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

李耕生传 作者:洪欣 著


引子

1975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一位老党员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交给了广饶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这是一本《共产党宣言》。

1920年2月,曾留学日本、担任过浙江一师国文教员的陈望道,带着戴季陶提供的日译本《共产党宣言》,还有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出的英译本,回到故乡义乌分水塘,开始潜心翻译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8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正式出版。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全译本,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初版不过一个月就发售一空。但是这个版本发生了印刷错误,封面的“共产党宣言”印成了“共党产宣言”。

这位老党员保存的,正是有着印刷错误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版。

广饶《共产党宣言》纪念馆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传播的最早、最广泛的一部经典。它在大城市、在知识分子中传播很广,对早期革命者的思想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它在偏僻的乡村出现,在贫苦农民当中传播,则很少见诸记载。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原名乐安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1914年,因与江西省乐安县重名,改为汉时旧名——广饶县,隶属胶东道。1927年,废道尹后,直属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更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共产党宣言》出现在这里,源于它特定的环境和土壤。大王镇位于广饶县东南部,流经此地的阳河,素以“铜帮铁底”著称,清水缓流,终年不竭。1988年,著名作家李存葆在和王光明合作的报告文学《大王魂》开篇就写到这条河:“毋庸稽考州史县志,我们便断定这是一条古人开凿的泻洪河。它百尺一弯,半里一拐,斗折蛇行,艰难地由南而北蹒跚游曳,漫过一望无际的旷野,注入渤海。令人费解的是:阳河在他县他乡是那样弯曲,而在大王竟是这般笔直!阳河两岸昔有民谣曰:阳河本是九十九道弯儿,直开一道弯儿出一个县官儿。”“那时,阳河对大王特别钟情。与大王接壤的周围,或沼泽泥淖,或荒滩盐碱,唯大王土肥水美,地灵人杰。”

历代山东人有崇文好学之风,苏东坡曾发出“至今鲁东遗风在,十万人家读书声”的赞叹。广饶县南部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了文化对于巩固和提高家庭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凡有条件供养子女上学的家庭,总是想方设法让子女上学读书。这里靠近胶济铁路,距山东新文化传播重镇益都较近,相对而言,人们较容易受到各种新思潮和新思想的影响,思想较为开化。同时,受历代重视教育和当地杰出历史人物的影响,这里的人们普遍具有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的传统思想和良好愿望,人们感到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让子女识字、读书,接受教育。因此,20世纪上半叶,从这里出去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等遍布省内外。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先锋,他们的家乡广饶,也成为山东最早有共产党活动的地区之一。

1917年,刘集振华高小曾招收了两名学生——李耘生、刘子久,两位同窗后来一起考入山东省立第十中学。他们在那里接受了新思想,逐步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李耘生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介绍刘子久加入团组织,以后两人又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到济南从事革命工作。

观众参观《共产党宣言》纪念馆

在十中求学时,李耘生、刘子久都曾回到故乡进行革命活动。1925年春节期间,刘子久从济南回到家乡刘集村,发展了堂哥刘良才入党,以后不长时间,刘良才又先后介绍刘英才、刘洪才、刘春山等入党,这是刘集村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第二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刘集村召开了广饶县农会成立大会。大会之后,刘集村中共党的活动渐渐多了起来。

这一时期,山东督军张宗昌忙于军阀战争和镇压城市工人运动,相对减弱了对偏远乡村的统治。当时大部分中共党员虽然加入了组织,但实际上并不懂得多少马列主义。为了尽快提高党团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刘集村党组织从省里领来许多学习材料,分发给党团员和部分群众学习。

在这本《共产党宣言》的首页右下角盖有一方“葆臣”朱红印痕,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1923年12月15日《济南地区团员调查表》表明,张葆臣是江苏无锡人,1922年1月1日入团,后到济南工作,从事青年运动,曾是济南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主管“教育兼发行”工作。张葆臣经常和在济南的广饶籍党员李耘生、刘子久、延伯真、刘雨辉等一起学习和活动,1926年,这本《共产党宣言》通过广饶早期女共产党员刘雨辉带回家乡。从此,刘集村支部的党员们常常在煤油灯下学习《共产党宣言》,这本点燃过许许多多革命者理想之火的革命文献,便在这个偏僻的乡村经历了不平凡的近50个春秋。

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民党颁布了许多法令,把《共产党宣言》列为禁书之首,对保存或阅读马列著作者,加上“危害中华民国”等罪名判刑监禁。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刘集村的一座简陋民舍里,却保存着一本中国最早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党员刘世厚精心地用油纸把它严实包好,再装进竹筒里,有时埋在床铺下面,有时藏在屋山墙上的雀眼里,一次次躲过了国民党的搜查和日军的“扫荡”。1975年,刘世厚把这本书,从藏匿的地方拿了出来,仔细地把这本快散的书装订好,并在首页的左上角盖上了一枚“刘世厚印”,放进小漆匣里。最终,老人把这一“奇书”献给了国家。

中共刘集支部旧址

山东广饶大王镇刘集村珍藏的这本薄薄的《共产党宣言》,对认识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在那个内忧外患的社会,从广饶大王镇走出的率先觉醒的青年,上下求索,探寻着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他们带着民族振兴希望的火种,播撒在他们经过的每一块土地上。这本传记的主人公李耘生就是这样一位青年,被《共产党宣言》指引,一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