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暮春浐水送别

啸天说诗四:此情可待成追忆 作者:周啸天 著


暮春浐水送别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大约写在作者在朝任中书舍人期间。“浐水”为关中八川之一,发源于蓝田县西南的秦岭,流向西北,与灞水汇合后,经长安大明宫前,再北流入渭水。

“绿暗红稀出凤城”二句,写帝城春晚景象中的沧桑之感。“绿暗红稀”四字紧扣题面“暮春”,意为绿叶茂密,红花减少,本是自然景象。这种以“绿”代叶,以“红”代花,以感性显现的手法写暮春之景,是富于原创性的。不但早于李清照的“绿肥红瘦”(《如梦令》),也早于温庭筠的“红深绿暗径相交”(《寒食日作》),必须表扬。“凤城”乃指长安,以汉时长安建有凤阙,唐高宗又建丹凤门也。一个“出”字,省去的主语,可以是送别双方,也可以指浐水,或者是合二而一,因为送别之事在浐水上发生。“暮云楼阁古今情”,承上“凤城”二字,写暮色苍茫之中,回看帝京的楼台亭阁,一种沧桑之感油然而生。在唐诗中,最早使用“古今情”三字的是贞元间进士羊士谔,诗中凡两用,分别与“路傍垂柳”、“棹移高馆”搭配,未能引起注意。而韩琮这一用,却引人注目,关键是“暮云楼阁”搭配得好。由此可悟铸句之法。

“行人莫听宫前水”二句,承上“古今情”,就浐水抒发人事代谢的感慨。三句以劝止语相请求,而于末句申明缘由、作跌宕,是七言绝句常见手法。如郭震诗“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蛩》)、王之涣诗“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宴词》)等,已开此法之先河。作者乃属跟进。乍听此言没头没脑,“宫前水”有何不可听?这是绝句中的捂盖子,末句是揭盖子:“流尽年光是此声”。“年光”即岁月即时间,时间无始无终且一去不返,汉人即有“时乎时,不再来”(《汉书·蒯通传》)之慨。而以流水譬喻时光之一去不返,起源甚早,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在中国,则有孔子的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此诗也不过是借“宫前水”抒发人生的感慨。这感慨可大可小。就“送别”双方而言,谁能不老呢?孔融说:“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就“古今情”而言,哪个朝代没有兴衰呢?郑板桥说:“邈唐虞,远夏殷,卷宗周,入暴秦,争雄七国相兼并,文章两汉空陈迹,金粉南朝总废尘……”作者生在国运没落之时,迟暮之年将至,两种感慨都有,因而诗句容量非常之大。

近人俞陛云评:“题虽送别,而全首诗意全不在此。第二句已有秦宫汉殿、兴亡今古之怀。四句更寄慨无穷,年光冉冉,难挥落日之戈;逝水滔滔,孰鼓回澜之力?何其意之超而音之悲耶。”(《诗境浅说》续编)此诗与李商隐《乐游原》之伤好景不长,可谓异曲同工。是晚唐衰微景象,在诗人心情中的反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