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隐士为何而隐
一个人,本来是做官的材料,为什么不去做官;或者本来做官做得好好的,为什么又非要找个地方去“隐”起来呢?这里头的原因比较复杂,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政治黑暗,世道混乱,或者虽然不能说是政治多么黑暗,但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异族征服者,有些人对这种社会现实看不惯,不想与现实的统治者合作,于是愤然走上了归隐的道路。前面第一节里我们讲到的长沮、桀溺、楚狂接舆等就是属于这一种人。一般来说,西汉以前的隐士们的“避世”,多数是“彻底”的,一概的,没有任何瞻顾,没有任何挑选;待至西汉以后,再有隐士与现实统治者不合作,就往往是颇有局部性,颇有针对性的了。如王莽篡位时期因不满王莽而隐的人;曹操专政时期因不满曹操而隐的人;元朝灭宋因不满元朝统治而隐的人;清朝灭明因不满清朝统治而隐的人,等等。据《后汉书·逸民列传》,向子平是一个既有学问又秉性和善的人,王莽篡位时期,有人推举他做官,他坚决不干,愤愤地说:“我已经知道‘富’不如‘穷’,‘贵’不如‘贱’了,所差的就是还不知道‘生’是不是还不如‘死’!”于是他便和一位志同道合者一起出门远游,从此下落不明。又据《清史稿·遗逸传》,李孔昭是京东蓟县人,明朝末年的进士。先是李自成攻入北京,接着清兵又占领北京后,李孔昭在野外哭了崇祯三年,而后隐入盘山。清朝局面稳定后,也照例访求遗老,便派官员进山寻找李孔昭。官员进山后,在山路上遇到一个身背一大捆柴草的汉子。官员们问他:“你知道李进士住在哪里吗?”那汉子用手向前一指说:“那几间破房子就是。”官员们走到房前一看没人,就问邻居。邻居老人说:“你们刚才遇到的那个背柴草的就是李进士。”待官员们再沿路回去寻找时,已经不见踪影。从此盘山上的人们也再没有见过李进士。
类似以上的这些隐士,都是在理想、信念,或者是在道德伦理上与现实的统治者不合,他们讲的是一种气节。也许在后代的人们看来,他们所坚持的那种理想、信念和他们所坚守的那种气节,也并不见得有多么重要,但在当时,他们都是非常严肃、非常认真的。
也有些人并不是生活在黑暗动乱的年代,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理想、生活见解与现时政治不同,也无奈地走上了归隐一途,如东汉初期的梁鸿。据《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是明帝、章帝时人,明帝时他和妻子孟光一道隐于霸陵山中;章帝时,有一次他到了当时的首都洛阳,见到当时贵族阶级的居处壮丽,生活豪华,于是感慨地作诗说:“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汉章帝听说后,很不高兴,说是要派人捉他,于是梁鸿便带着妻子,隐姓埋名地躲到齐鲁一带去了。梁鸿见到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生活的对立而产生感慨,形之于诗歌,这当然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像这样的问题什么时候没有呢?明帝章帝在历代帝王里应属佼佼者。五百年后的王勃曾在《滕王阁序》里写道:“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域,岂乏明时!”对梁鸿的遭遇表达了极大的感慨。
其二,避乱远害,以求身家性命的安全。这种人与前一类人有其共同之处,那就是对现实政治不满,不愿与统治者合作。但他们也有明显的不同,这就是后一种人大半是从个人的利害关系上考虑问题的。他们之所以避开官场,主要是怕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怕把自己的性命赔进去。这就颇有点像是被后人所批判的那种“活命哲学”了,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楚威王听说庄子有大才,便派了使臣请庄子,想让庄子去当楚国的宰相。当时庄子正在濮水上钓鱼,他问来人说:“你知道太庙里供桌上供的那种龟壳吗?占卜起来,百发百中,那是活了几千年的神龟死后留下的。你是愿意作个神龟死了让人去供着呢?还是愿意作个孬龟活着在烂泥塘里爬呢?”来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当然还是愿意作个孬龟活着在烂泥塘里爬!”庄子说:“你明白这个就好,我也正是愿意作孬龟活着在烂泥塘里爬。”庄子是不是真有当宰相的才干,楚王是不是真的请过他,我们不在这里讨论,《庄子》书里为说理而使用的人物、故事原不足为据,但是他在这里所说的道理却代表着他的真实思想,而且类似的话在《庄子》书里至少说过几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