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小传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现代著名女作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如此说来,萧红果然因其一生的磨难与坎坷,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萧红1911年6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城一个大地主家庭,但童年生活凄凉而卑微,生母早逝,父亲别娶,仅有的温暖和光亮是与祖父相伴度过的短暂时光。“她降生不久,母亲就死掉了。她的祖父,一个健康而乐天的六七十岁的老人,很疼爱她;另外也有些表姊妹,在离城二十来里路萧红的乡村。这孤独而又怡然自处的性情,是从幼年就开始了的”(骆宾基《萧红小传》)。
少女时代因反对父母包办婚姻,萧红毅然离家出走,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但终因走投无路不得不返回。后因种种原因,与未婚夫汪殿甲在哈尔滨一家旅馆同居,但后来怀有身孕的她却遭到汪殿甲的无情抛弃。萧红重病缠身,给当地报馆写信求援,当时任该报编辑的萧军前往探望,爱上了这个历尽苦难却依然美丽坚毅的姑娘。因爱结合的萧红和萧军身无分文,穷困潦倒,经常出入当铺,四处借贷,这些饥寒交迫却充满爱和温暖的生活后来成为萧红散文集《商市街》的主要内容。
1934年6月,萧红和萧军辗转到了青岛,萧红写下长篇小说《生死场》,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坛的重要地位。1934年10月,他们来到了上海,与当时的文坛巨擘鲁迅先生交往密切,受到鲁迅的肯定和指引,创作更加积极,成果也很显著。与鲁迅交往的经历在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里有非常精彩和独到的记述,这也是萧红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只是好景不长,萧红与萧军逐渐产生隔阂,感情出现裂痕,萧红只身去了日本,希冀时间和距离能对双方关系予以缓和和疗救。但这一希望最终落了空,当萧红回到萧军身边时,只发现彼此的距离愈发遥远,裂痕似乎无法弥合,终于以分手告终。没过多久, 1938年初夏,萧红与另一位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在武汉举行了婚礼。这场结合是突然而仓促的,当时萧红还正怀着萧军的孩子,但孩子出生几天后就夭折了,断了她与萧军最后的缘分。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由于长期的病痛折磨和颠沛流离,她的身体渐渐处于崩溃边缘,肺结核病日益严重,加上战争时期医疗条件过于简陋,1942年1月22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萧红饮恨撒手人寰。临终前,她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迄今读来仍让人唏嘘不已。诗人戴望舒后来曾经去祭奠她,写了著名的《萧红墓畔口占》:“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去年在北平/正是吃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的命运无疑比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三位女性悲苦许多,一生颠沛流离,多舛多难。她既渴望传统心灵家园、又追求自由的精神,必然使她陷入一种悖谬的夹缝中。她却以柔弱的身体坚韧地扛起这些悲苦,在夹缝中顽强地活出自己,面对世界的冷遇和罡风,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某种意义上,萧红正如将自己的胸脯狠狠刺入玫瑰花刺的荆棘鸟,痛是剧烈的,甚至是撕心裂肺,鲜血四溅,玫瑰花却在鲜血中傲然绽放。萧红的文字就如这沐浴着鲜血的红玫瑰,于世独立,自在芬芳。
萧红的作品立足于个人真实深刻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从个人到大众,从故乡到社会。作为受难者和牺牲者,她拥有极其深厚、广阔的写作资源。她自己说:“一个题材必须要跟作者的情感熟悉起来,或者跟作者起着一种思恋的情绪。”她最具艺术魅力的作品,也多是这样一种写作观的实践。萧红凸出于时代诸多作家之上的,是她的纯粹和素朴。她的笔致诚恳天成,格局宏大踏实,文学世界有温度、有情致、有底气,紧贴大地、坚韧生存,有种深沉厚重的大悲凉作为文字的根基,支撑着她想象和文字上的天马行空。因为萧红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独创性,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在《萧红评传》里将这些特性认定为萧红的“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