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范坚书《菩萨蛮》
华音流韵
菩萨蛮
[五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2],皓腕凝霜雪[3]。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4]。
临风赏读
迷人的江南是诗人的天国,自古吟咏江南的名篇指不胜屈,而首屈一指、至今吟诵不衰的除白居易的《忆江南》,恐怕就要数这首《菩萨蛮》。
或认为这首词写于词人第二次为避祸流落江南,在润州周宝府署中当幕僚时,或说为“入蜀后回忆当年旧游之作”,当以前说为是。小词清丽流转,在令人心旌摇荡的江南秀色之间凝蕴着词人深切的忧时伤乱之痛和浓浓的思乡怀归之情。
词的上片开头两句自为呼应,借他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见出江南之好。然后一气直下,渲染江南之令人陶醉。“春水”二句极写春日江南水乡风景之美。春水清澈见底,江河一派碧绿,比那长空一碧的天色还要明净;人们泛舟碧波,在画舫里卧听潇潇春雨,吟赏着烟雨迷蒙的水光山色,悠然入眠,这是何等的闲适自在!写景绘声,历历如在目前,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对江南水乡的无限依恋之情。
江南又岂止是风光美,江南的人物也美。换头两句进一层极写江南人物之美:正在当垆卖酒的少女婉柔如月,她的手腕像霜雪般洁白。如此妩媚美景,如此绝妙佳丽,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
末两句词人笔锋一转,反跌出深沉的慨叹:还是在风景秀丽的江南住下吧,没老暂不要还乡,还乡会使人肠断。词人羁滞江南,时值中原弥漫着战乱烽火,在貌似旷达、不愿还乡的正话反说中,传达出欲归故乡而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深愁,正如谭献所说:“强颜作愉快语,怕断肠,肠亦断矣。”(《谭评词辨》卷一)
全词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宛然如见;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
画船听雨 清江尊
宋佚名《溪山春晓图》(局部),绘江南春日融和明丽的景色。布局取平远之势,以崇山叠岭为背景,河流、溪水萦绕于山间,云气蒸腾,意境空灵邈远。故宫博物院藏
古今汇评
张惠言:此章述蜀人劝留之辞,江南即指蜀。中原沸乱,故曰:“还乡须断肠。”(《词选》)
陈廷焯:(上阕眉批)一幅春水画图。(下阕眉批)意中是思乡,笔却说江南风景好,真是泪溢中肠,无人省得。(《云韶集辑评》卷一)
俞平伯:此作清丽婉畅,真天生好言语,为人人所共见。就章法论,亦另有胜场也。起首一句已扼题旨,下边的“江南好”,都是从他人口中说出,而游人可以终老于此,自己却一言不发。“春水”两句,景之芊丽也;“垆边”二句,人之姝妙也。……如此说来,原情酌理,游人只合老于江南,千真万确矣。但自己却偏说“未老莫还乡”,然则老则仍须还乡欤?忽然把他人所说一笔抹杀了。思乡之切透过一层,而作者之意犹若不足,更足之曰“还乡须断肠”。原来这个“莫还乡”是有条件的,其意若曰:因为“须断肠”,所以未老则不会还乡;若没有此项情形,则何必待老而始还乡乎。岂非又把上文夸说江南之美尽情涂抹乎?古人用笔,每有透过数层处,此类是也。(《读词偶得》)
唐圭璋:此首写江南之佳丽,但有思归之意。起两句,自为呼应。人人既尽说江南之好,劝我久住,我亦可以老于此间也。“只合”二字,无限凄怆,意谓天下丧乱,游人漂泊,虽有乡不得还,虽有家不得归,惟有羁滞江南,以待终老。“春水”两句,极写江南景色之丽。“垆边”两句,极写江南人物之美。皆从一己之经历,证明江南果然是好也。“未老”句陡转,谓江南纵好,我仍思还乡,但今日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情意宛转,哀伤之至。(《唐宋词简释》)
李冰若:端己此首自是佳词,其妙处如芙蓉出水,自然秀丽。(《栩庄漫记》)
卓文君像(明佚名《千秋绝艳图》)
《西京杂记》卷二:“(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书影
参读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其一)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其三)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其四)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其五)——韦庄《菩萨蛮》五首是一组意义互相关联、有完美结构的词,主要表现飘零之感、乱离之苦、思乡之情,真挚感人。这是其中另外四首。
词人心史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移居虢州。中唐大诗人韦应物四世孙。僖宗广明二年(881)应举入长安,适值黄巢军破长安,身陷重围,又为病困。中和二年(882)春,逃至洛阳,著《秦妇吟》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人称“秦妇吟秀才”。后流落江南,漫游闽、赣、江、浙一带。至昭宗景福二年(893),始还京师。次年(乾宁元年)再试及第,任校书郎。乾宁四年(897)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光化三年(900)除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二年,在成都浣花溪畔寻得杜甫草堂遗址,遂在其上结茅为一室,定居于此,故后人又称“韦浣花”。天祐四年(907),唐亡,劝王建称帝建前蜀,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一切开国制度,多出其手。累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蜀高祖武成三年(910)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谥文靖。
韦庄生性疏旷,不拘小节,才敏过人,是唐末五代一位诗词兼擅的大家。他迭经乱离,流徙漂泊,故其诗多忧时伤乱、怀古感旧之作,诗中既有繁华、绮丽的“盛唐余韵”,又有衰飒、悲艳的“末世之光”,比较真实地表现反映出唐末战乱动荡的社会现实,抒发了一位乱世诗人孤独、凄苦、忧愤和无奈的情怀,被称为深沉的大唐帝国衰微的挽歌。
韦庄画像
韦庄《秦妇吟》唐敦煌写本一页。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在词坛上,韦庄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内容虽也大多表现以女性为主体的闺情宫怨、离别相思之类的“香艳”题材,但他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乱离之痛和思乡怀旧、眷念故唐之情融注词中,大大提升了词的境界。他的词风清丽淡远,疏朗晓畅;感情率直真挚而又曲折宛转;章法巧妙,语言质朴自然,善用白描,与温词迥异,在花间词派中独树一帜。有《浣花集》。
品题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当以唐《花间集》中韦庄、温飞卿为则。(张炎《词源》卷下)
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端己词清艳绝伦。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见风度。(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韦端己、冯正中诸家词,流连光景,惆怅自怜,盖亦易飘飏于风雨者。若第论其吐属之美,又何加焉!(刘熙载《艺概》卷四)
韦文靖词,与温方城齐名,熏香掬艳,眩目醉心,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卷五)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五季时词以西蜀、南唐为最盛。而词之工拙,以韦庄为第一。(吴梅《词学通论》)
清苏六朋《太白醉酒图》,绘李白醉酒于唐玄宗宫殿之内,由内侍二人搀扶侍候的情景。李白丰神俊朗,表情活脱若生,眉宇间流露出高傲之态。上海博物馆藏
低吟/浩唱
菩萨蛮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首词上片写词人站在驿楼上极目远眺,远树含烟,寒山似带,横亘天末,一片苍凉壮阔;凝望之际,不觉天色向晚,灰暗的夜色渐渐地浸漫楼中。词人在这薄暮中独自沉思、愁叹。下片写词人玉阶伫立仰见倦鸟正急急归巢。归鸟触动了他的归思。但纵目一望,长亭短亭,归程迢递,家山还不知远在何处。全词笼罩着一种苍茫、悲凉、孤寂、凄苦的气氛,而词人那永远漂泊、永是离别而茫然不知所之的悲哀与渴望灵魂止栖的情怀浑化入眼前的景物之中。此词神味无穷,以其意兴高远、雄浑无匹的风格享誉千古词坛,宋黄昇以此词和他的另一首《忆秦娥》为“百代词曲之祖”(《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清陈廷焯亦称这两阕“神在个中,音流弦外,可以是为词中鼻祖”(《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卷七)。
李白《菩萨蛮》(《诗馀画谱》)
参读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太白在当时,直以风雅自任,即近体盛行,七言律鄙不肯为,宁屑事此?且二词(《菩萨蛮》《忆秦娥》)虽工丽,而气亦衰飒,于太白超然之致,不啻穹壤。藉令真出青莲,必不作如是语。详其意调,绝类温方城辈,盖晚唐人词,嫁名太白。——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
《菩萨蛮》是古代缅甸的乐调,由云南传入中国。李白是氐人,生长昌明,所以幼时就受西南音乐的影响。开元间,李白流落荆楚,路过鼎州(今湖南常德)沧水驿楼,登高望远,忽思故乡,遂以故乡旧调作为此词。——杨宪益《零墨新笺》
大内,即皇宫。
李晔(867—904),唐昭宗,唐懿宗第七子,僖宗之弟,在位十六年。为人明隽,初亦有志于兴复,但其时大势已去,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内无贤佐,虽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非其人,徒以益乱,终为朱温所杀。善为词。
菩萨蛮
[唐]李晔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这首词不假藻饰,用化虚为实的手法,真切地袒露出词人眷恋皇宫、怆怀国事、忧思难禁的心绪,含思凄苦,哀婉感人。
参读
乾宁三年(896),李茂贞复犯京师,昭宗将奔太原,次渭北,(韩)建遣子允请幸华州。昭宗又欲如鄜州,建追及昭宗于富平,泣曰:“藩臣倔强,非止茂贞,若舍近畿而巡极塞,乘舆渡河,不可复矣!”昭宗亦泣,遂幸华州。……建已得昭宗幸其镇,遂欲制之……昭宗登齐云楼,西北顾望京师,作《菩萨蛮辞》三章以思归,其卒章曰:“野烟生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酒酣,与从臣悲歌泣下,建与诸王皆属和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四十
宋郭忠恕(传)《明皇避暑宫图》,图绘骊山华清宫宏伟壮丽的景象。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旧因以“檀郎”或“檀奴”作为对美男子或所爱慕的男子之称。
挼,揉搓。
参辰,即参星与商星。二星相背而出,永不相遇,更不会在白日同时出现。
敦煌曲子词
菩萨蛮
[唐]佚名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
这首词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折花美女天真娇痴的神态,讴歌男女间的爱情。词写得流丽自然,而又细腻入微,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周珽云:“佳人自恃其貌美,问郎、惹郎、相恼,无限风情,妙在‘故’字,岂真好不花若耶?碎挼花打,还相娇嗔,一种媚态,可掬如画。”(《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卷六十)
菩萨蛮
[唐]佚名(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是一首独特的民间爱情词,词中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或引喻河流山川,或指譬日月星辰,或从生活中信手拈来实例,诸般不可实现之事一气直下,借以比况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的向往。遣词造句不假雕饰,感情热烈、奔放、率直,充分表现出民间歌词拙朴、自然的本色。
参读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汉乐府《铙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深情奇想,确实是“短章之神品”。
菩萨蛮
[唐]佚名(敦煌曲子词)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
这首词多用叠字,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江上娇艳春色和少女翩翩起舞的情景,色彩绚丽,富有诗情画意,风神别具。
参读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宋葛立方《卜算子·席间再作》,使用叠字多且妙,写活了荷花的风姿神态,并造成一种轻灵、和谐、安谧而洒落的情调,具有行云流水般的声韵美。
小山,屏风上雕画的小山。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这里指罗襦上绣的鹧鸪图案。
宋苏汉臣《靓妆仕女图》。清晨女子梳洗完毕,慵懒地坐在铜镜前,凝视镜面,对影自怜。画家巧妙通过镜面表现其神情——娴静而略带哀愁之色;又以一旁垂首待侍、神情凝重的侍女,零落的桃花,几竿新竹以及水仙衬托出女子的心境。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整篇通体一气,抓住闺中美人从睡醒后梳妆打扮到妆成后的顾盼几个镜头,神情毕现地描摹出她的容貌、动作和慵懒娇媚之意态,委婉含蓄地透露出她内心的无限情思,逗人遐想。词风香艳软媚,绵邈深婉,是温词的代表作之一。
菩萨蛮
[唐]温庭筠
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这首词述说了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正在富丽精致的闺帏里,进入香甜的梦中,这时室外呈现的是一片凄清、辽远的江天月夜景象。室内仍自静悄悄的,轻风吹拂着她头上的发饰。全篇以浓密的辞句、跳跃的意象描摹出一幅精丽清幽的图画,婉约地透出女子的富贵、香艳、慵懒,以及韶华过隙、深闺遥怨的情怀。俞平伯说:“通篇如缛绣繁弦,惑人耳目,悲愁深隐,几似无迹可求。”(《读词偶得》)
水精,水晶石,可作妆饰品,一般透明无色,但也有因含物质成分不同而呈现灰、黑、黄、紫等色。
人胜,即彩胜、花胜。古代每逢人日(正月初七),闺中女子便把五彩的材料剪成各种花样,做成彩幡,用头簪插在头上,比较谁的最美,称为“幡胜”。
冰簟,凉席。
菩萨蛮
[唐]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消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这首词抒写女主人公怀人的心曲。整首词几乎是由一连串令人沉醉的意象和画面联缀而成的,而女子相思之深情宛然可感。唐圭璋说此词“通体景真情真,浑厚流转”(《唐宋词简释》),李冰若也说此词“清绮有味”(《栩庄漫记》)。
菩萨蛮
[五代·前蜀]牛峤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烟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这首词大胆地描写一位女子与她爱着的情人欢会,词中直率冶艳,毫无掩饰,表现了女主人公俏艳惊俗、热辣奔放的个性追求。
参读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诗经·野有死麕》,两情相悦的世界,该是生命里永远最动人的画面。此首虽然艳情,却不失含蓄的情趣,构成美妙的意境。
菩萨蛮
[五代·前蜀]尹鹗
陇云暗合秋天白,俯窗独坐窥烟陌。楼际角重吹,黄昏方醉归。 荒唐难共语,明日还应去。上马出门时,金鞭莫与伊。
这首词写女子对醉公子的一片痴情:由盼归、醉归、恨其醉到欲阻其行,转折递进,委曲尽情。机杼独运,不拘常格。陈廷焯云:“慧心密意,令人叫绝。娇痴之情可掬。”(《云韶集》卷一)况周颐云:“尹鹗《菩萨蛮》云:……由未归说到醉归,由‘荒唐难共语’,想到明日出门时,层层转折,与无名氏《醉公子》略同。‘金鞭莫与伊’,尤有不尽之情,痴绝,昵绝。《全唐诗》鹗词十六阕,此阕最为佳胜。”(《历代词人考略》卷五)
菩萨蛮
[五代·前蜀]李珣
回塘风起波纹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 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消,望中烟水遥。
这首词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情窦初开的少女对姣好少年郎从一见倾心到怅然若失的微妙心态。上片写少女春情萌动的瞬间,下片写少女春情的勃发和长久的相思。脉络分明,清丽可喜。词境优美纯真,与艳情词判然各别。陈廷焯曰:“‘残日照平芜’五字精绝秀绝。(下阕眉批)音节凄断。”(《云韶集辑评》卷一)
清王学浩《弄莺图》,写唐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意境。一位正思念远方丈夫的闺中少妇,因恐莺啼扰乱她与丈夫梦中的相会,拿着枝条去驱赶嫩柳上的黄莺,神情凄婉含愁。无锡市博物馆藏
菩萨蛮
[五代·后蜀]毛熙震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
这首词写思妇深闺静夜忆夫。运笔纡曲,意象缥缈,词风淡雅,情味蕴藉。李冰若评此词“凄清怨抑”(《栩庄漫记》)。
菩萨蛮
[五代·荆南]孙光宪
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 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这首词上片描述在明媚旖旎的南国春光里少数民族敲击铜鼓,载歌载舞赛江神的奇异风情;下片则写舟行客与红衣少女的邂逅,着墨不多而情态活现,引人遐想。俞陛云评云:“铜鼓声中,木棉花下,正蛮江春好之时。忽翠袖并船,惊鸿一瞥,方待回头,顷刻隔几重烟浦,其惆怅何如。”(《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子夜歌
[五代·南唐]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这首词是词人入宋后的作品,以梦寻往事、思念故国为主旨,直白不假修饰,悲苦、凄惶和绝望之情倾泻而出。造语清隽,自然率真。
三国时期双乘骑羽人纹铜鼓(藤县出土)。广西民族博物馆藏
木棉,落叶乔木,产于两广。
祈赛,祀神。祈,求;赛,报。
茜,绛色。
广西左江流域的花山崖壁画中有众多的人物形象在敲击铜鼓,欢呼跳跃,气氛热烈,正是我国古代壮族先民铜鼓赛江神的真实写照。
李师中(1013—1078)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郓城)。举进士。官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熙宁初,擢天章阁待制、河东都转运使,知秦州、舒州、瀛州。后为吕惠卿所排,贬和州团练副使安置。著有《珠溪集》,词存《菩萨蛮》一首。
菩萨蛮
[北宋]张先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这首词写闺中少妇感春怀人,运思巧妙,千回百转,感情真挚而热烈,含蓄而深沉,耐人品味。
菩萨蛮
[北宋]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词人仁宗朝曾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这首词即是在岭南卸任之时的题别之作。首句写高挂城楼上空的残月,仿佛被子规啼破了似的,“破”字炼得极妙,着一“破”字,子规、城楼、月三个本互不相干的意象,遂浑成一体,而子规啼声也被写得可触可摸。三、四两句色彩艳丽,意境阔大而又迷蒙,不仅堪称画境、诗境,更具有浓郁的岭南风味,读之令人陶醉。全词景色清丽,感情深挚。
菩萨蛮
[北宋]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娟娟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这首词为词人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作,词中以精练的笔墨营造出清隽秀丽、安逸恬淡的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慰安和解脱。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娴雅流丽而又含蓄深沉。
参读
(戴)颙携黄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冯贽《云仙杂记》卷二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王安石《渔家傲》融诗入词,亦写退居钟山时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闲适、恬静之趣,反映他去政归隐后虽然涟漪起伏而终究渐趋恬淡的心境。
明佚名《邯郸梦图》。无锡博物院藏
双柑斗酒听黄鹂(明刘泰《春日湖上》句)清林皋
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用其所授瓷枕睡,梦中历数十年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梦”(或作“黄粱梦”)喻荣华富贵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
菩萨蛮
[北宋]周邦彦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望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这首词作于江苏溧水令任上,写羁旅别情,并暗含飘零不偶之慨,曲折绵邈,新颖别致。周济评“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两句“造语奇险”(《宋四家词选》)。
菩萨蛮
[北宋]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这首词借写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描摹音声,化虚为实,把湘江曲的音乐形象转化为湘江绿波的画面形象;刻画人物,写其纤指轻抚,明眸流盼,低眉垂首,略加勾勒而能妙传其神情。全篇可谓声情交融,形神毕现。黄苏评曰:“写筝耶?寄托耶?意致却极凄婉。末句意浓而韵远,妙在能蕴藉。”(《蓼园词选》)
菩萨蛮
[北宋]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这首词描写女主人公每天去溪边盼望远行丈夫归来。全词几乎全用溪山景色烘托、反衬她的绵绵相思,只在篇末点题。词写得清新自然,音节谐婉,饶有情韵。
魏夫人(魏玩),襄阳(今属湖北)人,魏泰之姊,丞相曾布之妻,封鲁国夫人。博涉群书,工诗,词多写闺情,得力于《花间集》,其婉柔蕴藉处,极近秦观。今存十四首,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一卷。
《单于》,用画角吹奏的曲调。
元佚名《寒江待渡图》,寒江野岸,行客马上伫望,等待舟人来渡。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菩萨蛮 归思
[北宋]王观
《单于》吹落山头月,漫漫江上沙如雪。谁唱《金缕衣》,水寒船舫稀。 芦花枫叶浦,忆抱琵琶语。身未发长沙,梦魂先到家。
词人曾奉诏制词《清平乐》(“黄金殿里”),因高太后认为亵渎了神宗被黜,遂自号“逐客”,浪迹江湖。这首思乡词情思凄切,语意惨淡,高古浑成,有唐诗意境。王灼称赞说:“王逐客才豪,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碧鸡漫志》卷二)
菩萨蛮
[北宋]舒亶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这是一首惜别词。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下片写别后的怀念。词中以回环往复的语言节奏表现依依不舍、绵长深厚的别情。宋曾季貍评此词“甚有思致”(《艇斋诗话》),清王士禛亦极赏此词,只是认为“此等语乃出渠辈之手,岂不可惜”(《词苑丛谈》卷三)。
菩萨蛮
[北宋]贺铸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这首情词上片写有情人分别时凄恻缠绵、五内俱伤,联想奇特,怨责无端;下片设想分别后的孤独凄凉与因思成梦、梦回新别离的痛苦,文心跌宕,一波三折。全词写得摇曳多姿,极其细腻传神。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今属浙江)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神宗时曾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劾苏轼作诗讥讪时事,酿成“乌台诗案”。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以屡次举劾株连,朝野怨望。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翌年卒。赵万里辑有《舒学士词》一卷。
樵风,典出《会稽记》。郑宏上山砍柴,遇一神人。他向神人请求若耶溪上“旦,南风;暮,北风”,以利运柴,后果如所愿。此处有顺风之意。
沈会宗字文伯。生平不详。工诗词,有《沈文伯词》一卷。
宋佚名《盥手观花图》。天津博物馆藏
菩萨蛮 初夏
[北宋]沈会宗
落花迤逦层阴少,青梅竞弄枝头小。江色雨和烟,行人江那边。 好花都过了,满地空芳草。落日醉醒间,一春无此寒。
这首词着意描写暮春景色,委婉含蓄地抒写诗人的惜春情怀。清新和婉,平易自然。
菩萨蛮
[北宋]李亿
画楼酒醒春心悄,残月悠悠芳梦晓。娇汗浸低鬟,屏山云雨阑。 香车河汉路,又是匆匆去。鸾扇护明妆,含情看绿杨。
这首情词脱出了写男女情事“怨”“艳”的俗套,独具喜气,表达了爱情的幸福欢欣。上片写女主角初次性爱欢会的情境及事后回味。下片写离别,表现爱情的和美及它带给女主人公足意快乐的心绪。词写得缠绵婉转,情态逼真却含而不露。
菩萨蛮
[北宋]谢逸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这是一首春闺怨词,风格婉约,别有一番动人魅力。
菩萨蛮
[南宋]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这首词是词人晚年流寓中的作品,写对故国乡关的深切怀念。上片先写早春柔风煦阳给人带来欢欣和春日撩动词人乡关之思的微妙心理变化,下片陡然悲呼故乡何处,极写思乡之苦。上下片悲欣相对,更反衬出词人国破家亡之痛深彻心脾。
清崔《李清照像》,描绘李清照淡妆素服,斜倚奇石而坐,左手抚膝,右手托腮沉思。画面简洁素净,人物神情刻画入微。故宫博物院藏
陈克(1081—1137)字子高,号赤诚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高宗绍兴中为敕令所删定官。词极工丽,仿《花间集》,颇能得其神韵。词集名《赤城集》。
甃,井壁。
元赵孟《百尺梧桐轩图》,绘文人园居闲适之景,古趣盎然。上海博物馆藏
菩萨蛮
[南宋]陈克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风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梦轻。
这首词通篇描绘暮春景色,而人物的闲适心情即妙合于景物描绘之中。上片写庭院春色,苔深蕉卷,蝶飞帘垂。下片写绿窗之下,午梦悠悠,若梦非梦,燕语、花飞和簸钱声都如有所闻,若有所见。这一“轻”字化无形为有形,状写出春梦的轻盈、缥缈,使“全首俱灵”(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五),极饶意外之趣。全词温婉柔媚,清新倩丽,韵味隽永。
菩萨蛮
[南宋]朱淑真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这首词写初秋夜晚少妇的愁怀。歇拍两句巧妙引用拟人手法,托情于一轮残月,说它因怜悯闺中人,不忍独圆,极尽孤独冷寂的情貌。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南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是淳熙三年(1176)词人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时所作,书于造口壁。词以山水起兴,以眼前景道心上事。上片先写登台远眺时由台下的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百姓的泪水,表达对河山残破的痛惜。接下两句诉说对故国的深情萦念。下片以江水为喻,抒写抗金复国的决心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忧愤。全词风格苍凉沉郁,一扫传统《菩萨蛮》小令富艳轻靡之格,而出之以激越悲壮之音,结构抑扬开阖、起伏顿挫,在词史上足可与李太白同调词比肩。徐士俊谓此词:“忠愤之气,拂拂指端。”(《古今词统》卷五)梁启超曰:“《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丙卷)唐圭璋说:“不假雕绘,自抒悲愤。小词而苍莽悲壮如此,诚不多见。盖以真情郁勃,而又有气魄足以畅发其情。”(《唐宋词简释》)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才貌俱佳,却遇人不淑,抑郁早逝。工诗画,通音律。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陈廷焯谓其词“风致之佳,情词之妙,真不亚于易安(李清照)”(《词坛丛话》)。有《断肠词》。
造口,即皂口,在今江西万安西南三十公里处沙坪镇长桥村,位于万安湖区内。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西北田螺岭上。
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水口,今名水口铺,在安徽来安县南三十里,来安水东岸,为当地水陆交通要道。
洪瑹,字叔玙,自号空同词客。有《空同词》一卷。
菩萨蛮 宿水口
[南宋]洪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这是一首抒发羁旅幽思的小词。结句饶有韵味,与李重元《忆王孙·春景》词的结句“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有异曲同工之妙。
菩萨蛮 芭蕉
[南宋]张镃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
这首咏物词上片描写芭蕉独特的风姿与品性,下片从描摹外形转入抒写内心。咏物写人,不即不离,神形兼备,天工自然。
菩萨蛮 商妇怨
[南宋]江开
春时江上廉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 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这首词写商妇伤别的幽怨愁苦之情。上片写商人春去秋归,一年中行色匆匆,全然不顾及家室。下片直抒商妇之怨。词的语言质朴,感情描写细腻。
张镃(1153—1221?)字功甫,号约斋,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官直秘阁,通判婺州。开禧三年(1207)为司农主簿,与谋诛韩侂胄,为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卒于象州贬所。能诗擅词。其词清新闲远,风味可喜。今传《南湖集》十卷,第十卷为词。
江开字开之,号月湖。生平不详。
宋佚名《西湖春晓图》,绘杭州西湖秀丽春景。右为曲院柳岸,临水人家。远处晓烟迷蒙,峰峦迭起,宝塔高耸。湖心有游人泛舟。笔法轻柔秀雅。故宫博物院藏
参读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唐李益《江南曲》诗中用“嫁与弄潮儿”的痴想表达商妇的痛苦,感情极其深刻哀切。
菩萨蛮 西湖曲
[南宋]张熙妻
横湖十顷玻璃碧,画桥百步通南北。沙暖睡鸳鸯,春风花草香。 闲来撑小艇,划破楼台影。四面望青山,浑如蓬岛间。
这首词以生花妙笔描绘春日西湖美景,湖、桥、沙、风、青山构成了一个优美超逸的境界,读之令人神往。
菩萨蛮 和詹天游
[南宋]刘壎
故园青草依然绿,故宫废址空乔木。狐兔穴岩城,悠悠万感生。 胡笳吹汉月,北语南人说。红紫闹东风,湖山一梦中。
这首词面对劫后湖山一片残破不堪,回忆昔日红紫斗艳、春风满陌的繁华景象,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反衬出词人深深的亡国哀痛。况周颐评此词“仅四十许字,而麦秀黍离之感,流溢行间。所谓满心而发,颇似包举一长调于小令中。与天游《齐天乐·赠童瓮天兵后归杭》阕,各极慷慨低徊之致”(《蕙风词话》卷三)。
菩萨蛮 春暮即事
[元]张之翰
梁间双燕呢喃语,想曾知得春归处。问着不应人,芹泥香正匀。 翠阴庭院悄,手摘青梅小。天气恰清和,越衫犹薄罗。
这首词摹写暮春景事,上片咏燕,下片写人,生动地展现了晚春时节的繁丽之景和词人对春日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惆怅。词写得清俊和婉。
菩萨蛮 盆梅
[元]刘敏中
纤条渐见稀稀蕾,孤根旋透温温水。但得一枝春,谁嫌老瓦盆。 寒愁芳意懒,移近南窗暖。却怕盛开时,香魂来索诗。
这首咏盆梅词一改咏梅词寄托幽思的路数,纯用赋笔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词人的爱梅之情、惜梅之意。语言浅显如话,读来清新可喜。
刘壎(1240—1319)字起潜,自号水云村人,南丰人。入元后曾官延平路儒学教授。有《水云村稿》《隐居通议》。
张之翰字周卿,晚年号西岩老人,邯郸(今属河北)人。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有《西岩集》。
清费尔奇《盆梅》
刘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河北容城人。才华出众。工诗文,善绘画。性不苟合。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官归。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以疾辞。有《樵庵词》。
菩萨蛮
[元]刘因
元龙未减当年气,呼山卧向高楼底。今日到山村,青山故意昏。 商歌聊一振,千里浮云尽。老子气犹豪,山灵未可骄。
这首登临之作逸兴遄飞,充满着谐趣,读来但觉有一股豪迈不羁之气流注其间。
菩萨蛮 丹阳道中
[元]宋褧
西风落日丹阳道,竹冈松阪相环抱。何处最多情,练湖秋水明。 驿城那惮远,佳句初开卷。寒雁任相呼,羁愁一点无。
历来写羁旅行役多愁苦之言,此词却很别致,写景清新自然,更写活了对山水的爱赏,情调爽朗、昂扬,而无一点蹙眉酸鼻之态,是为难得。况周颐评此词说:“《菩萨蛮·丹阳道中》云:‘何处最多情?练湖秋水明。’视杨升庵‘塘水初澄似玉容’句,微妙略同,而超逸过之。非慧心绝世,曷克领会到此?”(《蕙风词话》卷三)小词而骀荡摇曳,尺幅自有千里之势。
菩萨蛮
[高丽]李齐贤
长江日落烟波绿,移舟渐近青山曲。隔竹一灯明,随风百丈轻。 夜深篷底宿,暗浪鸣琴筑。梦与白鸥盟,朝来莫漫惊。
这首词作于词人奉使川蜀途中青神县舟次。词中按时间顺序,上片写黄昏泊舟时的情景,下片写晚上入睡时的情景,既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也表现了行人的愉快心情,更抒发了对超尘出世的隐逸生活的向往。行笔轻松自然,毫无雕饰的痕迹。
菩萨蛮
[明]杨基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花月两模糊,隔帘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
这首小词咏梨花。上片逆入,追叙往日明月之夜,隔帘赏月看花,只见月色花影相映,如白雪莹莹浑合一处,若有若无。下片转笔,写今夜夜色如墨,更见梨花之白。末二句,设想花笑嫦娥不如己多占春色,有逸思天外之妙。
练湖,亦名练塘,在今江苏丹阳西北。
宋褧(1292—1344)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人。泰定进士。累官监察御史,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其诗以清新秀伟见称。有《燕石集》。
李齐贤(1289—1367)字仲思,号益斋,曾任西海道安廉使。为忠善王所赏,侍从至大都,曾历游河北、陕西、四川、湖南、江苏等地。是高丽(今朝鲜)词人中的巨擘。有《益斋集》。
杨基(1332—1378?)字孟载,号眉庵,先世四川嘉定州人,后迁于江苏吴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以诗著称,为“吴中四杰”之一。有《眉庵集》。词清丽有意味,以小令胜。
倪谦(1415—1479)字克让,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又说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正统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曾出使朝鲜,撰《朝鲜纪事》一卷。另有《倪文僖集》三十二卷。
菩萨蛮
[明]倪谦
短篷载雨随流下,木兰画桨无人把。两岸碧波平,群山似马行。 浮沉飘一叶,远山长天接。欹枕惬吟情,有诗成未成。
这首词被认为是一首题画词,它不仅再现了一幅闲逸的极富动感的微雨行舟图,更将自己不为世累的闲适心境融入其中。
菩萨蛮
[明]陈洪绶
秋风袅袅飘梧叶,博山炉里沉香爇。绿绮手中弹,挥弦《白雪》寒。 明珠声一串,变作英娥怨。风雨暗潇湘,哀音应指长。
这首词作于明亡后,寄寓感念故国之意。上片写秋夜弹琴,下片写琴声所传达的内心的哀苦和悲恸,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全词情真意切,遗民之恨,哀感无端。
菩萨蛮
[清]王夫之
万心抛付孤心冷,镜花开落原无影。只有一丝牵,齐州万点烟。 苍烟飞不起,花落随流水。石烂海还枯,孤心一点孤。
词人已深知明朝大势已去,恢复事不可为,但他反清复明之志生死不渝。这首词即是抒写对国家沦亡的悲恸和自己对故国的耿耿孤忠,“孤臣志士之怀,跃然纸上”(刘衍文《雕虫诗话》卷二)。
明陈洪绶《雅集图卷》(局部),描绘万历年间,米万钟、陶望龄及袁宗道、袁宏道兄弟等文士和僧人聚会雅集的场景。他们共聚在石坛之前,坛上供着一尊文殊菩萨驭狮的雕像。或认为当是描绘陶允嘉在京城结交社会名流、谈禅论佛的雅集活动。人物采用白描勾勒,各具姿态,线条清圆细劲,笔墨奇纵,为其代表作。上海博物馆藏
绿绮,琴名。《白雪》,即古曲调《阳春白雪》。
陈洪绶像
陈洪绶(1599—1652,一作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能诗文,善书画,山水、花卉、人物皆佳,尤以人物画成就最高。有《宝纶堂集》。
李雯(1608—1647)字舒章,江南华亭人。少与陈子龙、宋徵舆齐名,称“云间三子”。顺治初,廷臣交荐雯才可用,授弘文院撰文、中书舍人,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有《蓼斋集》,附词一卷。
菩萨蛮 忆未来人
[清]李雯
蔷薇未洗胭脂雨,东风不合催人去。心事两朦胧,玉箫春梦中。 斜阳芳草隔,满目伤心碧。不语问青山,青山响杜鹃。
这首词作于顺治元年(1644)夏,李雯应荐出仕之时。李氏的仕清,颇有客观偶然性。崇祯十六年(1643),因其父李逢申“遭诬谪戍”,“匍匐走京师讼其冤。甲申父殉难,雯募棺殓之,粥不进者累日。本朝定鼎,内院诸大臣怜其孝,且知其才,荐授弘文院中书”(乾隆《南汇县新志》卷十二)。尽管情非得已,但既已失节,便回头无路,这中间该有多少无奈、羞惭、悔恨与哀怨!这首词写凄迷的景色,由景及情,反映他面对故国倾颓,挽回无望,期于来世,而人既未来,转成空幻的茫然凄然心绪,诚如谭献所评:“亡国之音。”(《箧中词·今集》卷一)
菩萨蛮
[清]顾贞观
山城半夜催金柝,酒醒孤馆灯花落。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 门前乌桕树,霜月迷行处。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
这首词写羁旅怀人,婉约清新,另具情致。
菩萨蛮
[清]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后寒冬,词人奉使赴梭龙,道路险远,劳苦万状。这首纪梦词写的就是奉使途中对闺中的思念。词的下片写梦醒时所闻所见画角、塞马、残星、大旗等边塞凄清雄奇之景,与上片写做梦时缱绻缠绵的格调构成鲜明的对比,使全词境界刚劲而兼柔美,给人独特的美感享受。
顾贞观像
顾贞观(1637—1714)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康熙举人,官内阁中书。工诗文,尤长于词,用笔圆朗,全以情胜。有《弹指词》。
顾贞观题纳兰性德册页
参读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纳兰性德《寻芳草·萧寺纪梦》从梦中重逢写到梦中再别,再到梦醒,酣畅地写出了客夜梦境的缠绵,醒后的冷落萧索,表现自己在凄凉萧寺中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菩萨蛮 湖上送别
[清]董士锡
西风日日吹空树,一林霜叶浑无主。山色接湖光,离情自此长。 离情随绿草,绿遍江南道。他日望君来,相思又绿苔。
这首词上片写送别之情,下片写别后之思,感情纯挚深切。
菩萨蛮 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这是一首苍凉悲壮的边塞词。词中通过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猎骑、大将旗、哀雁、孤城等意象描写,着意渲染了边关雄浑、苍凉而又苦寒的境界,从而烘托出戍边将士孤独寂寞的思归愁绪。
冯云骧(1631—?)字讷生,号约斋,代州(今山西代县)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历任国子监博士,授大同府教授,迁四川学政,进福建布政使等职。居官守正,声誉出众,文雄一时。有《约斋文集》《讷生诗集》,词集名《寒山吟》。
孙云凤(1764—1814)字碧梧,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观察使孙春岩女,诸生程庭懋妻,袁枚弟子。善写花卉,并以诗词称世,而词胜于诗,著有《湘筠馆集》。
孙云凤《天女散花图》
参读
衰草连荒垒,寒林绕故关。角声呜咽晚风酸。遥见征人无数,曝背古城边。 朔气侵金甲,严寒冷玉鞍。停鞭一望更凄然。几点旌旗,几点夕阳山,几点颓垣断壁,掩映暮云间。——清宝廷《喝火令》描绘出一幅苦寒荒凉的边塞图,也透露出鸦片战争以来边备不修、国力的衰微,包含着凄然辛酸之慨。“停鞭一望”以下四句,悲凉无限。
菩萨蛮
[清]孙云凤
翠衾锦帐春寒夜,银屏风细灯花谢。鸳枕梦难成,绿窗啼晓莺。 愁来天不管,鬓堕眉痕浅。燕子不还家,东风天一涯。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摹,表露春夜闺中离别相思情致,读来婉约幽凄,深挚缠绵。
菩萨蛮 北固题壁
[清]郭麐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这首词当是词人江行泊舟北固时的题壁之作。词围绕着青天、青山、江流三者之间在“流”与“留”上的矛盾冲突盘转写来,深味其中,颇有哲理在:“留”总只能是暂时的,相对的;脱羁而去的“流”是永恒的、绝对的。这也是词人虽负才遭厄,但仍秉持一己心性,终不为坎坷际遇所屈之人生体验。全词轻捷流利,声调谐婉而又富有机趣。
菩萨蛮 甲午感事,与节庵同作
[清]叶衍兰
遥山黯淡春阴满,游丝飞遍梨花院。野草罥闲庭,红棠睡未醒。 华筵歌舞倦,帘外流莺唤。锦帐醉芙蓉,边书不启封。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节节败退,在朝野上下引起巨大的震动,年过七十的老词人,于次年春初愤而成《菩萨蛮》词十首,记述当时战事的情况,揭露朝廷的黑暗腐败,抨击一些清军将领的无能。组词亦赋亦比亦兴,轸念国事,意味深长,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这首为组词的首篇,全首写春景,笔意闲淡,不动声色,只似寻常春愁闲恨之作,直至末句笔锋冷隽一转,图穷匕见,写边书急递,而局中人置若罔闻,仍穷奢极欲,一味贪欢,可谓骂尽误国君臣,鞭辟入里。
叶衍兰像
叶衍兰(1823—1897)字兰台,号南雪,广东番禺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改庶吉士,官户部郎中。精研金石考据之学,晚年主讲南海各书院,门弟子甚盛。工词,谭献《复堂词话》谓其词“绮密隐秀,南宋正宗”。有《秋梦庵词钞》二卷,续一卷。
钱斐仲(1809—1850后)幼名钱十三,名聚瀛,字斐仲,以字行,号餐霞,别号雨花女史,浙江嘉兴人。钱载曾孙女,山西布政使钱昌龄女。擅小楷,学《灵飞经》,作花卉超逸有致。有《雨花庵诗馀》。
参读
无端横海天风疾,龙愁鼍愤今何及。夜夜看明星,荒鸡听二更。 凄凉三月雨,念此芳菲主。一声先,人间最可怜。——梁鼎芬(节庵)有《菩萨蛮·和南雪丈(叶衍兰)甲午感事》词十首,也是感念时事的名篇,这是其中一首,结拍谓先鸣,春光将逝,人间更觉可怜了。词人似已敏感地觉察到清朝行将灭亡的信息。
菩萨蛮 嬉春曲
[清]钱斐仲
平湖过雨琉璃净,鸳鸯荡曲楼台影。临水出秋千,水边人可怜。 踏青随处所,芳草迷归路。那里有人家,隔篱红杏花。
这首词写春景,颇有逸趣。
菩萨蛮
[清]曾习经
凤槽品罢龙香拨,峭风吹落芙蓉月。斜倚夜明帘,衣绦故故拈。 秋星心暗数,忘却当时语。恼恨是明河,低回脉脉波。
这首词写一位弹琵琶的女子,在夜深时倚帘痴立,她默默地数着秋空的星星,怀想着不在眼前的情人,极缠绵婉约之致。
词林逸事
沈鹊应(1877—1900)字孟雅,沈葆桢次子沈瑜庆的长女,容貌英爽,天资聪颖,十一岁受业于陈衍伯兄、同光体闽派重要诗人陈书,十六岁嫁给林旭。婚后两人志趣相投,言诗论词,其乐融融。
清石涛《花卉十二册》之《杏花图》。故宫博物院藏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维新变法失败;9月28日,林旭等“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慷慨就义。从其父居长淮的沈鹊应柔肠寸断,准备入都为夫收尸,被家人劝阻。此后她终日独守空闺,以泪洗面,一面整理亡夫的遗稿,一面以饱含血泪的诗词抒发满腔的哀痛与怨恨。其中《菩萨蛮》一阕便是这位遭受深哀巨痛的嫠妇心灵的倾诉:
旧时月色穿帘幙,那堪镜里颜非昨。掩镜检君诗,泪行沾素衣。 明灯空照影,幽恨无人省。辗转梦难成,漏残天又明。
全词语言质朴却十分凄婉感人,陈声聪的《闽词谈屑》曾以“寡鹄哀音,闻之惨沮”来形容。
沈鹊应还有《浪淘沙·悼晚翠》(林旭字暾谷,号晚翠)一词直抒内心哀痛,悲怆至极,亦为血泪所凝成:
报国志难酬,碧血难收。箧中遗稿自千秋。肠断招魂魂不到,云暗江头。 绣佛旧妆楼,我已君休。万千悔恨更何尤。拼得眼中无尽泪,共水长流。
因哀毁过度,沈鹊应也于1900年4月香消玉殒。沈瑜庆将女儿女婿安葬于福州北门义井,并竖石墓联曰:“千秋晚翠孤忠草,一卷崦楼绝命词。”林旭有《晚翠轩诗集》,沈鹊应的《崦楼遗稿》附于其后,存诗二十九首、词三十五首。
林旭像
沈鹊应像
《词谱》(《菩萨蛮》)
倚声依谱
《菩萨蛮》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巫山一片云》。近人杨宪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列于教坊曲。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换,情调由紧促转低沉。此调适用题材极广泛,但严忌以诗入词。
【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1] 游人,这里指漂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只合,只应,本来应该。
[2] 这里用卓文君故事。垆,一作“罏”,又作“鑪”,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记》卷一百一十七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鑪。”垆边人,当垆卖酒的女子。
[3] 皓腕,洁白的手腕。《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4] 须,必定。断肠,形容非常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