是谁把这件事记下来的呢?而且,所有版本中最早的版本很简略,说的是曹操因自卫而杀人,而越往后的版本越详细和“生动”,岂不是怪事?

还有一句话也众人皆知,叫作“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对曹操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挟”有“挟持、逼迫”的意思,与“奸雄”刚好呼应。其实曹操阵营提出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这是没有毛病的,“奉天子”与“挟天子”完全是两个境界。

秦朝末年刘邦起兵后只用6年时间就取得了天下,西汉末年刘秀统一天下用的时间更是不到4年,东汉末年曹操打了30多年的仗,直到临终前还四处征战,却未能统一天下。很大程度上,这是三足鼎立的特殊局面造成的,3个支点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结构,曹魏“一强”对蜀、吴“两弱”,就形成了一种较难打破的平衡,蜀、吴只要联起手来,曹魏就很难同时战胜他们。

当然,除大势外还有主观原因可以总结,比如曹操的用兵。曹操擅长打突袭战,擅长孤军深入作战,尽管手下战将如云,其中不乏一流猛将,但曹操仍然有亲自带兵执行重要任务的习惯,如乌巢奇袭战、远袭白狼山以及当阳追击战等,曹操都是亲自带兵孤军深入作战。作为一名军人,身先士卒、不怕牺牲是优点;作为一名统帅,过于冒险又是一个不足,而且也暴露出曹操的手下缺乏周瑜、陆逊那样能独当一面的“元帅级”将领。

但《三国志》谈到曹操的军事才能时仍给予极高评价,认为他有“韩、白之奇策”,还说他是当世之“孙、吴”。仅对《三国志》武帝纪的统计,曹操30多年里就打了30多场硬仗,几乎年年都在打仗,这个数目是其他群雄没法比的,打仗多,自然打败仗的数量也多,再加上曹操在群雄中起点不算高,在很长时期里四面都是强敌,所以更容易打败仗。然而,曹操打过的精彩战役也有很多,官渡之战不用说,早年夺取兖州之战、下邳之战、邺城之战、南皮之战、北征乌桓之战都很精彩,最精彩的是潼关之战,曹操亲自谋划、亲临前线指挥,声东击西、出神入化,又巧用反间计,将对手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曹操没留下专门的军事著作,但他对《孙子兵法》的注释却为人称道,汉代重经学,不重兵法,在曹操之前还没有人如此关注过《孙子兵法》,曹操结合自己的用兵实践,一边注解,一边就有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解受到后世的推崇,在历代难以计数的《孙子兵法》注家中,有十余位被公认为最权威,曹操排在第一位。

除了是一位历史上的英雄,生活中的曹操是什么样的人呢?

简单地概括,就是“真性情”。曹操平时没有架子,穿戴随意,高兴的时候有说有笑,有史书说他“为人佻易无威重”,本意是说他为人轻佻、没有威仪,反过来也可以说是没有架子、平易近人。曹操临终前病倒了,他自感来日无多,于是发布了一道《终令》,要求自己死后文武百官来吊孝只要哭15声就行,葬礼完毕即脱去丧服。驻守在各地的将士都不得离开驻地,各级官员要认真履行职责。曹操还交代,将自己葬在邺县西边的高岗上,身边的婢妾、歌伎等以后都住在铜雀台上,在台上安放一张6尺长的床,挂上帷幔,一早一晚供上祭物,每个月初一、十五要从早到晚向着帷幔歌舞。这些事看起来有些婆婆妈妈,与大英雄的形象有些反差,但无疑是一个男人真性情的流露,苏东坡是最主张曹操是“奸雄”的人,但看到这里也不得不说曹操“一生奸伪,死见真情”。

曹操的爱好有很多,都知道他是大诗人,“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其实他的文章也写得很好,鲁迅先生评价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写诗作文就如性格一样,通脱潇洒,没有什么顾忌,想写便写出来。曹操还是建安年间文学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唐朝诗人张说在《邺都引》中说他“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在曹操带领下,建安年间出现了“三曹”“建安七子”,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此外,曹操还是公认的书法家,他也很懂音律,史书上说他可以与当时最优秀的音乐家桓谭、蔡邕相提并论。曹操还是一位围棋高手,史书上说他可以与当时最著名的棋手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一决高下。曹操还擅长骑射,能“手射飞鸟,躬禽猛兽”,他还在城市建筑规划和器具设计方面有突出才能,“及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

三国群雄中,刘备的一生最坎坷,与刘备相比曹操的命运似乎好了很多,至少从未让家眷做俘虏,但曹操一生也经历过几次大的挫败和低潮。可贵的是,曹操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每一次挫败后马上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曹操之所以成就大业,正是缘于他是一个不惧怕失败的人,任何失败都没有打倒过他。每次失败后,曹操都会迅速做出反省,采取措施弥补那些薄弱环节,这是比一般人更聪明的地方,因为只有聪明的人才善于把每一次失败都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直到把它弄透彻为止。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曹操的一生,说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袁绍虎视于四州,强大到无人可敌,曹操依靠智慧和计谋,以武力统一全国,采用申子、商鞅的法制、权术,吸取韩信、白起的奇思妙计,设置官职,任用人才,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干,同时能克制自己的感情,冷静思考问题,不计较别人的过错。陈寿认为,曹操能总揽朝政大权,完成建国大业,完全在于他的见识和谋略是那个时代第一流的,他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是超世的英才。《三国志》对曹操的这些评价是准确的,曹操不仅是一个英雄、一个有本事的人、一个对历史有突出贡献的人,他还是一个精力充沛、个人能力突出、性格丰富的人,是一个真性情的人。

在历史上,曹操曾长期被人涂着“白脸”,尽管近年来人们对曹操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还曹操了一些公道,但由于历史的积垢太深、脸上的粉彩太厚,“卸了装”的曹操又显得有些苍白,人们对曹操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以至于在他的身上还常常存在着许多待解的谜团。

曹操出身于宦官家庭,作为既得利益者,是什么原因使他义无反顾地开启新的人生?曹操与汉末世家大族之间,究竟是政治同盟还是对手?曹操对汉室究竟是真心扶持还是利用?曹操与历史上的那些昏君、暴君不同,他做事比较理性,但为什么又留下嗜杀之名,甚至屡有屠城的记载?曹操在有生之年没有称帝,究竟是实力不足还是没有想法?军事才能十分突出的曹操,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中犯下显而易见的错误?曹操既然不想当皇帝,为什么又要当魏公、魏王?曹操一开始不喜欢曹丕,原因是什么?曹操既然对曹植有好感,为什么在最后时刻改变了主意——如果孤立地看这些问题,的确不容易回答,也难以找出一条连贯的历史逻辑。走近曹操,详细地了解曹操的一生后,也许就能揭开这些谜题。曹操是一个真实而鲜活的人,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对人对事有一贯的主张和态度,他不是一个多变的人,他的身上也没有那么多矛盾。

我出生于曹操的故乡亳州,小时候听过很多关于曹操的传说,正是这种机缘,让我对曹操、对三国有了特殊的感情。多年来,我一路穷搜广集、心追手摩,凡与曹操、与三国有关的资料都收集下来,凡是曹操曾到过的地方都一一去探访,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走近曹操,不仅了解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更探秘他的内心,体会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关头他的所思所想,通过揣摩、体悟,不仅对曹操作一个深度还原,而且解开那些围绕着他的谜团。

本书是我多年来跟踪、研究曹操的一次全面性总结,书中按照历史的纬度详解了曹操的一生,在写法上坚持了严肃、严谨的态度,不混淆进传说和印象,更不虚说、枉说,针对史料零乱且经常互为矛盾的情况,通过抽丝剥茧,认真对比和分析,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力争展示出一个丰富、全面、有趣的曹操,这也许与人们印象中的曹操有所不同,但一定是最真实、最接近历史的曹操。

为了便于读者更准确地了解历史真相,书中引用了一些史书原文,主要引自《三国志》《后汉书》《晋书》以及裴松之注《三国志》所引用的杂史、杂著等,为保持阅读的流畅性,没有一一注明其出处,有兴趣的读者可找来原文对照阅读。

南门太守

于古城西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