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燎原”是一种使命
——访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
采写:张必豪(清华大学数学系2013级本科生)
【人物介绍】
于涵,1996年入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任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曾于2007年4月至2008年5月期间任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副书记,分管科技创新,在此期间参与了“星火计划”因材施教人才培养计划的创立与起步工作。
初心:点燃“星火”
“创立‘星火计划’,有偶然性,也有着必然性。”于涵老师说。
2007年,清华的科技创新活动处于一个低谷期。在那一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清华的成绩并不是十分理想,比起前几届有所下滑。
于涵老师至今还能回想起当时的沮丧心情:“从天津回北京的火车上,一个小时的车程,大家一句话都不说,就那么定定地望着窗外,心情可想而知。”
回到学校后,于涵老师迅速地开始了工作。“我们有着最棒的学生,最棒的老师,最棒的科研氛围,那为什么会出不了成果呢?”于涵老师把回校后的反思看作是一种“痛定思痛”。“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要进行‘革命’”。
而“星火”这个名字正是来源于这种心态。“‘星火’来源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体现的正是类似于毛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于涵老师如此描述当时取名时的想法,“一种走出低谷的决心”。
于是,学校开始系统地反思科技创新工作在整个培养计划下存在的问题。“以往教学口主力军参与第二课堂比较少,互相借力程度比较少。”于涵老师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开始整合资源,提出了许多新的措施,而创设“星火计划”的思路也在此期间开始萌动。
于涵老师认为成立“星火计划”的必然性来自于清华大学人才培养使命和因材施教的理念的结合。“星火的核心与本质就是因材施教。”于涵老师说,“‘星火计划’有着集聚优势,将学校里的科技创新人才会聚到一起,使‘星火计划’成为一种示范,这样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因材施教的使命。”
“星火”关注的是表现出学术志趣的“早起跑”的同学。作为“星火一期”的学生,丛乐给于涵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丛乐大一时在清华电子工程系就读,在学术志趣的导引下,他在大二时转专业到了生物系。这正是于涵老师眼中“强烈学术志趣导引下的个人路线选择”的践行者。现在,丛乐作为国家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科研成就早已硕果累累。
从一开始,“星火计划”就在培养人才的专长性和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上下足了功夫。和校内其他因材施教培养计划相比,“星火计划”并不具有着很高的门槛,对学生的专业课成绩要求也并不苛刻。“我们看的更偏重于‘长板’,那就是学生个人的学术志趣和创新的潜质。”于涵老师解释说。
而在培养方案上,于涵老师等更是邀请了“专业选手”的参与。许多院系的院长和主管教务的老师都参与到了“星火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星火计划’从一开始就有了学校人才培养主力——教师的努力和参与,它聚集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合力。”
“对个人来说,如果能够把‘星火计划’培养中得到的技能和能力继续用在自己接下来的生活研究中,那么这就是‘星火计划’的一种回报。”于涵老师说。
征途:期盼燎原
“很多的初衷,现在早已实现。”回忆“星火”十年,于涵老师感慨道。
2009年,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清华大学继2003年后再次捧杯。校内的各项科技创新活动都有着不错的成绩,整体的科技创新也变得更好,于涵老师认为“星火计划”提供了很大的助推力。
“我想这十年从‘星火计划’本身来说,很多工作都已经做到极致了。”于涵老师对“星火计划”的发展总体上很满意。
同时,他还有着对“星火计划”“燎原”的期盼。“我希望‘星火班’的同学能够有‘燎原’的使命感,去点燃更多科技创新的种子。”于涵老师表达了他的期望。
概括“星火计划”的使命,于涵老师表达了三个层次的期望。个人层面,于涵老师期望“星火计划”能够让学生有所得,“燎”学生自身广阔天地的“原”;学校层面,他期望更多的人能够被带动,形成更好的科研氛围;而在最广阔的社会层面,于涵老师同样有他的畅想:“社会对清华大学有着期望,希望清华大学能够发挥出她应有的‘外部性’,‘燎’社会上创新氛围的‘原’。”
十年前,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因材施教”对应的“材”的特点,更好地制定培养方案,于涵老师等走访了校内几乎所有的兴趣团队和实验室。“在我的印象中搞科技创新的那一帮人都是牛人,但是也往往比较‘独’。”于涵老师回忆说,“这些人一起吃饭,也许谁和谁都不搭腔。”然而于涵老师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更多地去影响并带动别人一起参与科技创新工作。“一个人自high也许会非常亮,但是再亮也是一个小火花。‘星火计划’还是期望他们能够燎原。”他说。
“如果非要给办‘星火’这个计划一个绩效的话,我想不能只用内部的成绩来说明。更多的,我们需要从外部来看‘星火’。”于涵老师说,“我们都说不忘初心,那么继续往前走,希望大家有着一种共同的意识,那就是,我要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