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 “星火”十年

星火闪耀时:“科技创新,星火燎原”清华大学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十周年纪念文集 作者:《星火文集》编委会 编


1.2 “星火”十年

邴浩(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书记)

【作者简介】

021-02

邴浩,2003年入读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现任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书记。曾于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任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副书记期间,分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推动了“星火班”整体改革工作。

激发自主性,勇敢闯世界

刚到团委的时候正赶上“星火五期”招募学员,5月份的时候,辅导员赵昊岩拿来了报名参与选拔的学生名单及选拔结果,希望我来决定是否要从这70多人中选出50人(“星火班”往届规模相对固定,每期50人上下)。我问昊岩评委们觉得有多少人合适,他说大概30多人。最终,我们决定“星火五期”暂时招募38人,以后可以再补。

这就是我与“星火”的第一次深入接触,当时的感受是,“星火”已经快燃成火星儿了,再不添油加柴可能就要燃尽了。我和辅导员们开始了反思,为什么一个定位于培养学术创新人才的因材施教项目招不到合适的人?是我们的定位有问题,还是项目吸引力不够?

我要来了“星火”前四期学生的培养方案与数据,发现作为五个培养环节之一的海外研修覆盖率只有四成左右,很多学生因申请不到专业匹配度高的海外研修项目而放弃。当时我们商量是否可以从海外研修的改革开始做起——从“星火五期”开始,我们给“星火班”学员提供每人两万元的经费支持,大家可以跳出国际处列表中的海外高校范围,自主联系本专业内的顶尖实验室。

时间进入2012年,我也进入了博士论文的攻坚阶段。在天津两周的实验刚刚结束,3月30日中午回到北京,下午去给百年校庆之后刚刚成立的新百年发展基金的理事们汇报,为“星火班”争取海外研修的“第一桶金”。当天校团委的汇报被安排在最后一个汇报,前面热烈的讨论导致严重超时,轮到我汇报的时候,原本通知一刻钟的汇报被压缩到五分钟。我抛开了之前准备的PPT,通过小故事讲述了项目的立意与创新,特别汇报了“星火班”孩子们的优秀。五分钟的汇报,为“星火班”的海外研修争取到了新百年发展基金25万元、新英才教育基金25万元的支持。拿到这50万元,“星火班”的改革就全面启动了。

4月,经过充分讨论和酝酿,我们决定打破“星火班”的“铁饭碗”,将“星火班”的海外研修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放,4月25日通过info发布了启动“本科生暑期海外研修支持计划”的通知。我在人人网看到一个学生转发这个通知,他的评论是“好久没有收到校团委这么感人的通知了”。我知道,这一次我们找准了同学们的需求。5月底,公布了入选学生名单,首批入选学生34名。连同34名“星火五期”的学生,共计68名学生,在2012年暑期前往海外开展了学术研修。这一次,“星星之火”真的在校内燃起来了,并开始向着形成“燎原之势”发展了。

后来,本科生暑期海外研修支持计划又更名为“闯世界”计划,5年下来已经支持了近千名学生,目前每年支持近300名学生。海外研修的变革来自“星火班”发展的内部驱动力,更来源于对学生特征与需求的准确把握。海外研修由学校统一配置资源、学生按照学校给出的“菜单”进行申请,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主联系海外顶尖高校的知名学者、自主规划研修计划、自主确定生活安排的过程中收获成长。随着“星火班”海外研修资源面向全校开放,“星火班”的学术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也逐渐开始向外传播与辐射。

持续谋创新,协力创未来

2012年7月,“星火计划”实施五周年,又恰逢“星火四期”毕业,我们首次策划举办了纪念活动和毕业典礼,首次为每一位完成培养计划的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从那以后,每年5月都会举行“星火班”年会,年会上新一期“星火”学员会通过“走红毯”完成在“星火”大家庭的首秀,在期的学员会通过学术报告分享学术收获与体会,毕业学员会获颁结业证书,海外“星火校友会”通过视频送上祝福并分享自己新的体验。而这些新传统的形成,离不开王帅国、赵昊岩、罗婧、刘宇、温子煜、付宇航等一批老师、辅导员的创意与设计、投入与付出。

“星火六期”进入“星火”大家庭后,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开始实施。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将“星火班”明确定位于新时期清华大学学生的学术共同体,要使之成为清华大学学生交流学术、砥砺前行的重要平台。基于这些认识,“星火班”开始组织小班学术讨论与沙龙,并将这些活动面向全校开放,发挥“星火班”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同时,将学术交流与研讨充分融入学员的选拔过程,使学员在进入“星火班”之前既充分体验思想碰撞与交锋的乐趣,也确保选拔进入“星火班”的学生是真的对学术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2013年下半年,在“星火八期”选拔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星火班”的流动性、扩大“星火计划”的辐射面,首次设立了“星火俱乐部”。“星火俱乐部”成为“星火班”与普通学生之间的“缓冲地带”——一些对学术研究有着浓厚兴趣但限于名额无法进入“星火班”的学生,可以通过“星火俱乐部”被有效地凝聚起来。在俱乐部里学生可以参与“星火班”的学术讨论,也可以通过争取学校资源获得海外研修、产业调研的机会,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后续可通过申请进入“星火班”。同时,“星火班”中表现不佳、学术研究与交流不主动的学生,也有可能会退回到“星火俱乐部”,不再享受“星火班”的独有资源。“星火俱乐部”的设立使得“星火班”资源进一步面向全校开放,同时也打破了“星火”学员“终身制”。通过打开“星火班”的闭环——这就如同在鱼群中放入几条鲇鱼,增强了整个“星火计划”的活力,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使得项目资源的配置更加有效率。

2014年年底,在史宗恺老师的直接倡议与推动下,校团委联合科研院、教务处,以“星火班”自主立项研究为蓝本正式设立清华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基金。2015年首批支持经费186万元,清华大学的学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基金。2016年本科生学术研究基金更名为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经费增至500万元,2017年经费进一步增至800万元。“星火班”的自主立项实践不仅为培养“星火”学员做出了贡献,更为全校学术创新人才培养做出了示范。随着这一示范的推广,学术研究资源面向全校学生辐射开去。更为重要的是,“星火班”的学术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持续传播开来。

因材施教再探索

“星火计划”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清华校内因材施教项目的重要品牌与示范,不仅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更形成了一种因材施教资源配置的崭新模式。基于“星火计划”总结出的新时期因材施教的三个特征,即示范性、竞争性、辐射性,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因材施教项目成效的重要指标。

示范性是存在的根本。示范性就是口碑,就是影响力。一个因材施教项目一期学员通常只有30~50人,这批人在学生中的影响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项目未来的发展。如果项目培养的人并不具有示范性与代表性,比如目标锁定培养学术创新人才的项目培养了一批只对项目资源感兴趣、而对学术毫无兴趣、缺乏学术研究潜质的人,那么真正对学术感兴趣的人是毫无意愿参与这个项目的,项目一定是失败的。提升示范性的核心在于“明确定位选准人”,无论是通过项目研究选拔,还是通过学术讨论选拔,最终要选出适合因材施教项目的人——全面优秀并不意味着适合。通过培养环节的设计,持续强化这批学员的内生动力与自我定位,使之成为使命驱动的榜样与示范。

竞争性是成效的保障。“大锅饭”与“终身制”会导致因材施教学员缺乏紧迫感,一天到晚松松垮垮的项目运作也会滋生学生懒惰懈怠的情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保姆式管理更会使得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与创造力逐渐消磨殆尽。老师再怎么积极主动,学生“按兵不动”,因材施教项目都将归于失败。因材施教项目不能成为“特权”与“福利”,这就需要通过适度的、恰当的竞争来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与主动性。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主动参与项目、主动设计环节、主动争取资源,才能提升因材施教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同时,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还可以有效拓展因材施教资源,为项目的实施汇聚更多资源与关注,进而提升项目的实施成效。

辐射性是最终目标。因材施教的“小目标”是选出合适的人加以培养,使之在某一方面可以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与进步,“大目标”是通过这批人的引领与示范,通过因材施教资源的向外辐射,使得更多学生收获成长。目前很多因材施教项目一直在为“小目标”而“挣扎”,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大目标”。只聚焦于“小目标”,就容易形成“小集体”与“小圈子”,而缺乏大视野、大格局与大气度。若能立足于“大目标”,因材施教项目就不会纠结于具体资源的投放是否会影响教育公平,因为所有资源投入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且能够通过充分竞争实现有效配置。资源向外辐射仅仅是手段,根本的目的还是在于因材施教的理念向外辐射,进而影响与培养更多的学生。

在直接主持“星火计划”的四年多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星火”是常新的,“星火”是与时俱进的。如果有一天“星火”不再变化了,那么“星火”的活力就丧失了,这个计划恐怕就要“寿终正寝”了。所以,“星火”就意味着创新与变化,意味着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种变化不单单是形式的革新与内容的更新,而真的是要走出一条别人没走过的新路,“闯世界”计划是,学术研究推进计划也是,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新的探索——正所谓“以创新的思维推动创新的工作”。

结语

关于“星火”的名字,史宗恺老师若干次提出要改——因为这名字太过寻常与普通了,与学术创新人才培养不相称。经过几年的“争执”,最终史老师“妥协”了。他在一次讲话中提到,“星火”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因材施教项目的代号,而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深深地融入“星火”孩子们的血液之中,“星火”的文化也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已经改不掉了。

惯常关于“星火”的说法是“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然而我更愿意将“星火”解读为——聚是一团火,散作很多团火。做“夜空中最亮的星”固然耀眼辉煌,但毕竟远在天边、遥不可及;不如一团火,可以取暖,可以照亮前程,更可以随时燃起熊熊烈焰,形成燎原之势。“星火班”就是一团火,我们这批教师在其中和“星火人”一起燃烧。“星火人”一批又一批地离开这团火,到世界各地燃起新的火,燃得更好、更旺。

我经常庆幸自己能够在年轻的时候,和一批比自己还年轻、但比自己更优秀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与成长。我会珍藏每一张与“星火”孩子们的合影,珍存共同成长进步的印记。我相信对我们而言,无论何时,回忆起“星火”的经历一定都是一段温暖的记忆。我有一个执念,那就是不需多久,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星火人”就会“遥相呼应”,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持续发出“星火人”的声音,一批“星火人”持续引领这个时代的发展,带领我们去到未曾设想过的未来。

“星火”十年,我参与并见证了三分之二的历程,未来“星火”要走的路还很长。关于“星火”,我还有梦想没实现,所以会更加期待。同时,我也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更有充足的信心与勇气。

只待“星火”燎原时。

2017年立春
于北京通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