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扬州之盛(随笔卷九)

容斋随笔选译(修订版) 作者:罗积勇 译注


唐扬州之盛(随笔卷九)

历史上的古城市常有其兴盛衰落的演变。洪迈在这里根据唐人诗篇,指出了扬州在唐宋间由盛而衰的过程。至于扬州因地处南北交通运河要道,到明清时又一度繁盛,则自是洪迈所不能预料的了。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1],尽斡利权[2],判官多至数十人[3],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4]”,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益为二也。杜牧之有“春风十里珠帘”之句[5],张祜诗云[6]:“十里长街市井连[7],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8],禅智山光好墓田[9]。”王建诗云[10]:“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11]。如今不似时平日[12],犹自笙歌彻晓闻[13]!”徐凝诗云[14]:“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15]。”其盛可知矣,自毕师铎、孙儒之乱[16],荡为丘墟[17]。杨行密复葺之[18],稍成壮藩,又毁于显德[19]。本朝承平百七十年[20],尚不能及唐之什一,今日真可酸鼻也!

【翻译】

唐代的盐铁转运使设在扬州,统管财利,判官多到几十人,商贾稠密如织。所以谚语称“扬一益二”,是说天下的繁盛,扬州为第一而益州次之。杜牧有“春风十里珠帘”的诗句,张祜诗说:“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王建诗说:“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徐凝诗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它的繁盛就可想而知了。从毕师铎、孙儒作乱,扬州荡为废墟。杨行密又加以修葺,渐成藩,又毁于显德年间。本朝承平一百七十年,扬州还不能赶上唐朝的十分之一,今天真使人要伤心流泪!


注释

[1] 盐铁转运使:官名,唐代中期以后特置盐铁使,以管理食盐专卖为主,兼掌银铜铁锡的开采冶炼。盐铁使又常兼转运使(掌谷物财货的运输),通称盐铁转运使,该使常驻扬州。

[2] 斡(ɡuǎn管):通“管”,管领。

[3] 判官:盐铁转运使的属官,负责具体事务。

[4] 益:益州治所成都,即今四川成都。

[5] 杜牧之:唐诗人杜牧,字牧之。此处所引出于其《赠别》诗,原句为“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6] 张祜:唐诗人,引诗题为《纵游淮南》。

[7] 市井:指做买卖的地方。

[8] 合:当,该。

[9] 禅智山:在扬州城东。

[10] 王建:唐诗人,引诗题为《夜看扬州市》。

[11] 红袖:指歌舞伎。

[12] “如今”句:唐代在肃宗、代宗以后,藩镇割据,边境不宁,不似往昔承平日。

[13] 笙(shēnɡ生):一种簧管乐器。笙歌:指吹笙唱歌。彻晓:通宵达旦,整夜。

[14] 徐凝:唐诗人。所引诗句见《忆扬州》。

[15] 无赖:指因无所依托而产生的愁闷。

[16] 毕师铎(duó夺):唐僖宗乾符年间参加王仙芝领导的起义军,后降高骈,不久又独立,攻骈于扬州。孙儒:初为忠武军禆校,黄巢起义爆发,他以兵属秦宗权,后叛宗权,又与扬行密争淮南,破扬州。

[17] 丘墟:废墟。

[18] 扬行密:唐末起兵据庐州,后攻杀孙儒,入扬州,被唐朝封为吴王。葺(qì弃):修治。

[19] “又毁于”句:周世宗显德元年(954)至四年,多次讨伐南唐,扬州成为双方争夺之地。

[20] 承平:指社会比较持久的安定局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