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朋友是自己的另一身体
礼节与俗套
完全不拘礼节其实就是教别人怠慢自己,或者是说让别人不必尊重自己。
为人处世不拘小节的人必须是身怀大德之人,这就像不用衬箔装饰的宝石,其本身必须弥足珍贵。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好的声名获得如同赚钱盈利;小钱可以经常获得,但是大利少有所得。同样的道理,小优点可以获得大的赞扬,因为其可以天天显示并引起世人的注意;而大德的展示就像过重大节日一样少有机会。从中可以看出,要想增添美名只需要注意礼仪小节即可,正如伊莎贝拉女王所说:“言谈举止的考究是最好的推荐信,且永不过时。”要想获得这种推荐信,你只需要对它加以重视并仔细观察就可以,因为他人的优雅举止总能引起你的注意留心;此外你还得保持高度的自信。如果一个人在言谈举止上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他应有的风度和魅力就会自行消失,因为魅力和风度必须要个人的自然大方才能展现出来。有的人言谈举止非常机械,就像每个音节都经过细细推敲的诗歌一样;可是如果一个人在细节上过于机械专注,又怎么能领会更高层次的宏大旨意呢?
完全不拘礼节其实就是教别人怠慢自己,或者是说让别人不必尊重自己。可见,待人接物还是需要讲究一些礼节的,尤其是第一次与人见面或者与讲究礼仪的人交往的时刻。但是,过分强调礼节,并将其看得高于一切,不仅使得说话人显得迂腐可笑,而且还会降低别人对其的信任度。毋庸置疑,礼仪俗套如果用之有方的话,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使人难以忘怀。如果我们可以找到这种适合的方法,一定可以加强人们之间的相互往来。
同辈之间有些人显得过分亲热,不妨保持一点矜持或庄重。面对下属,总会受到应有的尊敬,不妨略微流露出一些随和。有些人不顾任何场合,一味地讲究礼节,这样显得自己有些庸俗。对于某人的专注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必须让对方明白你是出于尊敬而不是出于草率。虽然随声附和他人的观点是一条不错的规则,但是必须要加上自己的主见;同意他人的见解必须加上自己的一些其他看法,赞同他人的建议必须附上自己的先决条件,而认可他人的计划则必须提出自己认可的进一步理由。在恭维别人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说话的分寸,否则尽管你没有其他的缺点,但是嫉妒你的人却会说你善于逢场作戏,进而贬低你身上的其他优点。
在处理大事的时候,不要过分囿于旧有的礼节;而在审视机会的时候,不要过于谨慎。因为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不是最佳的措施。所罗门曾经说道:“总是观察风向的人难以播种,而总是观望云彩的人难以收割。”聪明的人总是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寻找机会。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应该像他所穿的衣服一样,轻便自如即可,不要过分地拘泥讲究。
洽谈
一般来说,有所要求的洽谈对手比没有任何要求的洽谈对手更容易应付。
通常而言,面对面地商量洽谈比单纯的书信往来要好得多,而由第三个人出来作为代表洽谈比本人出面更好。适宜用书面洽谈的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当自己的洽谈信函可以作为日后的凭证的时候,当某人想得到书面答复的时候,或者当面谈有可能被断章取义或受到阻拦的时候。适宜当面洽谈的情况也大致有三种:当双方所谈的事情比较微妙,必须观察对方的表情才能知晓说话的分寸的时候;当其中某一方的威信令对方大为尊敬的时候;更为普遍的是当一个人想要保留所谈内容之否定或解释的权利的时候。
在挑选代表出面洽谈的时候,最好选择那些性格豪爽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一旦受人之托,就会竭尽全力地去行事,会真实地向你反映洽谈的结果。千万不要选择那些生性狡诈的人作为洽谈代表,他们在办事的过程中,由于代表上等人办事,因此会故意提高自己的身份;为了博取欢心,他们在汇报洽谈结果时总是倾向于报喜不报忧。另外必须注意一点,尽量挑选那些乐意去谈你所托之事的人,这样的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所选择的人也必须适合所托之事。比如,要告诫某人必须挑选敢于说话敢于评论的人,要劝说某人必须挑选注意言谈用词和口气的人,要询问某人必须挑选灵活机动的人,而要洽谈一件有悖常理的事情则必须挑选那种认死理的人。还应该注意挑选以前曾经受你之托从事过洽谈事务并且往往在洽谈事务中处于上风的人,因为他们在类似的洽谈中已经有了经验,从而更能坚持自己提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