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维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作者:李静 等 著


王维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后来随父辈到蒲州(今山西永济)生活。他于开元九年中进士,先后担任过太乐丞、右拾遗、监察御史、尚书右丞等职。但因信佛,为官期间他一直过着半归隐的生活,地点就在蓝田辋川,晚年索性就隐居在那里。他很有才华,书画俱佳,苏东坡就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而他最擅长的山水诗更堪称这类诗作的代表,不但颇具禅韵,而且笔法细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1]处,遍插茱萸[2]少一人。

【注释】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药性植物,传说在重阳节将结籽的茱萸戴在头上,可避灾。

【译文】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加倍地思亲。遥想兄弟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少我一个亲人。

【鉴赏】

王维十七岁时,为考取功名,独自一人来到长安。重阳节之际,诗人无法与家人团聚,非常想念家乡,便写了这首诗。而之所以题目中有“忆山东兄弟”,是因为诗人家在华山以东。

在本应合家团圆的“佳节”,诗人却独处异乡,非常思念家人,其悲凉凄惨的生活可见一斑。该诗第一句点题,一个“独”字点出了诗人的寂寞,“异乡”和“异客”两个词真实地道出了他独自在外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强烈地感染了读者。自身的孤独无依加上客观的遇逢佳节,从而为下面那流传千古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做了充足的铺垫,水到渠成。这两句诗非常凝练,以朴实的文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在外游子的心声。

后两句转换角度,由自己写到兄弟。登高是重阳节的一种风俗,佩带茱萸囊是为了祛灾辟邪。“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从兄弟们的角度写的,好像大家没能一起登高游玩,遗憾的是兄弟,而不是诗人这个为了功名在外漂泊的游子。这种转换角度的曲笔写法看似有悖常理,却收到了比平铺直叙更生动的效果。

观猎

【原文】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

疾风强劲,风声与角弓射箭的声音呼啸齐鸣,将军在渭城打猎。野草枯黄,难以遮住敏锐的鹰眼;积雪消融,飞驰的马蹄更显得轻捷。猎骑转瞬间穿过了新丰市,驻马时已回到军营。回望那射落大雕之地,千里暮云笼罩下的原野平静如初。

【鉴赏】

这首诗又叫《猎骑》,文笔雄浑有力,是王维早期的作品。主要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时的意气风发的雄姿。

该诗开头便写“风劲”、“弓鸣”,给人强烈的感官冲击力,让读者不禁感叹,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射猎的人一定身手不凡,为后面人物的出场蓄势。接着,“将军猎渭城”说明了该人的身份。

第三、四句从小处着笔,看似写鹰和马,实际上是写将军身手的轻敏和迅捷。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是秦朝的咸阳旧城。当时冬天快结束了,雪也快化尽了,略有春意。在这样的狩猎环境中,“草枯”使“鹰眼”变得敏锐,“雪尽”使“马蹄”更加迅疾。诗人用字非常精练,“疾”和“轻”两个字使该诗意蕴无穷。

前四句写狩猎的场面,五、六句接着写归猎的情景。将军的身手非常好,在相隔七十余里的新丰市和细柳营之间轻松往来,速度非常快。对于这一点,诗人主要是通过“忽过”、“还归”两个词的运用实现的。中间四句的主要内容一个是表现狩猎的情况,一个是突出将军轻松的狩猎感受。

末两句以将军“回看”的景色结束。回首身后,将军看到的是“千里暮云平”的猎骑远景。这不但使首尾照应,而且点题。该诗最出色之处是通过景色表现人的情感:出猎时的环境使人的心情感到很紧张,归猎后的氛围又使人的心情恢复平静。以景写情,手法很巧妙。

相思

【原文】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晶莹的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又萌生出多少新枝。愿你多多地多多地采摘,此物最能表达人的相思。

【鉴赏】

该诗又叫《江上赠李龟年》,是借物抒情之作。唐诗中,“相思”的对象不仅指相爱的男女,也可指朋友。这首诗就是因思念朋友而做的。其中的红豆长于岭南,果实色泽红艳,形状圆润。而之所以被称为“相思子”,是因为相传古时有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关而哭死在一棵树下,化身为红豆而得名。

第一句用简洁的文字起兴,却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也为后文的抒情做铺垫。红豆产自“南国”,而朋友也在那里。想到这些,诗人不禁问了一句“春来发几枝”,以此来寄托对朋友的思念,令人回味无穷。

下面一句中,诗人继续以红豆寄托相思,表面上希望朋友“多采撷”,实际是告诉朋友要珍惜友情,情感动人,态度恳切。尤其是一语双关的最后的一句,不仅提升了诗意,更符合诗人写这首诗的初衷,非常感人。

该诗是绝句中的优秀之作,感情饱满,意味深长,文字朴实,格调高雅。

送沈子福归江东

【原文】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1]荡桨向临圻[2]。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

[1]罟(gǔ)师:渔民,诗中指船工。

[2]临圻: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译文】

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艄公摇起桨驶向江东。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弥漫在江南江北,送你回家。

【鉴赏】

该诗的题目点明了它是送别之作,内容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况。我们不知道沈子福是谁,此诗是诗人为了送他顺长江而下回江东而写的。

第一句的“杨柳渡头”表明送别发生的地方和环境。而“杨柳”不仅表明了当时的季节,也有象征意义,暗指离别。“行客稀”三个字具有动态的画面感,不仅点明了渡口的冷清,也是诗人心情的写照。第二句照应题目,接着点明友人回江东。船开出后,诗人没有离去,而是站在渡口,看着江水,遥想江东。

“相思”是无法通过人的感官感知的,但后两句用“春色”比拟朋友间分别时的相思,使这个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起来,写法巧妙。而之所以能这样写,是因为“相思”和“春色”一样绵延无穷,令人动容,比较合乎情理。长江渡口,春色盎然,面对乘船而去的友人,诗人自然舍不得,感觉就像舍不得这春色一样,情感无法遏制,于是“江南江北送君归”。

本诗虽然写悲伤的分别之情,但并不伤感,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积极明朗的特点。

鸟鸣涧

【原文】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山谷寂静,杳无人烟,只有桂花无声无息地飘落。夜深时,春夜的山更显空旷,仿佛不存一物。鸟儿竟然被初升的明月散发的月光惊动,不时在山涧中发出一声声脆啼。

【鉴赏】

《鸟鸣涧》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写的是春夜山中的静景。该诗的文学性主要是通过对比手法体现的,“花落”、“月出”、“鸟鸣”是动作性很强的词,诗人以它们表现春山夜色的静谧和自己平静闲适的心情。可以说,这种写法带来了非常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二句运用了通感的写作手法,用声音描写景色,用动态表现静态,比如“花落”和“人闲”的动静对照描写,非常巧妙。由于花瓣比较小,即使在白天,桂花的飘落也不容易被人发觉。而要想感受到桂花掉落、飘零、落地的各个环节,只能摒弃所有的俗事和杂念,让心真正地安静下来才能办到。诗人的心显然是“闲”的,他能感受到这种“落”,这又突出了春山夜色的宁静。

春山夜色的宁静笼罩了一切。所以,当月亮开始照耀夜空、洒下明亮的光辉时,山鸟被“惊”醒了,还“鸣”叫了起来,夜的宁静被打破了。此处,诗人用这两个字带来的动态声音反衬春山夜色的宁静和人的心境,同样是以动写静的手法。

该诗动静结合,文笔优美,描写细致,春夜的美景被生动地表现出来。

送元二使安西

【原文】

渭城朝雨浥[1]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浥:湿润。

【译文】

渭城清晨细雨润湿地上灰尘,客舍周围杨柳雨后翠绿清新。劝你再喝一杯送别的家乡酒,西出阳关就很难再遇到故人。

【鉴赏】

该诗又叫《渭城曲》,是诗人送元二时所作的,非常有名。元二是诗人的朋友,奉命去安西。唐朝为统辖西域地区而在龟兹城设安西都护府,简称安西。当时,从长安往西去,都要在渭城这里送别。

开头两句交代了两人分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一场“朝雨”过后,西去阳关的大道上一改往日尘土飞扬、车喧马鸣的情形。青青的客舍、新长出来的柳叶、明朗的天空,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给人一种明媚的心情,丝毫不见人们的忧郁伤感。在这里,我们看见的是一幅漂亮的图画。

后两句的语意很连贯,将一个最普通的送别场面写得非常感人,为后人所传诵。自汉代以来,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西头,与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唐代时,内地和西域交往甚多。因为国力的强盛,从军或出使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盛事。但“西出阳关”后要经过沙漠,不仅旅程漫长,而且人烟稀少,是很辛苦的事情。而诗人之所以“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因为其中包含着他不言而喻的深情。

该诗收入乐府后,被称为《阳关曲》或《阳关三叠》,因描写送别场景出色而广为流传。

山居秋暝[1]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2]自可留。

【注释】

[1]暝:夜晚的景色。

[2]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在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晃动处渔船轻轻摇荡。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鉴赏】

该诗描写了秋雨过后山村傍晚的迷人景色和山民朴实的生活。诗人在山水中寻找寄托、陶醉于这种隐居生活的惬意,也被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该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诗开篇点题。头两句仅用十个字就将空山雨后的秋季晚景形象地表现出来。写法大气,非常有写意性。其中,“空”字一语双关,既指天空的明朗、环境的空明,也指诗人隐居心情的惬意。由此,新雨过后,宁静清新的秋季晚景便呈现在眼前。

第三、四句继续写雨后的晚景。首先是静景——山间的乡村环境清幽,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松林青翠,明月朗照。然后接着写动景——山泉清澈,潺潺流动,叮咚作响。其中,上面的“明月”和下面的“清泉”、静态的“照”和动态的“流”,一一对应,将乡村景色的宁静清新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第五、六句的画面动感很强,写作对象由景转到人——浣女和渔人。在这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得到了完美地运用:阵阵欢笑声从竹林里传来,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女们洗衣服回来;一枝枝莲花摇动着向后退去,渔人乘坐渔船从上游而来。当时正值傍晚,这种写法不仅合乎常理,更反衬出山村晚景的清幽。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他很钟情这里宁静安详的乡村生活,想留下来,即使已不是春天,但秋天更美丽。另外,他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反用,令人回味其含义的隽永和志趣的高雅。

使至塞上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1]过居延。征蓬[2]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1]属国:即典属国的简称,指使臣。

[2]征蓬:飘扬在秋风中的飞蓬,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译文】

轻装上路,前去慰问守卫边疆的将士,路过我朝属国的居延海。我就像是路旁的蓬草已长在国境之外,又如天空飞行的大雁早已飞进了胡人的领地。沙漠里一道孤烟直上云霄,倍感苍凉;黄河源头的落日又红又圆,景色壮丽。在萧关遇上出来侦查的探马,探马禀报说都护大胜后,驻扎在燕然城。

【鉴赏】

开元二十五年(737),监察御史王维奉唐玄宗的命令前往平凉,犒劳将士,探访军情。因为之前,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袭击吐蕃,于青海西破敌。这首诗就写作于去该地的途中。该诗描写了黄河上游的壮阔景色,记录了诗人第一次到塞上的所见所感。

首联和颔联以“欲问边”开头,“过居延”、“出汉塞”、“入胡天”等词的依次出现表明了行程的紧凑和路途的遥远。当时正值春天,诗人形容自己如同随风飘扬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仿佛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来到“胡天”,兼用了比喻和起兴的手法,将在塞上的所见和所感表现了出来。可谓叙事和抒情相结合,手法自然贴切。

第三、四句描写了进入边境后所见的壮美奇丽的塞外景色,因其意境壮阔而广为流传。其中,一个“大”字表现了边疆沙漠的广阔,一个“孤”字表现了烽火台燃烧时浓烟的醒目和沙漠的荒凉、单调,一个“直”字又表现了烟的挺拔、刚劲。“直”和“圆”的搭配使用触动了诗人的悲壮诗情,使之将一幅壮美的边疆黄昏美景画呈现在读者眼前。

尾联的基调由悲寂变为喜悦,因为诗人路上遇到了候骑,听到了捷报。

诗人将悲壮、寂寥的情怀融入细致描写的壮阔边塞景色之中,写法巧妙。

送别

【原文】

下马饮君酒[1],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2]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1]饮君酒:劝君饮酒。

[2]归卧:指隐居。

【译文】

请您下马饮一杯酒,敢问朋友要到何方?你说只因不能得志,要到终南山旁隐居。尽管去吧我不再问,只看白云时时飘荡。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送朋友归隐时写的。表面上看起来,这首诗写得很平淡,词义很浅,但细品之后发现,其内涵非常深刻。

第一、二句写饮酒话别,开头便点题,并提出疑问,借此表达对朋友的关心,文字质朴。

第三、四句,诗人简练地说明了朋友隐居的因由和处所。其中,“不得意”除了表达朋友的隐居因由和不得志的真实情绪外,还从诗人的角度表现了其对现实的不满意。“南山陲”指终南山边,离长安不远。

在第五、六句中,诗人对朋友进行宽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羡慕。诗人说:“我不再问了,你只管去吧。你不必感到沮丧和失望,除了那山中的白云,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尽的。”这不仅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感,也流露出了一种无奈的情愫。既是对朋友的宽慰,也是对归隐的向往。

该诗前四句看起来平淡,其实写得很朴实。后两句提升诗意,使之更有味道。诗人借朋友的不得志而隐居,表达了对名利的否定,以及寄情田园、自得其乐的情怀。

秋夜曲

【原文】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译文】

秋夜里明月初升露水还不重,轻罗单薄也不想去更换夹衣。虽然夜深还久久地拨弄银筝,原是怕进空房子迟迟不愿归。

【鉴赏】

该诗写一位少妇在秋夜思念丈夫,主要内容是闺怨。

第一、二句描写秋天夜晚的冷清景色。月亮升起,秋露很轻。轻罗做的衣服虽然已经显得单薄,但主人公却没有心情更换。

第三、四句写主人公因寂寞而“殷勤”弄筝。冷清的秋夜里,少妇在屋外拨弄着银筝,即使夜已经深了,也不肯回屋。“心怯空房”看似是原因,其实真正的理由是没有人相伴。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将少妇羞涩的心理表现得很生动。通过对少妇微妙心理的巧妙刻画,将闺怨写得缠绵哀伤。

鹿柴[1]

【原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2]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1]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业中的一处居所,也叫鹿砦。

[2]返影:日落时分,阳光返照。

【译文】

空旷的山谷里不见人影,偶然间只听到人语声响。落日的回光照进深林里,斑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鉴赏】

该诗为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写的是鹿柴傍晚时的清幽景色,非常有名。这首诗清新自然,特别之处在于以动写静,用局部写全局。

一般写山水的诗,内容都有景物。但该诗很有创意,先写了一个很奇异的景象:“空山”之中本来看不见人,但突然听见“人语响”。一般情形下,即使空山中没有人,也不会一点声音都没有。啁啾的鸟鸣、叽叽的虫语、萧萧的风声和涓涓的流水声汇集交融在一起。但这时,山中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有突然传来的人语声。这里,诗人用短暂的、局部的“人语响”来衬托长久的、整体的寂静,而不是为了破静。空山突响,其空更显;语响之后,愈显其空。这两句语言朴实,只是简略点染了一下,便将诗韵展现了出来。

后两句的描写对象从声音转到光色,从对空山语响的描写转到对深林返影的描写。一般来说,应从描绘深林见不到光的角度写它的阴暗。但后两句却着力写了光返影进入深林后照在青苔上的情形。表面上看,这一丝余晖能给阴暗的深林光亮和包括青苔在内的植物带来暖意。但仔细品味后就会发现,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文字造成的实际效果,都不是那样的,而且恰恰相反,因为习惯了阴暗后会反而感觉不到阴暗。但是,当阴暗的森林中突然出现一丝太阳的余晖,照到斑驳树影中的青苔上时,巨大黑暗和局部光影形成了对比,使森林的阴暗更加明显。其中,“返影”点明了阳光的短促和微弱,也说明接着光影而来的还是无尽的阴暗。

该诗的衬托手法很出色,前两句用声音衬托寂静,后两句用光明衬托阴暗。

渭川田家

【原文】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1]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2]

【注释】

[1]雉:指野鸡。

[2]式微:该词出自《诗经·邶风·式微》中的“式微式微,胡不归”,表明了诗人隐居的意愿。

【译文】

夕阳映照着安静村庄,深巷里归来成群牛羊。老人惦念着放牧小儿,倚着杖棍在门口眺望。麦苗开花野鸡啾啾啼,春蚕休眠桑叶已采光。田夫们扛着锄头回家,相见时依依说短道长。我多么羡慕农家安闲,不由得把《式微》歌吟唱。

【鉴赏】

该诗以田家安闲生活为内容。太阳落山、夜色开始之间,面对闲适的农家生活场景,诗人心中升起羡慕之情,写下了这首诗。

前四句写了田家傍晚时分的闲适景色。夕阳斜照着墟落,暮色茫茫,诗人先通过第一句来统领全诗。接着,诗人描绘了牲畜晚归的情景,并目送其隐入深巷。这时,一位老人拄杖站在柴门外,等待着晚归的牧童。这田家晚景中最普通的一幕,被诗人描写得非常动人。

下面四句接着写乡间生命的归属之情。麦田里的山鸡动情地叫着,呼喊自己的爱人。桑树上的桑叶已经稀少了,蚕吐丝制茧,也找到了长眠的归宿。农人们三五成群地扛着锄头归来,相遇之时,亲切地交谈。这一切简直让人乐不思蜀!

结尾两句写诗人对闲适的景色产生羡慕的感情。面对眼前的一切,想到自身的处境,诗人非常感慨。宰相张九龄被罢黜后,诗人觉得自己在政治上进退两难。他在这种主客观环境的影响下来到田家,看到人们很有归属感,而自己却心无所依,心中顿生羡慕之情。于是,他不禁感慨:“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该诗自然清新,诗意无穷,用白描式的手法描写了渭河农村初夏的傍晚景色。

过香积寺

【原文】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译文】

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才登上了云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悠悠钟声。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傍晚在空潭弯曲隐蔽之地,安然地修禅练功制服毒龙。

【鉴赏】

游访香积寺是诗人寻仙奉佛过程中的一段生活经历。该诗描写了游访香积寺时的情形和诗人的感受,是一首游览诗。

第一、二句写香积寺隐没在山中,不为人所知,所以诗人想去探访,其喜山乐水的性格和情趣也被表现了出来。诗人进入山林里,走了“数里”,直到到了“云峰”之下,也没有找到。这不仅说明了香积寺的“不知”,也反衬出了香积寺的幽僻。

下面四句是诗人在山中的见闻。第三、四句写诗人进入山里后看见了高大的古木,却没有见到人。然而,深林山谷中突然传来的阵阵钟声,使幽静的山林显得更加神秘和迷蒙,也更加安静。其中,“何处”写得很巧妙:阵阵的钟声回响围绕在身边,但山高林深使人不知道钟声是从何处而来的。这不仅和前面的“无人”相对应,而且也暗合了第一句的“不知”。同时,诗人急切想知道其声音来源的心情也跃然纸上。

第五、六句用了倒装的句式,突出表现了泉声和日色,写得非常传神。山中耸立着许多危石,泉水流过时受到阻挡,行进得很艰难,发出的声音像呜咽一样。这里的“咽”字用得生动形象。太阳下山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幽暗的青松上,凄清冷暗。这里的“冷”字用得也很准确。这两个词惟妙惟肖地描写出了深山幽静的景色,更表现出了诗人此时的灰暗心情,与尘世的喧闹和官场的虚伪形成了巨大的对比。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想。诗人跋涉很久,天快黑时才到香积寺。寺前的“空潭”使他想起了一个佛教故事:一只毒龙藏在一个西方的水潭中,总是害人。后来,一位高僧用佛法使之离开了水潭,不再害人。这也不禁使人感慨:佛法不仅可以制服毒龙,也可以遏制人心中的恶念!

该诗主旨写山寺,虽没有让人看到山寺,但给人的感觉是已经身处其中。这是因为诗人主要通过侧面的环境描写来写山寺的幽静,而不是正面描写山寺,“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等,用词非常精练,却又字字扣合寺院身份。

送梓州李使君

【原文】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1],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2],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

[1]山中一夜雨:也称“山中一半雨”。

[2]橦布:也称布,即花织成的布。

【译文】

万壑古树高耸云天,千山深处杜鹃啼啭。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树丛梢头流淌百泉。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望你发展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鉴赏】

该诗的主题是赠别。一般的赠别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眼前的景物抒发离别之情。但该诗却将送别之情含于劝勉之中,诗人开篇便用想象的手法,写了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李使君将要任职的地方的自然景色,令人浮想联翩。

前四句描写了梓州山川树林的胜景。头两句用了互文的手法,统写景色,颇有气势,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被后来的诗评家称为律诗工于开头的典型。第三、四句承接前两句,从细节处去写,将一幅奇妙的景色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下过一夜雨后,山泉涌出,从远处看去,好像挂在树上一样。山的高险和山泉的奇美赫然展现在眼前。第三句对应首联中的“山”字,第四句对应首联中的“树”字,构思巧妙。无论从画面、气势,还是意境、语言、结构上来讲,这四句都写得很奇妙。

写完当地的自然景物后,诗人开始写那里的民风,劝勉李使君要为百姓谋福利。第五、六句中的“汉女”、“巴人”、“橦布”、“芋田”都极具蜀地特色,代表了那里的风俗:梓州的妇女要按时向官府交纳用橦木花织成的布匹,人们会因争芋田发生纠纷。最后两联用了汉蜀郡太守文翁的故事——诗人劝勉李使君要学习文翁,有所建树。

该诗堪称唐诗中送别的佳作,全诗意境高远,诗人态度积极,前半首尤其如此。

杂诗

【原文】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

你是从故乡来的客人,应该知道故乡的事。你来时经过花窗前,看见寒梅花开了没有呢?

【鉴赏】

该诗是原三首杂诗中的第二首,用白描式的手法简练地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的感情。对于背井离乡的游子,思念故乡是人之常情,而且一定会思念故乡的很多事物。但是,诗人抛开诸多的景色和人,只描写了“窗前”、“寒梅”。不仅写法巧妙——从细处着手,也表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该诗不事雕琢,信手写成,意蕴无穷。

该诗的前两句以简洁朴实的文字,将主人公迫切想知道故乡一切的心情表达了出来。作为一个游子,突然遇到故乡的朋友时,浓烈的乡情立即从心中喷涌而出,并伴有一种想知道故乡一切事情的渴望。

主人公可能想问很多“故乡事”,但他却撇开所有,只问了对方一件:“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在人想象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怀念故乡,自然会联想到与自己有关的一切人、事、景、物——亲人朋友、山水景色、风土民情。其中,一些很微不足道的细小东西最能触动人的情感,让人长久怀念,例如窗前的寒梅。此时,寒梅成了故乡的代名词和象征物,不是其他景物所能比的,给人带来一种朴实而悠远的诗意。

终南山[1]

【原文】

太乙[2]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3]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1]终南山:西起陕西宝鸡眉县,东至陕西蓝田,是秦岭山脉的一段。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2]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的别名。

[3]青霭:山中的岚气。

【译文】

终南山高耸入云靠近天都,山势连绵一直延伸到海隅。回头望可见白云连成一片,走进山中却又看不见云雾。高高的中峰划定不同分野,大小的山谷阴晴变化悬殊。想要投奔一个人家去住宿,隔着溪水问那打柴的樵夫。

【鉴赏】

该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终南山的壮阔。虽然只有四十个字,但诗人凭借深厚的写作功底将终南山的宏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头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概括地写了终南山高远的景象。终南山离天很远,诗人夸张地说它“近天都”,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从远处遥望终南山,其最高峰“太乙”的确看上去和天连在了一起,也符合人的现实所见。终南山的起止都远离大海,但诗人之所以说它延伸到了海角,是因为从长安望终南山,不见头尾,感觉上好像“到海隅”,也是一种夸张的真实。

第三、四句描写在山中看到的近景。身在山中的诗人朝前看时,白云迷蒙,看不见任何其他的景物,好像再走几步就走到了白云里面。但是继续向前走,依然无法靠近白云。回头望,身后的白云又从两边合拢在一起,形成云海。走出云海后,诗人看到前面是青霭,好像近一步就可以摸到它了。然而走过去,又看不到了。一回头,青霭又合拢过来,迷茫成一片。

第五、六句接着写了山的广阔和沟壑的各种形态。站在“中峰”,环望四周,终南山的景色一览无余:幅员辽阔,千丘万壑,姿态万千。以上是诗人站在山北眺望后看到的景色。

最后两句写诗人进入山中,想找处人家住宿,于是“隔水问樵夫”。前面提到诗人已到“中峰”,这里的水可能是深山中的巨大山涧。这时,人物的突现使全诗更加有意趣。

总体上说,该诗之所以能达到“以少代多”、“意余于象”的效果,主要归功于用个别代表一般、用部分显示全部的写作手法和特点。

汉江临泛

【原文】

楚塞[1]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

[1]楚塞:即楚国的边界。战国时,汉江一带为楚地。

【译文】

汉水流过楚塞,接着折入三湘;荆门汇聚九处支流,与长江连通。汉水浩渺,仿佛要流向天地之外;山色暗昧不明,远在虚无漂缈之中。沿江郡邑,好像漂浮于水面;水天相接之际,波澜壮阔。襄阳的美景令人沉醉;我愿长留此处,做每饮必醉的山翁。

【鉴赏】

该诗是一首五律,是诗人在京任职期间写的。全诗先概括地写了汉江通途四处的地势,笔力雄劲。接着写了汉江奔腾汹涌、洪流连天的动态美感,笔法细致。该诗可以称为咏叹汉江的代表作。

第一、二句写了汉水壮美的景色,为全诗奠定了恢弘的基调。在船上极目远眺,楚国的边界和湖南的“三湘”水相交融,接着汉江汇入荆江,又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虽然没有直接说汉江,但汉江横卧楚塞连“三湘”、接“九派”的气势已经跃然纸上。

第三、四句描写了汉江的水势和山色的朦胧,从侧面衬托了水势的浩渺。汉江奔腾而去,仿佛涌出了天地之外。矗立在两岸的座座青山,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两句写山水颇有水墨画的淡雅之感,韵味无穷,为后世所传颂。

第五、六句中,诗人用灵动的笔墨写了水势的浩渺、郡邑的“浮”和远空的“动”。所乘的船上下摇晃,诗人却说是郡邑在前面浮动;阵阵波涛,汹涌澎湃,诗人却写成是天空动了起来。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襄阳风土人情的喜爱,其中引用了晋人山简的故事。山翁指山简,竹林七贤中的山涛之子。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喜欢喝酒,每次都喝醉。

该诗风格清新自然,给人以美感。在对景色的描写中,寄托了诗人开朗乐观的情绪。

积雨辋川庄作

【原文】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1]东菑[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

[1]饷:送给。

[2]菑:田地,东菑即东边农田中的农民。

【译文】

空林里久雨后炊烟徐徐升起,蒸饭烧菜给东边田间人送去。漠漠的水田上空低飞着白鹭,密密的树林中黄莺婉转欢啼。山中养性看木槿开花悟禅理,松下斋戒采折露葵用来佐餐。我已归隐山林完全与世无争,世上人为什么还要对我猜疑。

【鉴赏】

这是一首七律诗。通过描写辋川庄积雨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归隐后安逸的日子。

头两句写农村人家的生活。“迟”不仅生动地刻画了雨天的炊烟,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接下来的农民早炊、在田边吃饭的一组人物活动的情景,将农人怡然自乐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两句写自然风光。白鹭和黄鹂的颜色在视觉上形成色差,一个飞行、一个鸣叫,分别从动作和声音方面入手进行描写。“漠漠”表现了水田的广阔,“阴阴”描写了夏木的茂盛。这两处景色描写相互映衬,表现了雨后辋川的美丽景色。

第五、六句写已经厌倦红尘俗事的诗人在空山的松林中观木槿,食露葵,过着悠闲的生活,自得其乐。

最后两句用了两个典故:一个出自《庄子·寓言》,说的是阳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给他让座,却和客人争座的故事。这说明诗人与村民已融洽相处。一个是出自《列子·皇帝篇》,说的是海边有个人与鸥鸟相处得很好,每日都有百来只鸟与他嬉戏。一天,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抓回家。他再到海边时,鸥鸟竟上下翻飞,不肯落下。这说明他心境变了,与鸥鸟的关系不再同以前一样。诗人用这两个正反的典故,表明了自己闲适的心情。

该诗用词准确,人物形象鲜明,韵味无穷。

酬张少府

【原文】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

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那良好的谋策,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中明月照我悠然弹琴。你问什么是通达的道理,请听江心那打鱼人的歌声。

【鉴赏】

该诗是写给朋友的。通过写自己的志向和情趣,诗人表达了乐于隐居的心意。

开头四句暗暗表达了诗人无法实现抱负的苦闷之情。诗人开篇说自己老了,只喜欢清静,不关心任何事情了。表面上看起来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但仔细品味之后就会发现:诗人是“动”不了了才“惟好静”,说自己到了“晚年”,证明想到过少年和中年。接下来的两句说明了原因:年轻时的诗人曾满怀希望,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张九龄被贬、奸相李林甫掌权后,朝廷越来越昏暗,正义的人遭到排挤。虽然王维没有遭到迫害,但现实的昏暗使他没有办法做什么。他不愿同流合污,又束手无策,心里很矛盾,只能感叹“自顾无长策”。于是,只得归隐山林。

第五、六两句写隐居生活的情致。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知道,“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归隐生活只是诗人在苦闷中的一种精神解脱。没有了政治上的种种束缚,诗人伴着松林中吹来的阵阵凉风解带敞怀,于山中明月的朗照下弹琴自娱,悠闲惬意,令人感到非常自在!其中,“松风”、“山月”都表现了诗人品性的高洁。

最后两句照应题目,形式上是一问一答,其实并未解答,给人以意蕴无穷的感觉。这样既回应了题目,又能使人在渔歌中反复地回味。

竹里馆[1]

【原文】

独坐幽篁[2]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竹里馆:辋川别业的一处胜景。

[2]幽篁:幽深的竹林。

【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长啸。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为伴,只有明媚的月光来相照。

【鉴赏】

该诗主要描写归隐的悠闲生活。虽然其用字很简单,对人物和景色的描写也很一般,但四句话连起来后,却呈现出一种极富诗意的美好景致:深林之中,月光澄清,诗人坐在竹林中弹琴并长啸,物我两忘。这里,诗人与明月和竹林融为一体,成为自然景色中的一部分,使该诗有了一种别样的艺术魅力,也为后人长久传颂。

如果把这四句诗分开来看,没有任何新奇之处。该诗写景只用了“幽篁”、“深林”、“明月”三个词,这是此类诗中的常用词,且“幽篁”和“深林”是指同一事物。描写人物也只用了“独坐”、“弹琴”、“长啸”三个词,这在其他的诗词中使用频率也非常高。然而,这四句诗连起来后却有着一种别样的艺术效果,非常奇妙。原因在于其从整体上营造了一种境界、一种艺术美,而并不是以字词的出色夺人眼球。

该诗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很巧妙。诗人用弹琴长啸来衬托月夜竹林的寂静,用月亮的光影来衬竹林的阴暗。其中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两句尤为出色,文字简练而意蕴无穷,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

青溪

【原文】

言入黄花川,每逐[1]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2]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释】

[1]逐:同循、沿。

[2]趣:即趋。

【译文】

每当我来到这黄花川上,总得要经过青溪的流水。那曲折的山路千回万转,其实这段路途不满百里。水流过乱石发出喧闹声,寂静松林一片山色苍翠。水波漂浮着菱角和荇菜,澄明的溪水倒映着芦苇。我的心境早已恬静安然,就像这平静淡泊的溪水。请让我留在溪边岩石上,整日悠闲垂钓了此终生。

【鉴赏】

该诗写的是山水景色,是王维在蓝田南山隐居初期写的,又叫《过青溪水作》。通过歌颂青溪的宁静,诗人表明自己喜爱闲适生活的情趣。

前四句总体介绍了青溪。黄花川在今天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青溪在今天陕西沔县之东,两地距离不远。“每逐”表明诗人曾多次顺着青溪进入黄花川游玩。山势的蜿蜒曲折使得这段不足百里的路程显得丰富多彩,非常吸引人。

接下来的四句用了“移步换形”的手法,写了青溪的各种景色。穿行于山间乱石之中时,青溪的水声喧闹,一个“喧”字在声音上形成了很强的震撼力。流过松林平地时,溪水又变得安静起来,没有任何声音。其时,清澈的溪水与两旁翠绿的松树相互映衬。第五、六句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诗的意境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青溪流出松林后,到了一片开阔地,只见荇菜、菱叶浮在水面上,绿色荡漾。芦花、苇叶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充满诗意。这里的“漾漾”形容水动的样子,“澄澄”形容水静的样子,动静相应,非常生动。

结尾四句表达了诗人的想法。青溪并不是非常美丽,但为什么这样吸引人呢?这是因为人的心情。在青溪清新的景色中,诗人将自己闲适的心境和安逸的情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做到了心境和物境的统一。之后,诗人用了东汉严子陵在富春江钓鱼的典故,表明隐居的意愿。

该诗清新雅致,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很自然,诗意无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