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天,想起海子

前方的路 作者:阮一峰 著


2005 年

春天,想起海子

日期:2005年3月21日

上周,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海子是3月26日自杀的。我心中一震。从少年起,我就喜欢海子,可还是第一次意识到,他选择在春天自杀。

上海的这个冬天异常漫长和阴冷。如今春天来了,我的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可是,海子偏偏就是选择在这样美好的季节自杀。

我看了看窗外,阳光、蓝天、微风中摇曳的树枝、笑容可掬的女生。一瞬间,我不禁想到了十多年前,第一次读到海子诗歌时的情景。那是一本现代诗选,里面收录了海子的《亚洲铜》。它震撼了我,汉语竟可以写出这样优美和纯净的现代诗。

这首诗的第一段是这样的: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我想,“亚洲铜”象征古老的中国文化,“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只有海子才能创造出这样天才的意象。亚洲铜,古老厚重,而且明亮。

这首诗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作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海子说,文化构成了我们最核心的部分,它在黑暗中热烈地跳着,照亮前面的路。

进了大学,我开始邮购《诗探索》杂志。某一期刊登了海子自杀的细节。海子的朋友苇岸这样写道:

海子24日可能去过火车站买票,25日晨离校去山海关,26日晨5时半在山海关至龙家营之间的铁道上卧轨。他选了一个火车爬坡的路段。他死得从容,身体完整地分为两截,眼镜也完好无损。他有好几天没有吃东西,胃里很干净,只有几瓣桔子。他带在身上的遗书简单写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遗作由骆一禾处理。

另一个朋友西川写道:

海子大概是25日早上从政法大学在北京学院路的校址出发去山海关的。那天早上我母亲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了从学院路朝西直门火车站方向低头疾走的海子。当时我母亲骑着自行车;由于急着上班,而且由于她和海子距离较远,便没有叫他。

现在推算起来,如果那真的是海子,那么他中午便应到了山海关。我想任何人,心里难处再大,一经火车颠簸,一看到大自然,胸中郁闷也应化解了。看来海子是抱定了自杀的决心。他大概在山海关溜达了一下午,第二天又在那儿闲逛了一上午,中午开始沿着铁道朝龙家营方向走。

下了短途火车,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华北平原上,他还是没有放弃自杀的决定。春天也不能留住他。

有一段时间,我阅读所有可以找到的海子作品。他留下了无数精彩华美的片断。美而深情,我就能随口背诵好多。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下

在五月的麦地梦想众兄弟

——《五月的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麦地与诗人》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笼罩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我只想你

——《日记》

海子最好的作品,除了上面那首《亚洲铜》,我觉得还有《祖国(或以梦为马)》。它们是不朽杰作,必然流传后世。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籍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海子是1989年3月26日自杀的,16年过去了。在他死后不久,骆一禾病逝,接着是顾城离世,就连写回忆文章的苇岸都已经死了5年多了。现在的中国再也找不到这样的诗人和诗歌了。

下面这首诗据说是海子最后的作品,写于1989年3月14日凌晨。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又来了,当我再次翻开你的诗集的时候,我多想知道,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你又何时才会苏醒,再生于祖国的河岸呢?

比尔·盖茨和理查德·斯托曼

日期:2005年3月31日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的创始人,软件版权制度的受益者,世界头号富翁。

理查德·斯托曼,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创始人,自由软件运动的领袖。

他们两个人,一个疾呼保护版权,打击盗版;另一个提倡自由复制,源码共享。他们是软件世界的两极,针锋相对,一个代表金钱,另一个代表自由。

但是,他们的人生又是如此相似。两人都是程序员,年龄相仿(斯托曼比盖茨大两岁),都在大城市出生和长大,都进了哈佛大学。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信念,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

历史上,计算机工业先有硬件,再有软件。最早的软件都是硬件厂商编写,跟随硬件一起发售的。通常,这些软件本身都是免费的,代码可以被共享。但是,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硬件平台的成熟,对软件的需求越来越大,软件工业开始独立出来了。种种保护软件、对其收费的措施也开始出现了。

1976年,比尔·盖茨21岁,两年前刚刚从哈佛大学退学开始创业。他为 MITS Altair 小型计算机开发了一种可以运行的 BASIC 语言解释器。他靠出售这种解释器获取收入,但是很快发现,计算机爱好者们正在免费共享他的作品。于是,他发表了《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谴责这种做法:

大多数计算机爱好者心里一定清楚,你们当中许多人都盗窃别人的软件。硬件是一定要付钱的,而软件却成了要共享的东西。有谁会在乎编写软件的人是不是得到了应有的报酬呢?

他说,这种盗版行为的后果只会阻碍大家“去编写好的软件”。

有谁肯去做一无所获的技术工作?又有哪一位计算机爱好者愿意投入三年的工作量用于编程、纠错、撰写产品文档,最后却免费发布其产品?

后来,他提倡的软件版权制度获得胜利。微软公司成了巨无霸,他本人成了亿万富翁。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认同这种模式。程序员不再能自由获取代码,让很多人感到非常无奈。更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阻碍社会进步、禁锢思想、抑制创造的犯罪,从而立志要反抗它。理查德·斯托曼就是这样的人。

他1953年出生于纽约,比盖茨大了2岁。1970年进入哈佛大学,19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物理学专业。(1974年也是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的那一年。)

大学期间,斯托曼为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当程序员。毕业以后,就继续留在那里。但是,有一家软件公司买走了他们使用的软件的版权,挖走了计算中心的程序员,最后只剩下了斯托曼和另一个人,他们无事可干。

因为这件事,斯托曼决心发起自由软件运动,提供开放源码的软件,让所有人自由使用。把使用软件的自由还给程序员。

最初,他几乎是一个人与整个业界对抗。他既无钱也无权,唯一有的就是理想。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极度的投入和牺牲,但这可能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我没有把握完成这项工作,”他回忆道,“但是对我来说,知道是否能完成这项工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我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先写了最初的几个软件,免费供他人使用。1984年1月,自由软件基金会成立了。说是基金会,实际上根本没钱。斯托曼本人睡在计算中心的办公室里,当时他根本没有把握自己能获得收入。“关键在于”,他说,“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干这件事了,那时候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

1985年,自由软件基金会发布了《自由软件通用许可证》(GPL)。这个许可证开头第一句这样写道:

大多数软件的许可证,设计用来剥夺你分发和修改它们的自由。GPL 许可证与此恰恰相反,它就是为了保护你分发和修改自由软件的自由,确保这些软件对所有用户都是自由的。

GPL 许可证允许你做所有的事情,除了限制别人的自由。任何采用它的软件就是自由软件。

自由软件这个概念提出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震动。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加入。以 Linux 为代表的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已经形成,在性能上完全可以替代、甚至超过了微软的 Windows 系统。这证明志愿者出于兴趣和理想的无偿劳动,也完全可以做出最复杂的、质量第一流的工作。

盖茨不是说了嘛:“有谁肯去做一无所获的技术工作?又有哪一位计算机爱好者愿意投入三年的工作量用于编程、纠错、撰写产品文档,最后却免费发布其产品?”现在,他应该知道他错了,这样的人是存在的。自由软件运动至少证明了一点,在和金钱的较量中,热爱自由的人们不一定会输。

虽然自由软件基金会已经发展壮大,斯托曼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他没有汽车,住在租来的房子里,也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因为他觉得那样会变成挣钱的奴隶。他说,自由软件运动的目的,就是使得人们可以在不接受其他什么人统治的前提下,使用计算机。“如果我一直在开发专有版权的软件,我就是在把自己的人生用来建造囚禁他人的监狱。”

只要金钱的因素还存在一天,自由软件和专有软件的对峙就将存在下去。但是,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自由软件就会出现在每一台电脑上。正如英国 IT 作家 Glyn Moody 所说:

自由软件不仅仅是关于软件代码的,它们也与自由、分享有关,与社会有关。它们与创造有关,与美有关。这些代码深处寄托着我们最美好的心愿以及对最丑恶的东西的反抗,它将和人们的恒心共久长。

说明:本文是《天才莱纳斯:Linux传奇》(Glyn Moody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一书的读后感。本文的引语都直接引自该书。

了不起的盖茨比

日期:2005年4月1日

去年冬天,我立志要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没有实现。

现在,我打算继续往下读。一打开小说,就看见那首题诗。

红帽子,白帽子,蓝帽子

然后换上金帽子,如果这样可以让她高兴;

如果你跳得很高,那就为她再跳一次,

直到她大声喊:“亲爱的爱人,戴着金帽子、跳得高高的爱人,

我一定要拥有你!”

—— 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

这首诗我早就看过,但没深想。今天一连读了好几遍,越读越不是滋味,心中异常难过。

小说中,盖茨比一心追求戴茜,不惜为她做出各种各样的牺牲。但是戴茜是一个自私自利、追求浮华和享受的女子,她虽然美丽,虽然被盖茨比的苦心感动,但实际上却并不珍惜他的爱。盖茨比也知道这一点,但却不能停止爱她,停止为她做出牺牲,最后终于为这场错误的爱情赔上了性命。

就像小说中所述:

戴茜远不如他的梦想——并不是由于她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了这个幻梦,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再多的激情或活力都赶不上一个人阴凄凄的心里所能集聚的情思。(巫宁坤译)

盖茨比实际上是死于一厢情愿的想象。他明知戴茜爱慕虚荣,不是他想象中的女神,但是仍然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他爱的是自己的幻梦,戴茜只是那个幻梦的化身,结果越陷越深,直到丧命。

盖茨比的生命是被幻梦驱动的。真正的艺术家大多是这种人,他们的作品就是发泄感情的一种方式。可惜大多数时候,这种感情都是白白付出的。我想盖茨比死后,给他另一次选择的机会,他还是会选择去追求戴茜。这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小说作者菲茨杰拉德也是这种人,费尽周折才把老婆塞尔达娶到手。虽然塞尔达是个美丽的才女,但是和小说中的戴茜一样,也喜欢浮华和挥霍的生活。他一方面努力维持婚姻,满足爱妻,另一方面因为没有这种经济实力,深感苦恼,在酒精里越陷越深,无力自拔。这最终造成了他的早逝。可以说,他也是死于痴情。

菲茨杰拉德了解这一点,但是无法抑制地爱着塞尔达,所以在上面这首诗里说,既然已经跳了,不妨就为她再跳一次,直到她大声喊:“亲爱的爱人,戴着金帽子,跳得高高的爱人,我一定要拥有你!”

进步与贫困

日期:2005年4月7日

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旨在改良社会的进步主义运动。各种文献都提到,亨利·乔治的《进步与贫困》一书起到了巨大的思想指导作用。

最近,我读完此书。它的主要内容是对贫困根源的研究以及解决办法,但是最触动我的地方是作者对贫困本身的描述。

绪言中,亨利·乔治直接提出:

经济发展不一定会缓解贫困,反而有可能加剧贫困,物质进步不仅不能解脱贫困,实际上它产生贫困。虽然经济革命使生产力上升,但它不一定是在底部对社会结构起作用,把整个社会都抬高,反而好像一个巨大的楔子,在社会的中部穿过去。那些在分裂点以上的人们处境上升了,但是那些在分裂点以下的人们被压碎了。

接着,亨利·乔治给出了这本书的核心问题。

尽管生产能力增加,为什么工资趋向仅能维持生活的最近限度?

亨利·乔治的答案是地租。

生产能力提高的同时,地租趋向更大的提高,因而产生迫使工资不断下降的趋势。

他的逻辑是这样的。毛利要用来支付工资、利息和地租,亨利·乔治认为地租不断上升,吃掉了原应属于工资的那一份要素报酬,所以工资不断下降。工人们的收入被地主占有了。

这个答案显然是错的,至少在当代社会中是错的。因为知识革命使得生产往往不需要很大的土地投入。所以,地租占利润分配的比例是在不断下降的。但是,另一方面,地租的升高确实使得工薪阶层的相对收入变小。从这个角度看,地租与工资之间确实存在一个反比的关系。

亨利·乔治的结论是:地租升高必然降低工资。为了减少贫困,必须阻止这种趋势,他的解决办法是土地公有化,更准确地说是地租公有化。

我提议的不是收购私有土地,也不是充公私有土地。前者是不公正的;后者是不必要的。……如果我们取得了核仁,可以让他们据有外壳。没有必要充公土地;只有必要充公地租。

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于:

现在有两个同样收入的人,一个人的收入来自他劳动的使用,另一个人的收入来自地租。要他们同样负担国家的费用,公平吗?显然不。

一个人的收入代表了他创造的财富,并把它加进国家的总财富中;另一个人的收入只代表他从财富总量占有的一份,他没出一点力。一个人享受他收入的权利以自然的正当理由为基础,自然把财富报答劳动;另一个人享受他收入的权利仅仅是虚构的权利,是社会法规的创造物,是不为自然所知道和承认的。

有人告诉当父亲的,他必须以劳动所得抚养孩子,他必定默认,因为这是自然的命令;但只要还有一个便士属于从垄断自然机会中取得的收入,此人便可以公正地要求不能从他用劳动获得的收入中取走一个便士,因为自然机会是大自然公平地给予所有人的,是他的孩子生下来就有的权利,他们也有平等的一份。

我认为亨利·乔治说的很有道理。地租上涨不创造社会的总财富,只是一种财富分配的手段,使得那些房地产所有者获利,而这些钱原本是应该属于整个社会的。所以,充公地租有其合理性。当然,实际操作难度很大。亨利·乔治的意思是,应该设法让大部分的地租收益分配给全体人民。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么后果亨利·乔治也说得很清楚。

只要现代进步所带来的全部增加的财富只是为个人积累巨大财产,增加奢侈,使富裕之家和贫困之家的差距更加悬殊,进步就不是真正的进步,它也难以持久。这种情形必定会产生反作用。塔楼在基础上倾斜了,每增加一层只能加速它的最终崩溃。对注定必然贫穷的人进行教育,只是使他们骚动不安。把理论上人人平等的政治制度建筑在非常显著的社会不平等状况之上,等于把金字塔尖顶朝下竖立在地上。

罗马假日

日期:2005年7月28日

昨天半夜,我一个人在看《罗马假日》的 DVD。

看到电影中两人分别的那一段,感到很伤感,深深被影片打动。

公主遇见单身的乔,来到他住的公寓,不理解他的生活为什么如此清苦,居然小到连厨房都没有。公主问乔:“你喜欢这种单身汉的生活,每顿饭都要到外面去吃?”

乔的回答是我能想到的最佳回答,他说:“人生不可能样样如意。”(Life isn't always what one likes.)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