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坦然之心,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
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往往越是逃避就越显得被动,当你勇敢地迎接它们时,它们反而会被你无畏的气概所吓倒。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风暴、黑夜、饥饿、意外等挫折。”显然,这不是教我们逆来顺受,也不是教我们不思进取,而是教我们要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人生,即在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要学会坦然接受。
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某城市,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特别喜欢收集各种古董,一旦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无论花多大的价钱都要想办法买下来。
一天,朋友打电话告诉他,说是在旧货市场上发现了一个年代久远的瓷瓶。老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放下电话,骑上自行车就直奔旧货市场,最终,花高价把那个瓷瓶买了下来。
老人把这个瓷器包装好后,绑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然后一边兴奋地哼着小曲,一边蹬着自行车回家。然而,不幸的是,在回家途中,因为瓷瓶拴得不牢固,结果从自行车后座掉到了地上,哐的一声,摔了个粉碎。
让旁观者诧异的是,在听到清脆的响声后,这位老人居然连头也不回,而是嘴里哼着小调继续骑车前行,于是就有行人对他大声喊道:“老先生,你的瓷瓶摔碎了!”
“摔碎了吗?听声音一定是摔得粉碎,无可挽回了。”老人没有回头,只是大声地回应着那个行人。
“嗨,还真是个怪人!”
“摔碎了,多可惜呀!也不下来看看。”
在旁观者的惋惜声中,老人的背影消失在人流之中。老人始终没停住自行车,甚至没有回一下头,就那样潇洒地走了。
面对既成事实,这位老人没有丝毫沮丧、抱怨,而是径直离去,这是怎样一种豁达的胸怀?世间之人,有几人能达到此境界?当面对心爱之物,尤其是巨额财富丧失时,多数人都是捶胸顿足,后悔不已,有人因过分责怪自己而长期生活在痛悔中,从此,生命的天空里一片阴霾。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对已然发生的、无法改变的不幸事实,假如只是一味地难过,悔不当初而不能自拔,那么,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节外生枝,酿成更大的不幸。有一句名言说:“对必然之事,要轻快地加以接受。”这句话在耶稣诞生前几百年前就流传开来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老教堂废墟上有一行英文,其中文意思是:事情既然如此,就不会另有他样。
在《哈姆雷特》一剧中,莎士比亚塑造了一个忧郁、延宕的形象,即主人公哈姆雷特。作为一个王子,哈姆雷特原本有一位受人尊敬的父亲,还有一位温柔美丽的母亲,但是这完美的一切很快就被贪婪、残暴的叔父所破坏。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哈姆雷特王子几乎不能接受,可是伟大的理想和人文主义的情怀时时撞击着他的内心,于是他便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一度试图以离开自己的国家来逃避这些现实。但是,当哈姆雷特即将与雷尔提进行致命的最后决斗时,他终于决定不再逃避现实,而是要坦然接受眼前的这一切。哈姆雷特的选择流露了莎士比亚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如果它总有一天都会到来的话,那我们还不如大大方方地接受它。
人的一生,就像漂泊在大海里的一只小船,有风平浪静也有狂风巨浪。有些事情的发生,有时很偶然,突如其来,防不胜防,是我们的能力所不及的。只要你以菩萨心肠对待生活,菩萨也会以她的心肠善待你!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就应该冷静地面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以积极的心态将坏事变成好事,沮丧、逃避、苦恼,后悔而不能自拔,只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因此,请勇敢地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把握现在的分分秒秒,快快乐乐地活出生命的精彩吧。
灵魂心语
犹太人有这样一句格言:“对必然之事,轻快地加以接受。”在充满压力、抑郁、焦虑的世界,忙忙碌碌的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句话。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省心省力,才能彻底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去创造一个和谐、安详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