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康有为与犬养毅

康有为往来书信集 作者:张荣华 编校


康有为与犬养毅

犬养毅(1855—1932),号木堂,日本冈山县人。庆应义塾肄业。1898年任内阁文部大臣,后为宪政本党、立宪国民党领袖。1912至1913年领导第一次护宪运动。1923年任内阁递信大臣,次年领导第二次护宪运动。1931年组织政友社内阁,次年被军人射杀。

康有为致犬养毅(1899年春)

我两国同教同文,较泰西各国,其情最亲,其办事亦有不同。我邦通人,侧首东望,莫不在此。并不必引公法也,以我两国自有经义可引,所以深得敝国人心者,亦在此经义而已。闻贵国宪法,太后皇后亦在臣列,此即经法与敝国同之者也。今伪临朝之篡废,在西人公法认之,且以为托于训政,亦以公法免干预内政之故。惟我两邦,兄弟唇齿,其情亲而势逼,似有不能以西人公法论者。若坐令寡君忧死,而伪临朝拥幼主而擅权,外分内讧,支那必亡。高楼大厦之倾,其旁邻亦为危墙所压,似不能不议支拄之也。

(手稿,藏日本冈山县博物馆)

康有为致犬养毅等(1913年10月25日)

木堂、东亩先生:

前两电及书想达览。张□□衣清朝礼服,举国谁敢?此为第一忠强最可敬者,所可取可用者,即在此。想喻其意。两国邦交至大,何□□此小节以助其仇怨之借口。且贵国尚未认民国,更何必强彼衣民国□服乎?望向贵政府妙解之。敬请大安。阮鉴光启代。九月廿六日。

(手稿,藏日本成田山史料馆)

康有为致犬养毅(1919年8月)

木堂先生执事:

违离久矣!虽沧海隔越,国土殊异,然侨札之交,夙期相契,通梦交魂,推襟送抱,未尝不在执事也。每因东风,问讯兴居,备承康吉。仆廿七岁作《大同书》,盖忧人民之艰,哀众生之苦。大地有一人之饥溺,吾实耻之;众生有一物之不度,予任其罪。思欲合大地为一家,置生民于衽席,故思铲国界以致大同,力除诸苦以求极乐。撰成书后,于今卅五年矣。不意国际同盟,鄙人竟获躬亲见之。自欧战后,大地之事势大变,虽诸国未平等,国际同盟惟强者马首是瞻,必不能即见大同之盛,而公理渐明,强权渐抑,忌一国之独强,畏大战之惨祸,则同盟大势必可粗定,可预决也。他日或更酿一战,而后大同告成。然此战必非吾东亚,或者非国战矣。吾非不能以社会主义推翻今世,以时未可也。若妄发之,徒苦吾人。故吾之《大同书》以未至其时,亦不宣布。惟昔在汤河,同浴温泉,曾以《大同书》就正于执事。执事以为自有东亚数千年以来,未尝有此书也。非执事之远识,孰能赏心及此?此乃仅言大地内之书耳。仆尚有《诸天》一书,尤为非非之想,以视区区地球,藐尔不及沧海一滴,不及山岳之一尘也。其俯视诸国之竞争,犹蜗角之灵触互斗也。犹以今日而视俾斯麦、毛奇,强国拓土之功何在哉?夫昔当俄帝尼古拉之加冕也,万国奔走;及德帝威廉第二之称霸也,百国震慑,此仆与君同时所熟于耳目者也。而今则烟销灰灭,国亡家破,身或危亡。昔者道遇德人,神气正长,何其骄也,而今何如哉?此皆强权霸国已然之迹也。三十年来,俯视忽忽,曾几何时,变化至此。嗟乎!使国际联盟不成则已,使国际同盟稍有成也,断不能以一强国独占邻封。若能占之,必出于战胜各国而后可也。

昔吾春秋之争郑虎牢也,晋、楚争霸,迭战互胜而迭据之。德、法之争来因,可为前车矣。今之山东青岛,犹春秋郑虎牢,德、法之来因河也。贵国之得青岛,与济顺、高徐诸路,是横截中国之腹,则中国可断而亡,中国人所必不能忍受者也。中国以共和故,内乱日滋,虽不忍而我无财无兵,为之奈何,安得不忍?夫以贵国之强,若在欧战期内吞并之,上援兼弱攻昧、取乱侮亡之义,下因卖国党徒之顺,中乘内争狂走之势,亦安见其不可也。惟今欧战已毕,东西诸邻,虎视眈眈,专注贵国之举动,美舰云集,伺机而发,以监视山东青岛之事,虽有卖国之徒,内争之剧,亦不能得志矣。

夫以德国一跌,国民衰敝,生尽气绝若此,贵国兵力之强弱,人才之多寡,物质之丰歉,比德国若何?此不待较计也。若至近隔海之邻,其财富之赢虚,物力之多寡,与贵国较若何也?彼与贵国利害相关,咄咄迫视,万不能令贵国独肆欲于东亚,又不待筹策也。今大地之势,三尺之童,负床之孙,皆能知之。岂况贵国之群贤士大夫乎?其必洞识情势,明辨得失,又不待仆言也。然近者乃以山东青岛之故,吾两同文同种之邦,交生大憾焉。贵国于巴黎大会虽得成功,然见疑于列强,激忿于敝国,所失多矣。鄙人坐视旁观,戚戚伤怀,不能少有所补助,窃为痛心者久之。内阁之原总理山本君吾旧交也,床次君吾闻声相知也,皆高才达识,必有良策以解之,憾至今尚未见之也。想必能鉴强德之覆辙,戒西邻之责言,翩然改图,亲结善邻,力践誓言,昭昭百国。万一贵国士夫因缘旧俗,挟持强力,尚行军国之义,怀侵掠拓土之心,不忘山东青岛之小利,恐成德国之大祸。则旧游三岛、久居须磨之客,拳拳故情,爱樱花而甚忧之,不忍视其樱花之有摧残也。今山东青岛之必不能强吞下咽,事势至明,食之不下,弃之不忍,迟疑徘徊,为庸人行为,致启西邻之忌,而酿敝国之怨,甚非策也。且归还青岛,贵国早有誓言,背誓不祥,失信不义,个人不可,何况国乎?若待列强翻然正词责问而后归还,亦少昧矣。智者见事于未萌,才者审势而善迎,临大事者贵当机立断,发信誓者贵力践而勿失。

吾与子,亚洲同文国也。《春秋》交邻,旧有善法,不必引欧例也。昔齐桓归汶田以示亲,晋文舍原隰以示信,贵政府若愿加惠敝国,永结同好,则无所利吾土也。在大隈侯、加藤伯早有誓言。为今之计,莫如慨然以山东青岛归还,用昭大信。凡德国旧约一概置之,撤驻兵,还铁路,乃至袁世凯之二十一条,及近者段祺瑞之军事协定,与及徐世昌之顺济、高徐之路约,皆折约券,焚盟书,不索条件,尽还于我。则吾四万万人欢喜踊跃,莫不稽首咸戴大德,永纫善邻,将以二万万之广土众民,供贵国之商场,所以为报,似更厚也。欧美诸强亦必欢心写诚,与贵国携手,无贰无虞,以交和亲,以进大同。贵政府既安外交,然后以易安内变。为贵国计,莫善于此。仆与君皆地球人也,非独一国人也。俯视东亚,哀我生民,愿效颛愚,伏维垂察。

(录自《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

  1. 此信原题“请犬养毅转达日本内阁撤兵交还电”,署年据康同璧《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1919年:“7月,先君以欧战时日本占领青岛,电请犬养木堂转达日本内阁撤兵交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