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表
原文
晏起。看《浮邱子》五十叶。未初走蕙西处,谈片刻。归,剃头。申初海秋来久谈,言不诚。酉初出门拜客,饭岱云处。同走子贞处,商寿文。与子敬谈,多言。岱云之勤,子贞之直,对之有愧。归,读史十叶。寝不寐,有游思,殆夜气不足以存矣。何以遂至于是!
不圣则狂,不上达则下达,危矣哉!自十月朔立志自新以来,两月余渐渐疏散,不严肃,不谨言,不改过,仍故我矣。树堂于昨初一重立功课,新换一个人,何我遂甘堕落耶?从此谨立课程,新换为人,毋为禽兽。
课程
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读史(丙申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点十叶,间断不孝。)
谨言(刻刻留心,是功夫第一。)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十月廿二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有求深意是徇人。)
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作字(早饭后作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日)
评点
曾氏检查两个多月的修身,自认为收获甚微,遂严厉告诫自己:做一个改掉毛病的新人,不能做禽兽。他给自己开了一个课程表,共十二项,除“月无忘所能”外,其他皆为天天必做的功课。我们来逐项看看这些课程。
第一门功课:敬。在“敬”字课程中,曾氏安排如此内容:一、衣冠整齐,神情严肃;二、无时不存畏惧之意;三、没有事的时候,不能胡思乱想,心不安宁;四、有事的时候,专心专意办事,不去想别的;五、每天都要做到神清气朗,如同初升的朝阳。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敬”:“执事敬”、“修己以敬”、“行笃敬”。由此可知,“敬”是孔子所推崇的一种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这种态度的主要表现,为严谨、认真、恭肃等。这种态度建筑在内心的“诚意”上,是“诚”的外化,所以朱熹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
第二门功课:静坐。在“静坐”课程中,曾氏规定得很具体,即每天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时间,但一定要做到静坐一会儿。静坐的目的是为了体验本性中的仁心恢复。静坐的姿态应该如同鼎器一样的厚重稳当,体内各种脏器都归于正位,整个生命处于凝聚状态。
第三门功课:早起。古人依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训导,对于居家过日子,向来都是早睡早起的。所以《朱子家训》开宗明义就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为什么要早睡早起呢?除开顺应天道外,还有节俭一层意义在内,即尽量利用白天的阳光,而不在夜晚点灯废油。在能源缺乏的古代,日上三竿还在睡觉、深更半夜仍点灯,都属于浪费一类。
第四门功课:读书不二。曾氏告诫自己一本书没读完,绝对不看其他的书。东翻西翻地阅读,则徒然是为了别人而活着。每天以读十页书为进度。曾氏这种读书的方式,乍看起来有点拙而慢;不仅读书,曾氏一生的行事,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拙慢的风格,以至于李鸿章批评他“迂缓”。其实,在许多场合,拙与慢是值得称道的最佳方式。比如说,为学问打基础的阶段,就必须拙而慢;读经典,也需要拙而慢;办大事,前期的调查研究及可行性的讨论等等,也宜拙而慢。但是在军事领域里,拙而慢的风格似乎不可取,故而后来左宗棠老是指责曾氏贻语失机,不是前线领兵打仗的指挥官料子。曾氏自己也承认非带兵之才。他对儿子说过:“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
第五门功课:读史。曾氏在这里回忆了一段往事。丙申(即道光十六年)再次落第后,曾氏离开北京,取道江南回家。湘乡人易作梅任睢宁知县,曾氏向易借了百两银子。路过南京时,全部用来买书,钱还不够,又典当衣服。回到家里,曾氏如实禀告父亲,并出示所买的《二十三史》。父亲没有责怪他,只是对他说:你借钱买书,我可以想办法来为你还这个钱,但你一定要用心去全部读完,这样才不辜负我。曾氏谨记父亲的教导,日夜苦读,将近一年的时间足不出户。曾氏把父亲的这段教导恭恭敬敬地写出,借此将读史与孝敬父亲连在一起:今后每天读十页史书,如间断则是对父亲不孝。今天,哪家的父母不全力供养儿女读书,但又有几个儿女将读书与孝顺连接起来?
第六门功课:谨言。曾氏认为自己在说话这方面的毛病,一是喜欢说话,二是喜欢说显能的话,三是有时说虚伪话,四是有时说偏激话。故而曾氏要求自己于言语上要谨慎。
第七门功课:养气。“气藏丹田”是养气的重要途径,这点大家都懂,但“无不可对人言之事”这句话,许多人可能有疑惑:这与养气有关吗?有关。孟子说他善于培植自己的浩然之气。曾氏养气,其最高目标自然是养的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世上只有正大光明的气才能浩大。若从这一层来看,就可以理解曾氏说的这句话了:心中无不可对人言之事,不正是胸襟光明正大吗?
第八门功课:保身。曾氏身体不强壮。其年谱记载:道光二十年六月,曾氏在京师万顺客店“病热危剧,几不救”。“病热”,应该是肺部方面的疾病,很严重,差点没命了。那时他的家眷还未进京,幸亏跟他住在一起的朋友欧阳兆熊悉心照顾,又请吴廷栋为之医治。这场病一直到九月份才痊愈。家中亲人对曾氏的身体很关注。他的父亲要他节劳、节欲、节饮食。他将这三节写在功课表里,视为养生的药剂。
第九门功课:日知所亡。“日知所亡”与“月无忘所能”均出自《论语》:“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所已能的,就可以说是好学了。显然,这两句话说的都是有关求学方面的事。在“日知所亡”功课里,曾氏决定每天的日记增加“茶余偶谈”一项,也就是记平时与师友谈话中值得记下来的内容。
第十门功课:月无忘所能。曾氏给自己安排每一个月要写几篇诗文的任务,借此来检验储存的道理多与少,所养的气旺盛不旺盛,不能一味纵容自己偷懒取巧。
第十一门功课:作字。每天吃过早饭后写半个时辰的字,平时给人题字赠诗文,也当作练字来对待。每天的事情当天做好,不能拖延推移,否则堆积越多越难清理。曾氏是晚清著名书法家,其字刚健陡峭、古拙耐看,应是如此每天半个时辰苦练出来的。
第十二门功课:夜不出门。曾氏痛感夜晚出门既耽搁功课又劳损精神,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故而要自己坚决戒掉喜欢与人在夜间聚会的毛病。曾氏将此事列入功课之中,可见他对此事的重视程度。现代人借助先进的照明技术和便捷的交通工具,热衷于夜生活,有的人干脆白天睡觉,夜晚则通宵达旦地吃喝玩乐。这种晨昏颠倒的生活方式对身体极为不利。