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5 年

前方的路 作者:阮一峰 著


2005 年

春天,想起海子

日期:2005年3月21日

上周,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海子是3月26日自杀的。我心中一震。从少年起,我就喜欢海子,可还是第一次意识到,他选择在春天自杀。

上海的这个冬天异常漫长和阴冷。如今春天来了,我的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可是,海子偏偏就是选择在这样美好的季节自杀。

我看了看窗外,阳光、蓝天、微风中摇曳的树枝、笑容可掬的女生。一瞬间,我不禁想到了十多年前,第一次读到海子诗歌时的情景。那是一本现代诗选,里面收录了海子的《亚洲铜》。它震撼了我,汉语竟可以写出这样优美和纯净的现代诗。

这首诗的第一段是这样的: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我想,“亚洲铜”象征古老的中国文化,“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只有海子才能创造出这样天才的意象。亚洲铜,古老厚重,而且明亮。

这首诗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作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海子说,文化构成了我们最核心的部分,它在黑暗中热烈地跳着,照亮前面的路。

进了大学,我开始邮购《诗探索》杂志。某一期刊登了海子自杀的细节。海子的朋友苇岸这样写道:

海子24日可能去过火车站买票,25日晨离校去山海关,26日晨5时半在山海关至龙家营之间的铁道上卧轨。他选了一个火车爬坡的路段。他死得从容,身体完整地分为两截,眼镜也完好无损。他有好几天没有吃东西,胃里很干净,只有几瓣桔子。他带在身上的遗书简单写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遗作由骆一禾处理。

另一个朋友西川写道:

海子大概是25日早上从政法大学在北京学院路的校址出发去山海关的。那天早上我母亲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了从学院路朝西直门火车站方向低头疾走的海子。当时我母亲骑着自行车;由于急着上班,而且由于她和海子距离较远,便没有叫他。

现在推算起来,如果那真的是海子,那么他中午便应到了山海关。我想任何人,心里难处再大,一经火车颠簸,一看到大自然,胸中郁闷也应化解了。看来海子是抱定了自杀的决心。他大概在山海关溜达了一下午,第二天又在那儿闲逛了一上午,中午开始沿着铁道朝龙家营方向走。

下了短途火车,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华北平原上,他还是没有放弃自杀的决定。春天也不能留住他。

有一段时间,我阅读所有可以找到的海子作品。他留下了无数精彩华美的片断。美而深情,我就能随口背诵好多。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下

在五月的麦地梦想众兄弟

——《五月的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麦地与诗人》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笼罩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我只想你

——《日记》

海子最好的作品,除了上面那首《亚洲铜》,我觉得还有《祖国(或以梦为马)》。它们是不朽杰作,必然流传后世。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籍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海子是1989年3月26日自杀的,16年过去了。在他死后不久,骆一禾病逝,接着是顾城离世,就连写回忆文章的苇岸都已经死了5年多了。现在的中国再也找不到这样的诗人和诗歌了。

下面这首诗据说是海子最后的作品,写于1989年3月14日凌晨。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又来了,当我再次翻开你的诗集的时候,我多想知道,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你又何时才会苏醒,再生于祖国的河岸呢?

比尔·盖茨和理查德·斯托曼

日期:2005年3月31日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的创始人,软件版权制度的受益者,世界头号富翁。

理查德·斯托曼,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创始人,自由软件运动的领袖。

他们两个人,一个疾呼保护版权,打击盗版;另一个提倡自由复制,源码共享。他们是软件世界的两极,针锋相对,一个代表金钱,另一个代表自由。

但是,他们的人生又是如此相似。两人都是程序员,年龄相仿(斯托曼比盖茨大两岁),都在大城市出生和长大,都进了哈佛大学。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信念,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

历史上,计算机工业先有硬件,再有软件。最早的软件都是硬件厂商编写,跟随硬件一起发售的。通常,这些软件本身都是免费的,代码可以被共享。但是,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硬件平台的成熟,对软件的需求越来越大,软件工业开始独立出来了。种种保护软件、对其收费的措施也开始出现了。

1976年,比尔·盖茨21岁,两年前刚刚从哈佛大学退学开始创业。他为 MITS Altair 小型计算机开发了一种可以运行的 BASIC 语言解释器。他靠出售这种解释器获取收入,但是很快发现,计算机爱好者们正在免费共享他的作品。于是,他发表了《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谴责这种做法:

大多数计算机爱好者心里一定清楚,你们当中许多人都盗窃别人的软件。硬件是一定要付钱的,而软件却成了要共享的东西。有谁会在乎编写软件的人是不是得到了应有的报酬呢?

他说,这种盗版行为的后果只会阻碍大家“去编写好的软件”。

有谁肯去做一无所获的技术工作?又有哪一位计算机爱好者愿意投入三年的工作量用于编程、纠错、撰写产品文档,最后却免费发布其产品?

后来,他提倡的软件版权制度获得胜利。微软公司成了巨无霸,他本人成了亿万富翁。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认同这种模式。程序员不再能自由获取代码,让很多人感到非常无奈。更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阻碍社会进步、禁锢思想、抑制创造的犯罪,从而立志要反抗它。理查德·斯托曼就是这样的人。

他1953年出生于纽约,比盖茨大了2岁。1970年进入哈佛大学,19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物理学专业。(1974年也是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的那一年。)

大学期间,斯托曼为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当程序员。毕业以后,就继续留在那里。但是,有一家软件公司买走了他们使用的软件的版权,挖走了计算中心的程序员,最后只剩下了斯托曼和另一个人,他们无事可干。

因为这件事,斯托曼决心发起自由软件运动,提供开放源码的软件,让所有人自由使用。把使用软件的自由还给程序员。

最初,他几乎是一个人与整个业界对抗。他既无钱也无权,唯一有的就是理想。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极度的投入和牺牲,但这可能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我没有把握完成这项工作,”他回忆道,“但是对我来说,知道是否能完成这项工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我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先写了最初的几个软件,免费供他人使用。1984年1月,自由软件基金会成立了。说是基金会,实际上根本没钱。斯托曼本人睡在计算中心的办公室里,当时他根本没有把握自己能获得收入。“关键在于”,他说,“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干这件事了,那时候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

1985年,自由软件基金会发布了《自由软件通用许可证》(GPL)。这个许可证开头第一句这样写道:

大多数软件的许可证,设计用来剥夺你分发和修改它们的自由。GPL 许可证与此恰恰相反,它就是为了保护你分发和修改自由软件的自由,确保这些软件对所有用户都是自由的。

GPL 许可证允许你做所有的事情,除了限制别人的自由。任何采用它的软件就是自由软件。

自由软件这个概念提出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震动。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加入。以 Linux 为代表的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已经形成,在性能上完全可以替代、甚至超过了微软的 Windows 系统。这证明志愿者出于兴趣和理想的无偿劳动,也完全可以做出最复杂的、质量第一流的工作。

盖茨不是说了嘛:“有谁肯去做一无所获的技术工作?又有哪一位计算机爱好者愿意投入三年的工作量用于编程、纠错、撰写产品文档,最后却免费发布其产品?”现在,他应该知道他错了,这样的人是存在的。自由软件运动至少证明了一点,在和金钱的较量中,热爱自由的人们不一定会输。

虽然自由软件基金会已经发展壮大,斯托曼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他没有汽车,住在租来的房子里,也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因为他觉得那样会变成挣钱的奴隶。他说,自由软件运动的目的,就是使得人们可以在不接受其他什么人统治的前提下,使用计算机。“如果我一直在开发专有版权的软件,我就是在把自己的人生用来建造囚禁他人的监狱。”

只要金钱的因素还存在一天,自由软件和专有软件的对峙就将存在下去。但是,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自由软件就会出现在每一台电脑上。正如英国 IT 作家 Glyn Moody 所说:

自由软件不仅仅是关于软件代码的,它们也与自由、分享有关,与社会有关。它们与创造有关,与美有关。这些代码深处寄托着我们最美好的心愿以及对最丑恶的东西的反抗,它将和人们的恒心共久长。

说明:本文是《天才莱纳斯:Linux传奇》(Glyn Moody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一书的读后感。本文的引语都直接引自该书。

了不起的盖茨比

日期:2005年4月1日

去年冬天,我立志要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没有实现。

现在,我打算继续往下读。一打开小说,就看见那首题诗。

红帽子,白帽子,蓝帽子

然后换上金帽子,如果这样可以让她高兴;

如果你跳得很高,那就为她再跳一次,

直到她大声喊:“亲爱的爱人,戴着金帽子、跳得高高的爱人,

我一定要拥有你!”

—— 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

这首诗我早就看过,但没深想。今天一连读了好几遍,越读越不是滋味,心中异常难过。

小说中,盖茨比一心追求戴茜,不惜为她做出各种各样的牺牲。但是戴茜是一个自私自利、追求浮华和享受的女子,她虽然美丽,虽然被盖茨比的苦心感动,但实际上却并不珍惜他的爱。盖茨比也知道这一点,但却不能停止爱她,停止为她做出牺牲,最后终于为这场错误的爱情赔上了性命。

就像小说中所述:

戴茜远不如他的梦想——并不是由于她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了这个幻梦,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再多的激情或活力都赶不上一个人阴凄凄的心里所能集聚的情思。(巫宁坤译)

盖茨比实际上是死于一厢情愿的想象。他明知戴茜爱慕虚荣,不是他想象中的女神,但是仍然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他爱的是自己的幻梦,戴茜只是那个幻梦的化身,结果越陷越深,直到丧命。

盖茨比的生命是被幻梦驱动的。真正的艺术家大多是这种人,他们的作品就是发泄感情的一种方式。可惜大多数时候,这种感情都是白白付出的。我想盖茨比死后,给他另一次选择的机会,他还是会选择去追求戴茜。这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小说作者菲茨杰拉德也是这种人,费尽周折才把老婆塞尔达娶到手。虽然塞尔达是个美丽的才女,但是和小说中的戴茜一样,也喜欢浮华和挥霍的生活。他一方面努力维持婚姻,满足爱妻,另一方面因为没有这种经济实力,深感苦恼,在酒精里越陷越深,无力自拔。这最终造成了他的早逝。可以说,他也是死于痴情。

菲茨杰拉德了解这一点,但是无法抑制地爱着塞尔达,所以在上面这首诗里说,既然已经跳了,不妨就为她再跳一次,直到她大声喊:“亲爱的爱人,戴着金帽子,跳得高高的爱人,我一定要拥有你!”

进步与贫困

日期:2005年4月7日

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旨在改良社会的进步主义运动。各种文献都提到,亨利·乔治的《进步与贫困》一书起到了巨大的思想指导作用。

最近,我读完此书。它的主要内容是对贫困根源的研究以及解决办法,但是最触动我的地方是作者对贫困本身的描述。

绪言中,亨利·乔治直接提出:

经济发展不一定会缓解贫困,反而有可能加剧贫困,物质进步不仅不能解脱贫困,实际上它产生贫困。虽然经济革命使生产力上升,但它不一定是在底部对社会结构起作用,把整个社会都抬高,反而好像一个巨大的楔子,在社会的中部穿过去。那些在分裂点以上的人们处境上升了,但是那些在分裂点以下的人们被压碎了。

接着,亨利·乔治给出了这本书的核心问题。

尽管生产能力增加,为什么工资趋向仅能维持生活的最近限度?

亨利·乔治的答案是地租。

生产能力提高的同时,地租趋向更大的提高,因而产生迫使工资不断下降的趋势。

他的逻辑是这样的。毛利要用来支付工资、利息和地租,亨利·乔治认为地租不断上升,吃掉了原应属于工资的那一份要素报酬,所以工资不断下降。工人们的收入被地主占有了。

这个答案显然是错的,至少在当代社会中是错的。因为知识革命使得生产往往不需要很大的土地投入。所以,地租占利润分配的比例是在不断下降的。但是,另一方面,地租的升高确实使得工薪阶层的相对收入变小。从这个角度看,地租与工资之间确实存在一个反比的关系。

亨利·乔治的结论是:地租升高必然降低工资。为了减少贫困,必须阻止这种趋势,他的解决办法是土地公有化,更准确地说是地租公有化。

我提议的不是收购私有土地,也不是充公私有土地。前者是不公正的;后者是不必要的。……如果我们取得了核仁,可以让他们据有外壳。没有必要充公土地;只有必要充公地租。

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于:

现在有两个同样收入的人,一个人的收入来自他劳动的使用,另一个人的收入来自地租。要他们同样负担国家的费用,公平吗?显然不。

一个人的收入代表了他创造的财富,并把它加进国家的总财富中;另一个人的收入只代表他从财富总量占有的一份,他没出一点力。一个人享受他收入的权利以自然的正当理由为基础,自然把财富报答劳动;另一个人享受他收入的权利仅仅是虚构的权利,是社会法规的创造物,是不为自然所知道和承认的。

有人告诉当父亲的,他必须以劳动所得抚养孩子,他必定默认,因为这是自然的命令;但只要还有一个便士属于从垄断自然机会中取得的收入,此人便可以公正地要求不能从他用劳动获得的收入中取走一个便士,因为自然机会是大自然公平地给予所有人的,是他的孩子生下来就有的权利,他们也有平等的一份。

我认为亨利·乔治说的很有道理。地租上涨不创造社会的总财富,只是一种财富分配的手段,使得那些房地产所有者获利,而这些钱原本是应该属于整个社会的。所以,充公地租有其合理性。当然,实际操作难度很大。亨利·乔治的意思是,应该设法让大部分的地租收益分配给全体人民。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么后果亨利·乔治也说得很清楚。

只要现代进步所带来的全部增加的财富只是为个人积累巨大财产,增加奢侈,使富裕之家和贫困之家的差距更加悬殊,进步就不是真正的进步,它也难以持久。这种情形必定会产生反作用。塔楼在基础上倾斜了,每增加一层只能加速它的最终崩溃。对注定必然贫穷的人进行教育,只是使他们骚动不安。把理论上人人平等的政治制度建筑在非常显著的社会不平等状况之上,等于把金字塔尖顶朝下竖立在地上。

罗马假日

日期:2005年7月28日

昨天半夜,我一个人在看《罗马假日》的 DVD。

看到电影中两人分别的那一段,感到很伤感,深深被影片打动。

公主遇见单身的乔,来到他住的公寓,不理解他的生活为什么如此清苦,居然小到连厨房都没有。公主问乔:“你喜欢这种单身汉的生活,每顿饭都要到外面去吃?”

乔的回答是我能想到的最佳回答,他说:“人生不可能样样如意。”(Life isn't always what one likes.)

电影结尾,由于两人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必须告别的时候,公主说:“我不知道如何告别,想不出说什么。”(I don't know how to say goodbye.I can't think of any words.)

乔一声叹息:“算了。”(Don't try.)

看得我心潮难平啊。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日期:2005年8月1日

(一)

几年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些美国人在讨论历史上最奇怪的十部美国电影,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成为马尔科维奇》(Being John Malkovich,1999)。后来,我有幸看到了这部电影,并且深深为电影中的奇思妙想而折服。它让我记住了编剧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这个名字,从此只要是他的作品,我都非找来看不可。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是他的最新作品,2004年3月上映。和考夫曼的其他作品一样,我看完以后也是似懂非懂,于是找来一些资料认真阅读,才有点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这个名字出自英国18世纪大诗人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的一首诗《艾洛伊斯致亚伯拉德》(Eloisa to Abelard)。而蒲柏的这首诗又是根据法国12世纪时的一个爱情悲剧创作的。

我顺着这样的线索阅读,下面的内容就是一些边读边想的记录。它主要是与一部电影、一首诗和一段古典爱情有关。

(二)

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的故事是这样的。2002年的某天,男主角乔尔在纽约蒙塔克海滩的一次聚会中,认识了女主角克莱。不久,两人又在书店里偶遇,因此开始了交往。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两人的关系从甜蜜转向恶化。2004年初的某一天,他们大吵了一架以后,克莱找到了一家叫Lacuna的公司,要求他们从自己的记忆里将乔尔彻底抹去。

乔尔发现了这件事以后勃然大怒,因为克莱已经忘了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于是他决定也去做这个手术,将克莱从自己的记忆里抹去。这时正好是2004年情人节前夕。

在手术过程中,按着从近到远的时间顺序,乔尔记忆中与克莱有关的往事一件件被删除。随着往事重现,乔尔逐渐发现,他与克莱之间毕竟还是有过快乐的时光的。他后悔了,想把克莱保留在自己的记忆里,让手术进程停下来。但是为时已晚,此时他无法中断手术,他完全是活在自己的意识当中。于是,乔尔只好设法自己制造干扰,带着克莱藏到机器不能发现的记忆深处,以期逃过被删除的命运。

最终,乔尔的计划没有成功,他们还是被机器找到了。于是,在两人最初相遇的蒙塔克海滩上,乔尔告诉克莱,“记得到蒙塔克来找我。”然后手术结束,乔尔记忆中关于克莱的一切都消失了。

(三)

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我会回到这部电影,把结尾讲完。现在,我想讲讲这部电影的题目《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与电影本身的内容到底有什么关系。

电影的名字出自英国诗人蒲柏的诗歌《艾洛伊斯致亚伯拉德》的第209行,上下文是这样的:

纯洁的维斯塔处女是多么快乐!

遗忘了世人,也被世人遗忘,

美丽的心灵闪烁永恒阳光!

每次祈祷都被接受,每个愿望都可以放弃。

这四句诗在电影中是直接引用的。但是仔细思考以后,我发现它们的涵义很不明显。

首先,电影中没有一个人物的心灵称得上是“美丽”的(spotless);其次,永恒阳光在哪里呢,也看不出来。如果“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指的是一种脱离人间烦恼的美好愿望的话,那么,乔尔又何必苦苦坚持一定要保住对克莱的记忆呢?反正“遗忘了世人,也被世人遗忘”是“多么快乐”啊!

我感到要搞清楚这个疑问,一定要把原诗弄懂。于是,我把蒲柏的《艾洛伊斯致亚伯拉德》全诗找了出来,读了一遍。

(四)

蒲柏这首诗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艾洛伊斯和亚伯拉德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皮埃尔·亚伯拉德(Pierre Abelard)出生于1079年,是那个时代法国重要的哲学大师。他的哲学贡献主要是首先将逻辑学运用于神学理论,可以看作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1118年,他担任巴黎圣母院下属天主教学校的负责人期间,爱上他的学生艾洛伊斯(Heloise)。当时他将近40岁,而艾洛伊斯只有18岁。艾洛伊斯的叔叔是巴黎圣母院的大教士(Canon),她就居住在叔叔家。为了方便见面,亚伯拉德也寄宿到那里。

亚伯拉德以辅导功课为名,与艾洛伊斯约会。很快,她就怀孕了。亚伯拉德害怕事情败露,带着艾洛伊斯逃到了乡下,在那里艾洛伊斯生下了一个男婴。亚伯拉德决定结婚,但是这件事传出去会影响他的事业发展,所以只能秘密结婚,艾洛伊斯违心地同意了。

艾洛伊斯的叔叔对亚伯拉德勾引他侄女非常生气,得知他不愿公开结婚以后,更是怒不可遏。于是,他雇用了两个流氓进行报复。一天晚上,趁亚伯拉德熟睡的时候,他们袭击了他,将他阉割了。

遭受了这样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创伤,亚伯拉德不得不在1119年出家当了僧侣,艾洛伊斯也按照他的安排当了修女。就这样,两人有将近十年没有联系。

大约在1130年左右,亚伯拉德给他的朋友写了一封著名的长信,叙述了自己的一生,劝慰他的朋友,不要太在意自己的遭遇,和他比起来,后者还是幸运的。这封信极长,实际上是一个中等篇幅的自传,让人联想到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信的题目就叫“我的灾难人生”。信中这样叙述他与艾洛伊斯的相爱过程:

我们假装在学习,可是所有时间都用来谈情说爱,我们不放过这渴望已久且来之不易的分分秒秒。我们更多的谈论爱情,而不是谈论摊开在面前的书;我们接吻的时间远远多于我们学习的时间。我们的双手很少抚摸书,更多的是在抚摸彼此的胸口。将我们的双眼拉在一起的是爱情,而不是书里的课文。为了避免引起怀疑,我们有时会有一些争执,但是那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不满;它们不代表愤怒,而是代表了一种最甜蜜的温柔。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探索了爱情世界中的角角落落,如果爱情本身还存在未知的部分的话,那么我们就去发现它。我们对这些快乐的无知使我们更乐意去追求它们,以至我们对彼此的饥渴从来没有停息过。

这样的文字出自一个年过半百的中世纪学者之手,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直到今天,读到这样的文字,依然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激情。

1132年,艾洛伊斯看到了这封信的一个抄本。她不禁心潮起伏,拿起笔给亚伯拉德写了一封信。信里表达了她现在对亚伯拉德、对他们的爱情的一些想法。她写道:

亲爱的,就像全世界都知道一样,你一定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知道(如果你不再爱我)这对我不啻是一种最深的背叛和最残忍的打击,我失去了你,就好像失去了我自己一样;你也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失去你更让我难过了。悲伤越大,就越需要安慰,只有你才能给我安慰;你是我悲伤的唯一原因,只有你才有安慰我的力量。悲伤、欢笑和安慰,这些你都可以带给我;你对我有巨大的亏欠,尤其是一直以来我无条件地服从了你的所有要求,以至我没有力量在任何事情上反对你,我在你的命令中只找到了摧毁我自己的力量。说来奇怪,我甚至使我的爱变成了一种疯狂,我已经丧失了复原的希望了,这恰恰是我最需要的。只要你一有要求,我立刻就改变自己的服装和思想,只为了证明你既是我身体、也是我意识的拥有者。

上帝知道,除了你这个人以外,我并不寻求从你身上得到其他东西;我只要你这个人,其他都不要。我不要婚姻,不要财产,你知道它们不会带给我快乐和满足,我只要你。妻子的称谓也许更庄重或者更有价值,但是我更喜欢的词永远是爱人,要是你同意的话,情妇和娼妓也可以。我相信为了你,我越使自己显得卑微,我就越能使你高兴,对你声名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小。在那封你写给朋友的信中,你并没有忘记我们的过去;你复述了一些我劝阻你不要进行一场不明智的婚姻的理由。但是,你没有说我的其他想法,我宁愿爱情不愿婚姻,宁愿自由不愿束缚。上帝作证,如果国王愿意娶我,并且让我永久拥有天下的一切,那么对我来说,更珍贵更荣耀的不是成为他的皇后,而是成为你的情妇。

亚伯拉德收到信以后,写了一封克制的回信。他表示之所以没有和她联系,并不是对她漠不关心,而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做对他们两人都好。

由此,他们一共通了七封信。这些信叙述的不仅仅是个人关系,而是一系列内容广泛的文学读物。总的来说,它们是关于爱情、婚姻、精神世界的哲学对话。自从被传抄出去之后,将近900年来,对它们的阅读兴趣从来没有消失过。

尽管有着这些坦率和剖析内心的通信,但是艾洛伊斯和亚伯拉德之间什么也没有发生,他们最后都死在了修道院里。亚伯拉德死于1142年,艾洛伊斯死于1164年。

(五)

艾洛伊斯和亚伯拉德的通信是用拉丁文写成的,1616年正式出版。1697年被译成了法语,1713年又从法文被译成了英文。蒲柏读到了英译以后,被艾洛伊斯的信打动了。于是,他模仿艾洛伊斯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写了一首书信体的诗歌《艾洛伊斯致亚伯拉德》。

在诗中,蒲柏把艾洛伊斯想象成在对上帝的爱和对爱人的爱、在“庄严与天性、美德与激情”之间挣扎。蒲柏同时还插入对艾洛伊斯所处的阴冷、简陋的环境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这首诗中有大量艾洛伊斯对过去爱情的回忆,但是并不是一首叙事诗,蒲柏假设读者对这个故事已经相当熟悉了。他只想通过一个女性的观点来抒发感情,诗歌的重点是艾洛伊斯述说心中的痛苦。

作为一个修女,艾洛伊斯是不允许有个人感情的,但是她对亚伯拉德的爱并没有熄灭。所以,当她沉浸对爱情的渴求中时,总是无法摆脱负罪感。她知道作为修女,对上帝的爱是第一位,她不能爱一个男人胜于爱上帝,但是她无法压制自己的内心。

这首诗歌是英诗中的名篇,但是似乎还没有中译。原诗有300多行,比较长,我下面就试着把开头和结尾部分译出来。

在前16行,蒲柏先描述了艾洛伊斯身处的环境,然后点出了全诗的主题:她对亚伯拉德的爱。

在这些孤独简陋的小房间中,

有着属于天堂的沉思,

和永不停息的忧伤。

这样的波澜在修女的心中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我的思想无法在这宁静处安息?

为什么我的心中感受到遗忘已久的热量?

哦,我还在爱!——这爱情来自亚伯拉德,

艾洛伊斯一定要亲吻这个名字。

这个多么亲爱和不幸的名字!从来没有被说出来过,

从来没有穿越过被神圣的寂静封盖的嘴唇。

厚实的伪装把它藏在我的心中,

那里有着对上帝的爱,也有对他的爱:

哦,我的手啊,别把他写出来——可是他的名字

已经出现了——我的泪水啊,快将它洗去!

艾洛伊斯所有的哭泣和祈祷都是徒劳,

她的心才是主导,她的手只有服从。

然后,艾洛伊斯回忆了她与亚伯拉德相识相爱的过程。但是,她已经献身给了上帝,她感到非常矛盾,宗教的虔诚和快乐的回忆都快把她撕裂了,于是她同时向亚伯拉德和上帝呼喊求援。即使这段爱情已经过去了12年,她也无法对亚伯拉德无动于衷,无法将自己所有的爱无条件地献给上帝。

就是在这里,艾洛伊斯发出感叹,要是能成为“纯洁的维斯塔处女”该多好,“遗忘了世人,也被世人遗忘,美丽的心灵闪烁永恒阳光!”这就是说,这其实是一句出于无奈的牢骚话。

最终,艾洛伊斯感到她的爱在现实世界里根本没有出路,她和亚伯拉德只有死后才能永不分离。

但愿一个美好的坟墓会让这两个不幸的名字团聚,

将我的爱永远和你的名望连在一起!

随着时光流逝,我的所有悲伤都将结束,

我这颗不安的心也将不再跳动;

如果有一对恋人凑巧漫游至此,

看见此地白色的墙壁和银色的泉水,

在苍白的墓碑前,他们会抱在一起,

双双洒下泪水,

怀着感动和同情,悲伤地说:

“但求我们的爱永不会和他们一样!”

当合唱团高声赞美上帝时,

巨大的牺牲也随之而来,

如果此时有一双同情的眼睛

看到了我们冰冷的遗骨长眠之地,

哪怕再虔诚的心,也会有一丝思绪离开天堂,

世俗的泪水将会落下,并且得到宽恕。

如果他们之间正好有一位诗人,他一定会

感受到我的悲伤,

谴责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年无动于衷,

想象这样的感动他一定不再遇到;

如果真有这样一位爱得又长又深的诗人,

就让他来说出我们悲伤和动人的故事;

精心唱出的悲哀将使我冥想的灵魂得到安慰;

他感受到了最多,他能把它们描绘得最好。

全诗就此结束。最后几句我的理解是在说蒲柏自己。蒲柏写这首诗的时候是29岁,他一定触景生情,把自己的感受写了进去。蒲柏本人的人生也是很不幸的,他从小生病,脊椎变形,身体残疾,身高只有1.37米。所以,他最能体会这种悲伤而无望的爱了。

就像诗里写的那样,艾洛伊斯和亚伯拉德确实是死后才团聚在了一起。两人的墓地至今保存在法国的特鲁瓦市(Troyes)。

(六)

下面,再回过头来讨论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前面说到,尽管乔尔拼命努力,但是他所有关于克莱的记忆还是被抹去了。于是,在2004年的情人节,他怀着一种难以解释的愿望,重新来到了蒙塔克海滩,遇见了同样而来的克莱。但是,他们都已经认不出对方了。

幸运的是,Lacuna 公司的一名护士发现她的记忆也曾被偷偷抹去过,一怒之下将手术者的资料都寄还给了本人。因此,乔尔和克莱都拿到了他们手术之前的自述录音带。他们终于明白发生过什么了。

克莱感到以前的不快可能无法避免,想要离开刚刚重新认识的乔尔。乔尔跟着她来到走廊里,要求她等一下。克莱告诉乔尔,他们两人可能是无法成功的。乔尔耸耸肩膀,只说了一声OK,那语调好像是他接受这种事实,但是仍然希望去经历它。克莱也有同样的感受,于是他们两个一起尴尬地笑了,同时心中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感到他们的关系可能会有转机。

电影就到这里结束了。

我觉得,在详细的讨论过《艾洛伊斯致亚伯拉德》这首诗以后,再来分析电影片名的涵义就容易多了。诗歌里描述的是艾洛伊斯一种极度矛盾的心情,她依然爱亚伯拉德,但是两人无法在一起,她必须过着把一切奉献给上帝的生活。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则描述了一种感情的困境,乔尔爱克莱,舍不得把她从自己的记忆里抹去,但是现实中总是有冲突发生,根本不存在理想的爱,两人相处得越久,爱就越不像是一种快乐,更像是一种折磨。

但是怎么办呢?就像艾洛伊斯无法不对亚伯拉德动情一样,乔尔也无法听任克莱离开。所以,《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这个温暖美丽的片名,真正揭示的是一种人生荒谬的困境。

早先的剧本里面,电影设计的结尾是这样的,老年的克莱重新回到 Lacuna 公司,再一次要求抹去她对乔尔的记忆,然后镜头会告诉观众,根据记录她已经做过好多次手术了。这个结尾后来被删去了,无疑是为了避免观众觉得这样的结局太阴暗了。现在的结尾则是模棱两可,它允许观众产生一种毫无根据的乐观主义。

至此,一个讲述深情和挚爱不渝的故事被完全解构了,成了一个西西弗斯式的悖论。如果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永恒的爱情,就像不存在“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一样,那么我们是否还应该执着坚定地对待爱情呢?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一首我很喜欢的流行歌曲,就用它的歌词来结束全文吧。“任凭这天空越来越湛蓝/ 你在我身边越来越平凡/ 可是有些说过的话/ 一直没能改变// 任凭这旅程越来越孤单/ 你在我面前越来越茫然/ 丢不下的行李/ 是我不变的心。”

歌词

日期:2005年8月8日

意外地发现我曾经写过一首歌词。

回忆起来,当时同寝室的一个哥们在学吉他。有一个学期,每天晚上,只见他抱着吉他,去二教底层的一个教室,和许多人一起上吉他课。上课的时候,所有人都坐在课桌上,而不是椅子上,这算是比较奇特的。

我不通音乐,但对这件事情也挺着迷。一天晚上,上选修课的时候,实在不想听了,就在笔记本上写了一首歌词。

写出来后,从来没有被唱出来过。再后来,自己也忘了。

青春,就这样一晃而过。

曾国藩家书

日期:2005年9月26日

多年前,我读了《曾国藩家书》,对他的看法完全改变,觉得他真是中国最厉害的人物之一。

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笔记整整抄了半个本子。他说做人要“立志有恒”,这四个字我就一直没忘。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我很服气这话,多年来一直用“有志、有识、有恒”来要求自己。书中类似的谈修养、谈读书的地方还很多,我也不多举例了。总之,我想不出有比它更好的修身读物了。

这次重读,我注意到一些细节,曾国藩的见识真是令人佩服。我来举一个小例子。

同治二年,曾国藩与太平天国作战。他的弟弟曾国荃率兵包围了当时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曾国藩写信建议,不要全部包围,最好留出一个通道,让粮食能够运进城内,这样更有利于瓦解城内的太平军。大家能想出他的理由吗?

曾国藩对曾国荃这样说:

东坝、溧水即克,弟进扎孝陵卫,城中接济似可已断。其孝陵卫以北,不必合围。盖大致米粮难入,则城中强者可得,弱者难求,必有内变争夺之事。若合围太紧,水息不通,无分强弱,一律颗粒难通,则反足以固其心而无争夺内变、投诚私逃之事。不知弟亲历其境,以余此说为然否?

其智谋之深让人叹为观止。

黄仲则

日期:2005年11月23日

我非常喜欢清朝诗人黄仲则。

最早知道的他的诗句是“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最喜欢的一句则是“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我还为他的《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写过白话解读,这首诗里面有一句名句“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常作人间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