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月流火

炉边诗话:金性尧古诗纵横谈 作者:金性尧


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下六章略)

《诗经·豳风·七月》是描写豳地一年四季农业生活的诗,所以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中比作“一篇韵语的《夏小正》或《月令》”。

豳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有七首诗。写作时间在西周。旧说作者是周公,这连前人也不相信,其实还是出于民间,也即“闾巷之作”。内容以衣食为中心,旁及风土时令、社会生活以及草木虫鱼。第八章里特写“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藏冰的地窖),说明当时已认识到冰块的防腐作用。除了用于食物之外,还用于死者的尸体,因为古人对尸体是很重视的。

全诗共八章,属于《诗经》中的长诗部分,比起《大雅》的《绵》与《生民》,宗教色彩较少,抒情气息较强,文学价值也较高。为什么要从夏历七月说起?前人说,因为七月标志一年中上半年的结束下半年的开始,国君在这承前启后的时期“训农”,则年终和来年的农事无不包括,即所谓观往而知来。例如“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两句,便是未然之虑:如果无衣无褐,又怎能度过寒冬;不能度过寒冬,来年又如何手理耕具,足举田头呢?也就是要大家抓紧时机,不要懈怠。崔述在《读风偶识》卷四中说:“七月火虽西流,残暑犹存,距寒尚远,乃见星流即知寒之将至;先事而筹,则无仓卒之患。”(见《崔东壁遗书》)这固然言之成理。但我却另有想法,虽然别无根据。

七月的夜晚,暑意还没有完全消失,人们还要到原野里去乘凉。忽然,一颗红色的大星向西面流去,高空里闪着强烈的光芒,如同宇宙之流萤,这种奇异的夜景恰巧被一位民间诗人看到了,从一刹那视觉的刺激里,时间观念便通过空间观念而出现,诗人立即写下第一句的“七月流火”。接下来是省去八月,紧接九月,因为八月天还不太冷,九月才是秋风渐急的时候,才会想到“授衣”,黄仲则所谓“九月衣裳未剪裁”。诗也总是含有跳跃性的。九月之后,又略去十月而径说十一月、十二月。因为觱发和栗烈那样风力,用在这两月中才恰当。第二章里于九月后又略去整整一个冬天,径说阳光照暖,黄鹂争鸣的春天。春天的影子已经在诗人心中跃动,诗人急于要为她歌唱了。

《诗经》里的语言,有不少是当时的口语,所以唱的时候,别人容易听懂。有些单字或词汇,在今天已经沦为“死字”,需要专家们去考证,当时却是经常在使用的活字。例如觱发可能是大风触物的象声词,栗烈当也是象声,不一定是风猛烈得使人打寒战的意思。又如第七章里的“黍稷重穋”,在《鲁颂·閟宫》里也用过。就这四个字本字说,各有各的具体含义,即每字下都可以用顿号隔开,如“重”字(通“穜”)的意思为后熟的谷物,“穋”为先熟的谷物,但在诗里只是谷物的泛称,就像我们现在说的柴米油盐、风花雪月一样。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中说:“古人颇用成语,其成语之意义,与其中单语之意义又不同。”正可用来解释这些例子。又如第八章末句的“万寿无疆”,除本篇《七月》外,《诗经》中还有五处用过它。说起来历,不过是宴饮举酒时信口说的祝颂之词,多少带有混话味道。

本篇第二章中还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这两句,古今学者理解全然不同。按照某些古人的说法,这“女”是已经订婚的上层女子,“归”是于归之归。她们在采桑时想到不久要远嫁异地,与“公子同归”,因而要与父母分离,心中不免伤悲。可是现代好多学者,也有将“同归”解为带着走或抢了去的,即指采桑女之遭蹂躏。郭沫若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又将“许多野蛮民族的酋长对于一切的女子有‘初夜权’”的故事作比。但我们从西周时代的历史看,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固然已经存在,妇女之遭受污辱也是常见的现象。我们对周公制礼作乐那一套美化了的说法固然不能看得太认真,但这个时代毕竟和酋长统治的野蛮时代不同些。诗中的采桑女子,并不是专指单独一个人,而是泛指几个人。那么,在人群众多的道路上,就可以公然抢走吗?再说,这些女子既然心里已在害怕要被恶少们抢走,又何必出来采桑呢?我这样说,并不否认当时一些贵族公子对妇女有过丑恶行为,只是就《七月》这两句诗而论,把它解为像舞台上那些白鼻子的衙内的“强抢民女”实很难使人信服。

最近读了钱锺书先生《管锥编》那一册《毛诗正义》,在《七月》一目中就开宗明义地注上“‘伤春’诗”三字。钱先生还为此二语作了一千余字论证,引用了王昌龄、曹植、《牡丹亭》等有关“伤春”的诗句,其中引王氏“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尤深有启发。王诗从陌头杨柳而想到戍边的夫婿,《七月》中的女子则从明媚的春阳照着柔嫩的桑叶而想自己的婚事。诗中的女子属于上层妇女,当时出门采桑,也是很普通事情。钱文中又引宋代李觏《戏题〈玉台集〉》云:“江右君臣笔力雄,一言宫体便移风;始知姬旦无才思,只把《豳诗》咏女工。”李觏因《玉台新咏》而想到《七月》中的采桑女,所以钱氏说:“亦有见于斯矣。”但诗中“殆及公子同归”这一句,从具体意义上究竟应怎样解释才算圆满,还有待推敲

最后是此诗中的历法,学者也有不同说法。一般以为这是夏历与周历并用,即七月、九月指夏历,一之日、二之日指周历一月(正月)、二月,也便是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就像现代民间仍有阴历、阳历兼用的。“一之日”即“在一月的日子里”的意思。一说全诗都用夏历,“一之日”是“十有一之日”(月)的省称,因为是诗,所以不好写作“十有一之日觱发”;而十又是数字的终点,十之后必是一,故也可省去十字。

于右任有《夜读〈豳风〉诗》云:“陨箨惊心未有期,烹葵剥枣复何为?艰难父子勤家业,栗烈农夫祝岁时。南亩于茅犹惴惴,东山零雨自迟迟。无衣无褐思终日,苦读周人救乱诗。”于先生的原籍是三原,与豳同在陕北,诗作于抗战时期(1944),所以末两句这样说。

  1. 觱(bì)发:寒风触物发出的声音。
  2. 栗烈:形容寒气逼人。
  3. 耜(sì):一种农具,类似于犁。
  4. 馌(yè):指送饭。
  5. 田畯(jùn):古代掌管农事的官吏。
  6. 爰(yuán):于是。
  7. 祁祁:众多。
  8. 豳(bīn):也作邠,在今陕西省彬县。但豳非周代国名,所以前人也以为豳诗不属于“国风”。——作者注
  9. 闾巷:乡里民间。闾,里门。
  10. 七月流火的火指大火星,即荧惑星,色红。——作者注
  11. 閟(bì)宫:深闭幽静的庙宇。閟,关闭、幽静。
  12. 李觏(gòu):北宋哲学家、思想家。
  13. 殆通“迨”,和“及”同义;不作“大概”、“几乎”解。新版《辞海》、《辞源》皆引此诗作“赶上”解。——作者注
  14. 前人以为“女心”两句,与《夏小正》二月的“绥多女士”有相似处,也有道理。——作者注
  15. 陨箨(tuò):草木落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